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586)
- 2023(13921)
- 2022(12099)
- 2021(11282)
- 2020(9218)
- 2019(21357)
- 2018(21434)
- 2017(40776)
- 2016(22302)
- 2015(25224)
- 2014(25320)
- 2013(25135)
- 2012(23526)
- 2011(21272)
- 2010(21475)
- 2009(19418)
- 2008(18999)
- 2007(16584)
- 2006(14838)
- 2005(13211)
- 学科
- 济(95656)
- 经济(95553)
- 管理(60802)
- 业(58494)
- 企(46991)
- 企业(46991)
- 方法(38254)
- 数学(32529)
- 数学方法(32163)
- 中国(29707)
- 地方(26697)
- 农(25281)
- 贸(21554)
- 贸易(21541)
- 业经(21511)
- 易(20875)
- 学(20375)
- 财(19922)
- 农业(17172)
- 环境(15611)
- 制(15409)
- 理论(15362)
- 技术(15314)
- 和(15198)
- 银(14499)
- 银行(14453)
- 融(14421)
- 金融(14420)
- 发(14316)
- 地方经济(13967)
- 机构
- 大学(317768)
- 学院(316916)
- 济(126169)
- 管理(124745)
- 经济(123226)
- 研究(111797)
- 理学(107182)
- 理学院(105900)
- 管理学(104157)
- 管理学院(103578)
- 中国(82067)
- 科学(69947)
- 京(69815)
- 所(56784)
- 财(55874)
- 农(51865)
- 研究所(51663)
- 中心(49746)
- 业大(47202)
- 江(46932)
- 北京(44802)
- 范(44501)
- 财经(44472)
- 师范(44065)
- 院(41121)
- 农业(40507)
- 经(40383)
- 州(38960)
- 经济学(37024)
- 师范大学(35722)
- 基金
- 项目(216011)
- 科学(169328)
- 研究(159202)
- 基金(154280)
- 家(134333)
- 国家(133167)
- 科学基金(113968)
- 社会(98815)
- 社会科(93581)
- 社会科学(93557)
- 省(85022)
- 基金项目(82507)
- 自然(73875)
- 教育(72406)
- 自然科(72128)
- 自然科学(72115)
- 划(71612)
- 自然科学基金(70775)
- 编号(65440)
- 资助(63412)
- 成果(53226)
- 发(50047)
- 重点(48264)
- 部(47006)
- 课题(45880)
- 创(44727)
- 创新(41684)
- 科研(40749)
- 发展(40107)
- 教育部(39994)
- 期刊
- 济(143116)
- 经济(143116)
- 研究(97503)
- 中国(63182)
- 学报(48794)
- 农(47219)
- 科学(46141)
- 管理(46077)
- 财(39478)
- 教育(39279)
- 大学(36577)
- 学学(34165)
- 农业(33375)
- 融(27935)
- 金融(27935)
- 技术(27724)
- 业经(24426)
- 经济研究(22329)
- 财经(20617)
- 问题(20434)
- 图书(18039)
- 经(17587)
- 业(17245)
- 科技(15927)
- 理论(15583)
- 贸(15527)
- 技术经济(15240)
- 现代(14994)
- 资源(14588)
- 实践(14364)
共检索到4770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周炳中 辛太康
本文在阐述港口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内涵和外延的基础上,选取我国7个主要港口城市以及国际航运中心城市鹿特丹、新加坡和香港,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二级模糊综合评价法,评价并分析比较国内国际主要港口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主要港口城市在港口生产能力上的评价值为0.055~0.645之间,上海等城市与国际大港差距较小;但在经济发展能力、资源环境支撑能力、智力支持能力和社会协调能力等方面,评价均值分别为0.278、0.529、0.255,仅相当于国际港口城市同类评价值的50.3%、79.1%和33%。因此,可持续发展整体能力评价值在0.239~0.465之间,只及国际城市的50%,国内港口...
关键词:
港口城市 可持续发展 比较研究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吴静
在分析现代化港口与城市发展关系的基础上,结合天津市发展的实际规模和水平以及未来发展潜力,尝试建立现代化港口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加权线形和法计算指标综合分值,对天津市作为港口城市的现代化水平进行评价,进而提出天津市实现现代化港口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和建议。
关键词:
港口城市 现代化 指标体系 天津市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贺丹 李文超
沿海港口城市在地理上具有优势,其开行和发展中欧班列对于打造海陆联运枢纽、践行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甬新欧"班列作为宁波连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桥梁,是宁波融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重要举措。"甬新欧"班列自开通运行以来,已经由初始的零星运行班列逐步实现了常态化运营,但在运行成本、货源控制、运营管理、区域竞争等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为从根本上解决班列运行中存在的内部瓶颈和外部障碍问题,最终实现班列的可持续运营,须从内外部两方面入手提升"以需求开发求生存、以成本优化增效益、以管理创新促发展"的内部发展机制,协调"跨领域多方合作与同行业有序竞合"的外部发展...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高宗祺 昌敦虎 叶文虎
通过分析诸多国际上典型港口城市发展历程及其演变趋势发现,港口与港口城市各有其发展趋势路径。其原因一方面系港口与港口城市两者所需发展要素并不完全一致,各有其发展动力引致;另一方面两者在发展阶段很容易受外在政、经环境因素影响,进而导致最终发展趋势的相异。本文以香港、鹿特丹、浏河与伦敦等港口城市为案例进行研究,即可看出各案例间演变趋势的分歧所在。通过本文分析,建议港口城市所在区域各级主管机构制订港口城市发展方向时,应注重统筹区域全局利益并以局部港口发展的总体利益最大化为中心;决策者在拟定或选择发展战略时,应以港口城市与整体区域的可持续发展为战略发展目标,根据各港口与港口城市发展要素可能出现的变化,主...
关键词:
港城关系 港口城市 可持续发展 发展要素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盾
经济特区的设置,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冲破“闭关锁国”的束缚与禁锢,以“封闭型”经济向“开放型”经济转化的突破口。目前经济特区的建设,虽还处于开创阶段,但已取得了若干成功的经验与积极的成果,使我们能够运用这些经验,扩大这些成果,排除各种障碍,更加放手大胆地实施进一步的对外开放。邓小平同志不久前指出:“中国实行的对外政策,不是收,而是继续放。”中央书记处和国务院今年四月召开的沿海部分城市座谈会建议:“进一步开放由北至南十四个沿海港口城市,作为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一个新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翠霞
文章通过对一个沿海港口城市的生态旅游系统能值指标体系构建和统计分析发现:2012—2014年该城市的生态旅游系统可持续发展指标值依次为3.324、3.493、4.237。即该城市是具有发展潜力的,并且其旅游可持续发展水平与当地的旅游经济收入呈正相关关系。但是,其指标值有逐年增长的趋势,表明该城市对旅游系统内资源的开发利用还远远不够。由此得出的启示是:今后我国沿海港口城市的政府部门在提高当地旅游经济收入的同时,应进一步降低旅游者对当地旅游产品和资源的损耗和破坏,并提高对旅游系统内资源的开发利用效率。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能值理论 生态旅游 秦皇岛市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耀光,韩增林,杨荫凯,王涌,朱华晟
文中对辽宁港口资源及其开发、港口布局、地域组合形成与演变过程、生产状况与特征进行了分析,对辽宁港口在区域经济中的地位以及辽宁港口进一步持续发展问题进行了研究。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熊勇清 许智宏
利用格兰杰因果检验、Johansen协整检验和面板数据回归模型,考量海上丝绸之路上港口物流与港口城市经济的动态关系以及相互作用机制。结果显示:港口物流与港口城市经济之间存在长期的稳定关系,港口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与港口城市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双向因果关系,货物吞吐量对港口城市经济的贡献度大于集装箱吞吐量对港口城市经济的贡献度,港口城市经济对货物吞吐量的方差贡献度大于港口城市经济对集装箱吞吐量的方差贡献度。结果表明,发展和促进重点港口城市经济发展与港口物流发展,符合"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目标。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熊勇清 许智宏
利用格兰杰因果检验、Johansen协整检验和面板数据回归模型,考量海上丝绸之路上港口物流与港口城市经济的动态关系以及相互作用机制。结果显示:港口物流与港口城市经济之间存在长期的稳定关系,港口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与港口城市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双向因果关系,货物吞吐量对港口城市经济的贡献度大于集装箱吞吐量对港口城市经济的贡献度,港口城市经济对货物吞吐量的方差贡献度大于港口城市经济对集装箱吞吐量的方差贡献度。结果表明,发展和促进重点港口城市经济发展与港口物流发展,符合"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目标。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于子晴 曹小曙 柳婕妤
港口作为中国融入世界经济的平台,港口和港口城市的发展密切相关。本文选取中国十四个主要港口城市,通过构建灰色关联模型深入分析研究了1990-2010年中国主要港口、城市发展特征及港城关联度。研究表明:①二十年间,城市港口吞吐量规模差异缩小,增长率差异增大;②随着港口经济的发展,港口城市的外向型经济特征发展显著;③1990-2010年间港城关系的发展呈现阶段化发展特征:1990-1995年以及2005年之后呈现较高的港城关联度,1995-2005年呈现相对较低的港城关联度。
关键词:
主要港口 港城关联度 灰色关联模型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高蒙蒙 秦曼曼
通过借鉴前人关于外商直接投资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研究理论,对宁波外商直接投资状况及其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进行研究,分析了其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提出了进一步提高外资质量和水平促进宁波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可持续发展 港口经济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高宗祺 昌敦虎 叶文虎
港口城市的空间结构实际上是港口空间地域与城市空间地域的结合,二者发展取向相异却结合为一体。长期以来"港兴城兴,港衰城衰"的发展思想成为各港口城市的发展与规划理念,以致我国沿海城市大量兴建港口设施和出台促进港口业发展的政策,导致城市间港口群的竞争加剧,资源重复配置。本文总结不同的港口城市发展历程,发现港口的发展与港口城市的发展不一定要保持一致,"港衰"不一定引起"城衰"。港口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应该是港口功能发挥与腹地社会经济发展相互作用的结果,港口功能的调整、腹地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地区制度和政策的制定,三者应加以统筹考虑。当前我国港口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一方面要探索港口与港口城市发展差异化的可能性,...
关键词:
港口城市 发展战略 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成 王茂军 杨勃
文章模拟映射"丝路"沿线中外港口关联网络,引介2-模社会网络分析方法,讨论15个主要港口节点外向航运关联结构的同构性;摒弃网络结构分析时的自洽和自证不足,基于航运网络外的社会经济要素,挖掘港口城市网络关联的内在机制,讨论航运关联结构与港口城市产业结构相似性关系结构的耦合特征。研究发现:(1)沿线航运网络呈现以中国—东南亚地区紧密关联为重心的空间关联格局,上海、深圳—新加坡、巴生港共同架构起沿线港口低耗高效的轴辐式关联网络结构;(2)从个体节点中心度、整体网络格局、局部核心网络组织和主导链接群组等不同层面,分别佐证了中国港口外向关联的同构性,极易导致重复、低效、不经济的航运活动频现;(3)经关系—关系层次假设检验得到,15个港口城市外向关联结构与港城职能相似性结构存在耦合关系;(4)木制品、纸制品和运输设备制造相关行业较为发达的港口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运输能力、经济开放度较高的港口城市,以及劳动力和进出口规模相异的城市,航运关联结构同构性较强。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唐宋元
港城关系包括港城之间的经济关系、地理关系、管治关系与文化关系,这些关系具有多样化与复杂性特点,且始终处于动态变化之中。港口城市应准确把握港城关系演变的特点,在制定城市发展战略中,既重视港城关系,又不能夸大港口的作用,最大限度地促进新型港城关系构建。
关键词:
港口 港口城市 港城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