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171)
2023(9144)
2022(7616)
2021(7149)
2020(5892)
2019(13962)
2018(13105)
2017(25393)
2016(12957)
2015(14298)
2014(13554)
2013(13795)
2012(13017)
2011(11889)
2010(11799)
2009(10854)
2008(10561)
2007(9059)
2006(8135)
2005(7598)
作者
(35442)
(29838)
(29343)
(28341)
(19121)
(14249)
(13358)
(11348)
(11277)
(10374)
(10347)
(9972)
(9612)
(9555)
(9512)
(9401)
(8845)
(8467)
(8465)
(8024)
(7569)
(7170)
(7068)
(6843)
(6744)
(6583)
(6412)
(6002)
(5824)
(5819)
学科
(66695)
经济(66636)
(31185)
管理(29598)
方法(26095)
(23923)
企业(23923)
数学(23426)
数学方法(23252)
中国(20631)
(17340)
贸易(17332)
(16954)
(16177)
地方(13806)
(13160)
业经(13091)
(12727)
(11313)
(10949)
产业(10904)
农业(10320)
(9346)
金融(9345)
关系(9127)
(9025)
出口(9021)
出口贸易(9020)
(8890)
银行(8879)
机构
大学(187840)
学院(183364)
(94062)
经济(92780)
研究(73416)
管理(68302)
理学(58924)
理学院(58182)
管理学(57388)
管理学院(57037)
中国(55476)
(40983)
科学(39895)
(39681)
(35619)
研究所(32441)
经济学(32122)
财经(31953)
中心(31218)
(29471)
经济学院(29103)
(26911)
北京(26504)
(26007)
(25712)
(24384)
师范(24192)
财经大学(24071)
业大(22644)
科学院(21861)
基金
项目(124931)
科学(101567)
基金(96226)
研究(91877)
(85134)
国家(84180)
科学基金(71841)
社会(64276)
社会科(61473)
社会科学(61461)
基金项目(49960)
(43916)
自然(43395)
自然科(42474)
自然科学(42461)
自然科学基金(41755)
教育(40132)
资助(39350)
(38231)
编号(32844)
(29774)
国家社会(29307)
(28935)
重点(28747)
中国(27435)
成果(26691)
(26138)
教育部(26019)
人文(24669)
创新(24602)
期刊
(100737)
经济(100737)
研究(62779)
中国(37199)
(28173)
管理(27316)
科学(27072)
学报(26191)
(23669)
大学(20918)
学学(19468)
经济研究(19148)
财经(16648)
农业(16565)
(16116)
金融(16116)
(15704)
教育(14971)
(14730)
问题(14308)
技术(14179)
业经(13898)
国际(13826)
世界(13180)
(10616)
技术经济(9887)
统计(9415)
现代(8318)
(8318)
经济问题(8263)
共检索到2840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王晖  仲鑫  
为从空间关联视角厘清中国OFDI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业结构升级的关系,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利用2006—2017年52个沿线国家的面板数据,构建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中国OFDI对沿线国家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表明:中国OFDI有利于沿线国家产业结构升级且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其中,技术转移型OFDI促进沿线国家产业结构升级的直接效应最大,资本转移型OFDI次之,劳动转移型OFDI最小;劳动转移型OFDI促进沿线国家产业结构升级的空间溢出效应最大,技术转移型OFDI次之,资本转移型OFDI最小,并且无论是中国整体还是不同转移类型OFDI的空间溢出效应均强于其直接效应。异质性分析表明,在不同区域沿线国家中,无论是直接效应还是空间溢出效应,中国OFDI促进东盟国家产业结构升级的效应最大,促进其他亚洲沿线国家产业结构升级的效应次之,促进欧洲沿线国家产业结构升级的效应最小。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晖  陈志华  李童侠  
文章利用2006—2019年52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数据,实证检验了中国OFDI促进沿线国家产业结构升级的程度和效果以及作用机理的中介效应。研究表明:中1国OFDI能够显著促进沿线国家产业结构升级并随着沿线国家产业结构升级水平的提升,中国OFDI的边际效应呈“倒U”型趋势;中国OFDI促进沿线国家产业结构升级的资本供给效应、技术溢出效应和贸易促进效应的中介效应显著。此外,“一带一路”倡议有助于加强中国OFDI的促进程度和效果;中国不同转移类型OFDI促进沿线国家产业结构升级的程度和效果以及中国OFDI促进不同收入水平和不同区域沿线国家产业结构升级的程度和效果均存在显著异质性。研究结论对于中国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开展OFDI促进沿线国家产业结构升级以及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姚战琪  
通过构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OFDI的逆向技术溢出对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影响的模型得出:我国从"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进口贸易获得的国际研发资本存量显著促进了我国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提高,但当存在人力资本和研发资本存量时,通过"一带一路"沿线各国OFDI获得的国外研发资本存量对我国产业结构高级化具有负向影响。中西部地区从"一带一路"沿线OFDI获得的逆向技术输出通过人力资本和国内研发资本存量消化吸收,并对其产业结构高级化具有积极影响。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姚战琪  
通过构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OFDI的逆向技术溢出对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影响的模型得出:我国从"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进口贸易获得的国际研发资本存量显著促进了我国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提高,但当存在人力资本和研发资本存量时,通过"一带一路"沿线各国OFDI获得的国外研发资本存量对我国产业结构高级化具有负向影响。中西部地区从"一带一路"沿线OFDI获得的逆向技术输出通过人力资本和国内研发资本存量消化吸收,并对其产业结构高级化具有积极影响。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宋平凡  陈曼丽  
在钱纳里标准产业结构模型基础上,从新结构经济学角度出发,运用面板固定效应、GMM动态面板及调节效应模型探讨了中国OFDI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以及"硬性"或"软性"基础设置对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贾妮莎  雷宏振  
本文基于开放经济国家产业结构升级的数理模型,利用2003—2015年中国对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流量和存量数据,以及43个沿线国家经济指标,探讨中国对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对沿线东道国产业升级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OFDI整体上推动了沿线东道国产业升级,且沿线国家与中国领导层密切互访有助于强化中国OFDI对沿线国家产业升级的促进作用;进一步分析发现中国OFDI通过技术溢出、要素供给及生产率效应推动了沿线东道国产业升级。区分样本发现:相对投资于中高收入的沿线国家,投资于中低收入沿线国家的产业升级效应更为明显;中国OFDI更能显著推动包含华人经济圈的沿线国家产业升级;与中国非相邻沿线国家的产业升级效应强于与中国相邻的沿线国家。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张辉   王桂军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年来,中国秉承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与沿线国家展开全方位合作,在稳步推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也给沿线国家带来了经济发展红利。本文基于全球价值“双环流”体系,探讨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和沿线国家产业升级的互惠效应。研究发现:一方面,“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为中国的产业升级贡献了推动力量,宏观层面提高了中国的工业化水平,稳定了实体经济规模,微观层面提高了以企业生产率提升为表征的产业升级;另一方面,“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同时给沿线国家带来了产业升级红利,加快了沿线国家劳动力从农业向工业和服务业的转移。“一带一路”作为中国向世界推出的公共产品和合作平台,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了稳定剂,本文从产业升级视角肯定了“一带一路”倡议给中国与沿线国家带来的互惠效应,为持续推进“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学理支持。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晖  仲鑫  
本文旨在考察"一带一路"倡议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在构建"一带一路"倡议影响沿线国家产业结构升级作用机制框架的基础上,基于49个沿线国家和65个非沿线国家2006—2018年的面板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与双重差分相结合的方法对"一带一路"倡议影响沿线国家产业结构升级的政策效应进行评估。实证结果表明,"一带一路"倡议在总体上能够显著促进沿线国家产业结构朝着高级化和合理化的方向发展。进一步分析表明"一带一路"倡议的政策效果具有"滞后"特征,随着时间推移,其影响程度和效果有增大趋势,并且"一带一路"倡议对不同收入水平以及不同区域位置沿线国家的产业结构升级效应存在显著异质性;在"一带一路"倡议下,通过扩大双边贸易往来、加强双边产能合作、积极推进沿线国家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等途径,可以促进沿线国家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相比较而言,通过双边产能合作渠道对沿线国家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效果最大,贸易往来渠道次之,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渠道最小。本文据此提出相应政策建议,以期为推动"一带一路"建设高质量发展和行稳致远提供一定参考。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任雪梅  陈汉林  
"一带一路"是顺应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世纪战略,该战略的实施为中国在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提供了便利契机。伴随中国在该地区投资的快速增长,探讨中国对沿线国家直接投资能否对国内产业结构升级产生正向作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借鉴钱纳里标准结构模型,以"一带一路"沿线58个国家为样本,基于2003—2016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对中国在"一带一路"国家投资的产业结构升级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结论显示: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与中国产业结构变动值呈负相关,中国对沿线国家直接投资尚未显示出产业结构升级效应。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姚战琪  
基于2003—2014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跨国面板数据,运用随机前沿引力模型,研究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签订双边自贸协定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存在显著的正向效用,"一带一路"沿线东道国的技术创新水平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具有显著的正面影响,而东道国与中国之间的文化差异和经济距离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逆向技术溢出。而对不同国家的分析表明,2003—2014年,中国通过"一带一路"沿线国家OFDI获得的国外研发溢出效率排名前5位的国家分别为新加坡、巴基斯坦、越南、匈牙利和斯里兰卡。技术无效率函数的估计结果发现,东道国法律与腐败监管的严厉程度、东道国经济自由度在降低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OFDI逆向技术溢出无效程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走出去"的中国企业必须高度重视东道国当地的文化环境,同时应加快向东南亚、南亚及中亚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最后,应制定政策鼓励国内研发实力强的企业对科技资源密集型的发达国家和地区进行对外直接投资。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姚战琪  
基于2003—2014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跨国面板数据,运用随机前沿引力模型,研究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签订双边自贸协定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存在显著的正向效用,"一带一路"沿线东道国的技术创新水平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具有显著的正面影响,而东道国与中国之间的文化差异和经济距离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逆向技术溢出。而对不同国家的分析表明,2003—2014年,中国通过"一带一路"沿线国家OFDI获得的国外研发溢出效率排名前5位的国家分别为新加坡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李金叶  许朝凯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是中国开放新时期对外直接投资的重点区域,实现并扩大中国对外投资的正向技术溢出,对促进沿线各国转型发展、提高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效益均有重要影响。利用38个沿线国家2003—2015年的面板数据,借助GMM估计法分析我国对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的技术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对沿线国家直接投资存在显著的正向技术溢出,但与出口贸易相比溢出水平较低;东道国科技研发实力、对外开放程度、金融发展水平等因素可显著扩大中国对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的技术溢出效应。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姚战琪  
当前中国对外开放强度逐渐加大,随着2015年3月《推动攻坚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正式发布,2016年1月"亚投行"成立并投入运营,中国"一带一路"倡议正式进入全面推进阶段。借助"走出去"的制造业本身具有的逆向溢出效应,通过OFDI可获取国际先进技术和知识的溢出,将推动制造业大发展。因此,推动中国各地区通过OFDI的技术溢出,获取国外先进技术以提升本国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姚战琪  
当前中国对外开放强度逐渐加大,随着2015年3月《推动攻坚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正式发布,2016年1月"亚投行"成立并投入运营,中国"一带一路"倡议正式进入全面推进阶段。借助"走出去"的制造业本身具有的逆向溢出效应,通过OFDI可获取国际先进技术和知识的溢出,将推动制造业大发展。因此,推动中国各地区通过OFDI的技术溢出,获取国外先进技术以提升本国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鑫静  程钰  王建事  丁立  
"‘一带一路’倡议"是我国新时代全面对外开放的重要举措,对于加强对外合作共赢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研究运用产业转移评估模型、产业转移吸引力评估模型,结合变异系数、基尼系数以及空间自相关分析等方法探讨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中国产业转移承接力与吸引力的时空分异特征以及中国产业转移的区位选择,研究表明:①2012—2016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中国产业转移的承接力呈波动上升趋势,基尼系数由0.198降为0.185,表明沿线各国产业转移承接力差异有所减小但仍存在一定的区域差异,Moran’s I的均值为0.367,表明产业承接力空间集聚态势明显;②2012—2016年沿线国家对中国产业转移的吸引力总体呈上升趋势,吸引力有空间正相关关系且大致符合距离衰减定律,基尼系数在0.756附近上下浮动,表明沿线各国产业转移吸引力的差异态势大致不变且区域差异仍然较大,Moran’s I的均值为0.126,表明空间集聚态势较弱;③将承接力与吸引力划分为7种组合类型,并基于中国与沿线国家产业结构相似度以及中国对沿线国家投资分布,提出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业转移的区位选择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