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81)
- 2023(11592)
- 2022(9493)
- 2021(8708)
- 2020(7515)
- 2019(16578)
- 2018(16446)
- 2017(31975)
- 2016(17573)
- 2015(19110)
- 2014(19226)
- 2013(18992)
- 2012(17134)
- 2011(15208)
- 2010(15431)
- 2009(14819)
- 2008(15113)
- 2007(13818)
- 2006(12047)
- 2005(11349)
- 学科
- 业(86071)
- 企(80586)
- 企业(80586)
- 济(73007)
- 经济(72874)
- 管理(72476)
- 方法(30722)
- 财(30288)
- 业经(28199)
- 农(24765)
- 数学(22509)
- 务(22454)
- 财务(22423)
- 制(22412)
- 财务管理(22393)
- 数学方法(22289)
- 企业财务(21307)
- 农业(17962)
- 技术(17663)
- 体(17088)
- 中国(16616)
- 体制(15257)
- 划(14935)
- 策(14823)
- 和(13915)
- 理论(13793)
- 企业经济(12484)
- 银(12425)
- 银行(12407)
- 经营(12293)
- 机构
- 学院(253448)
- 大学(248651)
- 济(107030)
- 经济(105012)
- 管理(102436)
- 理学(87769)
- 理学院(86896)
- 管理学(85832)
- 管理学院(85344)
- 研究(79229)
- 中国(64257)
- 财(55849)
- 京(51137)
- 科学(45833)
- 农(43270)
- 财经(43225)
- 江(39794)
- 所(39689)
- 经(39208)
- 中心(36441)
- 业大(35600)
- 研究所(35187)
- 农业(33964)
- 经济学(32242)
- 财经大学(31842)
- 北京(31746)
- 州(30929)
- 商学(29980)
- 商学院(29717)
- 经济学院(28991)
- 基金
- 项目(162025)
- 科学(130233)
- 基金(120540)
- 研究(119276)
- 家(103923)
- 国家(102985)
- 科学基金(90527)
- 社会(78535)
- 社会科(74509)
- 社会科学(74493)
- 基金项目(63780)
- 省(63624)
- 自然(58337)
- 自然科(57042)
- 自然科学(57027)
- 自然科学基金(56124)
- 教育(54281)
- 划(52176)
- 资助(48469)
- 编号(46888)
- 成果(37804)
- 业(37519)
- 创(37056)
- 部(36679)
- 制(36098)
- 重点(35951)
- 创新(33761)
- 发(33675)
- 国家社会(32826)
- 性(32723)
- 期刊
- 济(124704)
- 经济(124704)
- 研究(74672)
- 中国(50572)
- 财(49124)
- 管理(44198)
- 农(41529)
- 学报(35064)
- 科学(34929)
- 农业(28129)
- 大学(27836)
- 学学(26685)
- 融(26416)
- 金融(26416)
- 财经(22464)
- 技术(22454)
- 业经(22152)
- 教育(21787)
- 经(19293)
- 经济研究(19129)
- 业(17516)
- 问题(15949)
- 财会(14742)
- 技术经济(14080)
- 现代(13227)
- 世界(12633)
- 会计(12471)
- 贸(12336)
- 商业(12317)
- 版(11768)
共检索到3847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陈小文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朱青
当前我国正在大力提倡发展企业年金,而作为一种自愿性的企业补充养老保险计划,它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经济激励措施。从国外的经验看,税收优惠在这方面可以发挥重要作用。本文首先介绍了国外企业年金计划的税制概况,并对各国的公共养老金计划与企业年金计划的税收制度进行了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我国企业年金计划税制设计的基本原则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企业年金 税收制度 税收优惠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陈稳进
企业的融资结构是各种资金来源分布状况的总称。不同国家的同一时期以及同一国家的不同时期企业的融资结构不同。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的融资结构与融资次序依次为:内部融资、债券融资、股权融资、银行贷款。发展中国家则是:银行贷款、股权融资、留存收益、债券融资。中国企业的融资结构依次为:银行贷款、国债融资、股票融资、内源融资。在经济结构调整时期,我国企业不仅要进行存量资本结构的优化,而且要开展增量资本结构的调整。
关键词:
融资结构 融资次序 结构调整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叶苗苗
与西方国家企业绩效评价产生的背景不同,我国企业绩效考核评价的产生有其自身原因。本文比较了中美企业经营绩效评价的演进,并借鉴德国公司治理与绩效评价演进的经验,最后对国外绩效评价的启示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
企业业绩评价 业绩评价体系中外比较 启示
[期刊] 会计之友(下旬刊)
[作者]
张蕊
回顾历史是为了更好地总结、借鉴和指导未来。本文针对中外企业业绩评价历史演进的阐述、分析与总结,得出四点重要启示。为更好地设计现阶段企业业绩评价指标体系,并根据变化了的经营环境把握未来企业业绩评价方向和原则,提供依据和参考。
关键词:
业绩评价 演进 启示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张庆龙 方汉林
由于中外跨国企业的发展历史、金融监管环境具有差异性,导致其在组织架构、实施平台、人才储备上也存在差异。通过对比中外企业司库管理的差异,得到三点启示:跨国企业的发展是司库管理体系建设的重要助推因素;监管环境的不断优化是我国司库管理体系建设的重要制度保障;组织架构和人才是未来我国司库管理体系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障碍性因素。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刘福国
中外股份制企业的差异与启示刘福国我国把调整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关系,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有鉴于此,按市场经济的要求实现政企分开,确立产权关系,造就市场主体,对国有企业按公司制要求进行改造,便被确定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郑英隆
国外企业购并与分解交织的理论启示郑英隆在世界各国抢占迈向21世纪的制高点,力争世纪交接主动权的战略性竞争中,一个很值得重视的问题是微观领域的企业扩展(包括外延扩展和内涵扩展)及其扩展方式的变化。一、企业购并与分解相互交织处于世纪之交的企业扩展主要有两...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夏同水
本文认为,西方发达国家企业并购动机主要是市场导向型、竞争导向型和战略导向型,而我国企业的并购动机则主要是政府及政策导向型、资源导向型和投机导向型,这是市场性、竞争性、战略性、资源性、政策性(即政府的作用)和投机性等多方面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文章提出,企业并购应当从企业长远发展的角度出发,消除非理性的并购动机,使并购真正成为企业发展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我国的企业并购,一方面要进一步规范政府行为,杜绝硬性的行政性行为,更多地使用经济手段,使政府积极科学的作为与市场机制有机结合;另一方面企业要端正并购动机,进行双向及多向思考,注重与目标企业间的优势互补与资源共享,整合双方的优势资源,追求企业的持续发...
关键词:
企业 兼并 收购 并购动机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孙芳伟
文章阐述了研究并购支付方式的必要性,分析了选择并购支付方式时应考虑的各种关键因素。通过比较发达国家企业与国内6891个上市公司并购样本数据,总结了中国上市公司并购支付方式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指出中国企业应随着资本市场融资工具的丰富不断创新和发展多样化的并购支付方式。
关键词:
上市公司 并购 支付方式 公司价值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曾成桦
中国企业在国际并购前所表现的激情、并购后展现的迷茫已成为一种中国符号,与跨国企业在中国的并购形成鲜明对比。"我以为2亿美元就能拿下。"因实施了一系列国际并购业绩不佳而近年很少公开露面的TCL掌舵人李东生,2007年5月1日坦率地谈起TCL国际并购路上的教训:并购汤姆逊的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马金城
与国外企业并购的特点比较 ,在并购的推动力、并购动机、并购方式、并购程序、代价支付形式、并购的行业选择等方面 ,我国国内企业的并购有着不同的特点。要规范我国国内企业间的并购行为 ,促进外资参与我国国内企业并购 ,就必须在认识这些不同特点的基础上 ,从并购政策和并购管理方面加强对我国企业参与并购行为的合理引导。
关键词:
并购 并购重组 外资并购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辛酉
外贸是一场商品的“世界大战”,“奇兵”出动,常能起“铁甲”突击之效。这里的若干实例,可资一思。——以替人解忧为己生财 A企业,在外贸经营中特别注意处理好与客商的关系,主动为他们解忧。去年,香港的一个老客户接到一份订单,要货甚急,便急电该厂,要求无论如何也要帮助赶产。厂里立即动员和组织职工,除夕之夜也加班加点,保证按时、按质、按量交货,使客户满意而归。就这样,这家工厂与一些外商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促进了对外贸易,使产品顺利地打入了国际市场,并借助关系户在海外积极推销产品,赚取了较多外汇,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