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968)
- 2023(8771)
- 2022(7395)
- 2021(6799)
- 2020(5315)
- 2019(12183)
- 2018(11889)
- 2017(22042)
- 2016(11838)
- 2015(13428)
- 2014(13492)
- 2013(13210)
- 2012(13076)
- 2011(12174)
- 2010(12651)
- 2009(11515)
- 2008(11507)
- 2007(10633)
- 2006(9700)
- 2005(9109)
- 学科
- 济(57535)
- 经济(57484)
- 管理(28105)
- 业(27181)
- 地方(20913)
- 贸(20167)
- 贸易(20150)
- 易(19433)
- 企(19338)
- 企业(19338)
- 中国(19129)
- 农(17618)
- 方法(15186)
- 业经(13556)
- 数学(11971)
- 农业(11770)
- 数学方法(11757)
- 地方经济(11322)
- 学(11249)
- 发(10502)
- 制(10281)
- 融(10226)
- 金融(10225)
- 银(9869)
- 银行(9854)
- 行(9673)
- 环境(9132)
- 关系(8695)
- 财(8551)
- 理论(8345)
- 机构
- 学院(174935)
- 大学(170934)
- 济(72847)
- 经济(71151)
- 研究(69181)
- 管理(58213)
- 中国(52076)
- 理学(47837)
- 理学院(47166)
- 管理学(46211)
- 管理学院(45888)
- 科学(42022)
- 京(38677)
- 所(36322)
- 农(32600)
- 研究所(32520)
- 财(31426)
- 中心(30552)
- 江(29191)
- 范(26507)
- 师范(26247)
- 院(25409)
- 北京(25399)
- 业大(25311)
- 农业(25038)
- 州(23907)
- 财经(23616)
- 省(22283)
- 经济学(21373)
- 经(21140)
- 基金
- 项目(107190)
- 科学(82372)
- 研究(81341)
- 基金(73042)
- 家(64235)
- 国家(63632)
- 科学基金(52247)
- 社会(49448)
- 社会科(46752)
- 社会科学(46744)
- 省(43472)
- 基金项目(37754)
- 教育(36666)
- 划(36315)
- 编号(34477)
- 自然(31764)
- 自然科(30903)
- 自然科学(30893)
- 发(30266)
- 自然科学基金(30263)
- 资助(30151)
- 成果(28714)
- 课题(25462)
- 重点(25016)
- 发展(24497)
- 展(24105)
- 部(22518)
- 创(21895)
- 年(21190)
- 创新(20588)
共检索到2951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佘莉
苏伊士合作区已成为中国企业在中东北非地区践行"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载体,一些中国企业依托中埃苏伊士经贸合作区成功实施了优势产能转移、规避欧美等国贸易壁垒、拓展海外市场等发展战略。合作区还为埃及经济做出了积极贡献,打开了埃及经济发展新局面。应从实现"一带一路"倡议的维度促进中埃在苏伊士合作区的合作,从夯实中非和中阿合作实际出发推进苏伊士合作区建设。
关键词:
埃及 苏伊士经贸合作区 中国企业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欣烨
境外经贸合作区是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落脚点。中埃苏伊士经贸合作区的建设经验表明,政治互信是推进境外经贸合作区发展的基石,合作共赢是实现境外经贸合作区发展的必由之路。境外经贸合作区拓展了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国际空间、增强了多层级的沟通协调能力、拓宽了国际产能合作的主渠道、扩大了中国企业的海外市场。深入推进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应做到增进政治互信,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立足长远的选择区位,注重挖掘综合地缘优势;借助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拓宽融资渠道;对接东道国的产业需要,构建有效的盈利模式;以及提高境外经贸合作区的服务能力。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杨剑 祁欣 褚晓
据商务部统计,截至2018年9月,中国企业在46个国家和地区在建初具规模的合作区113家。中国建设的境外经贸合作区中,中埃泰达苏伊士经贸合作区经过多年发展,逐渐形成独具特色的模式特征,在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带动中埃双方经济与社会发展方面取得较大成效,泰达苏伊士经贸合作区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具有代表性,对研究合作区,促进中国境外经贸合作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境外经贸合作区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范平平 陈明
在新形势下发展中国境外经贸合作区,对于"走出去"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从成立背景、交通因素、经营情况、招商模式、盈利模式、区内产业、当地贡献分析了合作区发展基本情况,从国家层面、企业层面和入区企业三方面分析了中国境外经贸合作区存在的问题。要建设高标准、高质量境外经贸合作区,政府要加强中国境外经贸合作区发展的顶层设计,帮助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运营企业要加强与政府沟通,争取更多优惠,为入区企业提供更具针对性的服务,加大对合作区的宣传推广力度;入区企业要积极在合作区内实现集聚发展,重视社会责任,利用媒体讲好"中国故事"。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冯维江 姚枝仲 冯兆一
中埃苏伊士经贸合作区的起源既不是国家战略的一部分,也不单纯是微观经济主体对市场获利机会的自发回应,甚至没有迎合当前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主流模式,但是这种由企业来提供公共产品的方式有了出乎意料的成就。中国需要高度重视境外经贸合作区的发展,增加对境外经贸合作区的支持,认真总结境外经贸合作区发展的经验教训,增强合作区的服务功能和盈利能力,探索最有利于支持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模式。
关键词:
经贸合作区 对外直接投资 走出去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郑国富
自1975年中泰两国建交以来,"中泰一家亲",政治互信加深,各领域合作卓有成效。泰国作为湄公河流域重要国家,一贯支持和推进湄公河流域国家间合作。2016年3月23日,"澜湄合作"组织正式建立,构建新型次区域经济合作。"澜湄组织"为中泰双边经贸合作提供了新平台、创建了新机制、注入了新动能。中泰双边经贸合作全面提速,成为了地区合作新典范。新时期,增进两国高层政治互信,夯实社会民意根基,完善"五通"建设,深化产能合作,共筑"中泰命运共同体"。
关键词:
中泰 澜湄合作 经贸合作 命运共同体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李涛 谢代刚 王亚南
中国与巴基斯坦一直是友好邻邦,长期保持着全天候的战略伙伴关系,双方在建交50多年的时间里建立起来的深厚友谊和稳定关系堪称世界外交史上的典范。相对于两国良好成熟的政治关系,经济关系则明显滞后,加强中巴经贸合作已日益成为两国的共识。这里将探讨随着中国西部大开发经济发展重心西移进程中,巴基斯坦加强与中国西部省份四川经贸合作存在的机遇、挑战和发展思路。
关键词:
四川 巴基斯坦 经贸合作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隋映辉
中澳经贸合作的发展与前景隋映辉(青岛市社会科学院)随着亚太经济合作的推进,以及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澳大利亚近年来对中国贸易与科技合作有了迅速的发展。有关数据表明,1993年中澳双边贸易额已达52亿澳元,比上年增长24%。目前澳大利亚从中国的进口份额已...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李俊江 宋博
中蒙两国地理相邻,交通便利,经济互补性较强。近几年来,蒙古经济复苏,中蒙经贸合作发展迅速,中国已成为蒙古第一大贸易伙伴和第一大投资国。但中蒙经贸关系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摩擦,尤其是经济技术合作规模较小,合作层次较低。如何化解矛盾,加强各行业联系,进一步扩大中蒙经贸合作已经成为双方都十分关注的课题。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曾浩 徐雨婷 李亚男
近年来中意的双边贸易合作逐年增加,两国经济发展逐步迈入全方面、多领域的新台阶。但意大利对华贸易呈现逆差趋势,中意双边贸易规模不平衡,而意大利于2019年成为首个加入"一带一路"G7国家,因此研究中意两国经贸合作的机遇和挑战,提出两国合作建议对减少贸易障碍,深化两国合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分析中意两国经贸合作现状的基础上挖掘中意合作机遇、分析中意合作所存在的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黄智铭 杨月元
"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为中新经贸合作带来更大发展机遇,"一带一路"倡议下的中新经贸合作受到双方外交关系、中美贸易摩擦、中国投资环境和彼此文化认同等因素的影响。要抓住发展机遇,改善现状,就要在正确分析其存在问题原因的基础上,强化中新高层战略沟通、推进中新经贸纵深合作、优化中国西部投资环境和实现中新民心相通互融。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功
一、发展中俄经贸合作的机遇 我国与俄罗斯有3000多公里的国界接壤线,边境线两国村镇相连,贸易口岸对称,隔江、隔门相望,民间贸易交往历史悠久。 中苏自1982年两国外贸部长正式换文恢复边境贸易以来,两国由对峙、剑拔弩张,到对话、友好交往,经济贸易合作关系日益加强。1991年,原苏联解体,我国与俄罗斯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余欣
中德两国作为多年的重要贸易伙伴,随着双边贸易的进一步开放与加深,彼此间贸易关系由互补发展到有限竞争。研究当前中德经贸合作的新状况、新方向,发掘新的合作发展及待改之处,对未来双方长期友好合作意义重大。经过数据梳理及剖析,发现受国际经济形势影响,当下中德贸易模式、贸易结构等有待改善,而"丝路经济带"新欧铁路及欧元改革为双方带来新的机遇,未来可对政策管理、税收优惠,产业布局等方面进行优化,扩大合作。
关键词:
中德 经贸合作 机遇 国际贸易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傅政罗
发展中非经贸合作的新机遇傅政罗非洲国家经历了80年代最困难的时期之后,正正进入一个政治、经济发展的新时期,世界各国极为重视,也为发展中非经贸合作提供了新机遇。(一)丰富的资源为非洲经济发展提供了可靠的物质基础非洲大陆是一块矿产资源极其富饶而尚待开发的...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CAITEC Research Team 范鹏辉 崔卫杰 林梦 田原 杨剑
自1991年实行经济改革以来,印度逐步放宽对工业、外资和金融领域限制,经济保持较快增长。21世纪的前10年,印度GDP年均增速达8.55%。自2011年以来,受欧债危机和世界经济周期因素的影响,印度经济有所放缓,但在新兴经济体中仍表现突出。在印度政府开放政策的带动下,中印两国经贸往来日益密切。目前,中国是印度第一大进口来源地和第三大出口市场,印度是中
关键词:
工业走廊 软件出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