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796)
2023(8245)
2022(6879)
2021(6372)
2020(5116)
2019(11544)
2018(11001)
2017(21666)
2016(11754)
2015(12634)
2014(12435)
2013(11963)
2012(11046)
2011(9975)
2010(9921)
2009(9182)
2008(9173)
2007(8174)
2006(7464)
2005(6633)
作者
(34633)
(28774)
(28563)
(27153)
(18366)
(13892)
(12941)
(11139)
(11100)
(10316)
(9870)
(9352)
(9275)
(9205)
(9008)
(8844)
(8797)
(8639)
(8441)
(8256)
(7170)
(7068)
(6915)
(6732)
(6541)
(6460)
(6379)
(6350)
(5761)
(5695)
学科
(41310)
经济(41259)
管理(34060)
(33363)
(26146)
企业(26146)
方法(18268)
(17983)
银行(17837)
(16622)
数学(16570)
数学方法(16390)
(15839)
(13708)
(12909)
中国(12179)
(10995)
金融(10995)
(10738)
贸易(10730)
(10507)
(10437)
制度(10432)
业务(9664)
业经(9645)
农业(9132)
(8959)
银行制(8376)
(7890)
地方(7681)
机构
学院(161644)
大学(160495)
(69471)
经济(68099)
管理(63723)
研究(55512)
理学(54948)
理学院(54390)
管理学(53591)
管理学院(53305)
中国(48695)
(34687)
科学(33598)
(33439)
(32734)
(28106)
农业(27756)
业大(26779)
中心(26715)
财经(26142)
研究所(25692)
(24919)
(23885)
(23012)
银行(22117)
经济学(21296)
(20640)
北京(20237)
(19827)
(19767)
基金
项目(109862)
科学(86579)
基金(81318)
研究(76198)
(72506)
国家(71882)
科学基金(61299)
社会(49881)
社会科(47496)
社会科学(47486)
基金项目(42790)
(42403)
自然(41066)
自然科(40165)
自然科学(40151)
自然科学基金(39478)
(36370)
教育(34422)
资助(33138)
编号(29439)
重点(24650)
(24288)
(23585)
(23307)
成果(22943)
创新(21789)
科研(21468)
计划(20910)
国家社会(20874)
教育部(20626)
期刊
(72303)
经济(72303)
研究(49588)
(31822)
金融(31822)
(30618)
中国(29992)
学报(28005)
科学(24971)
(24207)
管理(21919)
大学(20704)
学学(20026)
农业(18898)
财经(12803)
经济研究(12665)
业经(12550)
教育(12550)
技术(11170)
(10840)
(9717)
问题(9516)
(8893)
国际(8868)
理论(8334)
商业(7836)
(7810)
科技(7641)
实践(7591)
(7591)
共检索到2453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林少波  
中外合资对银行的影响及对策林少波自开放国门以来,我国的改革不断深化,投资的软环境和硬环境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改善,外商看好中国投资前景,纷纷投资中国大陆。1993年新签利用外资协议金额122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77%;实际利用外资368亿美元,增长92%...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黄有土  朱孟楠  
一、中外合资银行在我国金融体系中的地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体制发生了极其深刻的变化,多种经济所有制并存与发展,已成为一种经济发展模式。随之而来的是我国的金融体制也发生了极其重大的变化,尤其我同的金融业逐步从封闭走向开放,沿海经济开放区、经济特区更是如此,其典型表现之一是:外资银行的引进与中外合资银行的创办。外资银行、合资银行不但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亦春  
差异化的政策支持和监管定位,将有效促进改制后的中外合资银行坚守金融改革开放“试验田”的初心和使命,打造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的重要金融力量中外合资银行是我国金融对外开放的产物,肩负着我国金融改革开放“试验田”的责任和使命,与我国银行业的发展相生相伴。作为我国第一家中外合资银行,厦门国际银行在时任厦门市常务副市长习近平同志的推动下于1985年成立(中央党校采访实录编辑室著,《习近平在厦门》,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宋庆  
福建亚洲银行,是由中国银行与福建籍华侨林氏集团合作组建的。双方各占50%的股份。由于林氏集团的实业主要在东南亚,我们中国银行福建省分行在东南亚影响较大,所以命名为福建亚洲银行。也就是说,这个银行是由福建出面,走向亚洲的一步棋子,是福建国际金融活动的一个重要突破。中国银行总行支持福建省创办这家银行,福建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视这家银行。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家春  
中外合资是我国从国外引进资金、技术、设备与管理经验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改革开放的十多年时间里,我国兴办起数万家中外合资企业。这些企业为我国的闲置劳力带来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推动了外向型经济的发展。但是,也应该注意到,在中外合资企业组建与经营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刘志存  黄发明  
我国现代租赁业起步于80年代,1981年我国第一家中外合资租赁公司——中国东方租赁公司,第一家国营租赁公司——中国租赁公司先后宣告成立。我国的中外合资租赁公司是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根据中外合资企业法批准成立从事融资租赁的专业公司,它在遵守中外合资企业法的前提下拥有从境外自主筹资和进出口租赁物件。境内企业(承租人)通过租赁公司(出租人)采取融资租赁方式引进外资,实际上由租赁公司作为中介机构从境外筹集的一种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黄新华  
中外合资企业场地使用权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清华大学社科系副教授黄新华在中外合贸企业中,在使用场地、保证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保护国家对工地的经济收益上存在着一些问题。国家应当不断完善这方面的法律法规,各级政府应从国家整体利益出发,谨防这类土地收益的流失。自...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张文祥  解冰  
一、中西方融资租赁业的比较我国融资租赁业以1981年4月成立的第一家中日合资的中国东方租赁公司为发端,在短短的10年里先后与日本、法国、德国、美国、意大利、新加坡以及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30几家大银行和著名融资租赁公司合作组建了27家中外合资租赁公司;还成立了中中合资国营租赁公司26家;此外,各专业银行信托投资公司及食品包装机械、机电设备公司亦兼营融资租赁业务。中外合资、中中合资及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吴志军  胡琳瑜  
近年来,我国政府借鉴国外吸收外商投资具体作法、国际惯例,在项目审批、税收、外汇管理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有利于吸收外商投资的优惠政策。但从目前情况看,我国“三资”企业尤其是合资企业在组建、营运过程中以投资作价问题较多,本文试就此问题作一探讨。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姚铮  
中外合资投资基金进入A股市场的对策研究姚铮为了稳定和发展我国股票市场,1994年7月底中国证监会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作出了以中外合资投资基金(以下简称合资基金)的形式吸引外资进入A股市场的重大决策。合资基金是指,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在中国境内设立,向境...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刘克逸  
一、复关给中外合资企业带来的机遇 随着中国改革的深入和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要求有一个与其相适应的外部环境。关贸总协定作为一个多边贸易体系,可以对中国改革开放起到创造较好外部环境的作用。因为中国复关早日解决将对中国对外贸易,引进和利用外资等诸多方面起到良好促进作用。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王富全  
我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及其有关的法规中规定,合营各方须按照合营合同的规定向合营企业认缴的出资,必须是合营者各方自己所有的现金,自己所未并且未设立任何担保物权的实物、工业产权、专有技术等,凡是以实物、工业产权、专有技术出资的,出买者应当出具拥有所有权和处置权的有效证明,同时,合营企业任何一方不得用以合营企业名义取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陈儒  刘传葵  
自从7月底中国证监会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提出建立中外合资基金管理公司和设立中外合资基金的设想以来,在理论界和实务界激起了强烈的反响。本文拟对此作一探讨。 一、中外合资基金概念的界定 中外合资基金,是经我国有关主管机关批准,在我国境内设立,向境内外同时募集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庄峻  
我国在上海等地开展中外合资 外贸企业的试点,经过一年多的紧张筹备,首批获准试点的三家中外合资外贸公司即东菱贸易有限公司、上海兰生大宇有限公司与中技一鲜京贸易有限公司,均于1997年7月在上海浦东问世,从而揭开了我国外贸体制创新与结构优化的崭新篇章。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杨新方  
我国外贸体制改革的新突破———设立中外合资外贸公司的意义、问题与对策天津财经学院杨新方1996年9月30日外经贸部颁布了《关于设立中外合资对外贸易公司试点暂行办法》(下称《暂行办法》),批准上海浦东新区和深圳经济特区为试点组建中外合资外贸公司。首批被...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