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39)
- 2023(12877)
- 2022(10884)
- 2021(10461)
- 2020(8612)
- 2019(19637)
- 2018(19269)
- 2017(37796)
- 2016(20243)
- 2015(22396)
- 2014(22107)
- 2013(21656)
- 2012(20030)
- 2011(17817)
- 2010(17780)
- 2009(16272)
- 2008(15349)
- 2007(13258)
- 2006(11889)
- 2005(10142)
- 学科
- 济(86699)
- 经济(86621)
- 业(60938)
- 管理(52409)
- 农(51643)
- 企(38229)
- 企业(38229)
- 农业(34232)
- 方法(33931)
- 数学(30953)
- 数学方法(30528)
- 地方(22668)
- 业经(22559)
- 中国(21414)
- 财(20278)
- 制(16678)
- 学(15276)
- 贸(14833)
- 贸易(14825)
- 易(14449)
- 策(14398)
- 发(14047)
- 环境(13170)
- 土地(12948)
- 农业经济(12739)
- 技术(12073)
- 银(11966)
- 银行(11960)
- 体(11471)
- 行(11421)
- 机构
- 学院(274241)
- 大学(266069)
- 济(116597)
- 经济(114265)
- 管理(111148)
- 理学(96186)
- 理学院(95204)
- 管理学(93634)
- 管理学院(93125)
- 研究(90211)
- 中国(71492)
- 农(61557)
- 科学(54454)
- 京(53919)
- 财(51546)
- 农业(46660)
- 业大(45598)
- 中心(45464)
- 江(45422)
- 所(43777)
- 财经(40340)
- 研究所(39673)
- 经(36880)
- 范(36017)
- 师范(35722)
- 经济学(34235)
- 州(33154)
- 院(32589)
- 省(32587)
- 经济管理(32179)
- 基金
- 项目(192234)
- 科学(153292)
- 研究(144202)
- 基金(140124)
- 家(120845)
- 国家(119762)
- 科学基金(104437)
- 社会(93022)
- 社会科(87903)
- 社会科学(87884)
- 省(78119)
- 基金项目(74789)
- 自然(66596)
- 自然科(64975)
- 自然科学(64961)
- 教育(64438)
- 自然科学基金(63762)
- 划(62991)
- 编号(59747)
- 资助(55801)
- 成果(46622)
- 发(43367)
- 部(42848)
- 重点(42798)
- 课题(40165)
- 创(39963)
- 国家社会(38280)
- 创新(37386)
- 人文(36778)
- 科研(36659)
- 期刊
- 济(132043)
- 经济(132043)
- 研究(75659)
- 农(64771)
- 中国(56856)
- 农业(44030)
- 科学(39273)
- 学报(39027)
- 财(37473)
- 管理(36308)
- 大学(31274)
- 融(30065)
- 金融(30065)
- 学学(30004)
- 业经(28779)
- 教育(24482)
- 技术(24239)
- 业(20641)
- 问题(18619)
- 财经(18537)
- 经济研究(17823)
- 资源(16055)
- 经(15905)
- 农村(15780)
- 村(15780)
- 农业经济(15513)
- 版(14652)
- 世界(13767)
- 经济问题(13289)
- 技术经济(13016)
共检索到4077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郑志浩 高杨
本文基于2016年对黑龙江、安徽、山东、四川、陕西5省农户的调查数据,就农民对"不得调地"政策的态度和村庄的土地调整决策以及它们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反对承包期内"不得调地"政策的农户占16.4%,反对"不得调地"政策长久不变的农户占39.3%,意味着二轮承包到期后农民的土地调整意愿极为强烈;2011~2016年,约16%的农户经历过土地调整,其土地调整次数平均为1.36次,明显低于已有相关文献提及的2010年前的水平;受"不得调地"政策负面影响的家庭人口越多,"不得调地"政策的受支持程度越低,说明家庭人口变动是影响农民对"不得调地"政策态度的主要因素;农民对承包期内"不得调地"政策的态度对村庄的土地调整决策具有显著影响,持反对态度的农民越多,村庄土地调整的概率和频率越高,反之,村庄土地调整的概率和频率越低,意味着村庄内部土地调整的呼声是村庄土地调整决策的重要考量因素。考虑到受"不得调地"政策影响的农村人口有相当大的比例,可以预见,二轮承包到期后要求进行土地调整的压力会很大,在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框架内,实现长久"不得调地"的政策目标有一定难度。
关键词:
土地调整 土地承包权 农民态度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米松华 黄祖辉 朱奇彪
农民分工分业分化是伴随现代农业进程的必然趋势,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必须同步推进农民职业化进程。来自新型职业农民试点的495位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对象的调查数据显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对象显示出以农业为职业具有较好的盈利能力、具有适度的经营规模和一定的资金投入能力、具有一定的产业化组织能力和社会化服务能力等现状特征;他们多为投资农业的企业家、返乡创业的农民工、基层创业的大学生、农村种养能人及农村干部带头人;对政府资金(或项目)扶持、土地流转服务、金融信贷支持、农业信息和技术服务推广、设施用地有较强的政策需求。抓好培育对象、创新培训内容、强化激励机制是现阶段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关键。
关键词:
职业农民 现状特征 成长路径 政策需求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美玉 李成友 姜磊
本文使用2015-2017年我国山西、江苏、辽宁、山东、四川5个省份689户农村家庭微观调研数据,首先在充分考虑自选择性引起的内生性问题和模型误设问题的基础上,构建半参数排序选择模型,识别了影响农户土地租赁决策的主要因素,然后采用基于广义倾向得分法的平均处理效应模型,考察和比较了不同土地租赁决策的福利效果及其差异。研究发现:户主年龄、受教育水平、上年是否有成员参与农业培训、上年生产性固定资产原值等因素显著影响了农户的土地租赁决策行为;土地租赁对农户的纯收入、生活消费支出和年末可支配金融资产余额均产生显著影响,租入土地使其分别平均增长了7.08%、-5.62%和7.54%,租出土地使其分别平均增长了7.63%、9.51%和14.62%,且租入土地对所有样本农户的影响程度要小于租出土地。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陈和午 聂斌
本文对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地区农户的土地租赁行为进行了统计分析,并指出了目前农户土地租赁行为的一些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农户的土地租赁已具备一定规模,但离真正农业规模化经营还相去甚远;土地租赁期限较短,契约不规范,增加了租赁的不稳定性;土地租赁主要发生在村组内部的亲戚、邻居之间,但并不局限于村组内部;土地租赁大多还是有偿的,而且地租以粮食(或产品)支付为主,现金为辅,支付形式多样化。
关键词:
农户 土地租赁 农户行为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龚欣 杜国明 王玲
[目的]从农户视角分析农户对耕地轮作政策的认知与农户参与耕地轮作意愿之间的关系,为耕地轮作政策顺利推进提供参考,促进东北黑土区土壤保护和耕地资源永续利用。[方法]以黑龙江省为例,于2022年7—8月对拜泉县、集贤县和望奎县的耕地轮作情况开展调研,共得到466份有效数据,基于调研数据构建有序Probit模型加以检验,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愿意响应耕地轮作政策的农户占52.58%,积极响应程度有待提高。(2)从农户对耕地轮作的政策认知来看,农户对轮作政策的了解程度、对轮作补贴的满意程度、对这项政策收益的未来预期以及对该政策的生态认知,均对农户响应耕地轮作政策产生了显著的积极影响。(3)农户的个体和家庭特征以及耕地经营情况对农户响应耕地轮作政策具有显著的影响。(4)各地热量条件不同导致玉米单产差异较大、但大豆单产差异不明显,因此农民对轮作表现出不同积极性。[结论]农户对于耕地轮作政策的认知不高,需要多途径加强轮作政策的宣传、建立合理的轮作补偿机制以及科学规划耕地轮作模式以刺激农户参与耕地轮作。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袁惊柱
本文以四川省21个乡镇724户农户实际调查为依据,对当前我国农地流转基本情况进行了分析。调查发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比较稳定;在农地流转市场中,农地转出市场的发育程度高于农地转入市场;同时,还存在农村土地资源配置细碎化、土地产权制度残缺、土地保障性功能太强、土地流转方式单一和流转制度不健全等诸多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张慧琴 吕杰
研究农户粮食生产补贴政策认知与种粮行为变动影响有助于政府明确政策实施效果,调整政策措施,缓解粮食生产供给侧结构改革压力。以黑龙江省为例,在调查农户对粮食生产补贴政策的认知与规模变动反应基础上,采用有序多分类Logistic模型对粮农种粮规模变化进行分析,探讨影响农户种粮行为变动的因素。结果表明,农户对粮食补贴政策的认知度和满意度都很高,达80%以上。农户粮食生产收入增加会促使其扩大粮食种植面积;农户认知的粮食补贴对其粮食生产越起作用,农户越倾向于多种粮;农业生产资料投入量越多且价格越合理,农户扩大种粮的积极性越高。农户在当地找非农工作越难,越倾向于扩大种粮面积;农户家庭从事农业劳动的人数和承包耕地面积的多少对其种粮规模变动不显著。研究表明,粮食直接补贴政策的实施提高了农户种粮积极性,随着种植规模的扩大,粮食补贴起到一定的补偿作用。因此,未来主产区粮食生产补贴政策调整中,政府需要构建粮食价格与补贴的融合机制,要分层次分类别对农户进行重点补贴,要加大对农户生产投入产出的补贴。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张慧琴 吕杰
研究农户粮食生产补贴政策认知与种粮行为变动影响有助于政府明确政策实施效果,调整政策措施,缓解粮食生产供给侧结构改革压力。以黑龙江省为例,在调查农户对粮食生产补贴政策的认知与规模变动反应基础上,采用有序多分类Logistic模型对粮农种粮规模变化进行分析,探讨影响农户种粮行为变动的因素。结果表明,农户对粮食补贴政策的认知度和满意度都很高,达80%以上。农户粮食生产收入增加会促使其扩大粮食种植面积;农户认知的粮食补贴对其粮食生产越起作用,农户越倾向于多种粮;农业生产资料投入量越多且价格越合理,农户扩大种粮的积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马贤磊 仇童伟 钱忠好
本文利用江苏、湖北、广西、和黑龙江四省(区)1114户农户的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农地产权安全性对农户农地流转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农地产权安全性会形成生产性效应、交易价格效应和交易成本效应,进而影响农户农地流转行为。农户最终是否流转农地以及流转农地的规模取决于农地产权安全怀所产生的三种效应的叠加影响。经验检验结果表明,土地承包合同提高了转入户转入农地的可能性和农地流转率,但并不显著影响转出户转出农地的可能性和农地流转率;签订农地流转合同提高了转入户和转出户的农地流转率;而农地流转纠纷并不显著影响转入户和转出户的农地流转率。为了促进农地流转,应该加快推进新一轮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工作,强化农民农地流转...
关键词:
农地产权安全性 农地流转市场 农户参与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薛濡壕 杜国明 马霍龙 王辉
基于黑龙江省粮食主产区950户农户调查数据,从理论上揭示农户生计策略转型对农地流转的作用机理,并运用Logistic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农户生计策略转型对农地流转意愿、流转方式、流转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1)选择多样化生计策略的农户流转农地意愿比非农主导小农户和农业主导大农户高。(2)农业主导大农户和多样化生计中农户倾向转入农地,而非农主导小农户和多样化生计小农户倾向转出农地。(3)农户转出农地面积比例与其生计策略呈“U”型关系,农户非农程度越高,转出农地面积比重越大。提出了根据农户生计策略转型制定不同的农地流转政策的建议。
关键词:
农户 生计策略 转型 农地流转 黑龙江省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志刚 黄圣男 钱成济
本文基于黑龙江和辽宁两省340份被访农户作物保险购买状况的调查问卷,实证分析了纯收入、保费补贴与逆向选择对农户参与作物保险决策的影响。结果显示,家庭纯收入、政府保费补贴与逆向选择均对农户参与作物保险决策具有显著影响:家庭纯收入越高、政府保费补贴越高,农户作物保险参与意愿越强,保费支付意愿越高;相较于风险偏好类型农户,风险规避类型农户对作物保险保费的支付意愿较低,存在着逆向选择。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提高农户收入、加大保费补贴以及完善法律法规等政策建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钱忠好 冀县卿
本研究利用江苏、广西、湖北和黑龙江4省(区)的调查数据评估现行农地流转政策的执行效果,探讨如何进一步改革和完善现行农地流转政策。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政府促进农地流转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农户农地流转行为日趋活跃,促进了农地集中,增加了农民收入,农户农地流转满意度较高,农地流转基本遵循"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初步实现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和企业经营等多种经营方式的共同发展,但也存在农地流转总体水平不高、农地行政性调整时有发生、农地流转自愿程度下降、农地流转签订合同比例不高、政府引导和管理作用发挥不够等问题。因此,通过适时改革农地集体所有制;农地流转既要坚持自愿原则,又...
关键词:
农地流转 现状分析 政策改进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郭翔宇 刘从敏 李丹
深入分析影响农户购买政策性种植业保险意愿的显著因素,对农业保险经营机构改进产品、提升服务、激发农户潜在购买需求,发挥国家财政补贴政策作用,促进政策性农业保险健康、有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交易成本视角,利用黑龙江省6个地市的实地调查数据,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农户购买政策性种植业保险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尽管66.7%的农户有购买农业保险的意愿,但仅有17.7%的农户非常关注农业信息,9.8%的农户认为农业保险对农业生产非常重要,54.2%的农户表示对保险公司不够了解,58.0%的农户认为当前农业保险品种不能满足需求,6.1%的农户完全不懂保单条款,同时,农户对农业保险保障水平...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葛轶凡
本文利用江苏、四川、陕西、吉林及河北五省随机抽样的农户调查数据,使用普通最小二乘法(OLS)回归模型,实证研究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三个维度对农户收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村劳动力转移程度越深,农村劳动力异地转移率越高,农村劳动力转移强度越大,则农户收入越高。本文的政策启示是,要优化当地发展环境和产业结构,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程度;要推动进城农民工市民化进程,提高农村劳动力异地转移率;要发展农村教育和职业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强度。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管公明 王迟
农户贷款利率偏高的成因分析农村信贷资金供求矛盾导致农户贷款利率偏高。一是农村地区涉农机构数量少,形成垄断定价。调查显示,黑龙江省农村地区涉农金融机构主要为农村信用社和邮储银行,其对农户贷款拥有相对优势的定价权,且上述两家金融机构农户贷款余额占全部涉农金融机构农户贷款余额的70%。二是信贷资金供不应求导致农户贷款利率偏高。近年来,在中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