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994)
- 2023(6118)
- 2022(5308)
- 2021(4932)
- 2020(4189)
- 2019(10006)
- 2018(9979)
- 2017(19321)
- 2016(10779)
- 2015(12246)
- 2014(12393)
- 2013(12017)
- 2012(10975)
- 2011(9964)
- 2010(10417)
- 2009(9482)
- 2008(9457)
- 2007(8419)
- 2006(7304)
- 2005(6394)
- 学科
- 济(49606)
- 经济(49552)
- 管理(31992)
- 业(29952)
- 方法(25771)
- 企(25636)
- 企业(25636)
- 数学(23122)
- 数学方法(22594)
- 农(11411)
- 中国(11205)
- 财(10236)
- 学(9578)
- 业经(9250)
- 理论(8932)
- 贸(8379)
- 贸易(8369)
- 易(8050)
- 地方(7930)
- 制(7802)
- 农业(7546)
- 务(6873)
- 财务(6837)
- 财务管理(6822)
- 技术(6586)
- 企业财务(6501)
- 和(6365)
- 体(6223)
- 划(6130)
- 银(6103)
- 机构
- 大学(156884)
- 学院(156450)
- 管理(62147)
- 济(61208)
- 经济(59873)
- 理学(54465)
- 理学院(53854)
- 管理学(52417)
- 管理学院(52173)
- 研究(50926)
- 中国(37293)
- 京(32957)
- 科学(32357)
- 财(27129)
- 农(26472)
- 所(26130)
- 业大(24170)
- 研究所(23936)
- 江(23453)
- 中心(22516)
- 财经(22040)
- 范(20957)
- 师范(20765)
- 北京(20622)
- 农业(20552)
- 经(19974)
- 州(18751)
- 院(18611)
- 经济学(17899)
- 技术(17158)
- 基金
- 项目(106222)
- 科学(84338)
- 基金(77577)
- 研究(75378)
- 家(68242)
- 国家(67742)
- 科学基金(58318)
- 社会(47175)
- 社会科(44752)
- 社会科学(44739)
- 省(41800)
- 基金项目(40510)
- 自然(39608)
- 自然科(38781)
- 自然科学(38770)
- 自然科学基金(38088)
- 教育(37083)
- 划(35612)
- 资助(33311)
- 编号(30497)
- 成果(24742)
- 重点(24269)
- 部(23693)
- 发(21819)
- 创(21798)
- 课题(21711)
- 科研(20408)
- 创新(20382)
- 教育部(20363)
- 大学(19662)
共检索到2252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林金辉
中外合作办学中规模、质量、效益基本关系是:适度规模是基础,创新质量是关键,提高效益是目标。处理三者关系时,应把握五个基本原则,即找准结合点原则、明确政策界限原则、突出发展重点原则、把握准入标准原则、允许差别化探索原则。
关键词:
中外合作办学 规模 质量 效益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林金辉 刘梦今
《教育规划纲要》颁布实施以来,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取得了许多新进展,逐步进入了向高水平、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同时,在中外合作办学中出现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仍未得到解决。当前,质量建设已经成为中外合作办学发展新阶段的鲜明主题。为此,应结合中外合作办学"是中国教育事业组成部分"的定位,创新适应新的发展阶段的中外合作办学质量观及质量标准,着力进行中外合作办学质量建设,探索建设与国际标准相衔接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外合作办学质量保障体系,构建以审批准入机制、分类监管机制、评估认证机制、处罚退出机制为重点的四个质量保障机制。
关键词:
高等教育 中外合作办学 跨境教育 质量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薛卫洋
质量建设是当前中外合作办学发展的核心取向,树立科学合理的质量观,是中外合作办学质量建设中的先决问题。当前中外合作办学实践中形成不良办学倾向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中外合作办学的质量观存在偏差。中外合作办学的特殊价值在于高素质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应坚持统一与多样相结合的中外合作办学质量观,并坚持主体性原则和发展性原则等。
关键词:
中外合作办学 质量建设 质量观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黄雪英 蒋景东
高职中外合作办学起步晚,但发展快。温州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在中外合作办学方面对教学质量监控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文章对探索过程中的做法、经验以及教训进行阐述,以此引起同行的深层研究与探讨。
关键词:
中外合作办学 教学质量 监控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于源 于宏涛
中外合作办学模式是中国高等教育,尤其是本科教育领域一种新兴的国际化办学模式。从学术上看,中外合作办学模式结合了中外大学教学特点,能够有效地提高中国大学生的创新意识、能力;从国际交流上看,中外合作办学促进了中国高等学校对外关系、学术交流与合作。同时,教育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中外合作办学水平的高低。提高教育质量,开拓国际交流,取长、取新、取优是开展合作办学的最终目的。通过分析中外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大学生特点、合作办学意义、办学模式发展情况、特色以及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和发展设想。将有助于为培养更多国际化人才,为实现中国高等教育制度与国际接轨提供借鉴及思路。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杨辉
本文把中外合作办学放在市场框架内进行研究 ,从市场供给入手 ,对我国现有中外合作办学的供给情况进行解构、分析 ,从而窥视中外合作办学存在的问题 ,探讨相应的政策措施
关键词:
合作办学 市场 措施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生建学
2013年是《中外合作办学条例》颁布10周年。10年来,中外合作办学快速发展,对促进教育改革、推动教育对外开放的作用进一步凸显。具体来说,已经开展的主要工作有:一是推动设立了一批办学起点高、合作基础好的机构和项目,形成和保持了高水平示范性中外合作办学发展的趋势。如教育部批准设立上海纽约大学,批准筹办温州肯恩大学、昆山杜克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至此,具备法人资格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共有5个。同时,批准设立了中国人民大学中法学院、中山大学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北京工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谭贞
据统计,截至日前,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项目总数1841个,其中本科及以上高等学历教育的项目793个,本科及以上高等学历教育机构43个(含8个法人设置的机构)。招生数每年8万左右。预计到2020年将达每年16万人至20万人。这些数据表明,中外合作办学已经成为越来越值得关注的教育现象,值得深入而系统地进行研究。厦门大学—香港大学中外合作办学研究中心《中外合作办学月报》显示,最近一个时期以来,出版的中外合作办学著作、论文、专题研究报告呈不断上升趋势,其中不乏一些具有真知灼见的理论观点。厦门大学中外合作办学研究中心林金辉教授主编的《中外合作办学教育学》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金之亮 苗丹国
中外合作办学是我国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渠道。《中外合作办学条例》是推动我国扩大教育对外开放,加快中外合作办学活动向多领域、高层次和新水平迈进的重要法规。创办中外合作办学的精品项目,需要有超前的观念,应当实施强强联合,必须有一流的管理机制,不能不具备市场意识。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郭丽君 李慧颖
我国已有的中外合作办学质量保障体系规范了基本的质量水准,但制度建构中存在的内在矛盾和全球化进程中的新自由主义思潮对质量标准的选择和控制制约了质量保障的实施效果。因此,中外合作办学质量保障在制度上应明确合作双方各自的任务和职责,在管理模式上应实现从管理向治理的转型并逐步完善质量保障手段,在文化上应不断丰富完善质量保障标准,通过国际交流与合作扩大中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和认可度。
关键词:
中外合作办学 质量保障 跨国高等教育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童春燕
随着中外合作办学规模持续扩张,其办学质量已逐渐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中外合作办学质量是我国合作高校是否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因此,从教育、项目、社会三个层面出发,构建办学质量评估体系,以中西部地区10所高校为例,对中外合作项目办学质量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我国高校中外合作办学质量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例如教育管理相关法律与管理制度尚不完善、高校内部质量管理体系不健全,以及社会质量评价体系尚未形成有效支撑等。为此,还须加强政府宏观指导,优化高校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建立社会质量评价体系。
关键词:
中外合作 办学质量 质量评估 实证研究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谢媛媛 赵越
本文以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中澳合作办学为例,针对学生学习基础差、教师师资不强和中外教师合作深度不够这三大问题,进行了改革探索,通过应用项目教学提高外语教学效果、制定与学生学习特点相适应的双语教学模式、选派教师出国进修以及加强中外教师合作的广度和深度等举措使合作办学的教学质量得到了有效提升。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吕红 陈浩琛 陈立波
过去20年间,职业院校在中外合作办学方面有了飞速的发展。在与中国合作开办双学历教育的众多国家之中,澳大利亚与德国是最主要的参与方。尽管此类合作办学在各方面取得了成功,但教学质量却参差不齐,甚至相差甚远。为保证中外合作办学的可持续性,开展一项对质量保障问题的研究显得尤为紧迫和重要。选取调研我国高职院校开展中澳合作办学的各个不同地区的院校,并以开展中澳合作办学的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会计专业)为例,结合调研结果分析中澳合作办学的目标系统、资源系统、组织系统、评价系统和风险因素。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夏增强
中外合作办学是我国高等教育顺应教育国际化发展趋势的必然选择,也是探索提升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通过中外合作办学能够有效开拓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增强他们的国际竞争力。中外合作办学模式要取得长远发展就必须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加强对教育质量的监控。中外合作办学过程中的质量监控必须在一定的原则指导下,构建科学、全面、严格的监控体系和机制,从而推进高等教育不断发展。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林金辉
明确中外合作办学的政策目标,对于完善中外合作办学政策制度,优化中外合作办学政策导向和政策评估具有重要意义。中外合作办学的政策目标旨在促进高等学校内部的学科建设和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促进"双一流"建设,促进中国教育走进世界教育中心,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加强党的建设是实现中外合作办学政策目标的根本保证。营造实现政策目标的内、外部环境需要正确处理涉及全局性、根本性的四个基本关系,即服务大局和服务学生的关系、规模速度和质量效益的关系、引进吸收和融合创新的关系、短期机制和长效机制的关系。
关键词:
中外合作办学 政策目标 办学质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