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427)
2023(11037)
2022(9044)
2021(8166)
2020(7129)
2019(15568)
2018(15508)
2017(29631)
2016(15742)
2015(17421)
2014(16765)
2013(16230)
2012(14694)
2011(12554)
2010(12884)
2009(12366)
2008(12650)
2007(11506)
2006(9876)
2005(9084)
作者
(43055)
(36070)
(35930)
(33446)
(23087)
(17024)
(16087)
(13860)
(13456)
(13003)
(12196)
(12039)
(11643)
(11374)
(10957)
(10827)
(10774)
(10401)
(10317)
(10210)
(8833)
(8739)
(8694)
(8276)
(8098)
(7987)
(7967)
(7938)
(7212)
(7055)
学科
(80526)
(76962)
企业(76962)
(71302)
经济(71233)
管理(65429)
方法(33189)
业经(27599)
数学(24893)
数学方法(24421)
(23143)
(21352)
技术(19996)
(18901)
财务(18874)
财务管理(18858)
企业财务(17800)
中国(15965)
农业(15870)
理论(15495)
(14215)
(13921)
(13637)
技术管理(13619)
(13281)
企业经济(12539)
经营(12171)
地方(11929)
(10950)
(10679)
机构
学院(222907)
大学(215028)
管理(94725)
(92935)
经济(91295)
理学(81703)
理学院(80978)
管理学(79511)
管理学院(79085)
研究(64582)
中国(53064)
(44318)
(42885)
科学(38311)
(34742)
(34324)
财经(33770)
(31172)
业大(30697)
(30585)
中心(30221)
研究所(27777)
(27681)
北京(27452)
经济学(27081)
商学(27053)
农业(26833)
商学院(26807)
经济管理(24963)
财经大学(24708)
基金
项目(145161)
科学(117450)
研究(108016)
基金(106190)
(90733)
国家(89889)
科学基金(80766)
社会(70842)
社会科(67355)
社会科学(67340)
(60339)
基金项目(55592)
自然(51888)
自然科(50879)
自然科学(50868)
自然科学基金(50035)
教育(48933)
(47856)
资助(42887)
编号(42880)
(37156)
(34665)
创新(33556)
成果(32919)
重点(32126)
(31734)
(30864)
课题(29313)
国家社会(29114)
(28290)
期刊
(106013)
经济(106013)
研究(62177)
中国(45113)
管理(43309)
(37732)
(32410)
科学(28852)
学报(27982)
技术(24610)
大学(22674)
农业(22596)
教育(22128)
学学(21575)
业经(19853)
(18900)
金融(18900)
财经(17036)
经济研究(16558)
技术经济(15336)
(15333)
(14854)
(13035)
问题(13030)
统计(12722)
科技(12458)
财会(12285)
现代(11767)
商业(11547)
会计(11053)
共检索到3350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郭园  时新  
文化创意微型企业受自身规模限制,在发展过程中常常会遇到技术与资源缺乏等方面的困境。发展深层次的协同创新,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本文分别深入分析了国外文化创意微型企业开展协同创新所表现出的"小网络、大跨度领域"等特征、"在线与离线"等多样的协同创新方式与途径,以及分阶段侧重用户、企业、高校、科研院所、政府等的协同创新层次与类别。同时,针对我国同类别微型企业开展协同创新的现状与不足,提出建立文化创意微型企业诚信体系、加强政府的有效引导、落实协同个体的辅助管理职责、量身定做协同创新网络、拓展协同方式途径的发展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陶爱萍  宋秋菊  
科技型小微企业是最活跃和最具经济发展潜力的科技创新群体,其健康发展对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技术创新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从科技型小微企业的特征入手,探讨了科技型小微企业协同创新的机制和主要模式。科技型小微企业协同创新的主要模式包括:横向关联的竞合创新模式、纵向关联的链合创新模式和网状关联的产学研模式。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提出了具有科技型小微企业特征的三种战略联盟形式:横向联盟、纵向联盟和产学研联盟。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范云翠  
科技型小微企业协同创新是由多主体构成的复杂适应系统。本文分析了科技型小微企业协同创新过程的复杂性特征,基于刺激-反应模型研究科技型小微企业协同创新主体行为模式,基于涌现模型研究科技型小微企业协同创新整体行为模式,从而揭示科技型小微企业协同创新系统行为模式及作用机理,并据此提出科技型小微企业协同创新实现策略,为科技型小微企业进行协同创新并提高创新效率奠定理论基础。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刘冬梅  
我国科技型小微企业在营造创新环境、促进科技知识转化、吸收社会就业、建设智能化社会等诸多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推动科技型小微企业快速发展的关键途径在于协同创新。目前我国科技型小微企业整体协同创新能力薄弱,一方面是科技型小微企业自身的因素,另一方面是政策环境和外部协同主体的因素。科技型小微企业的协同创新需要企业内生动力和外部刺激,通过建立市场化的利益共享和风险分担机制,充分发挥中介机构的桥梁和沟通作用,在各协同主体共同努力下,营造促进协同创新健康发展的社会氛围,落实激发创新主体创新热情的政策措施,才能实现预期的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杜欣  邵云飞  钱航  
采用模型研究和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集群内的领先企业与跟随企业进行协同创新的两阶段过程——研发阶段和市场化阶段。研究结果显示:协同创新可实现领先企业和跟随企业的"双赢";在协同创新过程中,跟随企业依附于领先企业,领先企业可获得比跟随企业更多的市场份额和利润;跟随企业应更关注协同创新过程中领先企业对其的技术溢出,从而提高自己的创新实力。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韩景旺  刘宾  严婧  
本文采用SEM模型对目前京津冀科技型企业协同创新现状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在形成京津冀的科技协同体系中,以高等教育为中心的协同创新网络协同创新能力最强,以企业为中心的协同创新网络最低,在京津冀科技型企业协同创新过程中,可以通过增强对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支持完善政府职能、加强系统中的企业合作、大力发展中介服务机构,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杜维  马阿双  
针对联盟企业失败知识协同创新的决策问题,运用微分博弈,动态分析主导企业和跟随企业在不同情况下的最佳收益,得出联盟企业失败知识协同创新的帕累托最优成立的条件,并引入失败知识扩散难度系数,分析失败知识协同创新的独特性,得出失败知识扩散难度系数对企业收益的影响呈递减的凹函数。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陈勇  黄波  黄伟  
对于高盈利创新项目,创新企业可以通过信号传递解决其与投资基金协同创新中的逆向选择问题,即通过对赌协议的设计将其与低盈利项目区分开来。当创新项目所获最高利润较大,或获得最高利润的概率较高,或创新企业投资比例较低时,创新企业可通过对赌协议促成与投资基金的协同创新。创新企业的最优对赌协议为:将其项目最高收益率作为对赌协议的目标收益率,若达不到目标收益率创新企业就放弃参与利润分配,若达到目标收益率则要求投资基金转让相应的利润分配权,以弥补其因市场环境差而达不到目标收益率所遭受的损失。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庞洁  韩梦杰  胡宝贵  
协同创新作为当今科技创新的新范式,正逐渐成为新时期中国企业技术创新的发展方向。农业企业在农业科技创新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本文通过建立PCA回归模型,分析农业企业与政府、科研机构、高校、金融机构等创新主体的协同创新,强调农业企业进行协同创新的必要性,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董晓宏  郭爱英  宋长生  
创新是企业谋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推动力,而影响企业创新绩效的核心要素已不再是单一的技术或者人力,多要素协同创新成为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和适应复杂生存环境的重要途径。在多要素协同创新机制创建和运行过程中,企业需要同时创建内部支撑性环境以促进这一机制与企业软环境的融合,维持其良性运转。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澎  
技术创新是现代企业的精髓和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原动力。文章针对我国目前集群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企业协同技术创新提升集群整体产业水平的构想。并从对集群企业协同技术创新进行了思考。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陶春  
本文基于协同创新概念的界定,研究发达国家企业协同创新的背景、实现途径。在理论上凝练了企业协同创新的主要方式和机制,在实践上总结了协同创新的作用与问题,探讨值得借鉴的内容。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黄宏斌   梁慧丽   许晨辉  
数字化转型为企业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也为企业增添了新的创新动力。本文以我国2009—2021年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协同创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显著提高了企业的协同创新水平,该结论在考虑多重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通过机制检验发现,数字化转型主要通过“创新资源获取”效应和“交易成本降低”效应两条路径提高企业协同创新水平。进一步研究发现,当企业运营效率较低、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及所处地域的知识产权保护程度较高时,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协同创新的促进效果更为显著。本文拓展了数字化转型的微观经济后果,同时为企业协同创新提供了全新的激励因素。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朱雪春  陈万明  殷红幸  
协同创新伙伴与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密切相关。构建包含个体创新指标和协同创新指标的企业协同创新伙伴选择指标体系,个体创新指标包括企业敏捷程度、财务健康、技术能力、信誉状况与知识拥有和管理经验,协同创新指标包括企业目标一致、资源互补、团队协作良好、动机一致和知识相通,同时应用CRITIC法确定指标权重,运用主成分投影法选择协同创新伙伴,并通过一个汽车企业具体案例分析其在企业中的实际应用,验证了企业协同创新伙伴选择指标体系和选择方法的有效性。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史烽  陈石斌  蔡翔  高阳  
基于添加空间变量的Romer研发模型,从地理邻近性、经济相似性与绩效接近性三个方面构建了空间权重矩阵,利用2006—2014年的省际大学—企业的联合发明专利等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大学—企业协同创新的空间外溢效应。结果表明:经济相似的空间外溢要略高于地理邻近效应;研发资本与人力资本投入在协同创新中产生明显的"空间外溢",其中人力资本投入对周边地区的大学—企业协同创新绩效水平影响最显著;此外,市场化程度与教育投入力度等因素对大学—企业协同创新活动存在积极的影响,而金融环境与知识产权保护对大学—企业协同创新绩效水平的影响不明显。因此,政府还需加大对研发经费、高素质人力资本和教育的投入力度,以促进大学—企业协同创新绩效和各区域创新均衡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