- 年份
- 2024(4050)
- 2023(5931)
- 2022(5093)
- 2021(4925)
- 2020(4255)
- 2019(9944)
- 2018(9801)
- 2017(18351)
- 2016(9983)
- 2015(11068)
- 2014(10989)
- 2013(10627)
- 2012(10101)
- 2011(9277)
- 2010(9786)
- 2009(9039)
- 2008(9291)
- 2007(8434)
- 2006(7591)
- 2005(6917)
- 学科
- 济(43566)
- 经济(43506)
- 管理(29818)
- 业(24030)
- 企(21622)
- 企业(21622)
- 方法(19153)
- 数学(15296)
- 数学方法(14997)
- 财(13054)
- 学(11907)
- 中国(11079)
- 理论(9918)
- 农(9012)
- 业经(8808)
- 地方(8276)
- 制(7977)
- 家(7372)
- 国家(6977)
- 融(6758)
- 金融(6756)
- 财政(6655)
- 和(6640)
- 银(6511)
- 银行(6485)
- 贸(6468)
- 贸易(6464)
- 行(6180)
- 易(6151)
- 策(5959)
- 机构
- 大学(150064)
- 学院(145295)
- 济(57334)
- 经济(56051)
- 管理(53482)
- 研究(52642)
- 理学(46050)
- 理学院(45439)
- 管理学(44314)
- 管理学院(44042)
- 中国(39298)
- 京(32890)
- 科学(32528)
- 财(31182)
- 所(27489)
- 研究所(24877)
- 财经(23726)
- 农(23465)
- 江(22651)
- 中心(22634)
- 经(21551)
- 范(21225)
- 北京(21062)
- 师范(21044)
- 业大(20319)
- 院(18956)
- 经济学(18307)
- 农业(18292)
- 州(17990)
- 财经大学(17669)
- 基金
- 项目(93764)
- 科学(73778)
- 基金(68839)
- 研究(67819)
- 家(60888)
- 国家(60403)
- 科学基金(50942)
- 社会(43069)
- 社会科(40775)
- 社会科学(40762)
- 基金项目(35589)
- 省(35054)
- 自然(32741)
- 教育(32201)
- 自然科(32037)
- 自然科学(32023)
- 自然科学基金(31463)
- 划(30426)
- 资助(28692)
- 编号(26525)
- 成果(23899)
- 重点(21638)
- 部(21291)
- 发(19184)
- 课题(19154)
- 创(19045)
- 教育部(18358)
- 国家社会(18196)
- 科研(17889)
- 大学(17852)
共检索到2261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张永生
本文建立了一个关于中央与地方政府间关系的分析框架。根据该框架,上下级政府间有效的纵向制衡和对政府权力有效的横向制衡是一国实现国家稳定和取得良好经济绩效的根本性制度保证。政府间能否形成有效的纵向制衡,取决于在人事权和财政权这两个维度上能否形成上下制衡,它同(狭义)民主以及财权与事权的划分有关;而对政府权力的横向制衡,则同民主与法治有关。本文进而运用这一框架分析了未来中国政府间关系可能的演进路径。
关键词:
政府间关系 财政转移支付 权力制衡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余敏江
鉴于已有的命令—控制、互动—妥协、政治动员模式之积弊,以及生态治理中地方机会主义和中央与地方政府间或隐或现的共容性利益的存在,有必要从结构—行为互动的视角,将协调结构作为自变量、协调行为作为中间变量、协调结果作为因变量,以考察生态治理中影响中央与地方关系各因素之间的关联,从而建构一个分析中央与地方政府间协调的理论框架。文章提出,"协调结构—协调行为—协调结果"分析框架对于透视和理解近年来中国生态环境保护及其相关政治发展问题,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
生态治理 中央政府 地方政府 府际间协调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永丽 柳建平
“和谐社会”虽然体现的是一种整体性思考问题的观点和方法,但其基本理论框架的立足点和要求应当是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均衡问题,可归结为一个“善治政府”与一个“繁荣市场”的有机结合,中心内容是经济和谐,核心理念是社会公正,重点是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在政策主张上要求政府以和谐的基本制度为根本,充分发挥市场机制高效配置资源和均衡利益的基础作用,同时综合运用层次完备的法律法规及灵活适度的政策手段,统筹各种社会资源,平衡各种利益,综合解决社会协调发展问题。
关键词:
和谐社会 政府 市场 均衡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胡洪曙; 亓寿伟;
本文利用综合评价法构建了一个五级别共58个指标、涵盖七类公共服务的综合公共服务水平的指标体系,并采用空间面板模型对2005—2012年各省份地方政府公共安全、教育、文化体育与传媒、社会保障与就业、医疗卫生、环境保护、交通运输财政投入和产出水平的空间相关关系进行了分析,进而考察了转移支付对公共服务供给的空间作用机制。研究结果发现,七类支出均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中央转移支付主要通过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两种方式影响地方政府的公共服务供给。从空间相关关系来看,转移支付对地方政府各类公共服务的财政投入影响明显,但对公共安全服务和教育服务的产出影响不显著。相邻省份的财力支持会显著降低本省份社会保障的财政投入,以及本省份的环境保护和交通运输服务这类公共品的产出水平。因此,在制定转移支付政策时,应考虑对相邻省份公共服务供给的影响。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胡洪曙 亓寿伟
本文利用综合评价法构建了一个五级别共58个指标、涵盖七类公共服务的综合公共服务水平的指标体系,并采用空间面板模型对2005—2012年各省份地方政府公共安全、教育、文化体育与传媒、社会保障与就业、医疗卫生、环境保护、交通运输财政投入和产出水平的空间相关关系进行了分析,进而考察了转移支付对公共服务供给的空间作用机制。研究结果发现,七类支出均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中央转移支付主要通过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两种方式影响地方政府的公共服务供给。从空间相关关系来看,转移支付对地方政府各类公共服务的财政投入影响明显,但对公共安全服务和教育服务的产出影响不显著。相邻省份的财力支持会显著降低本省份社会保障的财政...
关键词:
转移支付 公共服务均等化 空间溢出效应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胡洪曙 郭传义 王金田 马安太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与财政分权的不断深化,政府间纵向税收竞争已在大多数国家中显现并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在财政分权理论、税收竞争理论与外部性理论的支撑下,针对政府间纵向税收竞争的研究现已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本文梳理了纵向税收竞争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的阶段性成果,并在此基础上对现有文献研究进行了简要评述。
关键词:
税收分权 税收竞争 税率竞争 税收外部性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郭连成
调整和改革中央与地方政府间的财政关系 ,是俄罗斯在经济转轨时期所要解决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本文从分析俄罗斯中央与地方政府间财政关系的发展现状入手 ,深入研究俄中央与地方政府间财政关系的两大特点即实行分税制和财政转移支付制度问题 ,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中央与地方政府间财政关系的完善及发展趋势。最后得出的主要结论是 :财政资金的相对集中化与财政权限的分权化原则并重 ,将是俄罗斯今后一个时期调整和改革中央与地方政府间财政关系的基本点 ;建立一个有效运行的中央与地方政府间财政关系体系 ,特别是建立有法律保证的明确而稳定的政府间财政收支责任划分体系 ,对俄罗斯至关重要。
关键词:
中央与地方 财政关系 基本特点 发展趋势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龚征旗
政府主体之间不仅存在政府和市场边界如何划分的问题,还存在在政府主体间的各自市场"势力范围"如何划分的问题。本文利用几何学原理,尝试建立一个中央与地方政府间市场产权关系模型,并求出中央与地方政府主体之间合理划分的市场产权的边界值,进而作为评判中央与地方政府分权类型的标准及评判其分权是否合理的依据。
关键词:
中央政府 地方政府 市场产权 关系模型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高燕妮
中央与地方政府间的关系问题是任何科层制国家都需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文章运用信息经济学中的委托—代理理论对中央与地方政府间的关系进行了重新的解释,分析了其产生的代理问题,并提出了中央与地方政府间合作与激励机制的构建思路。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艾华 王亦奇
要解决现阶段房地产市场的问题,我们认为应该从地方政府财政收入与支出角度进行变革,使地方政府和地方官员的经济行为能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庞明川
建国以来,我国财政体制进行了两次分权化运动,直接导致了70年代末期预算外资金的膨胀、中央对地方控制能力削弱以及潜在的地方"离心力量"的出现;改革开放以后,财政体制又进行了四次大规模的分权化改革,每一次改革在调动和激发地方积极性的同时,诱发和强化了地方势力的崛起,以至于在不同时期与中央政府讨价还价,进行利益上的博弈。本文在全面回顾和总结我国财政体制分权化改革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中央与地方政府间博弈关系的形成机理及其演进过程,其目的是探讨如何建立新型的中央与地方关系,以维系我国政局的稳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分权化 地方势力 博弈 形成机理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杰刚
政府间转移支付:基本理论与框架李杰刚一、转移支付概念、内涵、本质转移支付系英文Transfer的汉译。其本意为“转移”、“转帐”,作为财政学范畴的专有名词,被赋予了特定含义。笼统地讲,它表现的是政府间财力的上下移动。它又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理解,它...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裴 育 郑石桥
政府审计功能关注政府审计能干什么,包括鉴证、评价、监督、建议和指导五大功能;政府审计主题关注审计什么,包括财务信息、非财务信息、行为和制度;政府审计客体关注审计谁,公共资源经管责任承担者或承载者是审计客体,包括组织、实物、公共政策和领导干部。政府审计功能、审计主题和审计客体共同决定政府业务类型体系,不同类型的审计业务是政府审计不同功能作用于不同审计客体的不同审计主体所形成的,审计主题是审计业务类型的骨架,根据审计主题,政府审计业务分为单一主题审计业务、多主题审计业务和综合审计业务。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裴育 郑石桥
政府审计功能关注政府审计能干什么,包括鉴证、评价、监督、建议和指导五大功能;政府审计主题关注审计什么,包括财务信息、非财务信息、行为和制度;政府审计客体关注审计谁,公共资源经管责任承担者或承载者是审计客体,包括组织、实物、公共政策和领导干部。政府审计功能、审计主题和审计客体共同决定政府审计业务类型体系,不同类型的审计业务是政府审计不同功能作用于不同审计客体的不同审计主题所形成的,审计主题是审计业务类型的骨架,根据审计主题,政府审计业务分为单一主题审计业务、多主题审计业务和综合审计业务。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顾东明 周明
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以激励相容为原则,构建央地双向互动的地方政府优化营商环境激励相容框架,分析部分地方政府在优化营商环境中的表现不力及成因。研究结果发现:在政策创新中,问责负向激励泛化和正向激励不足导致地方政府不愿主动进行政策创新;在政务营商环境建设中,正向保障不足和对地方及部门本位的问责力度不足,导致数据鸿沟和服务流程分散;在市场营商环境建设中,中央政府缺乏财税返还和补偿的机制设计,使得地方政府以行政收费变相弥补财政损失;在法治营商环境建设方面,地方立法权受限和对执法的负向约束不足损害企业利益,危害营商环境。据此,基于激励相容框架对地方政府优化营商环境提出相应的激励机制建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