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865)
2023(12866)
2022(10930)
2021(10326)
2020(8969)
2019(20317)
2018(19857)
2017(39185)
2016(20851)
2015(23331)
2014(23015)
2013(22569)
2012(20321)
2011(17611)
2010(17368)
2009(16036)
2008(15835)
2007(13449)
2006(11369)
2005(9991)
作者
(53775)
(44786)
(44687)
(42865)
(28550)
(21220)
(20409)
(17590)
(16977)
(15955)
(15244)
(15129)
(14141)
(14110)
(14041)
(13795)
(13371)
(13256)
(12881)
(12659)
(10992)
(10790)
(10580)
(10429)
(10196)
(9993)
(9759)
(9629)
(8829)
(8786)
学科
(78235)
经济(78109)
管理(71254)
(62481)
(54574)
企业(54574)
(40078)
方法(38253)
数学(33872)
数学方法(33443)
(21901)
中国(20826)
(20717)
财务(20671)
财务管理(20611)
税收(20454)
(20274)
(20152)
(19732)
企业财务(19627)
财政(17421)
业经(17237)
地方(14952)
(14471)
(14119)
(13826)
贸易(13821)
(13568)
(13460)
(13027)
机构
大学(279619)
学院(278063)
(117069)
经济(114898)
管理(112388)
理学(98229)
理学院(97258)
管理学(95748)
管理学院(95204)
研究(85051)
(70162)
中国(65536)
(55518)
财经(51128)
科学(48254)
(46475)
(40926)
中心(40319)
(40095)
财经大学(38119)
经济学(37522)
业大(36578)
(36229)
研究所(35418)
经济学院(34012)
北京(34002)
(32845)
师范(32509)
(31636)
(31211)
基金
项目(190815)
科学(152971)
基金(142561)
研究(142186)
(122404)
国家(121446)
科学基金(106712)
社会(93852)
社会科(89196)
社会科学(89177)
基金项目(75635)
(72657)
自然(67606)
自然科(66103)
自然科学(66086)
教育(65899)
自然科学基金(64900)
(61138)
资助(57500)
编号(56459)
成果(46198)
(43972)
重点(42530)
(41470)
(40845)
国家社会(39871)
(39339)
教育部(39050)
人文(38269)
创新(38253)
期刊
(121553)
经济(121553)
研究(86858)
(60801)
中国(51510)
管理(40894)
学报(37805)
科学(35178)
(31231)
大学(30495)
学学(29031)
财经(25395)
教育(24987)
(23994)
金融(23994)
技术(23008)
(21640)
农业(20806)
经济研究(20805)
业经(18570)
(18285)
财会(16339)
问题(16072)
(15975)
会计(14983)
税务(14216)
理论(12896)
(12732)
(12695)
技术经济(12305)
共检索到4085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童雅芬  
一国的财税制度最能体现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关系类型,文章试图比较中国与英国的财税制度,从而发现中国中央与地方政府的关系与英国的差异所在。在分析与比较的基础上,文章提出英国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是“财权集中、事权分散”,而中国则是财权与事权的双重集中;并且在调整中央与地方关系的过程中,英国多采用立法的手段,而中国则偏重于行政化的手段。在提出差异的同时,文章从主观路径与客观路径两个角度来分析差异形成的原因。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翠华  
国外中央和地方政府税种和税收收入的划分及转移支付制度的比较研究●张翠华分税制是一种处理中央和地方财政分配关系的体制。它的主要内容是根据事权与财权相结合的原则划分中央税和地方税,建立中央税系和地方税系,按照税种的划分形成各级政府各自的收入来源。所以,划...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韩琪  
文章通过分析中国改革以来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财税关系的变化,引出了目前经济生活中广泛普遍存在的政府公司主义现象。通过对这一现象的利弊分析,得出结论:政府公司化既是推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力量,也是中国经济存在诸多问题的渊薮。政府与企业各自扮演各自的角色,优势互补,我们的市场经济才能成为既充满活力又井然有序的市场经济。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宫岛洋  神野直彦  
中国现在,围绕被称为分税制的税收改革,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财政关系正在成为经济政策争论的重点。因此,这里拟以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财政关系,即政府间的财政关系为中心,就日本的财政和中国的财政进行比较。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薛凤珍  
划分税收收入旨在理顺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分配关系。现行地方税体系中的税收收入划分标准显现出诸多问题,如地区财力差距过大、地方财政收支缺口较大等等;与此同时,我国陆续进行的一系列税制改革也改变了中央与地方的税收分配格局。基于新一轮税制改革的视角,构建新的中央与地方政府税收收入划分标准应当与现行的税收制度相适应,在稳定税负的前提下,调动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积极性,提高地方税收收入规模,平衡地区间财力。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赵秋运  李成明  胡巧玉  
既有文献对中国劳动收入份额下降成因的解释集中在资本深化、产业结构转变、技术进步、全球化、二元经济、制度转型以及财政和融资约束等宏观和微观路径等方面,本文在分税制背景下从地方政府干预这一新的视角出发,解读中国劳动收入份额下降这一现象。本文首先探讨地方政府干预恶化制度环境,并进一步导致劳动收入份额下降的作用机制。然后,笔者运用1984—2015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建立实证模型并分析。本文研究发现,政府干预下的制度环境是导致劳动收入份额下降的主要原因。如果要提高劳动收入份额,就应该减少地方政府的干预,塑造良好的制
[期刊] 改革  [作者] 闫坤  徐鹏庆  
分税制改革的不彻底性导致地方政府的事权与支出责任不匹配。地方政府为获取更多的财政收入,除提高税收的征收效率外,还利用土地开发征收土地出让金来筹集财政收入。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应建立现代财政制度,重构财政激励机制;合理调整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事权与支出责任;调整政府间财政收入,进一步理顺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收入划分;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规范地方政府的举债融资制度;改革现行的转移支付制度。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金荣学  宋菲菲  周春英  
当前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制约着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探讨地方政府性债务成因并提出相应解决措施迫在眉睫。本文从分税制视角对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成因加以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利于地方政府性债务治理的税制改革建议,其主要措施包括:建立财权与事权相匹配的分税制;加快房地产税制改革,构建以财产税为主的地方税体系;在统一税政的前提下,赋予省级政府适当税政管理权限;完善省以下的分税制和转移支付制度等。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胡娟红  苏育楷  
本文首先分析了香港和澳门两地的财政税收制度,进而根据香港的经验,对澳门税收制度提出了建议:制定合理的博彩业发展规划,推动经济适度多元化发展;制定专门的税收法律,规范税收收入;推行税制改革,简化税种结构。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彦君  米军  
财税制度改革是转轨国家政府宏观政策调整及经济调控手段运用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和俄罗斯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过程中,财政职能发生了重大转变,两国通过财税政策调整提升了国家财政实力并促进了经济发展。对中俄财税制度改革中诸如财政分权化、财政预算制度、转移支付制度、税制改革、财政风险和财政透明度等方面进行深入系统的比较研究,必将对中国财政制度的改革和完善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欧阳日辉  吴春红  
在经济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过程中,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有着不同的利益,利益关系成为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核心问题,两者的冲突主要表现在地方经济增长问题上。改革开放以来,形成了许多新的利益集团和利益群体。地方政府为了显示政绩,与利益集团联盟,在经济上为GDP和利税进行竞争,在政治上为晋升而竞争。为了改变地方政府从辖区利益出发解释和执行中央宏观经济政策的现象,我们有必要从制度上创新,构建和谐的中央与地方关系。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白景明  孟翠莲  李成威  鄢晓发  
近年来,地方固定资产投资迅猛增长,成为宏观调控的重点和难点。转轨时期,财税体制与固定资产投资有着怎样的内在联系?全面认识并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关系,有助于进一步推动财税体制改革和更有效地制定宏观调控政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