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64)
2023(9119)
2022(8241)
2021(7892)
2020(6597)
2019(15539)
2018(15702)
2017(30730)
2016(16844)
2015(19046)
2014(19082)
2013(18923)
2012(17219)
2011(15409)
2010(15126)
2009(13697)
2008(13176)
2007(11262)
2006(9755)
2005(8287)
作者
(48401)
(40019)
(39604)
(37667)
(25353)
(19161)
(18044)
(15943)
(15217)
(14227)
(13826)
(13187)
(12552)
(12524)
(12193)
(12148)
(12101)
(11899)
(11367)
(11219)
(9988)
(9702)
(9616)
(9101)
(8930)
(8834)
(8816)
(8788)
(8011)
(7905)
学科
(65902)
经济(65825)
管理(48536)
(45109)
(38149)
企业(38149)
方法(33609)
数学(29265)
数学方法(28959)
(17825)
中国(15351)
(15251)
(15067)
业经(14166)
地方(12996)
(11799)
贸易(11795)
理论(11427)
(11398)
农业(11172)
(10995)
技术(10250)
环境(10210)
(10066)
(9992)
财务(9934)
财务管理(9917)
企业财务(9399)
(9074)
教育(9002)
机构
大学(236559)
学院(234265)
管理(98047)
(89990)
经济(87956)
理学(86409)
理学院(85461)
管理学(83965)
管理学院(83572)
研究(75769)
中国(54600)
(50294)
科学(49126)
(39080)
(38826)
(37894)
业大(37728)
研究所(34935)
中心(34159)
(32279)
财经(32261)
北京(31535)
农业(30932)
(30772)
师范(30502)
(29455)
(27535)
(26646)
经济学(25459)
经济管理(25165)
基金
项目(167729)
科学(131472)
研究(121787)
基金(121756)
(106101)
国家(105228)
科学基金(90478)
社会(74838)
社会科(70833)
社会科学(70813)
基金项目(65944)
(65253)
自然(60729)
自然科(59283)
自然科学(59270)
自然科学基金(58204)
教育(55406)
(55012)
编号(50325)
资助(50308)
成果(39854)
重点(36823)
(36780)
(34762)
(34662)
课题(33601)
创新(32302)
科研(32288)
教育部(31326)
大学(31099)
期刊
(93264)
经济(93264)
研究(65558)
中国(39146)
学报(38271)
科学(35364)
(34637)
管理(34056)
大学(28555)
(27097)
学学(26864)
教育(25141)
农业(25021)
技术(19799)
业经(15886)
(15595)
金融(15595)
理论(14659)
财经(14648)
经济研究(14330)
实践(13909)
(13909)
图书(13446)
(12514)
(12264)
问题(12201)
科技(11993)
技术经济(11359)
现代(10683)
(10579)
共检索到3254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贺泉  孙建明  
文章对纽约期货交易所和郑州商品交易所的原糖期货2006年11月到2012年3月间价格走势分两段运用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方差分解和脉冲响应函数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两个时间段内美糖价格与郑糖价格均存在长期稳定协整关系;2011年11月之前美糖一直是郑糖的Granger原因,美糖价格对郑糖价格的影响比较大;2011年11月之后两者互不为因果,郑糖价格对美糖价格的影响比较大;中国原糖在定价上越来越自主,并且对世界原糖价格的影响逐步加大。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高云  李婷君  宋彦亭  
近年来,随着重要农产品保障战略的逐步实施,党和国家十分重视食糖产业发展,食糖等战略性农产品的供需形势及价格走势越来越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显得至关重要,研究国内外食糖价格波动关系及规律势在必行。结合商务部等有关部门统计数据,利用经济学模型分析了国内外食糖价格波动规律及国内外价格变动的内在联系,并对价格走势进行了预测。研究发现,国际市场食糖价格对国内食糖价格影响程度在90%左右,国内食糖价格不足以影响国际市场食糖价格,即国内食糖产业在国际市场定价权不高。最后提出了准确把握低价糖进口契机、加强市场监测预警、提升食糖产业竞争力等对策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赵一夫  
本文选取2006年1月至2013年12月的国内食糖现货价格数据以及国际食糖期货收盘价格数据进行计量分析,运用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及脉冲响应分析等方法,对国内外食糖价格联动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分析认为,国内食糖市场价格与国际食糖市场价格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国际食糖价格的变动是国内食糖价格变动的格兰杰原因,而国内食糖价格对国际食糖价格的影响不显著,针对此结果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魏振祥  刘国良  
以2002—2012年中美食糖价格序列作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入世以来两国食糖价格联动关系的总体状况以及2002—2005、2006—2008和2009—2012三个时段的动态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中美食糖价格之间存在显著而稳定的长期均衡关系,两国糖价变动均受到这种均衡关系的影响,美国糖价变动是中国糖价变动的原因。分段结果进一步显示,两国价格引导关系由"中国糖价单向引导美国糖价"向"美国糖价单向引导中国糖价"演变,长期均衡关系仅在2006—2008年时段消失,这主要与入世以来中国食糖供需平衡状况、贸易量以及食糖政策等因素有关。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梁权熙  岳冠英  陈君  
选取白糖市场数据,借助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Granger因果检验、Hasbrouck信息份额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等计量分析方法,从价格发现效率的视角对期货市场在我国食糖市场价格形成中的作用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之间具有长期均衡关系,期货市场发现价格的效率明显高于现货市场,期货市场对我国食糖市场价格形成中处于主导地位。应充分发挥期货市场功能,完善我国食糖市场价格形成机制,形成以期货价格为主要参考的多层次、高效率的食糖市场价格体系。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晓雪  黄晴晴  
2008-2018年,中国食糖进口数量及其占世界食糖总进口量比重快速增长,期间连续4年成为全球第一大食糖进口国。中国食糖进口量成为影响全球食糖市场变动的重要参数。那么,中国食糖进口贸易是否存在"大国效应"?为此,本文选用VAR模型、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进行"大国效应"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第一,近十年来中国食糖进口贸易不存在"大国效应";第二,国际糖价对中国食糖进口量的影响在短期内较为明显。本文从中国食糖进口占全球的市场份额较低与多样化的食糖双边贸易协议两方面探讨当前中国食糖进口贸易不存在"大国效应"的原因。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晓雪  黄晴晴  
2008-2018年,中国食糖进口数量及其占世界食糖总进口量比重快速增长,期间连续4年成为全球第一大食糖进口国,中国食糖进口量成为影响全球食糖市场变动的重要参数。那么,中国食糖进口贸易是否存在“大国效应”?为此,本文选用VAR模型、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进行“大国效应”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第一,近十年来中国食糖进口贸易不存在“大国效应”;第二,国际糖价对中国食糖进口量的影响在短期内较为明显。本文从中国食糖进口占全球的市场份额较低与多样化的食糖双边贸易协议两方面探讨当前中国食糖进口贸易不存在“大国效应”的原因。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黄春全  司伟  
甘蔗燃料乙醇产业改变了糖业与能源市场之间原有的价格传导关系。本文研究原油、甘蔗燃料乙醇与食糖市场间的价格传导机制,以识别能源市场及其价格波动对食糖价格的影响路径及其冲击程度。研究结果表明:原油价格、甘蔗燃料乙醇价格与食糖价格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虽然原油和甘蔗燃料乙醇市场价格波动都显著影响食糖市场价格,但是甘蔗燃料乙醇市场是原油价格影响糖价的媒介;不断攀升的能源价格是触发糖价高涨的首要原因。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毛学峰  杨军  
本文检验了小麦市场、玉米市场和食糖市场的价格联系。研究发现,中国小麦市场和玉米市场、玉米市场和食糖市场之间存在紧密的价格联系,伴随着玉米深加工业的快速发展,较低的小麦/玉米比价使小麦替代玉米的数量不断扩大;同时,当玉米/食糖比价处于较低水平时,大量玉米将转化为淀粉糖。小麦市场和玉米市场、玉米市场和食糖市场之间的价格联系类似于二元经济模型所刻画的经济关系,被管制的小麦市场为玉米深加工业源源不断地提供原料,促进了玉米深加工业快速发展,其结果是,不仅大幅度增加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政策成本,还因大量出口玉米深加工产品污染了国内环境、补贴了国外消费者。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杨柳  
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我国粮食价格受国际粮食价格的影响日益显著,给我国粮食政策带来了新的挑战。从粮食支持政策角度出发,通过阐述国内外粮食价格现状,分析国际粮食价格对我国粮食价格的传递效应,提出我国应对粮食安全问题的对策。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曹伟  赵颖岚  倪克勤  
本文在国外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深化和拓展了汇率传递效应非对称性理论,分析了1995年1季度至2009年4季度期间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原油进口价格的动态影响以及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原油进口价格传递效应的非对称性。结论表明,第一,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原油进口价格存在较强的传递效应,部分时间存在超传递现象和逆传递现象。第二,汇率变动对原油进口价格的传递效应总体并未出现下降趋势,而呈现时大时小的特征,汇率变动对原油进口价格的传递效应与通货膨胀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负向关系,这与以往研究从宏观层面得到的结论截然不同。第三,无论本文单独考察升值和贬值条件下人民币汇率对原油进口价格传递的非对称性,还是加入汇率变动幅度这一约束...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高扬  肖玲  李雯  
我国是全球第一大食糖进口国,国内食糖市场需求较大。但是,由于我国蔗农生产甘蔗收入不高且国内制糖企业制糖成本较高,使得我国食糖产业整体竞争力较弱。因此,认识我国食糖产业发展水平和竞争力状况,提高我国食糖产业经济效益,确保其可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食糖的生产、加工和消费环节对国内食糖产业竞争力进行比较全面的分析,同时构建食糖产业竞争力评价体系,将国内食糖产业与国际食糖产业竞争力进行比较,分析和研究我国食糖产业之不足,并为振兴我国食糖产业提出建议。基于本文的研究,提出以下几点提高我国食糖产业竞争力的措施:整合甘蔗种植土地,提升甘蔗机械化生产比例;淘汰落后食糖加工技术,鼓励糖厂并购重组;探索甘蔗燃料乙醇产业化发展道路;完善白糖"保险+期货"模式。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李爽  冯晓帆  
在中国食糖贸易常年逆差、进口依存度居高不下的背景下,笔者利用1992—2019年的年度数据,运用剩余需求弹性模型对中国食糖主要进口国家市场势力进行测度。检验结果表明:泰国在食糖定价中具有较强话语权,市场势力较强;中国食糖主要进口国家市场势力均较为显著;中国自身对食糖的需求显著影响了从巴西、澳大利亚与韩国进口食糖的价格;且食糖出口大国成本联动变化。针对实证结果,建议将食糖进口分散至多个国家,包括部分中美洲产糖小国以减轻大国垄断风险;革新技术以在国际食糖成本联动上升时规避风险;在对外贸易保障措施作用较小的情况下将政策向生产方倾斜,给予更便利金融及技术支持等。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徐雪  夏海龙  
本文对中国食糖的生产、消费和贸易状况进行了系统梳理,对食糖进口大幅增长的背景和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中国食糖产业国际竞争力低下,产业基础薄弱,根本原因在于糖料生产落后、国内支持和保护程度低、制糖成本高,难以抵御国际低价糖的大量进入,产业安全问题已经凸显。同时,对2020年国内食糖的产需缺口进行了预测,提出了发展和稳定中国食糖产业的政策建议和措施。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杨莲娜  
中国食糖的市场开放程度日益提高,但近年来食糖市场供求状况表现不稳定,生产、进口、价格的波动幅度都比较大。同时,中国在食糖贸易方面逐渐呈现出净进口的格局,进口量的持续增长使中国在国际食糖贸易中的比重不断加大,对外部市场的依赖程度增加。进口波动与进口依赖程度上升对食糖进口安全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保障食糖进口安全既需要立足国内生产,也需要通过充分利用国外供给、发展多元化进口市场、建立应对价格波动的政策机制等来保持国内食糖市场的相对稳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