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591)
- 2023(6124)
- 2022(5221)
- 2021(4890)
- 2020(4098)
- 2019(9396)
- 2018(9261)
- 2017(18356)
- 2016(9608)
- 2015(10680)
- 2014(10800)
- 2013(10787)
- 2012(9857)
- 2011(9270)
- 2010(9475)
- 2009(8928)
- 2008(9022)
- 2007(8163)
- 2006(7552)
- 2005(6627)
- 学科
- 济(49621)
- 经济(49586)
- 农(44406)
- 业(37067)
- 农业(29289)
- 管理(21812)
- 贸(20776)
- 贸易(20767)
- 方法(20396)
- 易(20254)
- 数学(17271)
- 数学方法(17121)
- 企(17111)
- 企业(17111)
- 业经(15790)
- 中国(11219)
- 地方(10900)
- 农业经济(9919)
- 制(9889)
- 发(8934)
- 村(8880)
- 农村(8874)
- 策(8222)
- 出(8052)
- 发展(7631)
- 展(7623)
- 体(7571)
- 财(7281)
- 劳(7170)
- 劳动(7169)
- 机构
- 学院(148065)
- 大学(141161)
- 济(69318)
- 经济(68188)
- 管理(57950)
- 理学(50964)
- 理学院(50514)
- 管理学(49639)
- 管理学院(49403)
- 研究(47875)
- 农(46148)
- 中国(37651)
- 农业(35143)
- 业大(29148)
- 科学(28168)
- 京(27870)
- 财(26017)
- 所(24353)
- 中心(22732)
- 江(22345)
- 研究所(21970)
- 农业大学(21501)
- 财经(21239)
- 经济学(19999)
- 经济管理(19764)
- 经(19237)
- 经济学院(18348)
- 州(17486)
- 范(17343)
- 师范(17213)
- 基金
- 项目(97437)
- 科学(76771)
- 研究(73027)
- 基金(70893)
- 家(61242)
- 国家(60627)
- 科学基金(51859)
- 社会(48107)
- 社会科(45376)
- 社会科学(45367)
- 省(39695)
- 基金项目(37620)
- 自然(31808)
- 教育(31641)
- 自然科(31110)
- 自然科学(31105)
- 划(30935)
- 编号(30859)
- 自然科学基金(30557)
- 资助(28869)
- 农(27638)
- 成果(23546)
- 发(22341)
- 部(22238)
- 重点(21177)
- 创(20283)
- 业(20194)
- 国家社会(20039)
- 课题(19902)
- 人文(19035)
共检索到2211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军辉
文章从统计和实证的角度研究了我国与"一带一路"国家农产品贸易的竞合关系特征。结果表明,我国与"一带一路"国家的出口和进口贸易总体上较为密切,且我国对"一带一路"国家的农产品出口比较优势并不是很明显,同时,进口比较劣势也不明显;此外,我国与"一带一路"国家农产品出口和进口的贸易互补性总体不强,互补性较强的农产品集中在鱼及鱼制品,蔬菜和水果,糖、糖制品及蜂蜜3大类,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和中东欧区域。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农产品 贸易 竞合关系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原帼力 帕丽哈扎提·阿不拉
本文主要研究了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农产品贸易格局,以及相互竞合关系。结果表明: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产品双边贸易规模日益增加,同时贸易逆差趋势也在加大。从贸易结构来看,畜禽和水产品类、蔬果类和加工类农产品是我国出口的主要方向,而谷物籽油类农产品则是我国最主要的进口农产品。从竞合关系来看,一方面双边贸易的竞争关系一直较强,但我国的贸易竞争力表现出一定的相对优势;另一方面,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产品双边贸易的互补性也较强。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郝晓燕 张益 韩一军
采用时变衰减SFA模型测算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以人均GDP为门槛变量的双重门槛模型分别检验农产品进、出口贸易额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进、出口贸易额增加均能提高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水平;但随着人均GDP增长,农产品贸易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拉动作用在减弱;此外,相对于进口贸易来说,增加出口贸易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水平的提升作用更显著。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郝晓燕 张益 韩一军
采用时变衰减SFA模型测算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以人均GDP为门槛变量的双重门槛模型分别检验农产品进、出口贸易额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进、出口贸易额增加均能提高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水平;但随着人均GDP增长,农产品贸易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拉动作用在减弱;此外,相对于进口贸易来说,增加出口贸易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水平的提升作用更显著。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任慧 林海
全球价值链背景下,中美农产品双边贸易实际收益水平与传统贸易数据存在背离。通过从增加值视角核算中美两国间真实贸易情况,并构建增加值贸易引力模型探究生产率影响效应,结果表明:在中美农产品双边贸易模型中,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显著降低了两国农产品行业的总出口和总增加值出口;在中美各自的对外贸易模型中,总出口受本国生产率影响为正,增加值层面两国都存在明显的“生产率悖论”问题。中美两国生产率对农产品双边贸易收益的促进效应体现在出口聚集型行业,即农产品行业需要更多地开放出口市场,参与全球价值链,才能通过转型升级、提高生产率来促进贸易收益。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项升 李豫新
基于2000—2020年UN Comtrade数据库农产品贸易数据,运用显示性比较优势、贸易互补性指数及网络结构相关指标分析了中国与RCEP成员国农产品贸易合作态势。结果表明:第一,中国与RCEP成员国农产品贸易显示性比较优势存在较大差异,且中国出口与RCEP成员国进口的农产品贸易结构相似度较高,但在中国进口与RCEP成员国出口上表现出的贸易互补性偏弱;第二,中国与RCEP成员国农产品贸易网络密度总体呈现愈加紧密的趋势,并在农产品贸易网络中占据网络中心位置,扮演“桥梁”“中间行动者”等角色;第三,中国与RCEP成员国农产品贸易竞合关系可具体量化为竞争性强度、互补性强度,中国可根据竞合关系量化结果得出的不同策略位势采取差异化合作模式,且经社会网络视角再检验后结果依然稳健。为进一步推进贸易强国建设步伐,中国应在RCEP的基础上,着力平衡成员国间的竞合关系,继续完善农产品贸易合作网络,不断强化区域间的策略对接,有力促进农产品贸易合作顺利开展。
关键词:
农产品贸易 合作态势 社会网络 RCEP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孙致陆 李先德
本文从出口技术附加值视角,利用PRODY指数和EXPY指数,测算和分析了世界及样本国家农产品出口技术附加值,并在此基础上对世界农产品出口贸易技术结构是否存在收敛趋势进行了检验。研究表明,世界及样本国家农产品出口技术附加值总体上均不断增长,主要样本发达国家农产品整体出口技术附加值大多显著高于主要样本发展中国家;世界各类别农产品出口技术附加值是否存在绝对σ收敛不明确;全部样本国家和样本发展中国家农产品出口技术结构均存在绝对σ收敛,样本发达国家农产品出口技术结构存在绝对σ发散;世界各类别农产品及全部样本国家、样本发达国家和样本发展中国家农产品整体的出口技术附加值均存在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且样本发...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孙林 李岳云
近年来,中国积极筹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并加强了与东盟的经贸合作,双方都把农业确定为重点合作的领域之一。中国的农产品和东盟相比较有无竞争优势,双方合作的潜力如何等问题都备受关注。本文首先计算了中国和东盟及其主要国家农产品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中国和东盟农产品贸易的竞争和互补关系。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和东盟农产品贸易以互补性为主。继而本文分析了中国和东盟主要国家农产品整体上比较优势的变化,本文认为中国应该加强与东盟在此类产品的经贸合作,以解决中国高速经济增长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资源约束。
关键词:
显示性比较优势 竞争 互补性 农业合作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崔超 吴林海
建立中日韩自由贸易区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必然要求,而三国间的农产品贸易现状与发展趋势,以及农产品贸易的特殊性对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本文通过产品相似性指数和市场相似性指数对中日韩三国农产品的贸易竞争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日韩三国间的农产品相似性指数高于市场相似性指数,农产品贸易关系以竞争性为主,并依据本文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提出了扩大我国农产品出口的相关建议。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徐佳蕾 汲伟玮 熊德平
本文运用了中国1983—2009年的时序数据,实证了中国农业投资与农产品对外贸易的关系。结果显示:财政支农增长对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但对中国农产品的进口贸易却是负面效应;农户投资的发展对农产品进口贸易发展具有良好的推动作用;农业外商直接投资的提高不管是对农产品出口还是对农产品进口贸易发展都有着显著的抑制效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两者关系作出了解释,并依此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熊德平 余新平 熊皛白
文章基于农村金融效率视角,将农村金融引入生产函数,实证了1982-2009年中国农业信贷和保险效率与农产品出口、进口和进出口依存度的关系。研究显示:在长期关系上,农业信贷效率对农产品出口、进口以及进出口依存度均具正向影响,而农业保险效率则具有负向影响。在短期关系上:农业信贷效率对农产品出口和进出口的影响不明显;农业保险效率则对农产品出口和进出口存在着一定的促进作用;而农业信贷和保险效率与农产进口依存度的关系难以确定。在因果关系上,农业信贷效率与农产品出口依存度具有互为因果的长期正向关系,与农产品进口只有单项因果的长期正向关系;农业保险效率与农产品进口依存度存在互为因果的长期负向关系和短期正向关系;并且其因果关系均具一定的滞后期特征。文章对结果逐一解释其原因后,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杨玉娟
本文利用熵权法、贸易依存度等指标分别测算中俄跨境电商发展指数和中俄农产品贸易依存指数,同时以粘性隐形马尔科夫区制转换模型为基础的分层Dirichlet随机过程VAR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在2003-2019年观测期内,中俄跨境电商发展不断增速,中俄农产品依存度呈现倒"V"型结构,俄-中贸易依存度持续上升;中俄跨境电商发展有利于中俄农产品进出口贸易,但其当前影响低于物流、汇率等成本要素;基于20期模型预测,跨境电商发展有可能在未来较长时间成为推动中俄两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的核心因素。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于峰 卢进勇
本文在农产品贸易相关数据基础上运用多元非参数回归模型检验"平滑调整假说"在中国农产品贸易中的适用性。结果显示:农业劳动力调整成本与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和农业劳动者人均收入均呈反向变动关系,与农产品显性需求和农业贸易开放度均呈正向变动关系,这证实"平滑调整假说"在中国农产品贸易中的有效性。为缓解竞争日趋激烈的农产品贸易给农业带来的调整成本压力,我国应从完善农产品贸易管理体制、科技兴农、实施农产品品牌差异战略等入手,提高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吴珍彩
本研究基于2007-2021年我国31个省份的年度面板数据构建空间计量模型,从空间相关性和空间异质性两个层面探索数字经济发展对农产品国际贸易增长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不仅能促进当地农产品国际贸易的显著增长,还对周边地区的农产品国际贸易有显著的正向溢出。此外,本研究进一步探讨不同地区数字经济发展对农产品国际贸易增长影响的异质性。基于上述研究结果,为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决策提供有力参考。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宣亚南 陈涛
本文运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分析了中新两国在农业中的园艺产品和乳制品及蛋类这两大类产品中的竞争与合作关系,并对双方的互补性产品进行了贸易强度分析,结果表明两国互补性产品的贸易关系不够紧密,尚存贸易进一步开拓的空间;基于此,本文对中新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