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681)
2023(11035)
2022(9113)
2021(8254)
2020(6648)
2019(14912)
2018(14591)
2017(27103)
2016(13943)
2015(15264)
2014(15052)
2013(14871)
2012(14276)
2011(12861)
2010(13489)
2009(12659)
2008(11741)
2007(10796)
2006(9880)
2005(9289)
作者
(39653)
(32784)
(32585)
(30589)
(21036)
(15654)
(14734)
(12712)
(12498)
(11789)
(11194)
(11124)
(10584)
(10572)
(10286)
(10088)
(9664)
(9500)
(9388)
(9134)
(8388)
(7985)
(7860)
(7641)
(7533)
(7399)
(7326)
(7319)
(6621)
(6611)
学科
(60388)
经济(60331)
(48802)
管理(44790)
(40310)
企业(40310)
(27645)
金融(27645)
中国(27343)
(25780)
银行(25768)
(25136)
地方(21763)
技术(19492)
(17591)
业经(17234)
方法(16683)
(16185)
(15998)
数学(13510)
数学方法(13393)
技术管理(13312)
农业(12944)
中国金融(11219)
地方经济(11023)
(10798)
(10561)
贸易(10543)
(10540)
(10163)
机构
学院(195216)
大学(191622)
(84453)
经济(82597)
管理(74648)
研究(70081)
理学(62240)
理学院(61547)
中国(61348)
管理学(60817)
管理学院(60423)
(41274)
(41235)
科学(39524)
(34809)
中心(34220)
(31886)
财经(31200)
研究所(30945)
(29296)
(28183)
北京(27079)
(26609)
(25903)
经济学(25719)
师范(25631)
(25504)
业大(24300)
(23334)
财经大学(23143)
基金
项目(123045)
科学(98351)
研究(96179)
基金(86331)
(73835)
国家(73093)
科学基金(63492)
社会(61604)
社会科(58610)
社会科学(58604)
(51353)
基金项目(45443)
教育(42797)
(41779)
编号(38702)
自然(37662)
自然科(36872)
自然科学(36866)
自然科学基金(36232)
资助(33794)
(33348)
(32659)
成果(32150)
创新(29502)
课题(28566)
重点(27982)
发展(27577)
(27105)
(26321)
国家社会(25187)
期刊
(101762)
经济(101762)
研究(66710)
中国(50474)
(38203)
金融(38203)
管理(32330)
(31032)
(28534)
教育(26150)
科学(24896)
学报(23874)
大学(19144)
农业(18965)
技术(18531)
业经(17970)
学学(17758)
经济研究(16058)
财经(15377)
(13254)
科技(13238)
问题(12353)
(11237)
论坛(11237)
技术经济(10862)
(10534)
商业(9664)
(9519)
理论(9499)
现代(9455)
共检索到3273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刘虹  
金融科技是我国金融行业改革发展的重要内容,完善金融科技监管,有利于强化金融科技风险防控,营造规范、有序的金融市场。当前我国金融科技仍处于发展初级阶段,尤其是在监管方面,监管技术、监管体系等方面与发达国家存在一定差距。由此,立足于我国金融科技监管概况,梳理国外关于金融科技监管的相关经验,进一步指出我国存在的差距点,并针对性提出完善我国金融科技监管新思路。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戚聿东  刘欢欢  
数字经济背景下的金融科技具有创造性破坏的特征,其带来的创新收益和风险成本同时发展、相互转换,为传统金融监管带来严峻挑战,亟需通过监管转型实现激励创新和风险控制的动态平衡。在适应性监管理念逐渐受到认可的背景下,监管沙盒作为适应性监管的实践形式,能够为市场各类主体带来经验密集型的收益:通过真实世界的试验结果降低技术不确定性,基于有效的信息交互减少信息不对称性,有效化解监管者与被监管者、新进入者与后进入者之间的矛盾,在控制风险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推动创新。因此,监管沙盒不仅是一项创新工具,更是推动监管转型由理论走向实际的重要依托。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宁连举  刘茜  
互联网金融是从技术到产品及金融制度和体系的全方位创新,不仅使交易、理财和融资更加便捷、高效,而且在关注用户体验的基础上,实现了需求多元化、支付电子化、存款理财化、融资多元化。为促进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发展,必须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流程监控,推进征信体系建设。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程雪军  尹振涛  
互联网消费金融通过深化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金融科技,以创新的方式全面赋能消费金融行业快速发展。这种创新体现在互联网消费金融商业模式多元化、促进金融普惠化、增强消费场景化、加深金融科技化等方面。但是,在互联网消费金融快速发展的背后,亦暗藏着众多现实问题,如:经营主体竞争激烈引发的市场乱象,行业发展不平衡导致的结构分化严重,不良贷款率持续攀升滋生的金融风险,实际融资渠道有限与普惠性有待提高,金融科技背景下消费者权益保护不力等问题。从互联网消费金融法律规范缺失、法律规制模糊、风险防范等角度进行分析,认为我国亟待加强互联网消费金融监管,并给予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李瑛  
在数字经济创新的推动下,我国已经成为全球重要的数字经济大国。我国金融体系支持数字经济创新虽然整体规模较大,但单笔支持规模较小,且主要集中于商业应用模式领域。在数字经济创新过程中,数据作为核心要素与股权融资具有较强的契合性,成本结构的特殊性与风险投资相适应,流量基数为基础的商业扩张模式及特殊的发展阶段需要大量的、长期性的融资支持。正是因金融支持与数字经济创新具有较强的适应性,也引发了资本的无序扩张,加剧了市场的早熟,对中小经营者带来了负面影响,同时也扭曲了创新激励机制,加剧了平台的垄断。金融体系支持数字经济创新引发的新挑战,应借助于适应性监管这一框架来建立监管沙盒模式。适应性监管的速度、方向和力度契合了监管沙盒的形式、本质和手段,而且在国内外的监管实践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为此,在树立适应性监管理念的前提下,应确立中国人民银行各地分支机构为监管沙盒的主导机构;拓宽事前申请测试主体的范围,完善申请测试项目具体标准,加强事中事后综合监管的协同,构建事后多维度的评估体系,建立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开放性监管机制;完善事前数据监管程序和事中测试数据共享体系,构建以数据为核心的监管沙盒具体监管程序,以应对金融支持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带来的风险。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钟培武  范诗洋  
近年来互联网金融在我国实现了创新性的快速发展,在提升金融服务的同时也包含了较大的经营性、技术性和市场性风险因素。现有的监管政策尚未完全适应互联网金融的创新性变革,在监管政策体系、机构整合、功能统筹、风险化解以及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方面还存在明显的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监管政策体系、明确监管主体职责以及加强部门间的监管功能协同等政策建议,以促进互联网金融在风险可控基础上的创新发展。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克里斯·布鲁木  叶沙·雅德乌  张磊  邓建鹏  何安琰  丁开杰  
无论是为了应对智能投顾、人工智能,还是应对比特币等加密货币的兴起,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各国监管者都将监管迅猛发展的金融科技作为首要政策。然而,将传统监管策略应用于新的技术生态系统仍然存在根本性的困难。文章认为,部分挑战在于管理权衡伴随着监管创新,因为这些创新可能有益也可能损害金融消费者和市场参与者。困境也源于一种普遍认定,即今天的金融科技不过是几个世纪以来金融创新实践的延续。通过展示三元悖论如何不可避免地约束着金融创新的监管,文章为理解和规范金融科技提供了新的理论框架。具体而言,在寻求提供明确规则、维护市场诚信和鼓励金融创新时,监管者长期以来只能实现这三个目标中的两个。此外,由于当下的创新将金融服务供应链分割为不连续的部分,未经检验的前沿技术正对传统金融功能进行去中介化,加剧了历来体现在三元悖论中的权衡困难,从而使得金融风险与收益难以预测。文章对监管机构应对三元悖论采取的策略进行了类型化,认为它们在一系列相互关联的反应中运作,随后提出了一些补充性监管手段,以支持市场监管、监管实验与创新。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程雪军  尹振涛  
金融科技促进了金融行业的创新发展,也带来了金融风险与金融监管的变化。在金融科技创新、风险与监管的内在逻辑下,监管科技犹如"创新之帆"下的"灯塔",历经了三次发展演进:从加强技术层的监管应用到监管数据报送的自动化,并进一步发展至以数据为中心的算法监管。全球监管科技发展背景下,尽管我国监管科技历经萌芽期与发展期,但是仍然面临着发展动能不足、监管理念落后、监管模式传统等挑战。我国可借鉴英国、美国与新加坡的监管科技发展经验,并结合本土化国情,构建起中国监管科技生态体系,转变监督理念,创新监管科技模式。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陆岷峰  葛和平  
金融科技是科技进步与金融创新的结合体,其利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以及智能投顾等现代先进技术,改造金融业务流程、降低金融运营成本,提升金融交易效率。与之同时,金融科技具有两面性,其推动金融发展的同时也蕴藏着巨大的风险和监管挑战。因此,首先需要从金融科技的内涵入手,分析金融科技创新、风险及其特征;其次从金融和科技的本质出发,剖析金融科技创新与金融科技监管的适度平衡机制,最后提出金融科技创新与金融科技监管适度平衡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陆岷峰  葛和平  
金融科技是科技进步与金融创新的结合体,其利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以及智能投顾等现代先进技术,改造金融业务流程、降低金融运营成本,提升金融交易效率。与之同时,金融科技具有两面性,其推动金融发展的同时也蕴藏着巨大的风险和监管挑战。因此,首先需要从金融科技的内涵入手,分析金融科技创新、风险及其特征;其次从金融和科技的本质出发,剖析金融科技创新与金融科技监管的适度平衡机制,最后提出金融科技创新与金融科技监管适度平衡的政策建议。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管延友  何亮  汪海东  苏健  
金融理财业务的创新发展加快了业务交叉与融合,不同性质的金融机构开始从事向同性质的金融理财业务,这对原有的"分业监管、功能监管"带来挑战。在功能监管框架下,存在多头监管、标准不一、法律界定模糊、产品创设不规范、风险控制不严等问题。为顺应市场需要,有必要在现有的机构监管基础上引入功能监管理念,建立机构监管与功能监管相结合的新框架,实现对金融理财业务的统一监管。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宋湘燕  姚艳  
为做好金融科技创新和风险控制的平衡,美国以现行金融监管框架为依托,按照金融业务属性开展归口管理、风险管控,为金融创新构建良好的监管环境金融科技近年来在全球迅速兴起,引发一波金融创新和投资热潮,美国在这一领域仍是全球领先者。从投资总量来看,根据毕马威统计数据,2017年前两季度美国金融科技行业投资总量为35亿美元,超过全球投资总量的30%,交易笔数为253笔,占到全球的46%。从金融科技企业来看,根据花旗银行统计,全球排名前20位的金融科技企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宋湘燕  姚艳  
为做好金融科技创新和风险控制的平衡,美国以现行金融监管框架为依托,按照金融业务属性开展归口管理、风险管控,为金融创新构建良好的监管环境金融科技近年来在全球迅速兴起,引发一波金融创新和投资热潮,美国在这一领域仍是全球领先者。从投资总量来看,根据毕马威统计数据,2017年前两季度美国金融科技行业投资总量为35亿美元,超过全球投资总量的30%,交易笔数为253笔,占到全球的46%。从金融科技企业来看,根据花旗银行统计,全球排名前20位的金融科技企
[期刊] 清华金融评论  [作者] 戴润静  
金融监管框架的改革起始于监管者的态度和原则,决定监管体系顶层结构的设计,最终落于监管能力和监管方法的实施。历史的车轮滑向今天,技术对人类的冲击和影响从来未像现在这样得到公众热烈的追捧,如果说公元前5世纪是人类智能大爆发的轴心时代,那么今天科技智能的全面爆发也足以引人遐思了。目前,全球各经济组织虽尚未形成对金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