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613)
- 2023(9820)
- 2022(8161)
- 2021(7778)
- 2020(6288)
- 2019(14319)
- 2018(14421)
- 2017(25587)
- 2016(15169)
- 2015(17654)
- 2014(17611)
- 2013(16550)
- 2012(15457)
- 2011(13873)
- 2010(14166)
- 2009(12488)
- 2008(12266)
- 2007(11233)
- 2006(10037)
- 2005(9090)
- 学科
- 济(49908)
- 经济(49852)
- 管理(35906)
- 业(29701)
- 企(20635)
- 企业(20635)
- 中国(18344)
- 地方(18185)
- 方法(17407)
- 数学(14895)
- 数学方法(14702)
- 农(13571)
- 教育(12936)
- 财(12625)
- 学(12272)
- 制(11772)
- 理论(11094)
- 业经(10848)
- 教学(10103)
- 工作(9990)
- 地方经济(9870)
- 银(9742)
- 银行(9711)
- 农业(9320)
- 行(9268)
- 贸(9009)
- 贸易(8996)
- 融(8925)
- 金融(8923)
- 易(8647)
- 机构
- 大学(196940)
- 学院(191880)
- 研究(69836)
- 济(67278)
- 经济(65221)
- 管理(64026)
- 理学(53016)
- 中国(52947)
- 理学院(52226)
- 管理学(50890)
- 管理学院(50530)
- 科学(45169)
- 京(44664)
- 江(39327)
- 所(36155)
- 财(34011)
- 农(33953)
- 中心(32597)
- 研究所(32526)
- 范(31912)
- 师范(31505)
- 业大(29084)
- 州(27961)
- 北京(27538)
- 农业(26615)
- 院(26488)
- 财经(24893)
- 技术(24821)
- 师范大学(24792)
- 省(24681)
- 基金
- 项目(126636)
- 科学(97429)
- 研究(97291)
- 基金(85128)
- 家(74597)
- 国家(73895)
- 科学基金(61834)
- 社会(57260)
- 省(53967)
- 社会科(53932)
- 社会科学(53913)
- 教育(48323)
- 划(44559)
- 基金项目(44450)
- 编号(42338)
- 自然(38784)
- 自然科(37766)
- 自然科学(37752)
- 成果(37698)
- 自然科学基金(37056)
- 资助(34574)
- 课题(32191)
- 重点(30112)
- 发(29044)
- 部(27114)
- 年(26902)
- 创(26660)
- 大学(25981)
- 项目编号(25717)
- 创新(24653)
共检索到3227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杨显贵 张昌民 刘绍平
高校服务面向定位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高校的学科特色、学科发展方向、学科投入、科研合作、人才培养规格、社会合作关系等方面,对高校建设与发展的影响是全方位的。明确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尤其是合并高校的服务面向定位问题,并以长江大学为例,通过加强与石油行业和地方政府的合作,进一步拓宽了社会服务面,优化了学科资源配置,提升了整体办学水平,促进了学校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
高校 共建 合并 服务面向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单佳平
社会的全面进步需要高等教育提供更多的智力支持,高等教育自身的发展也要求高等学校在服务经济社会中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当前高校都在积极寻求适合本校和本地区实际,发挥自身服务潜能的有效途径。2006年,教育部、科技部在杭州联合召开的全国高校服务地方工作会议提出,高校要真正做到服务基层、服务地方,做到“顶天立地”,就要有立足当地,服务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田丰
国内外的有关研究表明,高等教育是区域发展的动力之源,二者良好的互动关系有助于区域和高校的共同发展。高校要认真分析区域发展战略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努力探索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模式和新机制,形成区域与高校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关键词:
高校 区域经济社会 服务模式 机制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鞠建伟 邢永华
未来的图书馆是开放的图书馆,社会化是其必然,面向社会提供服务是图书馆发展的方向和趋势,高校图书馆开展校外服务已不是鲜事。本文分析了我馆近几年开展校外科技信息服务的实践和模式,以及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 信息服务 中介服务 社会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徐延涛
本文将服务型管理理念引入到民办高校行政管理中,挖掘民办高校服务型行政管理的内涵,分析了民办高校树立服务型行政管理理念的基本需求,从管理理念更新、管理组织机构变革、管理制度体系建设以及管理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实践探索,力求构建能够促进民办高校健康发展和适合其办学特征的服务型行政管理模式。本文的研究是对民办高校传统行政管理工作的深入变革,是改变民办高校传统行政管理模式的一种尝试。
关键词:
民办高校 行政管理 服务行政 实践探索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宋海艳 郭晶 潘卫
伴随学科服务的深入,与科研团队的嵌入和合作服务日益增多,如何开展与科研团队需求匹配的服务,需要学科馆员予以更多的思考。嵌入式学科服务以嵌入研究过程、支撑科研创新为主要目标,探索学科服务支持科研的方式和内容,如拜访教授、信息专员、学术成果RSS订阅、学科指南、学科专题培训、走入实验室等,以提高高校科研创新的效率,深化学科服务对科研过程的支撑程度。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吴荇 朱克勤
浙江图书馆立足全省、突出重点、科学布点,在全省范围内设立了7个分馆、28个流通站和21个汽车图书馆流通服务点。依托县级公共图书馆已有的服务设施和网络向基层延伸,增强服务辐射能力。服务对象由普通读者扩展至监狱服刑人员及部队官兵。除此之外,浙江图书馆利用公共图书馆信息资源和专家资源等优势,在分馆、流通站这一文化平台上,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种读者活动,以活动推动服务。
关键词:
公共图书馆 图书流通站 分馆 服务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胡世明
积极投身和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既是高职院校的重要使命和职责,也是新的发展机遇和舞台。高职院校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在深刻领会其鲜明的时代特征和重大意义的同时,着力解决好三个关键问题,主动搭建三个服务平台,并在长效机制探索、实验方法创新、示范点建设和社区教育网络形成等方面大胆开拓和创新。
关键词:
高职教育 社会服务 新农村建设 实践探索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许士群 张林龙
纺织业一直是苏北地区的支柱产业,在整个经济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以盐城市为例:该市的纺织工业形成了从材料、纺织、印染、服装、纺机、贸易的产业链,并不断接受来自上海、苏南的纺织产业转移,经济总量和效益位居苏北之首。作为苏北地区以纺织类为主的盐城纺织职业技术学院,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陈晓阳 姜峰
20世纪90年代,经过高校管理体制的调整,我国高校形成了中央和地方政府两级管理,以地方政府统筹管理为主的新体制。院校布局的变化是高等学校和社会关系的重新调整。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是,不少地方高校由于财政支持较少,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限制。华南农业大学原为农业部直接管理的高校,于2000年由农业部划为广东省属地方高校。近年来,学校在凝练办学理念、明确办学定位上做了积极探索,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上做了一些富有实效的创新性实践。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凤玲
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的人才培养,应在继续保持行业学科特色及优势的基础上,拓展服务领域和发展空间,加快实现从为行业服务、到为地方经济建设和发展服务为主的转变,坚持正确处理规模与质量、发展与投入、改革与建设的关系。结合地区经济建设,在课程改革、资源投入、教学管理、校园文明建设等方面协调发展,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合格人才。
关键词:
调整 发展 质量 合格人才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许军林
在分析中小企业科技情报需求特点的基础上,从决策支持、产品研发、市场营销3个方面阐述地方高校图书馆对中小企业科技情报服务的内容,并基于实践的视角提出中小企业科技情报服务的模式。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俊波 肖正学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创立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这是我国高等教育体制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在新的历史时期全面推进产学研联合,是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迫切要求,是顺应当代科技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共建与区域产学研联合办学正是符合这一要求的一种新机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杜祥培
地方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是其神圣使命。通过准确的办学定位、专业与产业的对接、学研产一体化、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等途径,可以促进这一使命的实现。文章以湖南省示范性高职院校——娄底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诠释了这一命题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关键词:
地方高职院校 服务 地方经济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汤旭岩 张汉强
党的十八大强调要让群众广泛享有免费或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在此背景下,湖北省图书馆设立了公益性质的"长江讲坛"。文章在分析图书馆公益讲座的社会功能、媒介特性与文化价值的基础上,论述了公益讲座的传播要素与品牌营造,以长江讲坛一年多的实践归纳了其发展经验和存在的问题,设想了"长江讲坛"的未来发展。
关键词:
公共图书馆 讲坛 实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