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062)
2023(10056)
2022(8301)
2021(7518)
2020(6313)
2019(13970)
2018(13763)
2017(25839)
2016(13969)
2015(15779)
2014(15677)
2013(14964)
2012(13686)
2011(12143)
2010(12665)
2009(12292)
2008(11159)
2007(10397)
2006(9254)
2005(8709)
作者
(38414)
(31829)
(31519)
(30295)
(20118)
(15027)
(14459)
(12214)
(12038)
(11414)
(10903)
(10727)
(10243)
(10236)
(10185)
(9936)
(9463)
(9307)
(9007)
(8985)
(8057)
(7788)
(7739)
(7361)
(7183)
(7150)
(7055)
(7052)
(6451)
(6360)
学科
管理(47042)
(46100)
经济(45999)
(41789)
(36966)
企业(36966)
(27806)
金融(27799)
(26279)
银行(26262)
(25410)
(21941)
中国(21903)
(21348)
方法(15995)
(14701)
(13734)
财务(13694)
财务管理(13652)
业经(13309)
数学(13287)
(13285)
数学方法(13145)
企业财务(13069)
体制(11676)
地方(11661)
中国金融(11181)
(10052)
制度(10050)
理论(9936)
机构
学院(186872)
大学(186231)
(76078)
经济(74166)
管理(68057)
研究(62655)
中国(57922)
理学(56928)
理学院(56349)
管理学(55455)
管理学院(55103)
(44922)
(38808)
科学(34488)
财经(33533)
中心(32083)
(30757)
(30587)
(30304)
(28999)
研究所(27152)
财经大学(24990)
经济学(24687)
业大(24606)
(24482)
北京(24342)
(23903)
(23077)
银行(22939)
农业(22439)
基金
项目(120623)
科学(94945)
研究(91881)
基金(87192)
(74964)
国家(74316)
科学基金(64007)
社会(59073)
社会科(56008)
社会科学(55996)
(47855)
基金项目(45411)
教育(42381)
(39524)
自然(38906)
自然科(38018)
自然科学(38007)
编号(37432)
自然科学基金(37353)
资助(35079)
成果(32517)
(28973)
重点(27541)
课题(27044)
(27025)
(25999)
(25543)
(25203)
国家社会(24835)
创新(24398)
期刊
(87291)
经济(87291)
研究(61034)
中国(46047)
(38652)
(38594)
金融(38594)
学报(28341)
(27598)
管理(27317)
科学(24664)
大学(22595)
教育(22326)
学学(21455)
财经(17936)
农业(17109)
技术(15377)
(15242)
经济研究(13830)
业经(13337)
问题(10637)
理论(10072)
财会(10028)
会计(9349)
(9023)
实践(8962)
(8962)
(8399)
(8235)
现代(8072)
共检索到3053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宁子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监管经历了探索阶段、中央集权监管阶段、央地双层监管体制的初步形成及确立阶段。2017年7月在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确立了以中央为主、地方为辅的双层金融监管模式。未来应在坚持中央对地方金融监管主导的前提下,科学划分中央与地方的金融监管权,实现地方金融监管的制度化,并将中央监管与地方监管有机结合起来。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秦颐  
我国金融业发展的两级趋势日益明显,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应与其相适应。本文介绍了国际上双层金融监管的实践经验,并结合我国实际,从监管原则、监管主体、权限划分等方面提出构建我国双层金融监管体制框架。最后,本文提出完善金融服务基础设施、促进双层金融监管体制建设的相关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晓  陈思憧  曾令祥  
理清地方金融监管现状,特别是央地监管机构之间的协作关系,有助于明确央地金融监管职责边界,为金融监管体制改革顶层设计和决策提供支持中央提出要在坚持金融管理主要是中央事权的前提下,完善中央与地方金融监管职责分工,赋予地方政府相关金融监管职责。在此背景下,理清地方金融监管现状,特别是央地监管机构之间的协作关系,有助于明确央地金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一鸣  陈道富  王刚  
我国的地方金融监管理念、框架和逻辑的设计应充分考虑所监管对象风险特征,采取与其相一致的监管思路地方金融监管体系是我国金融监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央金融监管体系的必要补充,重点在防微杜渐上发挥独特作用。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后,地方金融监管机构的监管范围明显扩展。在当前地方金融风险点多面广、复杂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震宇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全会报告公开之后,关于金融监管体制的改革问题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不少专家学者纷纷建言应加速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由分业监管转向统一监管。从地方政府的视角看,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应同时从中央顶层设计和地方底层创新着手,在坚持中央金融监管部门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杨子强  
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完善监管协调机制,界定中央和地方金融监管职责和风险处置责任"。近年来,我国地方政府事实上已成为地方金融监管的重要力量,但地方金融监管没有明确法律依据,缺乏完善的制度机制,直接或间接干预金融资源配置的现象时有发生,存在监管缺位、监管重叠、监管冲突等诸多问题。完善地方金融监管体制,必须坚持权责对称,使地方政府在有效的激励和约束下,更加主动地承担区域性金融风险处置职责。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李凌  
中国目前的金融监管体制是以"一行三会"为主体,地方政府金融管理机构为补充的双层金融监管体制。近年来,小微金融快速发展,现行监管体制日益面临挑战。小微金融监管中存在着准入条件单一、监管标准重安全轻效率的监管价值取向以及地方政府金融管理权责不对称等问题。应该通过完善小微金融监管的法律法规体系,树立效率与安全并重的监管价值理念,重新分配中央和地方金融管理权等措施,逐步完善小微金融的双层监管体制。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耿建芳  杨宜  
双层监管体制运行的现状与问题2010年,国务院决定组建融资性担保业务监管部际联席会议。部际联席会议成立以后,其主要任务是负责出台、发布和协调针对融资担保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监管办法,但具体准入、监管和风险处置工作由各省确定主管部门负责。关于地方主管部门的确定,目前的状态是有15个省份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英  刘波  黄颂文  
近年来,有关是否在金融领域适当强化地方职责,以便既有利于活跃基层金融服务业,促进金融创新和多样化发展,适应经济的多元化发展需求,又有利于确保区域金融安全的问题,在地方政府及地方金融管理部门讨论颇多。2012年1月召开的第四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要强化地方政府金融监管的意识与责任",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周建松  
随着我国金融开放的扩大和金融事业的发展,如何构建一个更为有效的监管机制已成为重要问题。本文从分析我国金融体制、机制、矛盾和问题着手,提出了构建更为和谐、有效新体制的思路,并提出了人民银行县(市)支行的金融监管职能定位。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杨军战  
一、增强金融监管的专业化。金融市场全面开放条件下,我国金融监管体制面临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为:如何协调银行业、保险业、证券业、信托业之间的监管?如何建立有效的金融风险预警机制?如何对金融集团实行有效监管?要解决上述问题,切实提高金融监管专业化水平是必由之路。金融监管是一项技术性、专业性、政策性很强的工作,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监管方法无法适应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林文生  
近年来频频发生的国际金融危机使如何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成为各国金融监管当局和金融界人士目前探讨的焦点。我国近年来也把加强金融监管,防范和化解商业银行潜在风险,建立稳健的银行体系作为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本文试对国际国内金融情势和金融监管立法进行分...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胡经生  
完善中央与地方金融监管职责与风险处置体系,需要立足于金融的本质和功能,深入分析当前地方金融工作中存在的"泛金融化"、创新过度、非法集资案件频发等问题和成因,综合运用战略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和创新思维,把握突出的薄弱环节作为工作着力点,加强地方金融监管立法,严格限制放权范围,禁止地方政府"泛金融化"行为,并建立对地方党政负责人的金融监管与风险处置问责机制。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胡经生  
完善中央与地方金融监管职责与风险处置体系,需要立足于金融的本质和功能,深入分析当前地方金融工作中存在的"泛金融化"、创新过度、非法集资案件频发等问题和成因,综合运用战略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和创新思维,把握突出的薄弱环节作为工作着力点,加强地方金融监管立法,严格限制放权范围,禁止地方政府"泛金融化"行为,并建立对地方党政负责人的金融监管与风险处置问责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