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18)
- 2023(11698)
- 2022(10457)
- 2021(9805)
- 2020(8322)
- 2019(19192)
- 2018(19157)
- 2017(37357)
- 2016(20416)
- 2015(22544)
- 2014(22623)
- 2013(22518)
- 2012(20629)
- 2011(18459)
- 2010(18077)
- 2009(16420)
- 2008(16004)
- 2007(13829)
- 2006(11897)
- 2005(10340)
- 学科
- 济(79929)
- 经济(79833)
- 管理(59511)
- 业(58356)
- 企(49788)
- 企业(49788)
- 方法(40408)
- 数学(35387)
- 数学方法(35006)
- 财(22269)
- 农(20156)
- 中国(18892)
- 学(18807)
- 业经(17226)
- 地方(16346)
- 务(15769)
- 财务(15709)
- 财务管理(15688)
- 企业财务(15077)
- 制(14544)
- 农业(13566)
- 贸(13062)
- 贸易(13058)
- 理论(13022)
- 技术(12749)
- 易(12648)
- 和(12480)
- 环境(12111)
- 融(11430)
- 金融(11429)
- 机构
- 大学(286694)
- 学院(283896)
- 管理(116061)
- 济(109531)
- 经济(107127)
- 理学(101506)
- 理学院(100364)
- 管理学(98593)
- 管理学院(98074)
- 研究(93006)
- 中国(67905)
- 京(61258)
- 科学(60070)
- 财(50695)
- 农(47230)
- 所(46819)
- 业大(44853)
- 研究所(42941)
- 中心(42407)
- 财经(41526)
- 江(39932)
- 北京(38552)
- 经(37975)
- 农业(37171)
- 范(36512)
- 师范(36133)
- 院(33963)
- 州(33078)
- 经济学(32446)
- 财经大学(31452)
- 基金
- 项目(202355)
- 科学(158896)
- 基金(148186)
- 研究(144041)
- 家(129790)
- 国家(128757)
- 科学基金(110967)
- 社会(90000)
- 社会科(85333)
- 社会科学(85310)
- 基金项目(79686)
- 省(78119)
- 自然(74949)
- 自然科(73243)
- 自然科学(73222)
- 自然科学基金(71901)
- 划(66564)
- 教育(65706)
- 资助(61579)
- 编号(57890)
- 成果(45939)
- 重点(44671)
- 部(44590)
- 创(41825)
- 发(41702)
- 科研(39240)
- 课题(39101)
- 创新(38992)
- 教育部(38032)
- 大学(37542)
- 期刊
- 济(114327)
- 经济(114327)
- 研究(81076)
- 中国(49526)
- 学报(48164)
- 科学(43744)
- 农(41872)
- 管理(40973)
- 财(38706)
- 大学(35859)
- 学学(33973)
- 农业(29386)
- 教育(28384)
- 融(23809)
- 金融(23809)
- 技术(23365)
- 财经(20019)
- 业经(18552)
- 经济研究(18050)
- 经(16878)
- 问题(15062)
- 业(14989)
- 图书(14605)
- 理论(14583)
- 科技(14205)
- 技术经济(13832)
- 实践(13531)
- 践(13531)
- 版(13190)
- 现代(12594)
共检索到4001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陈云
基于2002年1月1日至2012年7月31日美国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香港恒生指数、上证综合指数的样本数据,构建AG-DCC-MVGARCH模型,运用拟极大似然估计法和LR检验,实证研究中外股市收益率之间的相关性,探讨其是否具备动态特征和非对称性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美国与香港股市收益率之间存在正向的动态条件相关关系,但在2007年以后这一相关性有所减弱;香港与中国内地股市收益率之间存在稳定的正向的动态条件相关关系,且在2005年之后这一相关性大大增强;美国与中国内地股市收益率之间的相关关系不显著。股市收益率的波动对美国、香港和中国内地股市收益率之间的动态相关性产生显著的非对称冲击效应,且负向冲击...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卢新生 方胜
基于资产价格的传染性理论,研究了境外39个国家和地区同时出现极端收益率对中国A股市场的非对称性传递。实证结果表明:境外股票市场对中国A股的传递性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其中,亚洲地区的影响最强,G8集团的影响不显著;境外极端正、负收益率对中国A股的传递性不具有明显的非对称性特征;金融危机时期,未发现境外股市对中国A股的非对称性传递有强化的趋势;相较于平稳期,金融危机时期中国A股市场出现极端负收益率的概率增大,这主要源于国内因素而非境外市场的影响。
关键词:
极端收益率 传递性 非对称性 金融危机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郑方镳 吴超鹏 吴世农
本文以1996年1月1日至2003年12月31日期间沪、深股市255只股票为样本,研究股票成交量与股票收益率序列相关性的关系,以及股票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对这种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第一,无论是牛市、熊市还是平衡市,高成交量交易日的股票收益率在随后交易日中都将表现出“反转”;第二,牛市和熊市中,在高成交量的交易日之后,信息不对称程度较高的股票,其收益率与信息不对称程度较低的股票相比,更倾向于表现出反转。针对这一难以被金融学主流理论所完全解释的实证结果,结合中国实际,笔者认为其根源在于中国投资者的资产配置交易和过度投机交易行为。
关键词:
成交量 收益率序列相关性 投资者行为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陈朝旭 刘金全
本文运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对中国股市实际收益率与宏观经济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检验结果表明2003年以前我国股市实际收益率与宏观经济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但2003年以后宏观经济波动与股市出现了背离。股市收益率与宏观经济之间的影响关系在经济周期不同阶段具有非对称性特征,二者之间的影响关系依赖经济周期的阶段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家鹏 苏涛
文章运用Markov状态转换模型对深证指数周收益变结构进行了分析,通过与随机游走模型、收益转换模型、方差转换模型比较,诊断证实收益和方差存在动态结构变化特性,收益和方差在两个状态之间发生非对称频繁转换。模型对现有数据及历史事件具有良好的解释能力,对未来收益的预测也好于其它模型。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徐炜 黄炎龙 宋伶俐
随着我国股票市场的逐步发展及证券市场监管体制的逐步完善,股票市场收益波动所呈现的非对称性效应是否会发生逆转引人关注。本文运用不同的GARCH类条件异方差模型(EGARCH、TARCH、PARCH以及非对称CARCH模型),选取1998年1月5日至2006年11月6日上证综指的日收盘价格指数数据,分析和验证了股票收益波动的非对称性效应。结果表明,上海股市股票收益波动仍然具有非对称性,即利空消息对收益波动的冲击效应大于同等程度的利好消息,从而验证了非对称效应的不可逆转性。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夏强 杜金沛
在美国股市和中国股市本身滞后信息的双重影响下,股改后中国股市收益均值及波动不对称。为了评估这种不对称效果,选定门限非线性的GARCH模型,结合GJR效应,利用基于M-H算法的贝叶斯推断的参数估计方法,分析中国股市收益均值和波动不对称的特点。选取S&P500指数、恒生指数、上证综指进行分析,发现了这种不对称性。同时还发现,美国股市对香港股市具有显著的溢出效应,但这种溢出效应更多地体现为美国股市利好消息对上海股市的影响,而利空或利好消息对上海股市的影响却比香港股市具有明显的滞后性。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姚宇惠 韩伟 邹平座
本文通过计算相关系数,研究了过去15年中国股票市场与国际股票市场收益率的相关性,发现在金融危机爆发的年份里,中外股票市场的收益率存在负相关关系。本文在此基础上利用面板数据回归模型,研究了影响中外股票市场收益率相关性的主要因素,发现出口路径会显著增强收益率的正相关性,对经济危机起到传导作用;外商直接投资路径会显著增强收益率的负相关性,对经济危机起到缓冲作用。建议政府在制定应对金融危机的政策时,积极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缓冲作用,同时不断引导出口企业增强国际竞争力,努力扩大内需,减少经出口路径传导至我国的外部冲击。
关键词:
相关性 出口路径 外商直接投资路径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赵留彦 王一鸣
本文使用上海和深圳两个市场的大盘指数和 A股交易量序列 ,主要借助于指数 GARCH模型探讨中国股市收益率和交易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 :交易量与同期的收益率水平明显正相关 ;虽然总体来看 ,交易量对收益率波动没有确定一致的解释作用和先导作用 ,但将交易量划分为预期和非预期部分后我们发现 :预期交易量不影响股价波动 ,而未预期到的交易量变动不但与同期的波动正相关 ,还可以为下期波动提供有限的预测信息。另外 ,对二阶矩的考察还表明我国股市中收益率的波动存在明显的“杠杆效应”,负的冲击比正的冲击会造成股价更大的波动
关键词:
量价关系 股市波动性 EGARCH模型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田映华 王婷
本文运用MS-VAR三区制模型将我国股票市场分为三种市场状态:快速上涨期、迅速下跌期、低位徘徊期。研究了不同市场状态下投资者情绪变动对沪深300指数收益率的影响,根据在三种市态下的脉冲响应图,投资者情绪变动对股指收益率变动具有非对称效应,股市迅速下跌阶段影响最大,其次为徘徊阶段,这两个阶段的反向修正作用较弱;在股价快速上涨阶段,情绪变动对收益的冲击小,反向修正作用很强。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田映华 王婷
本文运用MS-VAR三区制模型将我国股票市场分为三种市场状态:快速上涨期、迅速下跌期、低位徘徊期。研究了不同市场状态下投资者情绪变动对沪深300指数收益率的影响,根据在三种市态下的脉冲响应图,投资者情绪变动对股指收益率变动具有非对称效应,股市迅速下跌阶段影响最大,其次为徘徊阶段,这两个阶段的反向修正作用较弱;在股价快速上涨阶段,情绪变动对收益的冲击小,反向修正作用很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方立兵 刘烨
股市收益率涨跌的不对称性已为人们所熟知。为进一步考察这种不对称性在不同的分位数区间具有怎样的特征,文章融合核密度与估计函数方法提出一种半参数检验过程。与参数化方法相比,该方法能以相对较小的"模型风险"捕捉金融时间序列的"典型事实",并对分布的不对称性进行区间分析。以沪深两市的日收益率为样本研究发现,经半参数模型拟合后的标准化收益率依然存在显著的负偏度,即暴跌的可能性高于暴涨,且这种不对称性在均值两侧的中间部分,如(30%,50%)的分位数区间最为严重。这可为风险管理的重点区域提供参考。
关键词:
核估计 半参数模型 条件偏度 GARCH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陈浪南 邹功达
本文以沪市为对象研究了中国股市收益与流通股本的关系。经验分析发现,普遍存在于欧美证券市场与新兴市场的“小盘股效应”(又称“小公司效应”)在中国一定时期也存在,但与国外不同的是,中国还存在“大盘股效应”。小盘股效应与大盘股效应的合力造就了中国与众不同的收益—股本U型关系。本文还剖析了形成这种关系的内在机理,认为它是在投资理念转换、获利模式更替的特殊时期两种效应交织发生作用的结果。为了进一步佐证收益—股本的U型关系,本文对各个时段相对大盘的持有期收益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的投资策略建议。
关键词:
小盘股效应 大盘股效应 股票收益率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董兵兵 何剑峰
欧债危机爆发后,欧元区国家国债与股票市场的相关性呈现出新的特点。在深入分析国债和股票市场风险传导机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分析两者关系的理论框架,将股债相关性的变化归因于贴现率、资金流、风险三大因素的复合效应。利用希腊、葡萄牙、西班牙和德国的数据,对国债和股票收益率的相关性进行了多角度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本文的理论框架能够很好地解释危机前后各种股债关系的变化。
关键词:
欧债危机 国债 股票 收益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科 林洪
文章以上证综指2000年到2008年高频数据为例,基于Dufour、Taamouti(2010)测量短期和长期因果关系的方法构建了一个关于收益率与波动率的向量自回归线性模型,用来测量和比较了中国股票市场收益率和波动率之间的动态杠杆效应、波动率反馈效应等因果关系。实证结果表明我国股票市场无论是对已实现波动率还是对二次变差前三天都有较强的动态杠杆效应,而波动率反馈效应在所有的时间跨度上都可以忽略不计,并且收益率和波动率之间的瞬时因果关系在有些时间跨度上较显著。
关键词:
杠杆效应 波动率反馈效应 因果关系测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