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713)
- 2023(5431)
- 2022(4752)
- 2021(4134)
- 2020(3632)
- 2019(8711)
- 2018(8736)
- 2017(17504)
- 2016(9847)
- 2015(11283)
- 2014(11815)
- 2013(12013)
- 2012(11481)
- 2011(10524)
- 2010(10545)
- 2009(9540)
- 2008(9695)
- 2007(8979)
- 2006(7558)
- 2005(6747)
- 学科
- 济(45316)
- 经济(45280)
- 管理(29617)
- 业(26154)
- 方法(23566)
- 数学(21301)
- 数学方法(21145)
- 企(20517)
- 企业(20517)
- 农(12061)
- 环境(11898)
- 财(11155)
- 学(11075)
- 中国(9941)
- 贸(8877)
- 贸易(8876)
- 易(8607)
- 地方(8502)
- 和(8100)
- 业经(7886)
- 农业(7829)
- 制(7379)
- 划(7261)
- 务(7066)
- 财务(7050)
- 财务管理(7028)
- 企业财务(6615)
- 银(6377)
- 银行(6354)
- 融(6238)
- 机构
- 大学(149957)
- 学院(148871)
- 济(63051)
- 经济(61729)
- 管理(57260)
- 研究(49755)
- 理学(49341)
- 理学院(48798)
- 管理学(47990)
- 管理学院(47720)
- 中国(37312)
- 科学(31557)
- 京(31316)
- 农(28616)
- 财(27805)
- 所(26216)
- 业大(24503)
- 研究所(23883)
- 中心(23723)
- 农业(22892)
- 财经(22501)
- 江(22420)
- 经(20315)
- 经济学(19839)
- 北京(19637)
- 范(18705)
- 师范(18507)
- 经济学院(18196)
- 州(17589)
- 院(17342)
- 基金
- 项目(97967)
- 科学(75992)
- 基金(70558)
- 研究(69908)
- 家(61768)
- 国家(61301)
- 科学基金(51562)
- 社会(43250)
- 社会科(41021)
- 社会科学(41005)
- 省(38829)
- 基金项目(37921)
- 自然(33847)
- 划(33009)
- 自然科(32999)
- 自然科学(32987)
- 自然科学基金(32390)
- 教育(32054)
- 资助(29151)
- 编号(28755)
- 成果(23045)
- 重点(22396)
- 部(22089)
- 发(21737)
- 创(19970)
- 科研(19512)
- 课题(19369)
- 计划(18989)
- 创新(18793)
- 教育部(18555)
共检索到2113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梁美健 迮啸洋
在全球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飞速发展的情形下,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亟待完善。文章介绍了全球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发展状况以及交易流程,并与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各个流程进行了对比分析,为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完善提出发展建议。
关键词:
碳排放权 交易流程 对比分析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京安 韩立
由于全球变暖和气候变化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威胁,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实行国家层面的碳减排计划以应对这一问题。对于各国政府来说,如何在完成碳减排目标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或消除因碳减排增加的成本就成为其选择低碳政策工具时最重要的考虑因素。本文针对当前为世界各国所采用的两种核心低碳政策,即碳税制度和碳排放权交易制度,从施行成本、减排效果、政治可行性和对技术的激励作用四个方面进行详细对比分析,并在基础上给出发展我国低碳经济的政策选择建议。
关键词:
碳税制度 碳排放权交易制度 低碳经济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周艳 韩文龙
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人类的共识,随之演化出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也成为了新兴的竞争性市场。为了在国际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上取得议价权,分享其中的交易收益,我国必须建立健全自己的碳交易体系。本文应用历史分析的方法梳理了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构建状况,应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剖析了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存在的问题,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了构建完备性和竞争性碳排放交易市场的制度性建议。
关键词:
碳交易市场 现状分析 构想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高洁 张晓明 王建伟 李琳娜
引入"重心"概念和分析模型,采用1996~2010年中国各省级区域的终端能源消耗和交通运输能源消耗数据,计算出全国碳排放重心和交通运输碳排放重心的地理坐标,并通过15年间的重心演变轨迹分析全国碳排放和交通运输碳排放的区域差异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近15年来,全国碳排放重心和交通运输碳排放重心移动轨迹均位于我国南北地理分界线和中西部衔接区域,东、西部区域差异均大于南、北方区域差异;两组重心移动轨迹都有较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但在经、纬度方向上的相关性不显著;碳排放重心总体上往西南移动,与地理几何中心相比,东、西部区域差异在缩小,南、北方区域差异在扩大,交通运输碳排放重心无明显的方向性发展趋势,但...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倪娟
面对日益严峻的气候变化问题,中国亟需改变高能耗、高污染的"透支式"发展模式,走上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本文对比分析了碳税与碳排放权交易机制的差异,考察了两种机制国际与国内的实施现状,借鉴国际经验,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碳税与碳排放权交易机制的联合应用建议。
关键词:
碳税 碳排放权 交易机制 国际经验 启示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贺德方
信息内容产业是一种基于数字化、多媒体和网络等技术,利用信息资源和其他相关资源创(制)作、开发、分发、销售和消费信息产品服务的产业,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详细介绍了信息内容产业的定义和产业分类,对国内外信息内容产业的建设与发展状况进行了简明对比分析,随后探讨了国内该产业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并就如何推动我国信息内容服务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和信息内容企业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信息内容产业 比较研究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肖玉仙 尹海涛
在比较分析我国七个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的基础上,文章从碳交易机制设计和市场运行两方面重点分析较为成功的上海试点。发现虽有证据表明碳排放交易体系的发展推动了上海单位产值能耗的大幅降低;但碳交易体系存在市场交易活跃程度较低的问题,会弱化其价格发现功能,继而影响降低碳减排成本的效果。通过总结上海的经验,文章对未来全国碳市场的建设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王文举 韩国庆
近年来,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发展迅速,对于交易平台的定价结构设计成为研究焦点,借助机制设计中的双边市场理论对碳排放权交易平台的定价进行博弈分析,与交易平台利润最大化相比,通过福利经济学分析,对流动性的提供方进行补贴可以提高全社会的福利状况。原因主要是流动性的提供方对流动性需求方具有一定的网络外部性,在交易平台追求自身利润最大化的情况下,不足以把网络外部性包含在目标函数内,所以监管者有必要对流动性提供者的手续费进行限制。通过模型分析认为,在社会福利最大化情况下,流动性提供方的手续费小于零。在实际监管过程中,监管者只需要强制要求免除流动性提供方的手续费即可,这样可以在较少监管执行成本的条件下,提高...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申晨 林沛娜
适应新的世界经济趋势,科学分析我国不同碳市场的运行情况,把握交易规模、价格和日收益率等变量特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探讨我国区域碳金融交易的市场风险,为市场交易主体和监管部门提供决策参考,有重要意义。利用中国七个碳交易试点省市日成交量和收盘价数据,考察当前碳交易市场的规模、价格和收益率走势,并结合收益率的波动性、杠杆效应、风险溢价、条件方差等实证分析碳交易市场风险。结果显示:各试点省市碳交易所的成交量、收盘价和日收益率趋势存在显著差异;北京和深圳交易所对市场价格有较强的长期记忆性,重庆交易所收益率的波动性最易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党建民 张新润
文章从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国际减排压力、科学减排模式和全面参与减排等方面分析了我国建立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必要性;又从政法环境、技术条件和实际经验三方面探讨了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立的可行性;最后通过构建模型分析了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条件下我国企业成本效益情况;认为我国已具备建立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条件,通过市场机制调节可以更好地履行企业和国家的减排责任。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马跃 冯连勇
为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京都议定书》等文件催生了以CO_(2)排放权作为商品的碳交易市场的建立。研究中国试点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有效性对我国统一碳市场的建设以及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选取有效交易日数据,对中国试点碳市场的有效性进行探索性研究,结合有效市场假说理论与分形市场假说理论,分别采用游程检验法、方差比检验法以及重标极差分析法等对中国碳市场有效性进行综合分析,同时探讨各方法导致计算结果不一致的原因,并利用GARCH模型进行检验。研究表明:中国试点碳市场未能达到弱式有效水平。同时,根据中国目前碳市场运行现状给出一定的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庞韬 周丽 段茂盛
我国正在7个省市进行碳排放权交易试点,但多数试点体系的企业纳入门槛较低、覆盖的排放量较小,不利于充分发挥碳排放权交易降低实现减排目标的社会总成本的作用。连接可以扩大体系覆盖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降低连接区域实现温室气体减排目标的总社会成本,有利于解决"碳泄漏"问题,并减少碳指标价格的波动。本文分析了连接我国不同的碳排放权交易试点体系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面临的主要障碍,认为试点体系连接有利于我国碳市场的长期和健康发展,但连接面临不同层面的障碍,包括国家层面配套政策的缺失以及各试点体系在关键规则设计中的不一致,并提出了解决方案建议。全国统一碳市场的建成尚需时日,中央政府应鼓励试点体系进行连接探索,并...
关键词:
排放权交易 碳交易 连接 区域碳市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肖玉仙 尹海涛
在比较分析我国七个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的基础上,文章从碳交易机制设计和市场运行两方面重点分析较为成功的上海试点。发现虽有证据表明碳排放交易体系的发展推动了上海单位产值能耗的大幅降低;但碳交易体系存在市场交易活跃程度较低的问题,会弱化其价格发现功能,继而影响降低碳减排成本的效果。通过总结上海的经验,文章对未来全国碳市场的建设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吕靖烨 曹铭 李朋林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建立了9个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市场。自试点成立以来,湖北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不仅各项市场指标全国领先,并且其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也与全国平均水平最为接近。以湖北碳排放权交易市场963个日收盘价格组成的收益率序列建立GARCH-M模型分析发现,该序列不满足随机游走,并具有波动积聚的特点,没有达到弱式有效市场的条件。因此,应提升市场参与主体的积极性,促进政府的重视程度,提升运行的有效性,推进国内外市场交流。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关丽娟 乔晗 赵鸣 龙琼华
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碳排放权交易问题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本文基于影子价格模型对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初始分配及其定价问题进行了分析,建立了碳排放权交易的影子价格模型,并采用上海的数据进行应用研究。分析认为,我国碳排放权初始分配应该采取有偿方式,影子价格模型可以为其初级市场定价提供参考。
关键词:
碳交易 碳排放权 影子价格模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