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252)
2023(14700)
2022(12307)
2021(11280)
2020(9449)
2019(21555)
2018(20788)
2017(39829)
2016(21202)
2015(23594)
2014(22847)
2013(22849)
2012(21266)
2011(19342)
2010(19184)
2009(18086)
2008(17833)
2007(15589)
2006(13760)
2005(12564)
作者
(61201)
(51389)
(51185)
(48387)
(32726)
(24660)
(23080)
(19785)
(19406)
(18082)
(17724)
(17187)
(16524)
(16257)
(16221)
(15882)
(15200)
(14938)
(14795)
(14747)
(12792)
(12691)
(12449)
(11615)
(11539)
(11538)
(11255)
(11076)
(10201)
(9968)
学科
(96737)
经济(96596)
管理(62316)
(60553)
(48854)
企业(48854)
方法(42301)
数学(37814)
数学方法(37548)
中国(27203)
(25145)
(24994)
(21372)
业经(20826)
(19845)
贸易(19836)
(19337)
地方(17274)
(16485)
农业(16315)
(15370)
金融(15368)
(15262)
(15243)
银行(15224)
(14581)
(14337)
财务(14309)
技术(14293)
财务管理(14276)
机构
大学(310588)
学院(305527)
(140403)
经济(138191)
管理(117183)
研究(110254)
理学(101666)
理学院(100566)
管理学(99159)
管理学院(98599)
中国(83844)
(64949)
(64756)
科学(63050)
(54818)
(53004)
财经(51698)
研究所(49745)
中心(49005)
(47325)
经济学(45521)
业大(45203)
(44100)
农业(41741)
经济学院(41176)
北京(41015)
(39260)
财经大学(38792)
(36859)
师范(36401)
基金
项目(208356)
科学(166058)
基金(156802)
研究(148711)
(139045)
国家(137685)
科学基金(117347)
社会(101024)
社会科(96217)
社会科学(96198)
基金项目(82100)
(77583)
自然(74217)
自然科(72554)
自然科学(72529)
自然科学基金(71328)
教育(66979)
(66279)
资助(63982)
编号(55121)
(48120)
重点(47480)
(45239)
成果(45143)
国家社会(44296)
(44052)
(42546)
教育部(41792)
创新(41362)
人文(39964)
期刊
(149437)
经济(149437)
研究(93456)
中国(61117)
学报(51351)
(49500)
(48209)
科学(46959)
管理(44808)
大学(39489)
学学(37350)
农业(32326)
(29527)
金融(29527)
财经(26883)
经济研究(26522)
教育(25093)
(23197)
技术(23103)
业经(22523)
问题(20220)
(19120)
(18376)
国际(16740)
世界(16715)
技术经济(15106)
(14969)
统计(14575)
科技(14172)
商业(13713)
共检索到4588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贾妮莎  雷宏振  
本文基于开放经济国家产业结构升级的数理模型,利用2003—2015年中国对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流量和存量数据,以及43个沿线国家经济指标,探讨中国对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对沿线东道国产业升级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OFDI整体上推动了沿线东道国产业升级,且沿线国家与中国领导层密切互访有助于强化中国OFDI对沿线国家产业升级的促进作用;进一步分析发现中国OFDI通过技术溢出、要素供给及生产率效应推动了沿线东道国产业升级。区分样本发现:相对投资于中高收入的沿线国家,投资于中低收入沿线国家的产业升级效应更为明显;中国OFDI更能显著推动包含华人经济圈的沿线国家产业升级;与中国非相邻沿线国家的产业升级效应强于与中国相邻的沿线国家。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晖  陈志华  李童侠  
文章利用2006—2019年52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数据,实证检验了中国OFDI促进沿线国家产业结构升级的程度和效果以及作用机理的中介效应。研究表明:中1国OFDI能够显著促进沿线国家产业结构升级并随着沿线国家产业结构升级水平的提升,中国OFDI的边际效应呈“倒U”型趋势;中国OFDI促进沿线国家产业结构升级的资本供给效应、技术溢出效应和贸易促进效应的中介效应显著。此外,“一带一路”倡议有助于加强中国OFDI的促进程度和效果;中国不同转移类型OFDI促进沿线国家产业结构升级的程度和效果以及中国OFDI促进不同收入水平和不同区域沿线国家产业结构升级的程度和效果均存在显著异质性。研究结论对于中国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开展OFDI促进沿线国家产业结构升级以及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王晖  仲鑫  
为从空间关联视角厘清中国OFDI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业结构升级的关系,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利用2006—2017年52个沿线国家的面板数据,构建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中国OFDI对沿线国家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表明:中国OFDI有利于沿线国家产业结构升级且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其中,技术转移型OFDI促进沿线国家产业结构升级的直接效应最大,资本转移型OFDI次之,劳动转移型OFDI最小;劳动转移型OFDI促进沿线国家产业结构升级的空间溢出效应最大,技术转移型OFDI次之,资本转移型OFDI最小,并且无论是中国整体还是不同转移类型OFDI的空间溢出效应均强于其直接效应。异质性分析表明,在不同区域沿线国家中,无论是直接效应还是空间溢出效应,中国OFDI促进东盟国家产业结构升级的效应最大,促进其他亚洲沿线国家产业结构升级的效应次之,促进欧洲沿线国家产业结构升级的效应最小。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宋平凡  陈曼丽  
在钱纳里标准产业结构模型基础上,从新结构经济学角度出发,运用面板固定效应、GMM动态面板及调节效应模型探讨了中国OFDI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以及"硬性"或"软性"基础设置对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张辉   王桂军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年来,中国秉承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与沿线国家展开全方位合作,在稳步推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也给沿线国家带来了经济发展红利。本文基于全球价值“双环流”体系,探讨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和沿线国家产业升级的互惠效应。研究发现:一方面,“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为中国的产业升级贡献了推动力量,宏观层面提高了中国的工业化水平,稳定了实体经济规模,微观层面提高了以企业生产率提升为表征的产业升级;另一方面,“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同时给沿线国家带来了产业升级红利,加快了沿线国家劳动力从农业向工业和服务业的转移。“一带一路”作为中国向世界推出的公共产品和合作平台,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了稳定剂,本文从产业升级视角肯定了“一带一路”倡议给中国与沿线国家带来的互惠效应,为持续推进“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学理支持。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史恒   屈小娥  
文章基于吸收能力和制度环境视角,实证检验了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对外直接投资(OFDI)的母国绿色生产率增长效应。结果表明:(1)社会资本存在“双重门槛”效应,产业集聚存在“单一门槛”效应,创新能力存在“三重门槛”效应。社会资本和产业集聚门槛下,OFDI对绿色生产率的影响呈正向边际效应递增的非线性特征,越过产业集聚门槛的主要以少数东部省市为主。创新能力门槛下,OFDI与绿色生产率之间呈“U型”关系,目前只有少数东部省市越过门槛值。(2)政府参与度存在“双重门槛”效应,该门槛下OFDI与绿色生产率之间呈“倒N型”关系,即政府适度参与有利于发挥OFDI逆向溢出效应,但过度参与和参与不足则会起反作用,这些省份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环境规制存在“单一门槛”效应,环境规制跨过一定的门槛值后OFDI的正向效应才变得显著,目前越过门槛值的只有少数东部省市。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屈小娥  赵昱钧  王晓芳  
文章基于制度环境和吸收能力双重视角,运用面板门槛模型实证研究了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OFDI的母国绿色发展效应。结果表明,从制度环境视角看,政府参与度和资源配置条件下,OFDI对绿色发展呈现出“双重门槛”特征,环境规制条件下呈现“单一门槛”特征。政府资源配置能力门槛下,OFDI对绿色发展的边际效应呈递增规律,OFDI对绿色发展的正向溢出效应在环境规制跨过特定门槛值后变得显著。从吸收能力视角看,人力资本条件下,OFDI对绿色发展呈现出“三重门槛”特征,产业集聚呈现出“单一门槛”特征,金融发展呈现出“双重门槛”特征。只有当人力资本、金融发展跨过特定门槛值后,OFDI才能显著推动绿色发展;产业集聚门槛下,OFDI对绿色发展呈现边际效应递增规律。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鑫静  程钰  王建事  丁立  
"‘一带一路’倡议"是我国新时代全面对外开放的重要举措,对于加强对外合作共赢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研究运用产业转移评估模型、产业转移吸引力评估模型,结合变异系数、基尼系数以及空间自相关分析等方法探讨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中国产业转移承接力与吸引力的时空分异特征以及中国产业转移的区位选择,研究表明:①2012—2016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中国产业转移的承接力呈波动上升趋势,基尼系数由0.198降为0.185,表明沿线各国产业转移承接力差异有所减小但仍存在一定的区域差异,Moran’s I的均值为0.367,表明产业承接力空间集聚态势明显;②2012—2016年沿线国家对中国产业转移的吸引力总体呈上升趋势,吸引力有空间正相关关系且大致符合距离衰减定律,基尼系数在0.756附近上下浮动,表明沿线各国产业转移吸引力的差异态势大致不变且区域差异仍然较大,Moran’s I的均值为0.126,表明空间集聚态势较弱;③将承接力与吸引力划分为7种组合类型,并基于中国与沿线国家产业结构相似度以及中国对沿线国家投资分布,提出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业转移的区位选择建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罗良文  毕道俊  
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对沿线国家政治风险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关系进行分析,重点就我国在沿线国家的OFDI是否存在政治风险偏好做出说明。运用OFDI集中的35个沿线国家2007~2015年的面板数据,通过扩展引力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发现:我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OFDI并不存在政治风险偏好;自然资源丰裕的沿线国家的法制水平对我国OFDI有着显著影响;非自然资源丰裕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政府有效性水平对我国OFDI有着显著的影响;我国对沿线国家整体的直接投资同时表现出了资源寻求动机和市场寻求动机,而地理距离成本已经不再是限制OFDI的因素。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许小平  陆靖  李江  
本文以"一带一路"战略为研究背景,利用固定效应模型对2003~2012年"一带一路"沿线64个国家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探讨签订双边投资协定(BIT)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OFDI)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签订BIT能够促进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OFDI,并且对发展中国家的促进作用要比发达国家更加显著且效应更大。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蒋莎莎  孙本芝  
本文将"一带一路"沿线51个国家作为研究对象,在分析中国OFDI与"一带一路"知识产权保护的现状及影响的基础上,借助2007—2018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OFDI(Outwar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存量和世界经济论坛的知识产权指数等数据,对"一带一路"国家的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对中国OFDI的影响进行进一步的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知识产权保护能够显著促进中国OFDI的流入,即知识产权保护对对外直接投资存在正向作用。基于实证结果,本文提出了中国与沿线各国如何在"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合作,推动对外直接投资的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段博川  唐幸  刘倩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对沿线国家的投资急剧增加。文章使用2003—2015年66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作为研究样本,分析了中国对这些国家的投资动机。结果显示:中国在这些国家的主要投资目的是培育国际市场、拓展资源配置空间和基础设施援助建设。门槛回归结果显示,东道国市场规模对中国OFDI的正向影响作用会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而不断增大,中国在一些人力成本较高的国家不存在效率追求动机;同样,在那些自然资源匮乏的地区也不存在资源寻求动机;出于市场容量与经济成本的考虑,中国将基建水平中等发达的国家作为基建援助的重点。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李婷  汤继强  
文章基于2006~2019年“一带一路”沿线58个国家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金融风险综合指数并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实证检验国家金融风险对中国OFDI的影响机制及空间效应。结果表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金融风险对中国OFDI具有显著影响,东道国金融风险抑制中国OFDI流入的同时会将投资挤入邻国。渠道分析发现,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信贷活动是金融风险影响中国OFDI的重要因素,其中公共部门债务的中介效应更加显著。异质性分析发现,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金融风险对中国OFDI的影响效应不同,中高收入、高收入国家的影响机制与空间效应更加显著。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胡冠宇  卢小兰  
基于扩展的空间投资引力模型,文章研究2007—2016年间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63个国家OFDI的空间效应、政治制度影响及其他主要影响因素,并测算OFDI潜力。结果表明:OFDI的空间效应来源于空间集聚、第三国市场规模直接效应和第三国不可测因素效应,OFDI表现为集聚垂直复合型投资。OFDI受东道国政治制度水平影响并不显著,但偏好于"制度接近"的国家。OFDI呈现出较强的贸易导向、基础设施偏好和一定的资源寻求特征。此外,采用更换权重矩阵和估计方法等两种方式对模型进行稳健性检验,结果证实了上述结论的稳健性。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晖  仲鑫  
本文旨在考察"一带一路"倡议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在构建"一带一路"倡议影响沿线国家产业结构升级作用机制框架的基础上,基于49个沿线国家和65个非沿线国家2006—2018年的面板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与双重差分相结合的方法对"一带一路"倡议影响沿线国家产业结构升级的政策效应进行评估。实证结果表明,"一带一路"倡议在总体上能够显著促进沿线国家产业结构朝着高级化和合理化的方向发展。进一步分析表明"一带一路"倡议的政策效果具有"滞后"特征,随着时间推移,其影响程度和效果有增大趋势,并且"一带一路"倡议对不同收入水平以及不同区域位置沿线国家的产业结构升级效应存在显著异质性;在"一带一路"倡议下,通过扩大双边贸易往来、加强双边产能合作、积极推进沿线国家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等途径,可以促进沿线国家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相比较而言,通过双边产能合作渠道对沿线国家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效果最大,贸易往来渠道次之,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渠道最小。本文据此提出相应政策建议,以期为推动"一带一路"建设高质量发展和行稳致远提供一定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