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873)
- 2023(8746)
- 2022(7729)
- 2021(7329)
- 2020(6272)
- 2019(14521)
- 2018(14191)
- 2017(28216)
- 2016(15828)
- 2015(17867)
- 2014(17838)
- 2013(17567)
- 2012(16918)
- 2011(15327)
- 2010(15810)
- 2009(14744)
- 2008(15049)
- 2007(14089)
- 2006(12295)
- 2005(11170)
- 学科
- 济(64874)
- 经济(64804)
- 管理(48602)
- 业(46245)
- 企(38064)
- 企业(38064)
- 方法(28945)
- 数学(25345)
- 数学方法(25074)
- 财(21231)
- 农(20117)
- 中国(17216)
- 地方(14869)
- 制(14465)
- 业经(13725)
- 贸(13061)
- 贸易(13057)
- 易(12700)
- 农业(12699)
- 策(12582)
- 学(12100)
- 务(11307)
- 财务(11278)
- 财务管理(11240)
- 企业财务(10656)
- 银(10627)
- 银行(10607)
- 和(10109)
- 行(10096)
- 划(9949)
- 机构
- 学院(228223)
- 大学(227330)
- 济(97311)
- 经济(95202)
- 管理(89013)
- 研究(78443)
- 理学(75955)
- 理学院(75155)
- 管理学(74070)
- 管理学院(73594)
- 中国(59949)
- 财(49094)
- 京(47394)
- 科学(45615)
- 所(39766)
- 农(37871)
- 财经(37450)
- 中心(36553)
- 江(35935)
- 研究所(35629)
- 经(33820)
- 业大(31610)
- 北京(29933)
- 农业(29684)
- 经济学(29598)
- 范(29410)
- 师范(29184)
- 州(28285)
- 院(27922)
- 财经大学(27405)
- 基金
- 项目(143522)
- 科学(112647)
- 研究(108319)
- 基金(103212)
- 家(88574)
- 国家(87813)
- 科学基金(74647)
- 社会(68033)
- 社会科(64457)
- 社会科学(64436)
- 省(55980)
- 基金项目(53879)
- 教育(49946)
- 划(47228)
- 自然(46668)
- 自然科(45495)
- 自然科学(45479)
- 编号(45373)
- 自然科学基金(44692)
- 资助(42908)
- 成果(38921)
- 部(32888)
- 重点(32434)
- 课题(31671)
- 发(31649)
- 创(29554)
- 性(28683)
- 教育部(28289)
- 创新(27631)
- 人文(27486)
- 期刊
- 济(110898)
- 经济(110898)
- 研究(69921)
- 中国(44203)
- 财(39409)
- 农(34825)
- 学报(32136)
- 管理(31784)
- 科学(30613)
- 大学(24468)
- 教育(23854)
- 融(23821)
- 金融(23821)
- 农业(23094)
- 学学(22997)
- 技术(19022)
- 财经(18687)
- 业经(17955)
- 经济研究(17856)
- 经(15969)
- 问题(14837)
- 贸(12821)
- 业(12093)
- 技术经济(11799)
- 理论(11262)
- 版(10731)
- 现代(10674)
- 国际(10654)
- 统计(10612)
- 图书(10473)
共检索到3462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周珍 邢瑶瑶 林云 于晓辉 谭志斌 王洁
本文以京津冀雾霾治理为例,综合考虑了PM_(2.5)在地区间的非对称性跨界传输影响、PM_(2.5)治理对民众、企业、政府带来的协同效应。从中央与地方政府视角对比分析了减排指标约束下利益各方的PM_(2.5)治理策略偏好。研究表明:由于跨界传输因子的影响,合作与非合作时污染物的去除量不一定相等。当各地合作与非合作污染物去除量相等时,合作与非合作成本无差异;否则,合作成本优于非合作,而合作成本的降低源于总体减排量减少。如果跨界传输因子增大或减小,合作与非合作治理的成本差距相应地会增加或减小,各地方政府合作治理意愿会逐渐增大或减小;而中央政府可能更希望地方政府在完成减排指标时能尽可能多减排,因此倾向于地方政府采取非合作治理。减排指标设置时应考虑合作与非合作时收益差异,以及各地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影响。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燕丽 汪旭颖 贺晋瑜
细颗粒物已经成为影响城市和区域空气质量的首要污染物。根据我国74个重点城市PM2.5年均浓度监测数据,分析了我国大气细颗粒物污染状况和区域分布特征。结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和"国十条"的要求,综合考虑不同区域空气污染特征、经济发展水平和环境管理需求的差异,提出了不同区域城市PM2.5年均浓度达标年限,并从管理机制、管理手段、达标途径等方面提出了我国城市PM2.5年均浓度达标策略。
关键词:
城市 PM2.5年均浓度 达标策略 研究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史海霞 孙壮珍
对城市居民PM_(2.5)减排行为的正确引导可有效缓解我国雾霾污染。基于拓展的计划行为理论建立雾霾治理视角下城市居民PM_(2.5)减排行为意愿模型,并借助结构方程建模方法(SEM)对川渝地区城市居民个人层面的PM_(2.5)减排行为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居民的态度、主观规范、感知行为控制和道德规范都显著正向影响居民的PM_(2.5)减排行为意愿,而且在雾霾治理背景下,居民道德规范的影响力度明显加大;环境后果和环境责任感分别从两个角度显著影响居民的道德规范和减排意愿,环境责任感在道德规范的培养中发挥了中介作用。最后,为管理部门针对性的调控6个影响因素以引导居民PM_(2.5)减排行为提供了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丁鼎棣
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过程中会采取各式各样的优惠政策以吸引投资企业,但是投资企业实际的经营运作水平不能被事先掌握。同时,地方政府也存在嫌贫爱富的道德风险。因此在各地实际的招商引资过程中,多少都会存在地方政府的政策歧视行为。本文通过建立动态博弈模型对上述过程进行分析,以为适当的政策制定提供决策上的依据。
关键词:
招商引资 动态博弈 纳什均衡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心怡
预算执行审计作为政府审计的重要内容,在财政资金监管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社会各界对其的关注也越来越高。但随着经济社会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原有预算执行审计方式存在着监督管理不严和新技术应用不足等问题,制约了其作用的发挥。本文以XX市税务局为案例,分析其在预算执行审计中存在的问题,以反映现阶段地方政府在预算执行审计过程中的现状,并提出提高审计人员的职业素养、加强政府预算执行审计的管理、创新审计方法、加强三公经费管理及提高审计结果运用和加强整改问责机制等优化建议。
关键词:
预算执行 审计 优化策略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潘峰 西宝 王琳
我国的环境规制政策由地方政府负责执行,地方政府的环境规制策略直接影响着整个国家的环境质量状况。由于区域环境污染具有跨界性,在环境规制的执行过程中,地方政府之间存在博弈关系。根据地方政府间环境规制博弈呈现出的长期性和动态性,基于演化博弈理论探讨了地方政府环境规制决策的演化过程。建立了地方政府与地方政府的演化博弈模型,分别研究了未引入约束机制和约束机制下的地方政府环境规制策略及其影响因素,根据复制动态方程得到了地方政府的行为演化规律和演化稳定策略。研究结果表明,地方政府的环境规制策略不会受到政府间外部效应的影响,地方政府的环境规制成本、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不执行环境规制行为的处罚力度、政绩考核体系中...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洪璐 彭川宇
文章从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总收益函数分析出发,指出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地方政府环境治理、财政支出比例选择上存在的差异;运用混合战略博弈模型对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博弈行为进行分析,得出地方政府执行环境政策的最优概率及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环境政策执行情况进行监督的最优概率;提出循环经济的推广使用及环境治理问责制的实施有利于提高城市环境治理投入,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环境治理 财政支出 循环经济 问责制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夏永祥 王常雄
本文描述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政策博弈的凸现与加剧,认为这种政策博弈的制度性根源是市场取向的分权制以及以GDP为核心的政绩指标考核体系,制度性根源对政策博弈具有传导机制。这种政府博弈的积极影响促进了中央政府政策的更加合理、完善,而消极影响则是中央政府调控能力大打折扣、中央政府遭遇信任危机和扰乱市场秩序。治理途径则在于建立新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关系,采取消除政策博弈的措施,即真正做到财权与事权的统一、建立居民的退出与呼吁机制、构建更加合理的政绩观与指标考评体系。
关键词:
政策博弈 中央政府 地方政府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熊欢欢 梁龙武 曾赠 王振波
本文基于2014-2015年中国190个大中城市PM_(2.5)的监测数据,建立空间数据统计模型,总结两年内PM_(2.5)的浓度、空间集聚的年际变化和存在问题,为相关研究与决策提供参考。结果显示:(1)2015年较2014年全国平均PM_(2.5)浓度下降10%,达标天数提升了4.4%,空气质量整体改善,但改善的天数主要集中在春夏秋季,冬季改善幅度甚微,其中12月污染加重。(2)2015年PM_(2.5)整体污染范围缩小,污染核心区由京津冀向鲁西北和豫北地区扩散,京津冀、长三角、长江中游等城市群年均浓度降幅较大,长三角、珠三角和成渝城市群日均达标率增长较快。(3)2015年PM_(2.5)的集聚性更明显,浓度高值区范围减小,热点地区更密集地分布在以京津冀地区为中心的华北地区,并呈多中心格局。由此,应该加快构建制度支持的多中心监督治理模式,以华北地区为先行先试区域,构建管理支持的多区域联动治理模式,培养环境伦理支持的公众环保意识,实现民防民治。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揣小伟 高润艺 李建豹 赵荣钦 卢月
基于空间数据,对中国PM_(2.5)排放强度和浓度的空间分布及时空变化进行了多尺度分析,定性、定量地讨论了两者关系及省际不公平性。结果表明:我国PM_(2.5)排放强度和浓度的空间分布规律具有相似性,中东部为高值主要分布区;1970~2015年,全国PM_(2.5)排放总量整体呈上升趋势,中间略有波动;1998~2016年,全国PM_(2.5)浓度整体上波动上升,相对于排放强度,其波动幅度较大;在不同时间段,PM_(2.5)排放强度和浓度年均变化具有较大差异;1998~2012年,PM_(2.5)排放强度和浓度在省级空间上具有明显相关性;时间序列上,两者在不同时间段和不同区域的变化趋势差异性较大。基于PM_(2.5)排放和浓度的区域公平性具有明显空间差异,东部和南部沿海省份占据优势,而西北和北部内陆地区处于劣势。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余江 张凤青
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环境污染尤其是大气污染中的PM_(2.5)污染日益严重。为从污染源头探讨现阶段中国PM_(2.5)污染的经济因素,文章基于环境科学实验证据将PM_(2.5)的主要污染源转换为经济变量,并在控制其他污染因素的情况下,利用2000~2010年中国省级层面PM_(2.5)年均浓度数据分析煤炭消费对中国PM_(2.5)污染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在各种污染源中,煤炭消费量和以煤碳比重体现的中国能源消费结构对各省市PM_(2.5)年均浓度的影响贡献最大,是PM_(2.5)污染的最主要来源;而建筑业扬尘对PM_(2.5)污染在省级层面不明显,但在直辖市层面较为显著。因此,治理中国现阶...
关键词:
煤炭消费 能源结构 PM2.5污染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媛 杨广亮
与"土地收入最大化"视角不同,本文研究地方政府干预土地市场化配置的行为及绩效。首先,通过制度分析指出土地"招拍挂"改革后,挂牌方式成为政府干预工具。其次,检验了地方政府"为增长而干预"的行为。基于2003~2008年的地级市数据,用挂牌相对拍卖的使用比例衡量地方政府对土地出让的干预,发现城市禀赋越差,地方政府越多干预土地出让。最后,基于全国历年商住地块微观交易数据,证实挂牌相对于拍卖出让导致了显著的价格低估。将拿地企业名称与2008年经济普查数据匹配后,发现地产经营能力更强的企业通过挂牌方式获得了更高的地价补贴。然而,证据显示政府配置土地资源为当地带来的增长效应和土地利用效率均十分有限。
关键词:
土地出让 招拍挂 土地价格 政府干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孙程
文章基于博弈论理论,分别从纵向视角研究了地方政府应对上级政府委托激励的策略行为,及从横向视角分析了地方政府之间协同处理环境污染空间外溢的博弈行为。以2008—2017年13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大气污染指数为被解释变量,以上级政府监管力度及地方政府之间的协作程度为解释变量,建立一种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地方政府策略行为对污染扩散治理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上级政府的严管与约束,及地方政府间的精诚协作,与污染空间外溢状况改善显著相关,而人口密度过大及第二产业比重过高等相关控制变量指标,将会对污染空间外溢治理产生不利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施建刚 徐奇升
结合政府竞争理论,文章通过构建四类权重下的空间动态面板模型,对地方政府土地出让结构的策略互动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地方政府土地出让结构呈现显著的策略模仿特征,在产业结构相近的省份间要比地理邻接的省份更为突出,而外资和房价分别在工业和居住用地出让比例中发挥了主要作用;工业和居住用地出让比例还存在跨期的策略替代特征与路径依赖效应。分区域来看,东部在工业用地出让中的模仿行为更为明显;中部工业用地出让的策略模仿主要源于对外资的竞争,中、西部在居住用地出让中的策略模仿主要发生在地理相邻的省份间。此外,西部地区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