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468)
- 2023(8044)
- 2022(7132)
- 2021(6625)
- 2020(5629)
- 2019(13126)
- 2018(12927)
- 2017(25158)
- 2016(14203)
- 2015(16329)
- 2014(16616)
- 2013(16442)
- 2012(15823)
- 2011(14333)
- 2010(14707)
- 2009(13804)
- 2008(14203)
- 2007(13094)
- 2006(11364)
- 2005(10145)
- 学科
- 济(61879)
- 经济(61810)
- 管理(40714)
- 业(35881)
- 方法(29480)
- 企(29131)
- 企业(29131)
- 数学(25999)
- 数学方法(25680)
- 中国(18135)
- 财(17011)
- 农(15778)
- 地方(14259)
- 学(13490)
- 制(12194)
- 业经(11170)
- 贸(10742)
- 贸易(10739)
- 易(10366)
- 环境(10132)
- 农业(9880)
- 务(9673)
- 财务(9651)
- 财务管理(9615)
- 理论(9339)
- 企业财务(9109)
- 和(9097)
- 银(8900)
- 银行(8871)
- 融(8542)
- 机构
- 大学(214266)
- 学院(211480)
- 济(84943)
- 经济(82833)
- 管理(78327)
- 研究(73000)
- 理学(67224)
- 理学院(66381)
- 管理学(65036)
- 管理学院(64635)
- 中国(54607)
- 科学(46270)
- 京(46034)
- 财(40731)
- 农(37864)
- 所(37793)
- 研究所(34214)
- 中心(34202)
- 江(32546)
- 业大(32397)
- 财经(32169)
- 农业(30156)
- 经(29095)
- 范(28794)
- 北京(28707)
- 师范(28512)
- 经济学(26895)
- 院(25951)
- 州(25929)
- 经济学院(24437)
- 基金
- 项目(137903)
- 科学(107520)
- 基金(99812)
- 研究(98119)
- 家(87287)
- 国家(86591)
- 科学基金(73341)
- 社会(62189)
- 社会科(58834)
- 社会科学(58811)
- 省(53517)
- 基金项目(53096)
- 自然(47701)
- 自然科(46560)
- 自然科学(46544)
- 自然科学基金(45671)
- 划(45656)
- 教育(45615)
- 资助(41463)
- 编号(39457)
- 成果(33276)
- 重点(31347)
- 部(30784)
- 发(29367)
- 课题(27681)
- 创(27257)
- 科研(26496)
- 教育部(26146)
- 大学(25803)
- 创新(25673)
共检索到3128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博文 王勇军
在城市空气污染治理过程中,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存在着利益博弈,导致中央政府颁布的环保政策没有得到有效执行。文章对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城市空气污染治理中利益博弈的非均衡性的形成进行了分析,建立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非均衡博弈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分析,得出相关结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曹凌燕
文章基于城市空气污染治理的复杂性以及央地政府的有限理性,采用演化博弈探索中央与地方政府的互动过程及演化方向,确定影响双方策略选择的关键因素。进而,基于理性选择制度主义视角,剖析现阶段城市空气污染治理的制度环境及央地政府相应的策略选择,借助MATLAB软件对其进行数据仿真。研究发现,央地两级政府的行为选择源于参与治理的成本与收益比较,中央-边缘的政治结构、现代主义的文化系统和孱弱的市民社会等制度环境对两级政府的行为选择产生重要影响。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雅戈 王艳 郝建华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李俊杰 张红
地方政府治理空气污染的执行力度是影响区域空气质量的直接因素,文中研究影响地方政府治理空气污染行为的因素。文章内容从演化博弈视角探讨地方政府自身及地方政府间协同治理空气污染的决策演化过程。研究显示,中央政府抽查行为,对地方政府的治理成本补贴,增大对地方政府的奖励与惩罚,增大对区域联合治理行为的惩罚与奖励,有助于提升地方政府治理空气污染行为的执行效力。研究结果表明,多元共治、互动监察、利益补偿等对提升地方空气污染治理的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空气污染 地方政府 治理 演化博弈 仿真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洪礼 李怀宇 郭嘉良
文章以城市空气质量为研究对象,采用马尔可夫模型和多元回归分析法来研究城市空气污染治理策略。以北京市为例,运用马尔可夫法建立北京空气质量的转移概率模型,并引入排污强度和环保投资两个变量,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法拟合转移概率矩阵与排污强度和环保投资之间的函数关系,研究为到达不同的污染治理目标而需付出的空气污染治理投资和须控制污染物排放量,为城市空气环境治理提供了一些可供参考的策略。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雷渌瑨 陆军 张骥 周文通
机动车限行是当前城市空气污染治理的普遍手段,对居民福利产生重要影响。由于空气污染源具有多样性,机动车限行能否改善、在多大程度改善空气质量引发普遍关注。文章运用北京市2014—2016年的实证数据进行线性回归和时间序列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分析发现,机动车限行政策与北京市空气质量改善显著相关,但机动车尾气并不能完全解释北京市的城市空气污染,尚有更多污染来源有待探究。因此,建立以燃料技术研发为基础,以城市和区域经济手段为重点,辅之以必要的行政临时干预政策综合体势在必行。
关键词:
空气污染 限行政策 城市环境治理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陶品竹
自20世纪中期以来,美国一直在探索空气污染控制的法律经验。1943年洛杉矶烟雾事件揭开了美国通过州和地方政府治理空气污染的立法历程。由于州和地方政府在治理空气污染中的失败,联邦政府开始介入,并先后颁布了《空气污染控制法》、《清洁空气法》等多部法律,建构起美国治理空气污染的基本法律框架,并取得了显著的治理效果。通过观察美国的经验可知,中国对空气污染的立法控制应当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一是在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动态平衡中进行空气污染防治立法规划;二是要综合协调,建构多元并存的空气污染防治法律规范体系;三是要提升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和产业技术标准,做到多种污染物协同控制;四是要注重经济诱导,利用市场机制治理空...
关键词:
空气污染 雾霾 《清洁空气法》 立法控制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李宏兵 郑庆彪 李震 孙丽棠
本文基于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的工业机器人应用数据和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层面PM_(2.5)排放浓度数据,利用2SLS、空间计量模型等多种计量方法,实证检验了工业机器人应用对城市空气污染治理的影响。研究发现,工业机器人应用显著降低了中国城市空气污染水平,这一效应在金融发展程度较高、财政支持较低、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较高以及智慧城市试点城市中表现更加明显,且在地理区位特征上呈现出显著的异质性。同时,上述影响主要通过城市产业结构升级和科技水平提升的机制实现。基于SAR与SDM模型的空间溢出效应分析,也发现城市工业机器人应用的减污效应具有双向空间溢出效应,因此空气污染的地理相关性使其减污效应被低估。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茂直
世界卫生组织(本文简称"世卫组织")2014年5月7日发布的全球城市空气质量最新监测数据显示,在世卫组织监测的城市中,超过半数城市的空气污染超过了世卫组织设定的健康标准的2.5倍,我国有北京、兰州、西宁、济南等城市上榜,全球只有12%左右的城市空气质量符合世卫组织健康标准。显然,世卫组织的监测统计数据向我们揭示了一个触目惊心的事实——全球城市空气污染已非常严重,而我国更是如此,大大超出了世界平均水平。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朱欢
基于2004—2016年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数据,采用Yitzhaki指数测算了环境污染治理投资的空间非均衡性,并通过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了环境污染治理投资空间非均衡分布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环境污染治理投资与其相对剥夺指数大体上呈反比关系,且相对剥夺指数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同一省份的经济发展和环境污染均对相对剥夺存在显著的负向直接效应,而同一省份的财政支出对相对剥夺存在显著的正向直接效应;环境污染对相邻省份的相对剥夺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
关键词:
环境污染治理投资 相对剥夺 空间杜宾模型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驰 安德胜
从经济学的理论出发,分析了城市湖泊被污染的原因。从城市湖泊公共资源的性质入手,构造了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模型。分析了决策主体在决策过程中各方互相合作、互相制约的规律,探讨了不同约束条件下导致的不同的博弈均衡结果,进而提出了减少城市湖泊污染的对策建议,为我国在加速推进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保护湖泊水环境提供参考。
关键词:
城市 湖泊 博弈 污染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朱其忠
工业化产生的环境污染,已经严重危及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研究采用相关性分析和R/S分形方法,使用全国和东、中、西部地区1995-2011年期间的序列数据。首先,以能源消费总量为控制变量,对工业废水排放量、工业废气排放量、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与国内生产总值之间进行相关性分析,找出环境污染的主要成分是工业废气排放。然后,着重分析全国和东、中、西部地区工业废气排放量的R/S分形轨迹。实证结果表明:它们的Hurst指数均介于0和5之间,说明其工业废气排放量的未来变化呈负相关性,但它们的分维值却不同,全国和中部地区距1
关键词:
环境污染 工业废气 R/S分形 能源消费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杨继东 章逸然
本文通过匹配城市空气污染数据和个人幸福感的微观调查数据,对空气污染与居民幸福感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经验研究。结果发现:随着城市空气污染程度提高,居民个人幸福感显著下降;空气污染对幸福感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异质性,空气污染对低收入群体、男性和农村居民的影响更大。估算空气污染的幸福定价发现,居民每年愿意为空气污染物(NO_2浓度)下降1微克每立方米支付1144元;同等条件下中国居民对空气污染的支付意愿显著低于西方发达国家;我们发现空气污染不仅影响居民客观的健康水平,而且通过影响居民主观心情影响幸福感。
关键词:
空气污染 幸福感 LSA估值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丁晨辉 王威 宋晓明
文章分析了空气污染对科技创新的双边影响机理,基于2011—2020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双边随机前沿模型研究空气污染对科技创新的抑制效应、激励效应及净效应。结果表明:总体上空气污染对科技创新产生了抑制影响。首先,空气污染的激励效应使得科技创新高于前沿水平6.58%,而空气污染的抑制效应使得科技创新低于前沿水平16.17%,最终在两种效应的综合作用下使得科技创新低于前沿水平9.59%。其次,从时间趋势看,空气污染的净效应始终为负且逐渐减弱;分区域看,空气污染的抑制效应呈东、西、中部地区逐渐减弱趋势。最后,在不同空气污染水平下,空气污染程度的加深会加剧对科技创新的抑制效应。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崔颖
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有重要的影响,而健康已是就业的机会成本,因此空气污染间接影响人才的择业与就业。文章由空气污染现状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出发,进而阐述区域性人才流动的状况和影响;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和数据统计,对空气污染与人才跨区域流动的关系进行了描述性和相关性分析;针对空气污染的现状,从政府、企业和个人三个方面出发,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减少人才的流失。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