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457)
- 2023(15439)
- 2022(13451)
- 2021(13017)
- 2020(11121)
- 2019(26285)
- 2018(26595)
- 2017(50148)
- 2016(28654)
- 2015(33161)
- 2014(34178)
- 2013(32909)
- 2012(30454)
- 2011(27492)
- 2010(28017)
- 2009(25267)
- 2008(25032)
- 2007(22562)
- 2006(19351)
- 2005(17085)
- 学科
- 济(107516)
- 经济(107405)
- 管理(74598)
- 业(70602)
- 企(58091)
- 企业(58091)
- 方法(55523)
- 数学(49060)
- 数学方法(48260)
- 中国(31798)
- 农(28836)
- 学(26119)
- 财(25923)
- 教育(25907)
- 理论(23245)
- 业经(21858)
- 地方(20954)
- 贸(19591)
- 贸易(19585)
- 农业(19001)
- 易(18995)
- 制(18595)
- 技术(17131)
- 和(17088)
- 务(16394)
- 财务(16308)
- 财务管理(16269)
- 环境(15412)
- 企业财务(15318)
- 教学(15044)
- 机构
- 大学(408729)
- 学院(401866)
- 管理(153945)
- 济(148534)
- 经济(144763)
- 理学(133703)
- 研究(133308)
- 理学院(132093)
- 管理学(129251)
- 管理学院(128514)
- 中国(92920)
- 京(88646)
- 科学(85623)
- 所(68279)
- 财(66625)
- 农(66349)
- 研究所(62591)
- 业大(62255)
- 范(62240)
- 师范(61713)
- 江(60516)
- 中心(60088)
- 北京(56860)
- 财经(54011)
- 农业(52247)
- 师范大学(49983)
- 经(48890)
- 州(48819)
- 院(47912)
- 技术(47817)
- 基金
- 项目(270774)
- 科学(211317)
- 研究(200811)
- 基金(190695)
- 家(165454)
- 国家(163979)
- 科学基金(139493)
- 社会(120057)
- 社会科(113370)
- 社会科学(113336)
- 省(108797)
- 基金项目(100879)
- 教育(100552)
- 划(92786)
- 自然(91919)
- 自然科(89740)
- 自然科学(89714)
- 自然科学基金(88049)
- 编号(85618)
- 资助(80684)
- 成果(71822)
- 重点(61781)
- 课题(61743)
- 部(60713)
- 发(57563)
- 创(55673)
- 大学(52297)
- 教育部(52058)
- 项目编号(51975)
- 科研(51968)
- 期刊
- 济(159631)
- 经济(159631)
- 研究(121573)
- 中国(83565)
- 教育(77940)
- 学报(65222)
- 农(59085)
- 科学(58051)
- 管理(52882)
- 财(50503)
- 大学(50090)
- 学学(44899)
- 农业(41136)
- 技术(40655)
- 融(27999)
- 金融(27999)
- 业经(26240)
- 财经(25361)
- 经济研究(24557)
- 图书(22843)
- 业(21823)
- 经(21541)
- 问题(20553)
- 职业(19980)
- 技术经济(19545)
- 统计(19094)
- 版(18915)
- 科技(18848)
- 理论(18348)
- 策(17392)
共检索到5857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国强 赵春江 崔国华
选择中外大学的机械工程专业作为重点研究对象,对其研究生的教育模式(主要包括培养方式、课程设置及教学组织管理等)进行了比较分析,阐述了科研型、教学科研结合型、教学科研生产结合型、工业试验室型等四种研究生培养方式的特色与优势,并评价分析了与上述四种培养方式相对应的课程体系设置、教学组织管理方式;同时结合我国现阶段机械工程专业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实际,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及应对策略。
关键词:
机械工程 研究生 教育模式 比较分析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肖茂华 康敏 卢薇 张冬青 杜琳琳 路琴
以"中国制造2025"为就业导向,对影响机械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差异化培养的三方面因素:自我认知与社会认知、课程设置与实践比重、推进方向与改革方法,进行问卷调查和交叉数据对比分析。提出改革机械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方法:严格实行双导师制,增加实践课程比重;建立学生与导师间的新型双向监督评价体系;开发高校间专业交流碰撞和教育资源共享的渠道;建立校企间的职业资格认证机制和行业对接系统等。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李艾民 张伟 刘同冈
针对以往生产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对机械工程专业生产实习进行改革。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推出了提高生产实习质量的系列改革举措,包括生产实习的管理模式、实习基地建设、生产实习的过程管理以及调动学生实习主观能动性等。经费保障是推进生产实习改革的重要条件,而实习内容落实则是关键。从改革效果来看,实习内涵得到加强,提升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岗位适应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黄炳华 刘跃明
德国应用技术大学一般是四年制,分为基础学习、专业基础学习和专业方向学习三个阶段,在第四学年分专业方向开设部分课程,每一阶段都要通过严格考核,才能进入下一阶段学习。而在每一阶段的学习中,采取实践-理论-再实践-再理论的循环教学模式。同时,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灵活多样,学生可以自主选择考核方式。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王贵 刘海涛 文成
针对工科专业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诸多不足,以创新应用能力培养为目的,以广东海洋大学专业学位机械工程专业为案例,结合产学结合的培养思路,在制定培养方案、完善双导师制度、建立有效评价体系及构建联合培养模式等方面,提出改革的具体建议。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劭
随着面向21世纪教学改革的深入进行,我院"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的教学体系已初步建立。作为工科类专业,金工实习、生产综合实习、课程设计、毕业实习及设计等实践性环节在整个教学体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提高学生素质增强其工程实践能力的最有效途径。本文根据我院教学改革中的具体实施情况,对工科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进行深入探讨。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母刚 张国琛 张寒冰 潘澜澜 张倩 李秀辰 丁晓非 高巍
为明晰我国机械工程实践教学研究发展的历史、现状和趋势,厘清实践教学改革思路,基于CiteSpace知识图谱软件,对1979—2019年CNKI数据库中我国机械工程实践教学研究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显示,该领域研究发文量经历了萌芽、初级发展、快速发展段和繁荣发展4个阶段,尽管近年发文数量激增,但发文质量普遍不高;该领域内的核心作者群尚未形成,地方高校是研究的主力军;"卓越工程师""CDIO"和"新工科"是当前我国机械工程实践教学研究的热点。针对该领域研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以期为我国机械工程实践教学研究提供参考。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小昱 王为 张终 张军
在分析农业机械化工程学科研究生培养现状的基础上,提出要科学优化课程内容体系,加强研究生 研究性学习和科研实践训练,注重研究生思辨性和推理性的培养等,以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森 王振华
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构成要素包括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和培养评价三部分,以此三要素来对比分析我国与美国的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总结借鉴美国的成功经验,理出目前我国存在的问题,提出我国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应落实培养目标,细化落实程序;改革招生入学,强化责任承担;以实践为导向,调整课程与教学;增强培养方式的灵活性,打造导师指导特色;革新培养评价,严格学位授予。
关键词:
教育专业学位 教育博士 教育硕士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常新华 Yadong Qi 张志强 王兰珍 何艺玲 赛江涛
中美两国的社会制度、经济制度和教育制度不同,因此研究生教育模式也存在差异,但培养优秀人才作为教育的根本目的却是相同的。以北京林业大学和美国南方大学及AM学院为例,从研究生制度、研究生招学位类型与培养目标、研究生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研究生培养过程管理与淘汰制等方面对中美研究生教育进行了对比分析,并结合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实际情况,借鉴美国经验,对我国研究生教育提出了相关改进建议。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齐小林 王素梅
探索博士学位论文的学科交叉现象,对于全面洞察学科知识领域内的交叉与融合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7—2021年我国1024篇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论文中的学科交叉与主题识别的分析,研究发现:机械工程博士学位论文融合传统机械与新兴领域视野;高校学科交叉的地域特征鲜明,学科特色显著;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结合紧密;学科交叉幅度相对稳定,研究领域主题多元。未来要不断发挥学科交叉融合的优势,扩展以机械学科为主在其他学科的应用,形成以交叉融合为特征的机械学科布局体系。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任洁
<正>基于“中国制造”战略及“一带一路”倡议带来的产业红利,我国机械制造领域获得了新一轮发展契机。同时,由于机械制造产业全面向智慧化、信息化、数字化方向转型升级,整个行业亟需大量具备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的复合人才。然而,观察我国应用型本科机械专业教育现状,不难发现尚存在育人理念落后的问题,主要表现为“重视专业技术,忽略双创素养”的现象。对于机械专业人才而言,专业技术对应的是职业资质,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张海 付伟
为实现工程教育认证的人才培养目标,华东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实验教学中心以大交通为背景,以机械工程为主线,以培养实践能力强、创新务实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构建了"四层次多模块三融合"实验教学体系,将实验课程的能力培养目标分解到不同层次的实验教学和具体的实验项目中,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能力锻炼机会,提升了实验教学在人才创新能力培养中的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