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645)
- 2023(18268)
- 2022(15612)
- 2021(14643)
- 2020(12280)
- 2019(28506)
- 2018(27862)
- 2017(53866)
- 2016(28730)
- 2015(32356)
- 2014(31755)
- 2013(31463)
- 2012(28962)
- 2011(26129)
- 2010(25860)
- 2009(23702)
- 2008(23171)
- 2007(19796)
- 2006(17111)
- 2005(14861)
- 学科
- 济(122692)
- 经济(122562)
- 管理(80501)
- 业(78007)
- 企(63539)
- 企业(63539)
- 方法(58536)
- 数学(51130)
- 数学方法(50515)
- 农(32450)
- 中国(32155)
- 财(29564)
- 贸(29011)
- 贸易(28998)
- 易(28137)
- 业经(26606)
- 学(24986)
- 地方(23433)
- 农业(21634)
- 制(21057)
- 理论(18894)
- 技术(18431)
- 务(18304)
- 财务(18232)
- 财务管理(18194)
- 和(18068)
- 环境(18001)
- 融(17308)
- 金融(17304)
- 企业财务(17208)
- 机构
- 大学(415279)
- 学院(411341)
- 济(174458)
- 经济(171278)
- 管理(163124)
- 理学(142984)
- 理学院(141429)
- 研究(139488)
- 管理学(138941)
- 管理学院(138219)
- 中国(102625)
- 京(87146)
- 科学(84429)
- 财(76228)
- 所(68407)
- 农(63780)
- 财经(63032)
- 研究所(62955)
- 中心(61857)
- 业大(60120)
- 经(57705)
- 江(56427)
- 北京(54717)
- 经济学(54445)
- 范(53683)
- 师范(53165)
- 院(51103)
- 农业(50149)
- 经济学院(49415)
- 财经大学(47355)
- 基金
- 项目(287997)
- 科学(228358)
- 基金(212536)
- 研究(209531)
- 家(185578)
- 国家(184130)
- 科学基金(158680)
- 社会(134901)
- 社会科(128114)
- 社会科学(128084)
- 基金项目(112083)
- 省(109246)
- 自然(102756)
- 自然科(100429)
- 自然科学(100403)
- 自然科学基金(98644)
- 教育(95938)
- 划(92923)
- 资助(88200)
- 编号(83236)
- 成果(66905)
- 部(64937)
- 重点(64638)
- 发(61300)
- 创(59654)
- 课题(56935)
- 国家社会(56787)
- 教育部(56129)
- 创新(55784)
- 科研(55277)
- 期刊
- 济(179424)
- 经济(179424)
- 研究(119498)
- 中国(69105)
- 学报(64404)
- 科学(60335)
- 管理(58081)
- 农(57086)
- 财(55522)
- 大学(49602)
- 学学(46867)
- 教育(40383)
- 农业(40129)
- 技术(34320)
- 融(31910)
- 金融(31910)
- 经济研究(30933)
- 财经(30466)
- 业经(29002)
- 经(26207)
- 问题(24567)
- 贸(24072)
- 业(20946)
- 国际(20603)
- 技术经济(19645)
- 统计(19276)
- 科技(19075)
- 图书(18940)
- 版(18745)
- 商业(18742)
共检索到5829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刘海云 聂飞
本文将中国OFDI区分为顺梯度和逆梯度两种类型,并运用Heckman选择效应模型,结合2003-2012年间中国对113个国家的投资和贸易面板数据,分别估计了中国两类OFDI的动机和贸易结构效应,并据此判断对外产业转移效应的存在性。结果发现:中国顺梯度OFDI主要为资源寻求型,其目的在于获得发展中国家丰富的生产要素,降低生产成本;中国逆梯度OFDI主要为技术寻求型,其目的在于获得发达国家先进的生产技术,提高产出水平;中国顺梯度OFDI会引发初级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导致本国出口减少,进口增加;中国逆梯度OFDI则会有效提升国内制造业生产水平,增加出口规模,促进与发达国家的制造业内贸易;金融危机...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隋月红 赵振华
结合我国经济转型背景,本文拓展了我国逆梯度OFDI存在的原因,通过理论推断、案例分析和实证得出我国逆梯度OFDI具有战略性资产积累与国内外市场扩张并行的特征。在此基础上,将我国OFDI与贸易结构的命题置于顺-逆梯度OFDI并存框架下,分析了我国OFDI影响贸易结构的机理。最后,利用2003-2009年中国与24个发展中国家、22个发达国家的双边OFDI和贸易的面板数据验证与比较,提出了改善我国贸易结构的建议。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建华 马晓逵
本文基于1989—2007年的统计数据,利用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检验的计量方法研究了中国产业结构与对外贸易结构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产业结构变化与对外贸易结构变化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与单向的因果关系。最后本文对这些实证结果做了进一步解释,并相应地提出了优化出口结构与实现产业结构升级的具体政策建议。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项本武
对外直接投资与出口贸易之间的关系一直是相关理论和实证研究的争论主题。运用引力模型,对中国FD I的贸易效应进行实证分析表明:中国对东道国的直接投资促进中国对东道国的出口,但对从东道国的进口却具有替代效应。因此,大力促进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是促进中国的对外出口、绕开东道国贸易壁垒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 贸易效应 引力模型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卢洪雨 张建兵
本文使用2003~2010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面板数据,采用GMM估计方法进行动态面板数据分析,考察了我国对外贸易结构对OFDI的影响。对世界样本的研究发现:我国制成品出口比重对OFDI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对我国初级产品进口集中度、我国与东道国的贸易结合度以及总产品出口竞争力却会产生抑制作用。对发展中国家样本的分析则显示我国制成品出口竞争力对OFDI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对我国制成品出口比重和总产品出口竞争力却没有显著的影响。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毛艺林
伴随全球国际贸易的快速发展,加工贸易成为各国进行国际分工的主要贸易形式,对世界各国发挥自身优势、提升技术水平、调整产业结构、扩大本国产品出口等起到了重要作用。通过分析中国加工贸易产业转移现状及原因,基于产业集聚视角,提出了中国加工贸易产业实现梯度转移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产业集聚 加工贸易 梯度转移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聂飞 刘海云
本文从结构传导机制的角度,运用系统GMM方法分析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OFDI)对承接国际制造业转移的影响。结果发现:就全样本而言,中国OFDI对承接国际制造业转移有着显著正向影响,细分各类动机OFDI的结构传导机制构成了中国承接国际制造业规模扩张的主要原因。分行业看,受益于效率、市场和技术搜寻型OFDI,中国通过分工地位优化、过剩产能输出和反向技术溢出,显著增强了对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等高端制造业的承接力度。分地区看,东部地区资源、效率和技术搜寻型OFDI的承接国际制造业转移效应较为明显;中部地区技术搜寻型OFDI的承接国际制造业转移效应则较为明显。此外,我们以金融危机作为阶段性节点进行稳健性检验...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赵玲玲
对外贸易的发展是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通过对外贸易总额的增加及贸易结构的调整等途径产生产业结构效应。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对外贸易总额、一般贸易占总贸易比重和工业制成品贸易占总贸易比重三个变量是促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格兰杰原因。其中工业制成品贸易占总贸易比重对产业结构的影响最为显著,其次是一般贸易占总贸易比重,而对外贸易总额对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影响显著性最低。
关键词:
对外贸易 产业结构 贸易结构 一般贸易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洁
基于中国工业产业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国际贸易的技术转移及其技术外溢效应对中国技术水平提升和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国际贸易渠道来自OECD成员国的技术转移对中国工业产业的技术进步产生了积极影响;美国和日本通过国际贸易对中国工业产业技术进步的拉动作用明显高于其他发达国家。
关键词:
国际贸易 技术转移 技术外溢 经济增长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杨正浒 汪占熬
本文首先构建了具备微观基础的经济模型,对我国对外贸易产业结构调整进行了相应的理论分析,得出了在经济均衡状态应该具备的动态方程,据此采用VAR实证模型实证检测了我国对外贸易产业结构调整的经济绩效冲击,结果证明我国对外贸易产业结构调整在贸易条件上具有较好的改善作用,但同时在长期将形成门槛效应,在产出方面结构调整冲击体现出了短期负面冲击。从经济绩效方面考虑,我国对外贸易产业结构调整应该选择渐进式的调整路径。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赵赛
本文利用2007—2018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64个国家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OFDI的贸易效应,考察了制度在OFDI的贸易效应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同时,本文还对沿线国家按照地区和收入进行分组,以检验制度在OFDI的贸易效应中所产生的异质性。结果显示,OFDI与贸易之间存在显著互补效应,即中国对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的增加能显著促进对外贸易的提高;完善的制度能够促进贸易规模的上升,随着东道国整体制度环境的改善,预计中国对沿线国家的贸易规模将有明显提升。不过,制度在OFDI的贸易效应中起到了显著的阻碍作用,即在制度薄弱的国家,中国对其直接投资反而能带动贸易的增加;在东南亚和西亚地区,制度对OFDI的贸易效应产生了阻碍作用,在中东欧地区则表现为促进作用;在低收入和高收入国家,制度均对OFDI的贸易效应起到了阻碍作用。因此,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中,既需要发挥投资对贸易的促进作用,还需要综合考虑东道国的制度环境,达到投资和贸易高质量发展的目标。
关键词:
OFDI 制度 贸易效应 异质性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真
对FDI的贸易效应可以从产业价值链、贸易结构和贸易利益三个角度进行综合考察,即包括产业价值链分割效应、贸易结构优化效应和真实贸易利益效应。其中,真实贸易利益应包括显性贸易利益和隐性贸易利益。通过对我国相关的贸易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可以发现,FDI对我国的出口利益有一定的替代效应,自主科技创新和稳定汇率对促进我国贸易出口、优化贸易结构有着比FDI更为显著的作用。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周昕 牛蕊
文章利用2003~2009年中国对40个国家的投资面板数据,通过引力模型对投资与贸易的关系进行研究。结论表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与贸易既存在互补关系,也存在替代关系,且对外直接投资对零部件贸易的影响非常明显。这体现出中国企业正在以更加积极主动的方式融入基于产品内分工的全球生产网络,并在其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关键词:
中国 对外直接投资 贸易 引力模型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刘再起 谢润德
本文利用2003~2011年中国对东盟10国OFDI和进出口面板数据,分析中国对东盟OFDI贸易效应存在的国别差异。研究表明:中国对东盟各国OFDI均具有贸易创造效应,且存在明显的国别差异;除了老挝和缅甸,对其他国家OFDI的出口创造效应都大于进口创造效应,总体上对东盟OFDI的出口创造效应略大于进口创造效应;从国别差异看,对泰国、马来西亚和越南OFDI的贸易创造效应最大,其次是印度尼西亚和柬埔寨,对新加坡、菲律宾、缅甸、老挝和文莱OFDI的贸易创造效应最弱。中国应当根据东盟各国不同的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进行相关行业的直接投资。
关键词:
中国 东盟 OFDI 贸易效应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聂飞 刘海云
文章试图论证中国IFDI、OFDI与出口贸易的互动机制,并运用20032013年中国与96个国家的跨国面板数据进行了检验。结论表明:总体而言,垂直型和水平型双向直接投资的出口贸易效应分别显著为正和负;出口创汇造成人民币上升压力,进而形成对IFDI的挤出效应和对OFDI的促增效应;外资大规模进入会强化汇率的自我调节机制,提升我国对海外资产的购买力。分区位看,中国通过IFDI的汇率传导机制在实现对欧洲和北美洲等发达国家OFDI规模扩张的同时,也存在较明显水平型OFDI的出口替代效应;而中国对非洲、拉丁美洲和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