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440)
2023(19403)
2022(16632)
2021(15532)
2020(13059)
2019(30285)
2018(29912)
2017(57296)
2016(31231)
2015(35172)
2014(34996)
2013(34569)
2012(31965)
2011(29114)
2010(29404)
2009(27227)
2008(26789)
2007(23551)
2006(20966)
2005(19154)
作者
(89066)
(74111)
(73641)
(70010)
(47342)
(35300)
(33615)
(28938)
(28268)
(26615)
(25298)
(25203)
(23772)
(23721)
(22983)
(22753)
(21987)
(21602)
(21385)
(21322)
(18778)
(18248)
(17903)
(16882)
(16690)
(16620)
(16489)
(16232)
(14910)
(14518)
学科
(132445)
经济(132281)
管理(90193)
(84569)
(69308)
企业(69308)
方法(58564)
数学(51216)
数学方法(50464)
中国(38954)
(34678)
(33132)
业经(29506)
地方(27857)
(27640)
(25800)
(25309)
贸易(25289)
(24557)
农业(23054)
(22107)
银行(22065)
(21502)
金融(21499)
(21152)
理论(20816)
环境(19990)
(19867)
(19686)
财务(19591)
机构
大学(444909)
学院(441884)
(182917)
经济(179119)
管理(171390)
研究(153130)
理学(147414)
理学院(145744)
管理学(142947)
管理学院(142140)
中国(117688)
(96446)
科学(91870)
(86217)
(76864)
研究所(69415)
(69198)
中心(68949)
财经(67910)
(65310)
业大(63208)
北京(62100)
(61691)
(58449)
师范(57945)
经济学(56040)
(55628)
农业(53772)
(52555)
经济学院(50354)
基金
项目(294571)
科学(232367)
研究(216872)
基金(214300)
(186584)
国家(185068)
科学基金(158784)
社会(137694)
社会科(130613)
社会科学(130581)
(113014)
基金项目(111904)
自然(101941)
教育(100282)
自然科(99591)
自然科学(99572)
自然科学基金(97751)
(95711)
资助(90047)
编号(88055)
成果(72942)
重点(66140)
(65769)
(63996)
课题(61393)
(60730)
国家社会(57101)
教育部(56861)
创新(56680)
科研(55924)
期刊
(203597)
经济(203597)
研究(136082)
中国(91623)
学报(68056)
管理(65329)
(65105)
(63496)
科学(63094)
教育(52607)
大学(52572)
学学(48951)
农业(43664)
(42829)
金融(42829)
技术(39254)
财经(33702)
经济研究(33623)
业经(32524)
(28806)
问题(26260)
图书(23536)
(23378)
统计(22133)
(22095)
技术经济(21596)
理论(21008)
科技(20114)
(19945)
世界(19751)
共检索到6709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谢孟军  单婷婷  
笔者通过把法律制度嵌入扩展投资引力模型,利用我国2003年~2011年向58个代表性国家(或地区)投资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投资国和投资东道国(或地区)法律制度对我国OFDI的影响。实证结果验证了传统投资引力模型结论的正确性,同时认为我国OFDI具有明显的法律制度寻求动机,投资东道国(或地区)良好的法治运行环境和对私有产权的保护对我国OFDI有较大引力,我国目前法治完善度和产权保护度还相对较低,是助推OFDI的重要因素。文章结论对政府制定OFDI发展战略优化海外投资地理结构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谢孟军  
本文从引力方程的微观基础出发,推导出包含制度质量的引力模型,进而把正式制度分为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法律制度三大类共15个子指标,研究制度质量和我国出口贸易的关系,利用占我国对外贸易额85%以上的35个国家(或地区)1996-2011年的面板数据进行部分变量和全变量实证检验。所得结论验证了我国出口贸易偏好于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的国家(或地区)这一传统结论,同时认为我国的出口贸易对制度质量高的国家(或地区)也存在较强偏好,制度质量对我国出口贸易地理结构有重要影响,是影响我国出口贸易区位选择非常重要的因素。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谢孟军  郭艳茹  
文章利用2003~2011年中国在72个代表性国家(或地区)的对外直接投资面板数据,基于扩展的引力模型,从投资国和投资东道国(或地区)的法治完善度与产权保护度等方面研究了法律制度质量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影响。目前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还处于发展阶段,资本的跨国流动存在较大盲目性。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熊素红  景奉杰  邱晗光  
笔者提出,与普通信息相比,提醒式信息会显著提高消费者的网购意愿,但同时受到性别与调节点的调节作用。两个实验研究表明:(1)针对中国消费者,与普通信息相比,提醒式信息能显著增强消费者的网购意愿;(2)提醒式信息对消费者网购意愿的影响受到性别的调节,女性消费者受到提醒式信息的影响更显著;(3)提醒式信息对消费者网购意愿的影响受到消费者调节点的调节,防御调节点个体受到提醒式信息的影响更显著。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燕春蓉  张秋菊  
这次欧盟东扩产生了重大的贸易效应,包括贸易转移效应和贸易创造效应,对中欧贸易关系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本文运用贸易引力模型和面板数据对欧盟和主要贸易伙伴尤其是和中国的贸易流量进行了研究,通过实证分析得出:欧盟东扩的确产生了贸易创造效应;由于欧盟东扩产生的贸易转移效应,欧盟国家与非欧盟国家的相应双边贸易流量下降了;欧盟东扩对欧盟老成员之间的贸易量有一定促进作用;欧盟东扩对欧盟老成员国和新成员国之间贸易促进作用很明显;欧盟东扩对欧盟新成员国之间贸易促进作用非常明显;欧盟东扩对欧盟老成员国和非欧盟国家之间的贸易促进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赵明亮  
文章结合"一带一路"海外投资战略要求及投资实践,重点就风险因素对中国OFDI的潜在影响机理进行分析。扩展投资引力理论模型提出研究假设,应用泊松伪极大似然估计(PPML)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汇率波动、共同语言、政治动荡、反华情绪与中国主权摩擦会影响OFDI,政府治理质量提高不能促进OFDI,经济自由度的提高会显著促进OFDI。除风险影响变量外,经济规模及经济增速也对OFDI产生显著影响,劳动力成本及地理距离因素不应是对"一带一路"国家投资关注的重点。相应提出了以下对策建议:(1)建立汇率风险监测体系,差异化确定结算货币,合理运用金融避险工具;(2)强化与东道国政府联系,增加经济自由度高的低经济水平国家投资;(3)重视与海外华人、华侨互动,防范化解地区冲突摩擦;(4)差异化看待经济规模及发展潜力影响,正确审视劳动力成本及地理距离因素。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赵明亮  
文章结合"一带一路"海外投资战略要求及投资实践,重点就风险因素对中国OFDI的潜在影响机理进行分析。扩展投资引力理论模型提出研究假设,应用泊松伪极大似然估计(PPML)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汇率波动、共同语言、政治动荡、反华情绪与中国主权摩擦会影响OFDI,政府治理质量提高不能促进OFDI,经济自由度的提高会显著促进OFDI。除风险影响变量外,经济规模及经济增速也对OFDI产生显著影响,劳动力成本及地理距离因素不应是对"一带一路"国家投资关注的重点。相应提出了以下对策建议:(1)建立汇率风险监测体系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聂飞  刘海云  
文章试图论证中国IFDI、OFDI与出口贸易的互动机制,并运用20032013年中国与96个国家的跨国面板数据进行了检验。结论表明:总体而言,垂直型和水平型双向直接投资的出口贸易效应分别显著为正和负;出口创汇造成人民币上升压力,进而形成对IFDI的挤出效应和对OFDI的促增效应;外资大规模进入会强化汇率的自我调节机制,提升我国对海外资产的购买力。分区位看,中国通过IFDI的汇率传导机制在实现对欧洲和北美洲等发达国家OFDI规模扩张的同时,也存在较明显水平型OFDI的出口替代效应;而中国对非洲、拉丁美洲和大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郝正亚  付桂彦  
本文选取2005-2012年河北省对26个国家的OFDI面板数据,通过建立投资引力模型实证分析了河北省OFDI区位选择的动机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河北省OFDI总体呈现垂直型特点,具有成本驱动、资源攫取和技术创新动机;东道国的市场规模对河北省OFDI具有显著的正效应,而双边贸易距离对河北省OFDI具有阻力作用,另外东道国的制度环境对河北省OFDI具有负面影响;河北省进入发展中国家的OFDI,以成本驱动和资源攫取为主要动机,进入发达国家的OFDI,主要表现为技术创新动机。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蒋冠宏  蒋殿春  
本文利用2003~2009年中国对95个国家的OFDI数据,基于投资引力模型考察了中国OFDI的区位选择。通过检验本文发现:中国OFDI有市场、资源和战略资产寻求动机,距离对中国OFDI有负面影响,东道国制度对中国资源寻求型OFDI有显著影响,中国OFDI的"制度风险规避"和"制度接近"不明显。通过进一步检验本文发现,中国投资进入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动机有差异。对于发展中国家,中国投资有市场和资源寻求动机,其中技术输出动机明显。对于发达国家,中国投资有战略资产寻求动机,而市场和资源寻求动机不明显。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罗良文  毕道俊  
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对沿线国家政治风险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关系进行分析,重点就我国在沿线国家的OFDI是否存在政治风险偏好做出说明。运用OFDI集中的35个沿线国家2007~2015年的面板数据,通过扩展引力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发现:我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OFDI并不存在政治风险偏好;自然资源丰裕的沿线国家的法制水平对我国OFDI有着显著影响;非自然资源丰裕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政府有效性水平对我国OFDI有着显著的影响;我国对沿线国家整体的直接投资同时表现出了资源寻求动机和市场寻求动机,而地理距离成本已经不再是限制OFDI的因素。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牛鸿蕾  江可申  
利用1997—2010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基于STIRPAT的扩展形式,运用空间面板模型实证分析了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碳排放效应。与以往研究不同的是,将空间自相关性纳入传统模型中,并且未采用简单的三次产业划分法描述产业结构,而是将生产部门细分为五类行业。结果表明:我国各省区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存在空间维度上的依赖性和异质性,产业结构高级化进程受经济规律和发展实际的限制,这影响了减排效果的发挥;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步伐不断加快,但工业发展的高能耗、高污染特征仍非常明显,农业和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分别与二氧化碳排放量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韩国高  张倩  
本文以2008-2015年337家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使用面板门槛模型考察了政府补贴与制度环境对企业研发投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政府补贴和制度环境均对企业研发投资具有非线性的门槛效应,适度的政府补贴对企业研发投资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有效合理的制度环境对企业研发投资也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政府干预程度、法制环境和金融发展水平等具体制度环境对企业研发投资均存在双门槛效应,所处地区的政府干预越恰当、知识产权保护越合理和金融发展越适度,企业越倾向于提高研发投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田原  孙慧  李建军  
文章提出了中国资源型产业低碳转型机理的理论假说,运用改进的STIRPAT模型和两阶段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实证检验了中国资源型产业低碳转型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显示:(1)资源型产业经济增长和产业人口规模增加通过规模增长效应对资源型产业低碳转型带来显著抑制作用;(2)技术进步因素主要通过提高能源效率能有效控制和降低资源型产业碳排放,进而对资源型产业低碳转型起驱动作用;(3)产业内部结构变化对资源型产业低碳转型具有正向驱动作用;(4)低碳规制能有效发挥能源效率和产业内部结构对资源型产业低碳转型的驱动作用,同时有效降低能源消费结构对资源型产业低碳转型的抑制作用;(5)资源型产业低碳转型是一个动态累积的过程,应当保持政策的延续性,最大限度实现低碳规制的正向促进作用。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裴秋蕊  卢进勇  
本文构建了单边引力模型,利用2006-2015年中国对全球181个国家(地区)的直接投资数据,通过固定效应模型和泊松伪最大似然方法进行双重回归,在总样本回归的基础之上,又利用柏松伪最大似然方法对三个时间段的分组样本进行回归。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具有显著的自然资源寻求动机、市场寻求动机和战略资源寻求动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动机呈现出随时间变化的发展趋势,2006-2008年期间最为显著的投资动机是自然资源寻求动机,2009-2012年期间市场寻求型投资动机占据主导地位,2013-2015年期间展现出较为显著的战略资源寻求动机;基于不同的投资动机,影响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因素也随之发生变化。鉴于寻求战略性资源的对外直接投资能够为中国企业国际化发展提供跳板,实现中国全球价值链地位的改善,作者建议中国企业将"走出去"作为长远发展战略,结合东道国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和营商环境等因素进行目标明确的国际化经营,构建自主的全球价值链。在此过程中,政府应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以及发挥有效的引导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