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135)
- 2023(20250)
- 2022(17351)
- 2021(16252)
- 2020(13716)
- 2019(31419)
- 2018(31069)
- 2017(59485)
- 2016(32490)
- 2015(36380)
- 2014(36355)
- 2013(35753)
- 2012(32787)
- 2011(28941)
- 2010(29109)
- 2009(27012)
- 2008(27019)
- 2007(24363)
- 2006(21316)
- 2005(18898)
- 学科
- 济(128253)
- 经济(128100)
- 业(113557)
- 管理(108452)
- 企(101178)
- 企业(101178)
- 方法(61255)
- 数学(50371)
- 数学方法(49530)
- 财(40651)
- 农(37135)
- 业经(35549)
- 中国(32207)
- 务(29827)
- 财务(29735)
- 财务管理(29680)
- 企业财务(28254)
- 制(26397)
- 理论(26217)
- 学(26203)
- 农业(25588)
- 技术(24915)
- 地方(23287)
- 和(22326)
- 贸(21677)
- 贸易(21657)
- 易(21019)
- 划(20546)
- 策(19825)
- 银(19687)
- 机构
- 学院(460816)
- 大学(457468)
- 管理(183417)
- 济(177413)
- 经济(173408)
- 理学(158021)
- 理学院(156308)
- 管理学(153221)
- 管理学院(152362)
- 研究(143855)
- 中国(112041)
- 京(97210)
- 科学(90668)
- 财(85332)
- 农(75398)
- 所(72082)
- 江(69933)
- 业大(68836)
- 财经(68040)
- 中心(67545)
- 研究所(65080)
- 经(61855)
- 北京(60868)
- 农业(58995)
- 范(58734)
- 师范(58114)
- 州(56561)
- 院(52659)
- 经济学(52424)
- 财经大学(50501)
- 基金
- 项目(307430)
- 科学(242035)
- 研究(223757)
- 基金(222468)
- 家(193466)
- 国家(191766)
- 科学基金(166464)
- 社会(139418)
- 社会科(132023)
- 社会科学(131987)
- 省(121760)
- 基金项目(117276)
- 自然(110253)
- 自然科(107813)
- 自然科学(107786)
- 自然科学基金(105861)
- 教育(104574)
- 划(101208)
- 资助(92673)
- 编号(91362)
- 成果(73703)
- 重点(68195)
- 部(67001)
- 创(66096)
- 发(64154)
- 课题(62907)
- 创新(61167)
- 科研(58968)
- 大学(58098)
- 教育部(57625)
- 期刊
- 济(198024)
- 经济(198024)
- 研究(131139)
- 中国(89083)
- 管理(73352)
- 学报(72641)
- 财(70839)
- 农(68937)
- 科学(66131)
- 大学(56110)
- 教育(53520)
- 学学(52735)
- 农业(47475)
- 技术(44769)
- 融(39756)
- 金融(39756)
- 业经(34127)
- 财经(33660)
- 经济研究(30295)
- 经(28868)
- 业(27124)
- 问题(25282)
- 技术经济(24202)
- 图书(23931)
- 版(22728)
- 科技(22502)
- 财会(22047)
- 统计(21640)
- 现代(21335)
- 理论(21083)
共检索到6798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凤霞 夏爽 陈亚娟
互联网时代的创新经常发生在意想不到的市场,沿袭以往仅仅依赖高层决策者识别创业机会并发起创业项目的做法会使企业失去很多发展机遇,由中基层员工主动识别创业机会、发起公司创业项目变得愈加必要。运用探索性案例研究法,以腾讯公司不同发展阶段由中基层员工主导的3次成功创业案例(QQ秀、QQ空间和微信)为研究对象,遵循创业机会识别、开发、价值实现的逻辑思路展开研究,得到创业过程的构成要素,即创业机会感知与传递、公司创业决策、团队组建和资源整合、产品开发与市场开发、新业务生成与成长、战略更新与组织变革等6个方面的关键要素,提炼出与各关键要素相匹配的管理机制——赛马机制、容错机制、快速决策机制、提出者负责制、共享型学习机制、基于顾客体验的快速迭代机制,进而构建起中基层员工主导型公司创业过程模型。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盛南 王重鸣
社会型创业是一种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快速兴起的兼顾经济利益与社会福利的经营理念,社会创业导向则是反映企业社会型创业核心内涵的构思。遵循结构行动理论的脚本分析框架,从合法性、胜任性和支配性3个方面对4家样本企业的行为逐一进行分析,进而对分析结果实施了跨案例比较,发现社会创业导向由企业社会匹配、共赢规则创新和边缘资源整合3个两两相关的维度构成。
关键词:
社会型创业 社会创业导向 案例研究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张洪金 胡珑瑛 谷彦章
本文以北京京东世纪贸易有限公司为研究对象,运用扎根理论编码的单案例研究方法探讨用户体验、创业者特质与公司创业机会识别的作用关系。研究发现,用户体验是创业动机和公司创业机会识别的前置因素;创业动机是用户体验与公司创业机会识别作用关系的中介因素;创业者特质是用户体验与公司创业机会识别作用关系的调节性因素;内外部环境是用户体验、创业者特质与公司创业机会识别作用关系的调节性因素。研究成果丰富了公司创业机会识别的理论内涵,扩展了用户体验和创业者特质理论边界。研究结论为在位企业进行公司创业机会识别提供了理论依据,为体验经济背景下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实践启示。
关键词:
用户体验 创业者特质 公司创业 机会识别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罗瑾琏 王象路 程国萍 钟竞 耿新
本文采用纵向单案例研究方法,通过探析科创板上市SN公司突破高精度北斗/GNSS技术,并将创新成果转为规模化市场应用的创业历程,解构了科创企业创新架构的设计逻辑与演进过程。研究发现:(1)科创企业创新架构的设计逻辑是从管理者认知上升到战略性意义建构,进而构建创新架构的认知与行动过程:在初创期,科创企业管理者在面临导航技术封锁时形成技术自主型认知,通过自主创新的战略性意义建构,构建创新单元紧密耦合、董事长嵌入的铅球态创新架构;在发展期,科创企业管理者在面临北斗产业竞争时形成技术孵化型认知,通过技术—市场双元的战略性意义建构,构建探索—利用创新单元结构分离、董事长牵引的哑铃态创新架构。(2)以董事长、总经理共同领导而形成的创新赋能—协同机制是科创企业创新架构产生创新效应的关键:在初创期董事长行动赋能与总经理要素协同的作用下,科创企业以铅球态创新架构实现技术突破;在发展期董事长认知赋能与总经理文化协同的作用下,科创企业以哑铃态创新架构实现技术升级与技术转化。(3)科创企业经历内部单元聚合、关键资源导入以及运作机制更新,实现由铅球态向哑铃态创新架构的演进。本文研究发现不仅揭示了科创企业创新架构的设计逻辑与演进机理,也为我国科创企业通过创新架构设计来实现“卡脖子”技术突破提供了启发与参考。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尹苗苗 周冰玉 冯心莹 田雨琪
内部创业是企业实现自我更新并重塑竞争优势的重要成长方式,越来越引起学术界的重视。现有研究把创业机会作为内部创业研究的一个关键要素,但依然很少从机会开发视角深入揭示这一过程。基于此,本文从机会开发视角,对腾讯公司开展嵌入式案例研究,揭示"信息来源—机会识别—机会利用—内部创业进入模式选择"的内部创业过程。研究进一步丰富细化了内部创业机会类型,揭示了企业的内部创业过程,探究了企业如何选择内部创业进入模式,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企业内部创业进入模式的间断平衡和动态演化机制,对理论与实践均有重要启发意义。在理论上,丰富了内部创业机会相关研究,完善了内部创业相关理论;在实践中,为企业"追求卓越",实现"基业长青",获取持久竞争优势,提供了有效途径。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贾少谦 单宇
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成为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机遇和推动产业变革的战略制高点。本文以H公司为案例研究对象,挖掘科技企业在数字服务化过程中通过资源集成开发数字服务的内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科技企业数字服务化过程中的数字服务开发是基于资源外部集成和资源内部集成实现的。资源外部集成机制的核心在于实现资源优化配置,资源内部集成机制的核心在于建立关键链接关系。资源外部集成机制具体反映在身份视图和能力视图,前者主张对核心支持性资源要素进行筛选,以助力数字服务开发,后者考量外部资源与现有知识库的接近程度,通过整合和撬动资源充分发挥资源价值;资源内部集成机制具体反映在效率视图和权力视图,前者主张对具有链接关系的要素进行集成,以实现成本最小化,后者主张强化关键要素之间的链接关系,并使其衔接到整体系统中。由此,企业通过资源外部集成与资源内部集成的匹配,为数字服务化过程中的数字服务开发提供支撑。本文拓展了资源集成理论的解释边界,并深化了对数字服务化研究的理解。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华晶 姚琴
在全球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创业不再局限于经济领域,而是兼顾社会价值和环境价值的新课题。通过对国外绿色创业研究的梳理和提炼,本文依据经济机会和社会环境两个维度,结合内外因素的影响,构建了绿色创业者的区别模型,并在四类绿色创业者的划分基础上,对中国企业践行绿色创业的路径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最后提出了推进中国绿色创业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陶小龙 甘同卉 张建民 姚建文
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会激发企业进行开放式创新,跨界创新作为开放式创新的一种形式,是小微创业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有效途径。基于跨界搜索视角,应用SPS案例研究法进行相关资料收集与分析,初步构建了小微创业企业跨界创新模式框架。通过跨界搜索知识、科学技术和社会关系,实现不同维度跨界战略与跨界能力组合式协同提升,是企业实现跨界创新的有效模式,也是小微创业企业不断创新的作用机制。
关键词:
创业型企业 跨界创新 跨界搜索 案例研究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刘爽 单宇
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数字技术的蓬勃发展驱动了组织间的跨界合作与价值共创,核心企业能否在构建数字商业生态系统的过程中塑造互补性是企业建立优势的关键。本文针对科大讯飞构建数字商业生态系统的实践,探讨了数字商业生态系统互补性优势的构建。研究发现:(1)数字商业生态系统互补性的构建呈现过程化特征,核心企业首先通过搜索与吸引选择互补的生态伙伴进入,进一步通过建立关联结构和强化链接关系与生态伙伴建立连接,最后通过价值要素共享与反哺要素转化实现与生态伙伴核心能力的互补;(2)在核心企业的主导下,围绕数字技术积累互补资源,基于数字技术开发与应用建立稳定依存关系,最终利用互补资源实现价值共创,将围绕数字技术的互补资源转化为促进数字商业生态系统发展的价值,建立数字商业生态系统的互补性优势。本文最终形成的理论框架,能够弥补现有研究对生态系统互补性形成考量不足所造成的研究缺口,丰富了对数字商业生态系统互补性优势构建的认知,并基于数字技术描绘了数字商业生态系统的特性。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姚晨
数字经济时代,数字技术渗透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各个环节,催生出大量新的创业机会和创业情境。采用案例研究方法,通过对众创空间头部企业创业生态系统进行研究,揭示数字化情景下创业生态系统演化过程与机制。研究发现:(1)众创空间创业生态系统演化过程经历了3个重要阶段,即创业主体和创业要素集聚阶段、数字平台嵌入创业网络形成阶段以及线上、线下空间相融合的创业生态系统形成阶段;(2)线上、线下双网络机制推动众创空间创业生态系统演化,成为创业生态系统可持续运行的重要机制;(3)随着创业生态系统的不断演化,创业生态系统根据市场变化,通过双网络机制实现自组织模式,呈现从无序到有序、从低级到高级的可持续发展状态。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张敬伟 靳秀娟
创业战略是决定新创企业创业成败的关键,但学界对于新创企业如何开发可行性创业战略知之甚少。从认知与行动结合视角出发,通过案例研究方法纵向考察技术型新创企业创业战略开发过程,结果发现:第一,创业战略可以解构为若干战略模块,以战略模块为单元开展认知活动和学习行动能够促进创业者机会表征演化,有助于形成逻辑连贯的创业战略;第二,创业战略开发过程中,认知活动与学习行动结合方式具有多样性,由此识别并剖析迭代聚焦和多模块并行这两种创业战略开发模式。结论可深化学界对新创企业创业战略开发过程的理解,有助于促进新创企业创业战略开发实践。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杨桂菊
老字号品牌成长与新品牌营销不同,更重要的是体现在对传统继承上的创新。现有战略创业理论强调企业发挥战略优势基础上的创业与创新,但总体上以发达国家技术先进企业为研究对象,对中国老字号企业的具体战略创业行为及其实现过程解释不足。为了构建本土老字号企业的战略创业分析框架,本文对恒源祥的品牌成长路径进行了探索性研究。结果显示,老字号企业的战略创业行为以"争做第一"、"变革治理结构"、"构建外部网络关系"、"建立内部学习型组织"、"树立国际化形象"为主,并借此推动企业的品牌创新和文化创新,从而突破发展瓶颈,最终实现老字号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志刚 刘振 张玉利
产业集群与裂变型创业存在相互影响,集群背景构成了裂变型创业的有利条件。本文运用案例研究和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对双重案例进行独立分析和比较研究。中国情境下产业集群内部的裂变型创业具有生存创业为主、机会创业为辅,企业渐进发展、组织业务多元,人力资源是成功关键,集群特质影响裂变型创业效果等四个典型特征;而且,与国外既有研究结论不同,中国集群背景下的裂变型创业在裂变动机、技术研发、优势共享、关系网络、业务分工和竞争态势等六个方面均具有自身独特性。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张敬伟 王迎军
基于新企业商业模式构建与企业成长是一个共生演化过程的观点,运用三个案例对新企业商业模式构建过程进行了纵向研究。发现:第一,新企业商业模式构建过程可分为启动、重构和确立三个阶段,新企业在不同阶段的主要任务和应对不确定性的策略不同;第二,新企业商业模式构建过程是一个定义业务、探索业务经营方式,直至实现业务可持续发展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市场定位调整往往更为普遍,并引领商业模式其他维度的调整,创业者对不确定性的权变应对是定位调整的内在原因;第三,新企业商业模式构建不同阶段的转换并非自然而然,而是各受一组特定因素的驱动作用。这些发现为透视"新企业如何在调整中实现成长"的问题提供了新的观点。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帅 徐宁
现代公司普遍以薪酬、股权等显性契约对其高管进行激励,但随着该类契约的局限性逐步凸现,深入探究如何发挥声誉的激励效用,是实现不同高管激励契约配置与协同的前提与基础。本文承续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对声誉提出的理论框架,通过案例研究方法,揭示了声誉的三重激励效用,即信号效用、工具效用和心理效用。并从实践层面归纳新的研究发现,阐释了激励效用的实现途径,构建了以声誉为激励物和强化物的循环性声誉激励机制,以期通过深化声誉激励的研究为公司高管激励的理论和实践提供有益指导。
关键词:
高管声誉 激励效用 实现途径 案例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数字时代创业加速器如何赋能新创企业成长?——基于海创汇的探索性案例研究
科研团队结构对团队创造力的影响——基于研究型大学科研团队的探索性案例研究
新创企业联盟网络的动态演化——基于创新企业的多案例探索性研究
企业“微创新”的治理生态研究——基于微创新多种案例的探索性研究
关系身份视角下夫妻创业共同领导行为探索性研究
互联网企业发展过程中商业模式的演变——基于腾讯的案例研究
创新驱动下企业创新能力提升路径及机制——基于单案例的探索性研究
产业集群生长中创业者的驱动作用研究——基于深度访谈的探索性分析
基于LSSC的物流企业成长机理——探索性多案例研究
企业网站服务质量的探索性研究——基于交易过程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