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429)
2023(12335)
2022(10266)
2021(9595)
2020(7701)
2019(17757)
2018(17316)
2017(33203)
2016(17823)
2015(20229)
2014(20073)
2013(20179)
2012(19465)
2011(18138)
2010(18560)
2009(17108)
2008(17159)
2007(15408)
2006(14248)
2005(13237)
作者
(51650)
(42942)
(42921)
(40922)
(27891)
(20487)
(19552)
(16729)
(16629)
(15616)
(14883)
(14451)
(14222)
(13942)
(13846)
(13272)
(12956)
(12421)
(12357)
(12230)
(11226)
(10458)
(10434)
(9827)
(9820)
(9687)
(9586)
(9553)
(8765)
(8665)
学科
(87766)
经济(87687)
管理(49241)
(48192)
(36912)
企业(36912)
中国(30029)
方法(28882)
(25342)
数学(24780)
数学方法(24544)
地方(24413)
业经(20211)
(18347)
贸易(18330)
(17827)
(17153)
农业(16855)
(16708)
(15288)
银行(15274)
(14973)
(14970)
(14821)
金融(14821)
(14700)
(14659)
环境(14031)
地方经济(13937)
(13053)
机构
学院(262010)
大学(261268)
(122816)
经济(120553)
研究(101827)
管理(98335)
理学(82387)
理学院(81415)
管理学(80456)
管理学院(79913)
中国(79777)
(57915)
科学(56867)
(55354)
(51740)
研究所(46468)
中心(44834)
财经(42237)
(40967)
(40631)
经济学(38494)
(38388)
北京(38280)
(36588)
(36405)
师范(36302)
经济学院(34550)
(32716)
业大(32638)
农业(31228)
基金
项目(164181)
科学(130793)
研究(125759)
基金(119097)
(102768)
国家(101913)
科学基金(86698)
社会(82449)
社会科(78403)
社会科学(78390)
(62144)
基金项目(60700)
教育(56048)
(52662)
自然(51526)
编号(50346)
自然科(50174)
自然科学(50163)
资助(49952)
自然科学基金(49306)
成果(42521)
(42436)
(37750)
重点(37384)
课题(36351)
发展(35475)
国家社会(35020)
(34901)
(34100)
中国(32563)
期刊
(146737)
经济(146737)
研究(89067)
中国(61190)
管理(40039)
(39286)
(38953)
科学(35386)
学报(34252)
教育(31264)
(31105)
金融(31105)
农业(26977)
大学(26490)
经济研究(24439)
学学(24325)
业经(23875)
技术(22488)
财经(21353)
问题(19520)
(18747)
(17851)
国际(16628)
世界(16177)
(15069)
技术经济(13809)
图书(13604)
(13063)
论坛(13063)
现代(12565)
共检索到4287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爱兰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许多国家从可持续发展理念出发,提出了许多新思想,特别在1992年联合国环发大会提出可持续发展道路之后,德国等欧洲国家首先提出了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并得到其他发达国家的积极响应.进而再生资源产业被许多国家作为战略性产业而得到迅速发展。近年来,我国再生资源产业发展较快。据统计,2003年我国废旧物资的回收总量已经达到8 400×104t,其中七大类废旧物资年回收量突破5 500×104t,年回收废旧物资总值约500×108元,2004年我国再生资源主要品种年加工处理量约为2 000×104t。但与世界发达国家比较,在废旧物资回收率、回收量、回收总值、回收结构、废弃物的综合利...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卢伟  
再生资源产业作为发展循环经济重要的组成部分,能够将各种有价废弃资源从社会经济系统输出端输送回输入端。在我国国内铁矿石、铜、铝等战略性资源日益匮乏、对外依存度不断上升的今天,发展再生资源产业的重要作用无可替代。截至2010年底,我国再生资源行业共有回收网点20万个,回收利用加工企业1万多家,从业人员1800万人,八大类主要再生资源回收总量达1.49亿吨,回收总值达5069亿元,较2009年增长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光富  鲁圣鹏  李雪芹  
本文系统分析中国再生资源产业发展存在的各种问题;采用专家咨询法,确定影响产业发展的核心问题和主要因素;运用解释结构模型(ISM),分析因素之间的逻辑关系,找出影响产业发展的最本质的因素及其相互之间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中国再生资源产业健康发展最迫切任务,为政府解决当前产业发展问题找到切入点。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戴玉才  董桂云  
本文从国家物质流分析模型出发,强调再生资源产业发展在提高自然资源生产率和资源循环利用率,降低环境负荷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进而提出我国再生资源产业发展的宏观目标与产业目标。根据实际调研和文献调查,提炼出再生资源产业的利益相关者应该采取的正确行动,指出应该运用经济、规制和教育3种主要手段及其组合来激励和约束各利益相关者做"正确的事情"。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黄少鹏  王珍  
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快速发展,GDP每年以10%左右的速度增长。然而,我国的经济发展还没有摆脱传统经济模式的束缚,即高强度的资源消耗。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白天  
汨罗市作为我国循环经济重要领域——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建设试点基地,其产业历史悠久,已初步建立社会化的再生资源回收系统、加工利用系统和废弃物资无害化处置系统,取得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本文运用SWOT分析法对汨罗再生资源产业进行了具体分析,就如何做大做强汨罗再生资源产业提出了发展的战略。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赵娟  周火平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扩大,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产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是我国再生资源产业发展也存在市场混乱,有序性不足,综合利用率低,浪费严重,产业管理薄弱,法制法规不健全,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不足等问题。为了大力推进我国再生资源产业的发展,应该加快法制建设,完善法律法规体系,提高技术水平,制定行业标准,政府可以实施优惠政策,完善管理体制,合理规划布局,保障资金来源,提高公众意识等。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宋林飞  
目前,再生资源产业被许多国家作为发展循环经济的关键产业而得到迅速发展。我国经济发展和循环经济兴起给再生资源产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期。但我国发展再生资源产业面临不少问题。主要表现为: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率低,产业管理有序性不足,产业集约化程度低,无害化处理环节缺失,产业规范化程度较低。大力推进我国再生资源产业发展,应确立率先发展再生资源产业的战略,实施政府奖励与优惠政策,实施政府优先采购政策;政府应激励企业开展技术研发,提高技术水平,为再生资源长期发展注入持久活力。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谭灵芝  张桂君  
再生资源产业的外部性等特性要求较为复杂的市场制度对其进行规范,我国目前管理再生资源产业的"税收政策+环境标准+直接控制"的政策模式基本适合国情,但在具体运用方面仍存在很多不足。长远来看,设计我国再生资源产业管理政策应围绕庇古税和标准制定来安排;必要的时候可辅以直接控制手段,但该手段不应该在我国今后再生资源产业管理中占主导地位。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光富  鲁圣鹏  李雪芹  
文章运用总体设计部思想和总体架构(EA)理论,构建中国再生资源产业顶层设计框架体系。基于产业的SWOT分析,从战略的高度,提出促进产业健康发展需要构建产业的顶层设计。在对产业顶层设计涵义与属性界定的前提下,借鉴日本、德国再生资源产业发展体系,系统探讨中国再生资源产业顶层设计的框架体系,并提出促进产业发展的若干建议。研究结果将丰富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管理理论,对指导与促进产业健康、协调发展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蔡吉跃  蔡振  
通过对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再生资源产业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可以得出,再生资源产业的发展不仅需要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包括完善的法律法规、有效的经济政策和科学的管理体制等,而且必须建立完备的再生资源产业体系。这给我国的启示是:我国不仅要建立和完善再生资源产业法律法规保障体系,制定再生资源产业的政策激励措施,改革和完善我国再生资源管理体制,而且要用产业化的思维,加强再生资源产业体系建设,做强做大再生资源产业。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满子会  
再生资源具有促进资源节约集约高效利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双重属性,是我国实现资源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领域。近年来,我国再生资源行业发展取得积极成效,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但其所面临的再生资源价格竞争力不强、企业规模普遍偏小、回收利用率较低、回收场地空间规划不合理等问题不容忽视。未来,随着资源供应压力的不断增加以及环保意识的提高,我国再生资源行业发展将迎来新的契机。据此,提出增强再生资源价格竞争力、加强产业上下游协同发展、多措并举提升再生资源需求、加强回收行业国土空间规划等政策建议,促进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行业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蓉  尹海萍  
对北京市再生资源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实地调研发现:北京市虽然已初步形成了再生资源的回收、加工、再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的产业链,但社会化的产业体系仍不健全、国有企业萎缩、新兴的民营企业规模较小、不正规作坊大量存在;产业链上各环节之间欠缺高效的衔接和整合机制;产业内部从业人员具有明显的"外来务工性",给环境和社会带来较大的"负外部性";产业外部监管体制混乱,协调机制差,管理手段单一,欠缺体系完备和操作性强的法律法规。在此基础上,笔者借鉴发达国家发展再生资源产业的法律建设、制度模式和政府引导等经验,提出北京市发展再生资源产业应当以构筑比较优势下的大产业链为主导方向为:以提升现有产业的市场化为基础立足、以形...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琼  王丽  廖斌  
以资源开发部门和最终产品供给部门的投入产出最大化为目标,对不可再生资源开发问题进行规整性决策。文章采用基于异步次梯度法的拉格朗日松弛算法求解稳态下不可再生资源价格和产量的增长率,并对求解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研究表明,技术创新对不可再生资源的规整性开发起到决定性作用;最终产品供给部门和开发部门的资源开发优先级约束、生产约束与资源开采净现值水平将显著影响不可再生资源产量的增长率。据此提出面向规整性开发与合理配置不可再生资源的管理策略。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冯慧娟  张继承  
再生资源产业链是否有足够的运行动力,是制约再生资源产业健康发展的瓶颈。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再生资源产业链的构成和运行机制,认为目前我国资源再生产业运行的基本动力主要依靠企业内部成本外部化和牺牲劳动者的社会福利获得。必须改变目前这种不可持续的回收利用模式,通过寻求产业链运行的其他动力来源,实现我国资源再生产业的健康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