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777)
2023(5527)
2022(4540)
2021(4432)
2020(3699)
2019(8702)
2018(8272)
2017(15546)
2016(8291)
2015(9619)
2014(9203)
2013(9370)
2012(8755)
2011(8250)
2010(8041)
2009(7266)
2008(7194)
2007(6052)
2006(5358)
2005(4878)
作者
(24051)
(20104)
(20005)
(19145)
(12850)
(9561)
(9138)
(7930)
(7673)
(7012)
(6945)
(6754)
(6391)
(6361)
(6319)
(6271)
(6054)
(5748)
(5742)
(5654)
(5153)
(4830)
(4798)
(4515)
(4490)
(4433)
(4329)
(4111)
(4063)
(4036)
学科
(40626)
经济(40596)
方法(19698)
数学(18548)
数学方法(18441)
管理(17944)
(17206)
中国(13270)
(11861)
企业(11861)
(11133)
贸易(11128)
(10955)
(9598)
(6939)
业经(6873)
关系(6625)
(6475)
(6447)
农业(6229)
(6068)
环境(5901)
(5867)
金融(5867)
(5820)
银行(5803)
(5711)
(5482)
出口(4937)
出口贸易(4937)
机构
大学(126767)
学院(121817)
(63043)
经济(62336)
研究(50264)
管理(43882)
中国(38640)
理学(38279)
理学院(37793)
管理学(37222)
管理学院(36998)
科学(28201)
(27513)
(25383)
(24578)
研究所(23527)
经济学(21822)
(21501)
中心(21050)
财经(20626)
经济学院(19806)
(19266)
北京(17969)
(17634)
业大(17499)
农业(17135)
(15896)
科学院(15854)
师范(15758)
财经大学(15734)
基金
项目(84196)
科学(67633)
基金(65559)
研究(59780)
(58700)
国家(58334)
科学基金(48943)
社会(41570)
社会科(39733)
社会科学(39723)
基金项目(33747)
自然(30411)
自然科(29765)
自然科学(29757)
自然科学基金(29312)
(27776)
资助(27733)
教育(27168)
(25538)
(21135)
编号(20870)
中国(20340)
重点(19504)
国家社会(19401)
教育部(18256)
(18200)
成果(17214)
(17162)
人文(16536)
大学(16454)
期刊
(62092)
经济(62092)
研究(39567)
中国(23604)
学报(20539)
科学(19653)
(18621)
(16546)
大学(15764)
管理(15550)
学学(14871)
农业(13419)
经济研究(12206)
(11010)
金融(11010)
财经(10918)
(10796)
国际(10431)
世界(10082)
教育(10042)
(9664)
问题(8992)
(8672)
技术(8436)
业经(6921)
统计(6580)
技术经济(6218)
资源(6060)
(5502)
(5205)
共检索到1813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杨娇辉  吴婉雯  王伟  黄新飞  
使用中国对161个国家和地区2003~2014年对外直接投资区位分布的存量数据,实证检验了人民币相对于东道国货币汇率升值、东道国货币相对于人民币汇率波动、东道国货币相对于锚货币汇率稳定以及东道国汇率制度选择四个维度的汇率指标对中国OFDI区位分布的重要影响。研究发现,中国的OFDI存量随人民币相对于东道国货币升值而增加,货币升值的购买力增加正效应大于收益率降低的负效应。东道国货币相对于人民币汇率波动程度越高、相对于锚货币稳定度越低,中国的OFDI存量就越多;对东道国资本自由流动的诉求以及对冲实际汇率波动风险的动因是中国OFDI更加偏好汇率浮动区间更大的东道国的重要原因。在投资—出口权衡、中低收入子样本、金融危机前后子样本、OFD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杨娇辉  吴婉雯  王伟  黄新飞  
使用中国对161个国家和地区20032014年对外直接投资区位分布的存量数据,实证检验了人民币相对于东道国货币汇率升值、东道国货币相对于人民币汇率波动、东道国货币相对于锚货币汇率稳定以及东道国汇率制度选择四个维度的汇率指标对中国OFDI区位分布的重要影响。研究发现,中国的OFDI存量随人民币相对于东道国货币升值而增加,货币升值的购买力增加正效应大于收益率降低的负效应。东道国货币相对于人民币汇率波动程度越高、相对于锚货币稳定度越低,中国的OFDI存量就越多;对东道国资本自由流动的诉求以及对冲实际汇率波动风险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琳  钱晓英  
本文基于2004-2013年中国对45个东道国的OFDI数据,利用Heckman两阶段模型对比分析中国OFDI在发达东道国与发展中东道国间的区位分布,并考察不同投资动机下东道国制度对中国企业投资选择和规模的作用。实证结果发现:市场、资源、技术、制度都是影响中国在发达国家投资的区位因素,除技术外,其他三项对中国在发展中国家的OFDI也有影响;发达国家的制度质量及其与中国的双边制度差距正向影响中国企业投资规模,而发展中国家的腐败程度负向影响中国OFDI规模,双边制度差异的作用尚不明显;制度环境对中国在发达国家的市场、资源寻求型投资有显著积极影响,但对技术寻求型投资以及在发展中国家的市场、资源寻求型...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张宏  王建  
区位因素对FDI活动具有决定作用。本文运用分量回归法,利用114个东道国的截面数据,考察了东道国区位因素对中国OFDI流量的影响。结果发现,东道国制度质量、宗教多元化、资源禀赋,以及东道国与中国的双边文化和贸易联系对中国OFDI流量影响显著;而且,在中国OFDI流量的较低和较高分位点之间,东道国制度质量、资源禀赋的影响有显著差异。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蔡冬青  刘厚俊  
文章运用LP模型测算了OFDI反向外溢的国际研发资本,用东道国制度变量与我国OFDI反向外溢的国际研发资本的交叉项作为衡量指标,应用面板协整技术研究了东道国制度因素对我国OFDI反向技术外溢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OFDI显著促进了技术创新,东道国高效的公共治理、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以及完善的技术市场体制均可通过与我国OFDI反向技术外溢的协同作用对我国的技术创新起到促进作用,但其对外开放度对我国OFDI反向技术溢出的促进作用不明显。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周经  蔡冬青  
本文基于2002-2011年中国70家企业401个对外投资模式选择的数据,采用Logit模型,实证检验了企业微观特征、东道国因素对中国OFDI模式选择的影响。结果显示,就海外投资建立方式而言,度量企业微观特征的各变量除了企业研发强度外,其它皆对中国企业选择新建投资模式有显著的负面影响;度量东道国因素的五个变量,只有东道国资本管制和腐败程度两个变量影响显著。在企业海外投资股权比例安排上,国际化经验越丰富,特别是具有国有企业特征的外商投资企业选择全资方式的可能性较大,度量东道国因素的变量,仅有东道国资本管制获得经验数据的支持。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金中坤  潘镇  
跨国企业海外投资区位选择除需要考虑传统区位理论涉及的东道国因素的差异外,还需要关注企业生产率等异质性因素的差异。然而,目前理论界在东道国因素和企业生产率两者在区位选择决策中的作用关系方面尚未达成共识,相关研究对生产率在区位选择决策中所扮演的角色解释模糊甚至意见不一。基于理论分析并利用590家中国上市公司的1 891项海外投资项目数据进行研究发现,中国上市公司偏向于到市场规模较大,资源丰裕度、工资水平、产业技术水平较高,文化距离较近,制度距离较大,双边政治关系良好的国家和地区投资,进入成本已经不再属于中国企业海外投资考虑的主要因素,地理距离的影响也逐渐减弱,而企业自身生产率与东道国因素在区位选择问题上是互补和替代关系,企业生产率实际上弱化了区位决策中东道国因素的决定性作用,使跨国公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东道国因素的约束,更多根据企业内部资源来进行决策,让一些先前不具有吸引力的东道国也有可能成为投资的目的地。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贾玉成  张诚  
将中国OFDI动机区分为市场、资源和战略资产寻求,将东道国区分为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将东道国制度细分为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利用2005-2012年中国对78个国家的OFDI数据,基于投资引力模型检验了中国OFDI的区位选择特征。检验发现中国OFDI无论在整体上还是在具体投资动机上,对东道国制度偏好都呈现出明显的差异化特征,即低政治制度偏好和高经济制度偏好。进一步的检验发现,中国对发展中国家的OFDI区位选择特征与全样本检验结果基本一致,而对发达国家则表现出了包括政治和经济制度在内的整体高制度偏好。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贾玉成  张诚  
将中国OFDI动机区分为市场、资源和战略资产寻求,将东道国区分为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将东道国制度细分为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利用2005-2012年中国对78个国家的OFDI数据,基于投资引力模型检验了中国OFDI的区位选择特征。检验发现中国OFDI无论在整体上还是在具体投资动机上,对东道国制度偏好都呈现出明显的差异化特征,即低政治制度偏好和高经济制度偏好。进一步的检验发现,中国对发展中国家的OFDI区位选择特征与全样本检验结果基本一致,而对发达国家则表现出了包括政治和经济制度在内的整体高制度偏好。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吉鹏  衣长军  
对外直接投资(OFDI)是中国企业获取技术战略资产的重要方式。关于东道国技术禀赋对中国企业OFDI区位选择的影响,现有研究并没有取得一致的结论。本文利用企业层面投资项目数据,采用负二项回归模型考察了东道国技术禀赋与我国企业OFDI区位选择之间的关系以及文化距离对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实证研究结果发现:东道国技术装备、创新能力以及专利等技术禀赋对我国企业OFDI有显著正向影响;但文化距离负向调节了技术装备、创新能力的正向影响。本文研究结论有助于解释现有研究结论的分歧,并对中国企业技术寻求型OFDI区位选择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江心英  
国际直接投资时空分布的差异性对忽视东道国因素的西方国际投资理论提出了挑战。东道国因素对国际生产资本地域运动有很大的影响,国际直接投资是东道国因素与投资主体综合作用的结果,东道国环境、体制、政策系统的状态特征决定了东道国外资特征。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韩璟  周金佩  卢新海  
21世纪以来,海外耕地投资逐渐成为跨国农业投资领域研究的焦点话题。探讨中国海外耕地投资东道国分布及地缘关系因素的影响规律,有利于我国农业"走出去"战略深入实施。基于Land Matrix数据库的中国海外耕地投资案例数据,采用文献资料法、空间分析法和数学建模法分析发现:当前中国的海外耕地投资处于低水平,且离散性明显;中国的海外耕地投资东道国具有明显的空间聚集性,已呈现"高—高、低—低"集聚的分布模式;中国海外耕地投资规模受地缘政治、地缘经济、地缘文化等因素影响深刻,其中声明宣言公报总数、首都距离、政府驻外机构总数、年均入境游客人数和年均出口总值均对海外耕地投资活动的发展影响显著,且具有空间异质性影响效应。提出在当前全球粮食安全和中国农业对外投资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中国企业要重视对优质耕地资源的投资,应针对不同地区实际发展情况科学调整投资策略及规划投资重点国家。同时,中国相关政府部门也应加强与重点东道国的互动交流,提高中国海外耕地整体投资水平,化解企业投资风险。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韩璟  周金佩  卢新海  
21世纪以来,海外耕地投资逐渐成为跨国农业投资领域研究的焦点话题。探讨中国海外耕地投资东道国分布及地缘关系因素的影响规律,有利于我国农业"走出去"战略深入实施。基于Land Matrix数据库的中国海外耕地投资案例数据,采用文献资料法、空间分析法和数学建模法分析发现:当前中国的海外耕地投资处于低水平,且离散性明显;中国的海外耕地投资东道国具有明显的空间聚集性,已呈现"高—高、低—低"集聚的分布模式;中国海外耕地投资规模受地缘政治、地缘经济、地缘文化等因素影响深刻,其中声明宣言公报总数、首都距离、政府驻外机构总数、年均入境游客人数和年均出口总值均对海外耕地投资活动的发展影响显著,且具有空间异质性影响效应。提出在当前全球粮食安全和中国农业对外投资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中国企业要重视对优质耕地资源的投资,应针对不同地区实际发展情况科学调整投资策略及规划投资重点国家。同时,中国相关政府部门也应加强与重点东道国的互动交流,提高中国海外耕地整体投资水平,化解企业投资风险。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刘晓宁  
运用2001—2009年1569家中国对外投资企业样本数据,对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区位选择的东道国因素和企业异质性因素进行全方位的实证考察。研究表明:企业生产率、企业规模和研发投入等变量均对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决策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东道国市场规模、自然资源和制度环境变量对企业的对外投资区位决策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东道国税率水平、劳动力成本、文化距离和地理距离变量与企业选择该东道国投资的概率具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从企业性质来看,私营企业相比于国有企业对相关影响因素的反应更加敏感;从洲际比较来看,相对于在亚洲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伟   徐子璇   赵骁弈   江宏飞  
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所面临的互联互通问题绕不开文化、地理、制度的多维距离对中国OFDI的影响。文章从交易成本理论的视角,以2010—2019年中国对44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OFDI为研究对象展开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东道国的数字化水平因为有助于企业降低交易成本而显著促进了中国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OFDI。在数字经济时代,文化、地理、制度的多维距离对中国OFDI不仅具有显著的影响,而且在数字化水平较高的东道国,因为数字化导致的经济活动透明性增强而进一步强化了多维距离对中国OFDI的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