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382)
2023(9945)
2022(8222)
2021(7564)
2020(6580)
2019(14482)
2018(14341)
2017(28094)
2016(15441)
2015(17144)
2014(17149)
2013(16951)
2012(15507)
2011(13648)
2010(14213)
2009(13939)
2008(14680)
2007(13565)
2006(12336)
2005(11892)
作者
(43037)
(35940)
(35926)
(34107)
(23152)
(17088)
(16174)
(13548)
(13483)
(13188)
(12330)
(12108)
(11820)
(11513)
(11401)
(10836)
(10645)
(10547)
(10284)
(10233)
(9020)
(8916)
(8757)
(8424)
(8196)
(8138)
(8084)
(7791)
(7154)
(6995)
学科
(85196)
(78835)
企业(78835)
管理(70494)
(67954)
经济(67812)
(31130)
业经(27660)
方法(27296)
(26102)
(23636)
财务(23607)
财务管理(23579)
企业财务(22450)
(21699)
数学(19263)
数学方法(19054)
农业(18914)
技术(16378)
(16233)
中国(15725)
(14922)
(14587)
体制(14286)
理论(13026)
(12852)
企业经济(12422)
经营(12072)
(11417)
银行(11411)
机构
学院(230572)
大学(224275)
(99942)
经济(98014)
管理(94446)
理学(79689)
理学院(79027)
管理学(78138)
管理学院(77711)
研究(69123)
中国(59147)
(55080)
(46208)
财经(41852)
(37691)
(37492)
科学(36620)
(35409)
(34301)
中心(32254)
财经大学(30574)
经济学(29769)
(29536)
研究所(29457)
北京(29363)
业大(28878)
商学(27853)
商学院(27617)
农业(27142)
经济学院(26716)
基金
项目(135682)
科学(109521)
研究(104958)
基金(100297)
(83860)
国家(83000)
科学基金(74208)
社会(68969)
社会科(65324)
社会科学(65307)
(53668)
基金项目(52627)
教育(47682)
自然(46060)
自然科(45034)
自然科学(45022)
自然科学基金(44310)
(42860)
编号(42697)
资助(40761)
成果(35464)
(33199)
(32938)
(31531)
(30917)
重点(29555)
课题(29135)
(28891)
创新(28498)
(28288)
期刊
(124570)
经济(124570)
研究(72909)
(49812)
中国(47097)
管理(42334)
(36322)
(27970)
金融(27970)
科学(27406)
学报(26313)
农业(24082)
业经(22552)
财经(22374)
大学(22052)
技术(21328)
学学(21026)
教育(20597)
(19168)
经济研究(18071)
问题(16167)
财会(15204)
(13993)
技术经济(13550)
会计(13112)
(12511)
现代(12482)
世界(11943)
经济管理(11188)
商业(10972)
共检索到3661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蒋青云  郭根荣  张爱民  
一、中外合资股份有限公司试点的原因:合资企业角度的考察1.01 我们进行的调查表明,上海市进行中外合资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称中外股份有限公司)试点问题,首先是由合资企业自身提出的。1988年前后,上海部分生产性合资企业经过开业后3~5年的试运转,生产规模开始达到设计能力,生产经营逐渐正常化,对中国企业环境的适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广众  陆军  
90年代以来,我国一直是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直接投资的热点国家。尤其在经济软着陆政策实施以后,我国的宏观经济形势、投资环境更是有所改善。外商对华直接投资额截至1996年底已达到1770亿美元①。成绩是显著的,但也暴露了不少问题。当前,如何规范中外合资...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邹昭晞  
对跨国公司子公司的业绩评价,是跨国公司控制程序中最基本的一环,也是东道国对外商投资企业加强管理和引导的关键所在。 本文尝试将本世纪60年代世界范围内兴起的系统论及系统工程学作为对跨国公司的子公司,特别具体到我国的中外合资企业项目评价的主要方法,整体地、多角度地对中外合资企业进行全面综合的系统分析和评价。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刘克逸  
一、复关给中外合资企业带来的机遇 随着中国改革的深入和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要求有一个与其相适应的外部环境。关贸总协定作为一个多边贸易体系,可以对中国改革开放起到创造较好外部环境的作用。因为中国复关早日解决将对中国对外贸易,引进和利用外资等诸多方面起到良好促进作用。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跃生  
中外合资企业亏损原因的分析刘跃生近几年,我国的中外合资合作经营企业发展非常迅猛。截止1994年6月底,全国共有中外合资合作经营企业(简称合资企业)15.8万户,合同利用外资1859.69亿美元。合资企业在引进国外资金、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促进我国现代...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禹工  
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外合资企业纷纷创办。这无疑是引入国外资金与技术,加快国内建设步伐的重要手段。可另一方面,为数不少的中外合资企业(以下简称合资企业)出现亏损现象,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以××工业区统计资料为例,22家中外合资企业中,亏损的有10家(其中有2家已破产),亏损面为45%强,这一比例远远高于同一地区公有制企业的同一指标。亏损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个中原因。为有利于合资企业和外资引进工作的健康发展,有必要探讨一下合资企业亏损的原因。一、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上存在主观随意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丁杰敏  
中外合资企业的“独资化”问题早就备受关注 ,对独资化原因的解释也是众说纷纭。本文从公司的层面 ,以合资各方都是有自身利益最大化目标的经济主体为前提 ,从母公司投入合资公司的资源入手 ,分析得出了合资各方依赖关系的改变才是独资化原因的结论 ,并提出了有效利用合资提升我国企业竞争力的方法。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家春  
中外合资是我国从国外引进资金、技术、设备与管理经验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改革开放的十多年时间里,我国兴办起数万家中外合资企业。这些企业为我国的闲置劳力带来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推动了外向型经济的发展。但是,也应该注意到,在中外合资企业组建与经营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黄新华  
中外合资企业场地使用权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清华大学社科系副教授黄新华在中外合贸企业中,在使用场地、保证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保护国家对工地的经济收益上存在着一些问题。国家应当不断完善这方面的法律法规,各级政府应从国家整体利益出发,谨防这类土地收益的流失。自...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朱明伟  
管理的文化性及中外合资企业管理问题朱明伟一定的企业管理模式,都是在与企业外部环境的各种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过程中逐步发展形成的,其中对企业管理影响最广泛、最深远的因素就是民族文化。可以说,管理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现象,不同的企业管理模式是民族文化差异的...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吴志军  胡琳瑜  
近年来,我国政府借鉴国外吸收外商投资具体作法、国际惯例,在项目审批、税收、外汇管理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有利于吸收外商投资的优惠政策。但从目前情况看,我国“三资”企业尤其是合资企业在组建、营运过程中以投资作价问题较多,本文试就此问题作一探讨。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钊  李小宇  
在中外合资企业中,外方常常以技术作为出资方式,这种出资方式可使合资企业直接利用外方先进技术而受到中方欢迎。然而,技术资本的某些特性,如无实物形态、价值不稳定等,导致外方技术资本化过程中产生一系列问题,如技术评估作价困难、双方在利益分配问题、外方技术资本控制问题,这都可能使中方利益受损,因此,有必要深入分析外方技术资本化过程中的相关问题,并加以解决。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兆熙  
本文在对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中国惠普有限公司、北京·松下彩色显象管有限公司等三十多家中外合资企业的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着重研究典型合资企业在经营自主权和运行机制上的规律性,为探索改善国营企业的经营管理机制提供参考。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胡峰  
合资企业的成长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随着合资时间的逐步延长 ,合资时的环境也会发生变化 ,使合资各方的初始意图难于实现 ,合资各方的矛盾和冲突也有可能逐步加深 ,从而导致合资企业的最终瓦解和失败。合资企业具有内在的不稳定性 ,必然会走向终结 ,合资企业外方控股是有其合理性的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张天刚  
目前,在中外合资企业中存在以下一些问题:外方物多款少,利用高进低出,获取超正常的利益;中方签约失误,陷于被动地位。因此,要加强中外合资企业的管理,提高合资企业人员的素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