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186)
- 2023(19024)
- 2022(16150)
- 2021(14966)
- 2020(12439)
- 2019(28327)
- 2018(27810)
- 2017(52919)
- 2016(29150)
- 2015(32124)
- 2014(31977)
- 2013(31675)
- 2012(29490)
- 2011(26826)
- 2010(27179)
- 2009(24981)
- 2008(23893)
- 2007(21101)
- 2006(18688)
- 2005(16726)
- 学科
- 济(115638)
- 经济(115510)
- 管理(78799)
- 业(78682)
- 企(63493)
- 企业(63493)
- 方法(48648)
- 数学(41821)
- 数学方法(41343)
- 中国(37191)
- 农(32429)
- 财(29390)
- 融(29323)
- 金融(29321)
- 地方(29240)
- 银(28359)
- 银行(28275)
- 学(27794)
- 行(27297)
- 业经(26939)
- 制(23559)
- 农业(22452)
- 贸(21564)
- 贸易(21546)
- 易(20877)
- 理论(19371)
- 务(18952)
- 财务(18876)
- 财务管理(18844)
- 技术(18671)
- 机构
- 大学(413146)
- 学院(411651)
- 济(161368)
- 经济(157836)
- 管理(155152)
- 研究(147185)
- 理学(134016)
- 理学院(132358)
- 管理学(129847)
- 管理学院(129121)
- 中国(112572)
- 科学(95123)
- 京(89281)
- 农(79802)
- 所(76764)
- 财(73947)
- 研究所(70508)
- 业大(67530)
- 中心(66828)
- 农业(63071)
- 江(61347)
- 财经(59156)
- 北京(56430)
- 范(55647)
- 师范(54937)
- 经(53826)
- 院(52851)
- 州(50159)
- 经济学(48720)
- 省(44581)
- 基金
- 项目(283479)
- 科学(220780)
- 基金(204013)
- 研究(200102)
- 家(181873)
- 国家(180343)
- 科学基金(152060)
- 社会(125034)
- 社会科(118500)
- 社会科学(118469)
- 省(112015)
- 基金项目(108368)
- 自然(101094)
- 自然科(98746)
- 自然科学(98715)
- 自然科学基金(96925)
- 划(95295)
- 教育(91523)
- 资助(84029)
- 编号(80076)
- 成果(64886)
- 重点(64598)
- 发(63526)
- 部(61236)
- 创(59012)
- 课题(56503)
- 创新(55175)
- 科研(54869)
- 计划(54023)
- 教育部(51404)
- 期刊
- 济(176570)
- 经济(176570)
- 研究(120952)
- 中国(82923)
- 学报(76303)
- 农(72838)
- 科学(67027)
- 管理(56009)
- 大学(55954)
- 财(54392)
- 学学(53006)
- 农业(49574)
- 融(47896)
- 金融(47896)
- 教育(46261)
- 技术(32927)
- 业经(29703)
- 财经(28781)
- 经济研究(28516)
- 业(25619)
- 经(24658)
- 问题(23052)
- 科技(21062)
- 版(21005)
- 图书(20655)
- 业大(20276)
- 理论(19248)
- 技术经济(18908)
- 商业(18161)
- 资源(18013)
共检索到6130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范香梅 廖迪
本文通过中外比较和实证研究发现,各国金融包容度有显著差异,收入水平、教育程度、通讯技术以及政策是影响金融包容的重要因素,对金融包容度有负面效应的是老龄化、就业比例低、收入不平等。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构建包容性金融体系要采取区域差异化战略。中西部地区着眼于缩小收入差距,提高教育水平及扩大就业;东部地区则应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普及金融知识,满足弱势群体的金融需求。
关键词:
金融包容 影响因素中外比较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范香梅 廖迪
本文通过中外比较和实证研究发现,各国金融包容度有显著差异,收入水平、教育程度、通讯技术以及政策是影响金融包容的重要因素,对金融包容度有负面效应的是老龄化、就业比例低、收入不平等。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构建包容性金融体系要采取区域差异化战略。中西部地区着眼于缩小收入差距,提高教育水平及扩大就业;东部地区则应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普及金融知识,满足弱势群体的金融需求。
关键词:
金融包容 影响因素中外比较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刘耀彬 涂红
基于驱动-压力-状态-响应(DPSR)分析框架建立结构因素图,应用结构方程模型分别对中国东、中、西、东北4个区域的新型城市化包容性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资源消耗和污染强度以及地区贫困不均等因素正成为限制东部地区新型城市化包容性发展的关键影响因素;2经济稳步发展和空间逐步扩张是积极推动中、西部2个地区新型城市化包容性发展的主要因素;3东北地区相对于中国其他3个地区新型城市化包容性发展形成过程有很大不同,人口增长以及调整产业结构等特征因素尤为重要。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闫海洲 张明珅
世界银行提出的包容性增长为破解发展中国家内部经济发展不平衡提供了思路,也为金融改革提供了方向。本文从理论上阐述了金融性包容发展的概念和意义,继而从收入平等、私人部门发展和城乡二元结构等三个角度分析了中国金融发展的不包容性,最后从金融市场、金融组织结构和金融监管等角度提出了建立包容性金融体系的思路和对策。
关键词:
金融发展 包容性发展 包容性金融体系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胡锦娟
本文系统梳理了包容性金融发展与产业升级的内在作用机制,运用熵值法构建了包容性金融发展评价指标,并结合产业升级指标建立了VAR模型,借助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等分析方法,研究包容性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动态关联过程及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包容性金融发展与产业升级之间存在显著的动态关联关系,其中,包容性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相互影响程度较高,与产业效率之间影响程度较低。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周天芸 刘虹 杨海洋
本文以地理渗透、人口渗透、人均贷款额、人均存款额、贷款与人均GDP之比以及存款与人均GDP之比六个维度构建农村金融包容性指数,分析中国农村金融的包容性及其差异特征,并运用2010年中国1694个县域截面数据,实证分析中国农村金融包容性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中国农村金融包容程度在区域分布上由东至西逐渐减弱,且显著受到人口年龄结构、人口密度、金融意识、就业比例、人均收入和金融基础设施的正向影响;此外,女性占比、政府规管程度也是重要影响因素。
关键词:
农村金融 金融包容性 影响因素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卞金鑫 吴青
我国经过30多年的发展,经济成就举世瞩目,然而取得经济总量可喜成绩的同时,分配不均、贫富差距拉大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国内外研究已经证明,金融包容不仅能促进经济发展,还实现收入公平、减少贫困。文章基于金融机构的角度,对我国金融资源配置进行了研究,发现中小企业等弱势群体获取金融资源的机会并不平等,实证分析发现,我国不同所有制的银行在进行信贷资源投放时,对企业规模和性质的偏好是不同的,新型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的信贷支持要明显多于大型商业银行。基于此,文章还提出了提高金融包容的建议。
关键词:
金融包容 金融机构 金融资源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彤进
采用2004-2012年中国31个省市面板数据,测算了各省市包容性金融发展水平,并基于产业结构升级的视角探讨了包容性金融发展的城乡收入分配效应。实证分析发现:(1)包容性金融发展能够通过降低劳动力转移成本,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进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2)包容性金融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均对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具有明显的负向作用;(3)金融可获得性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负向影响更加显著;(4)三次产业变动与劳动力分布结构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显著为负,并且劳动力分布结构的影响程度更大。据此,本文提出,一方面应强化包容性金融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正向作用,进而通过产业结构调整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另一方...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刘磊 潘美丽
微型金融作为向弱势群体和小微企业提供一揽子金融服务的理念,倡导弱势群体共享金融资源,参与经济发展,最终实现包容性增长。论文以2011年各省份的截面数据为基础,分析了目前我国微型金融发展相对滞后且地区发展不平衡的现状,探究了我国微型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为我国实现包容性增长的微型金融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范香梅 张晓云 辛兵海
金融包容与收入分配公平性存在因果关系及正反两方面的作用机制。基于金融包容与收入分配理论,从宏观角度构建互为因果的两个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发现:中国收入分配公平性与金融包容呈非线性关系;经济欠发达地区,金融包容程度低与收入差距扩大互为因果;而经济发达地区的收入差距较小,金融包容程度也较高。分析结果验证了库茨涅茨的收入决定论。因此,在中国经济运行中要形成一个金融包容性发展与收入公平分配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机制,就必须构建更具包容性的金融体系,以缩小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公平。
关键词:
收入分配 金融包容 库茨涅茨效应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洪利 梁礼广
我国城乡二元金融非均衡发展态势显著,本文在引入金融民主化理念的基础上,基于该理论视角,结合近些年来的统计数据,分别从收入、银行信贷、保险覆盖等方面定量分析我国城乡金融发展水平和金融资源分布的差异。并针对具体的差异情况,尝试以金融民主化的理论思维为遏制城乡金融差异的进一步扩大、实现城乡金融包容性发展提供对策建议。
关键词:
金融民主化 城乡金融 农村金融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谢家智 王文涛 李尚真
包容性金融模式是促进金融可持续发展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现有的包容性金融指标集中评价"金融发展的普惠性"。但是,经济金融化加剧金融投机行为,助推金融与实体经济的背离,并且金融发展不应排斥金融创新性。因此,包容性金融发展应涵盖"金融发展的普惠性"、"经济与金融的耦合性"、"金融发展的创新性"三个维度。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包容性金融发展水平总体上处于上升趋势,东部地区高于中西部地区;包容性金融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具有促进效应,并随包容性发展水平提高而增强,但该效应的发挥主要通过金融发展的普惠性来实现。政府应重点加强经济与金融的耦合性、提升金融服务创新能力,并加快中西部市场化建设,探索"政府诱导、市场参与"的包容性金融发展模式。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韩克勇 孟维福
采用2006-2018年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从影响机制、非线性特性和空间溢出特性视角探讨了包容性金融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效应。实证结果表明,包容性金融发展显著促进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进行了稳健性和内生性检验后仍然成立。作用机制显示,消费升级是包容性金融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机制。门槛模型显示,包容性金融发展指数及其子维度与产业结构合理化不存在非线性关系,但与产业结构高级化存在非线性关系。空间模型显示,包容性金融发展对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均存在显著空间溢出效应,且本地包容性金融发展对于提升邻近地区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的作用要大于提升本地区产业结构高级化的作用。据此,要加快构建包容性金融发展体系,并发挥包容性金融发展对消费升级的正向作用,通过消费升级这一传导机制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关键词:
包容性金融发展 消费升级 产业结构优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卢紫珺 陈曦
文章运用2010—2017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通过多重中介效应模型和GMM分析方法,考察了包容性金融发展减缓贫困的直接影响机制和间接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包容性金融发展可以直接减缓贫困,也能够通过促进经济增长和改善收入分配两条途径间接减缓贫困,其中间接机制的贡献大于直接机制,收入分配的贡献大于经济增长。文章还首次验证了包容性金融发展减贫过程中,经济增长对于收入分配具有单向影响机制。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陆磊
继续极化还是包容性,看起来似乎属于陈词滥调,但这似乎是困扰中国两千年的问题——自西汉武帝以后至清末,财富由分散而集中、暴力重新分配型的社会经济格局始终未得到真实改变。一部中国经济史实际上在说明两个典型事实:第一,没有什么家族(包括皇族)可以永恒拥有自身财富,从紫禁城到乔家大院都可能易姓;第二,财富的重新分配亦导致大多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