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928)
- 2023(5833)
- 2022(4668)
- 2021(4354)
- 2020(3270)
- 2019(7295)
- 2018(7122)
- 2017(12551)
- 2016(7300)
- 2015(8061)
- 2014(7895)
- 2013(7397)
- 2012(6855)
- 2011(6226)
- 2010(6620)
- 2009(5936)
- 2008(5870)
- 2007(5194)
- 2006(4767)
- 2005(4344)
- 学科
- 济(27325)
- 经济(27284)
- 业(16973)
- 管理(16329)
- 农(14678)
- 企(11457)
- 企业(11457)
- 农业(10981)
- 中国(10592)
- 方法(9065)
- 业经(8784)
- 数学(7455)
- 地方(7451)
- 财(7391)
- 数学方法(7337)
- 发(7208)
- 学(7057)
- 发展(6274)
- 展(6265)
- 制(6062)
- 理论(5706)
- 农业经济(5051)
- 教育(4723)
- 体(4496)
- 工作(4378)
- 环境(4347)
- 融(4114)
- 金融(4112)
- 银(4073)
- 银行(4056)
- 机构
- 学院(101204)
- 大学(100862)
- 研究(37535)
- 济(36055)
- 经济(35122)
- 管理(33809)
- 理学(29018)
- 理学院(28576)
- 管理学(27829)
- 管理学院(27652)
- 中国(27178)
- 科学(24085)
- 京(21788)
- 农(20586)
- 所(18883)
- 财(17966)
- 研究所(17345)
- 江(17050)
- 中心(16825)
- 范(16583)
- 师范(16384)
- 业大(15842)
- 农业(15722)
- 财经(13962)
- 院(13798)
- 北京(13400)
- 师范大学(13293)
- 州(13223)
- 经(12685)
- 省(12199)
- 基金
- 项目(69207)
- 科学(54142)
- 研究(51793)
- 基金(49212)
- 家(43826)
- 国家(43392)
- 科学基金(36070)
- 社会(32679)
- 社会科(30609)
- 社会科学(30596)
- 省(27535)
- 基金项目(25806)
- 教育(24899)
- 划(23361)
- 自然(22230)
- 自然科(21625)
- 自然科学(21616)
- 自然科学基金(21221)
- 编号(21210)
- 资助(18857)
- 成果(18463)
- 重点(16646)
- 课题(16185)
- 发(15458)
- 部(15087)
- 创(14107)
- 国家社会(13815)
- 性(13287)
- 年(13147)
- 创新(13146)
共检索到1547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求索
[作者]
金江峰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也是乡村治理有效的保障。有治理动力和治理经验的中坚干部,是基层治理有效的关键。中坚干部的个体化、组织化与群体化特征,支撑起其在干部培养、组织动员、目标调控与矛盾化解等方面的功能实践。中坚干部的难复制性,要求各级党委践行乡村人才建设工作部署,建立健全适合基层特点的干部制度与培养机制,确保中坚干部队伍的可持续性,避免基层治理转型陷入悬浮的泥淖。
关键词:
乡镇治理 组织资本 干部类型 中坚干部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胡博成 朱忆天
新时代乡村振兴需要在研究乡村人口结构变化基础上,发掘能够全面整合乡村内外生产要素的主体力量。其中身心俱在乡村的“中坚农民”在农业生产和乡村发展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是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需要深入研究和重点关注的农民主体力量。在由表及里深入研究乡村内生发展动力缺失表现的基础上,要以增权赋能为指导思路,重塑“中坚农民”参与乡村振兴的理论基础,以内外融合思路保障“中坚农民”发展权益,以上下联结激发“中坚农民”内生动力,全面推动乡村振兴动力机制建构。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凤萍
随着基层治理现代化转型,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结构呈现出年轻化、知识化趋势。基于中部地区农业型村庄青年村干部治理实践的田野调查发现,村干部队伍中存在一部分中坚青年干部,他们不仅改变了村治主体结构,同时也影响了村庄内部治理生态。制度性吸纳、在地化培养与多重性激励共同构成中坚青年干部治村的现实基础。中坚青年干部群体能够更好地适配治理事务的政务化与服务化、治理过程的规范化与文牍化等基层治理转型带来的新变化,并且在推动乡村治理数字化平台建设与推进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治理、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与助力村民实现共同富裕等方面发挥着积极正向的治理功能,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助推乡村治理绩效的提升。在实践中,要充分发挥中坚青年干部的引擎功能与示范效应,创新培养方式,不断优化个体治理能力结构,建立更加有效的差异化激励机制。
关键词:
乡村治理 中坚青年干部 返乡青年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凤萍
随着基层治理现代化转型,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结构呈现出年轻化、知识化趋势。基于中部地区农业型村庄青年村干部治理实践的田野调查发现,村干部队伍中存在一部分中坚青年干部,他们不仅改变了村治主体结构,同时也影响了村庄内部治理生态。制度性吸纳、在地化培养与多重性激励共同构成中坚青年干部治村的现实基础。中坚青年干部群体能够更好地适配治理事务的政务化与服务化、治理过程的规范化与文牍化等基层治理转型带来的新变化,并且在推动乡村治理数字化平台建设与推进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治理、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与助力村民实现共同富裕等方面发挥着积极正向的治理功能,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助推乡村治理绩效的提升。在实践中,要充分发挥中坚青年干部的引擎功能与示范效应,创新培养方式,不断优化个体治理能力结构,建立更加有效的差异化激励机制。
关键词:
乡村治理 中坚青年干部 返乡青年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金江峰
乡镇运作逻辑及其政权属性是镇域治理研究的基础性问题。当前乡镇运作主要受体制规制、社会监管与资源紧缺三重压力挤压,镇域治理事务性压力突显,促使乡镇政权采取压力调节与控制策略,推动不同公共事务的清单式管理、常态化监管、动态化防控与运动式治理,乡镇治理呈现“调控主义”逻辑。乡镇政权对压力结构的分解重组、治理事务的分类和治理资源的调配,表明其具有相对自主性与能动性的“调控型”政权性质。乡镇政权的内部调控策略,容易带来乡镇的“治理内部化”发展,限制乡镇政权治理能力的提升。基于此,基层治理体制改革需给予乡镇政权向外扩展治理资源、培育治理力量的空间与财力,建立符合镇域治理现实的“权威的统合治理”秩序,真正推动基层协商共治与简约治理。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史明萍 魏程琳
"中坚居民"是指以服务社区为主要收入来源或获得感来源,在社区行政、楼栋事务、邻里互助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的社区居民。自发参与社区治理的中坚居民成为社区公共事务的公开支持者、楼栋集体事务的热心人、社区和谐稳定的维护者,他们最有可能被社区居委会等官方组织吸纳为"半正式"工作人员,成为社区的管理者和服务者。发现、培育并向社区组织输送中坚居民是社区善治的主要内容之一。在社区三级治理体系中,制度性参与社区活动的中坚居民,是国家政策进户的传导者、社区工作的辅助者、基础治理信息的提供者和居民小微服务的供给者。"中坚居民"概念的提出打破了既往将城市善治寄希望于中产阶层的想象,为社区治理工作提供了新思路。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顾奋玲 吴佳琪
为推动领导干部切实履行土地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职责,建立自然资源资产保护责任追究制,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工作在全国逐步推进。在多类自然资源中,土地资源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和生产资料,开展土地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对于促进土地资源管理,加强环境保护意义重大。但在目前的审计试点阶段,我国土地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尚未完成,具体审计准则和指南尚未出台,审计责任难以界定,审计评价标准缺失,这些问题亟待解决。为此,文章根据乡镇领导干部土地管理特点,选取北京市某乡镇领导干部为审计对象,研究其土地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重点内容,探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吕德文
乡村治理有效性的达成,与基层政权拥有的治理空间密切相关。乡村治理空间的再造,指的是基层政权在履行国家治理职能、形塑国家治理合法性的过程中,建构一个相对独立的、完整的政策执行体系。这一体系的合法性源自于国家治理体系的制度供给,有效性则源自于对乡村治理需求的有效回应。基于对W镇乡村治理实践的考察,乡村治理空间再造的路径包括:(1)在政策分类的基础上实现治理任务的多元化和有序性;(2)通过再造政策执行主体,建构独立而完备的、多元一体的乡村治理体系;(3)政策工具多样化,为多管齐下的乡村治理策略提供条件。可见,一个富有弹性的乡村治理空间,并非是对原有治理体系的替代,而是为乡村治理现代化提供开放性的制度选择空间。在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过程中,既要注重加强新制度的供给,更要注重激活原有的行之有效的传统治理制度及策略。当务之急是,发现并激活有效治理策略,使之纳入制度化轨道。
关键词:
治理空间 治理有效性 乡村治理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刘娅
乡镇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方式改革是公社解体提出的任务。村民自治的推行仅仅改变了大队和生产队层面的干部选任方式 ,乡镇层面改革的迟缓导致内部管理体制和乡村领导体制诸多不相适应。改变这种状况 ,亟需改革现行乡镇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方式 ,采取同步改革和推选等方式、确立“多数人票决”原则 ,将党政领导干部全部纳入民主选举的轨道。直面承继条件、遵循客观规律、减少磨擦和后遗症是改革成功的关键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姚进忠 林悦盈
乡镇社会工作站建设作为民政服务和基层治理创新的重要举措,新时期如何有效拓展服务实践的深度成为站点持续发力和发展的重要议题。研究基于对福建省三个市的基层社会工作站的调研,发现乡镇社会工作站通过前移公共服务平台,兼顾个别对象和集体对象,以群体福祉和社区发展建设为介入焦点和最终旨归,开展综合性社会工作服务。但服务过程还存在目标整合错位、服务能力受限以及服务持续困难等内在张力。服务型治理寓治理于服务,强调以动态、整体的视角,用专业服务解决源头问题的同时激活村庄的公共性和社会性。未来乡镇社会工作站服务路径的建构要点在于:多元主体平等互动参与,以能力建设为服务导向,以内生驱动为发展选择。
[期刊] 改革
[作者]
张蓓
党的十九大报告在精准扶贫取得决定性进展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坚决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的新思想、新策略和新方法,特别提出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尤其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上下更大功夫。扶贫同扶智、扶志紧密结合,既是实现脱贫攻坚目标的历史选择,又是贫困地区、贫困人口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2017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上谈到,我国深度贫困的主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高志立
如何更广泛更有效地调动干部队伍积极性,有针对性地解决"不能为""不想为""不敢为"问题,是各级各部门普遍面临的管理难题。自2013年年底开始,河北省财政厅着眼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以建立持续激发干部内生动力的长效机制为目标,创造性地将标准化管理和绩效管理融合起来,下大力推行标准化绩效管理改革,靠机制持续激发干部内生动力,破解了传统行政管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盖子瑞 何敬
经济责任审计对我国加强领导干部监督管理、促进党风廉政建设、维护财经法纪合规和推进依法治国进程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基层治理的重视和乡村振兴工作的深入,对身处执政最前端的乡镇领导干部进行经济责任审计成为审计监督的重要环节。文章探讨乡镇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存在的问题,将乡镇体制机制以及国家出台的相关制度与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密切结合,进行深入思考,希望能为新时代乡镇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国平
企业内生动力不足是造成目前乡镇企业养老保险发展困境的主要原因,对企业内生动力不足,从政府诱因、不稳定的企业发展能力、职工就业的非正规性、有效制度的缺失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并就如何提升企业参与养老保险的内生动力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乡镇企业 养老保险 内生动力 解释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黄飚
一、改进乡镇干部工作作风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21世纪头20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根据十五大提出的到2010年,建党一百年和新中国成立一百年的发展目标,我们要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