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977)
2023(4492)
2022(3690)
2021(3604)
2020(3039)
2019(7320)
2018(7024)
2017(13767)
2016(7054)
2015(8177)
2014(7869)
2013(8131)
2012(7749)
2011(7116)
2010(6900)
2009(6492)
2008(6296)
2007(5303)
2006(4849)
2005(4528)
作者
(19551)
(16476)
(16331)
(15825)
(10582)
(7803)
(7334)
(6538)
(6430)
(5897)
(5722)
(5523)
(5378)
(5355)
(5259)
(5181)
(4941)
(4705)
(4601)
(4281)
(4192)
(3962)
(3908)
(3804)
(3732)
(3708)
(3510)
(3421)
(3328)
(3328)
学科
(39483)
经济(39454)
方法(17859)
数学(16872)
数学方法(16825)
管理(15556)
(15291)
中国(13340)
(10970)
贸易(10964)
(10847)
(9855)
企业(9855)
(9259)
(7306)
地方(6466)
农业(6383)
(6300)
环境(6278)
(6158)
(5971)
(5825)
(5713)
银行(5704)
关系(5633)
(5611)
金融(5611)
(5577)
业经(5551)
发展(4912)
机构
大学(106605)
学院(103327)
(58036)
经济(57431)
研究(43346)
管理(36882)
中国(35121)
理学(31631)
理学院(31283)
管理学(30938)
管理学院(30758)
(24307)
(23450)
科学(23109)
(21718)
经济学(20752)
研究所(19886)
财经(19825)
经济学院(18829)
(18480)
中心(18187)
(16030)
北京(15616)
(15189)
财经大学(14941)
科学院(13968)
(12720)
业大(12693)
研究中心(12650)
农业(12584)
基金
项目(68054)
科学(54888)
基金(53888)
研究(48918)
(47760)
国家(47497)
科学基金(39962)
社会(35222)
社会科(33669)
社会科学(33663)
基金项目(27258)
自然(23947)
自然科(23430)
自然科学(23425)
资助(23139)
自然科学基金(23072)
(21655)
教育(21475)
(19603)
中国(18057)
(17342)
国家社会(16838)
编号(16625)
重点(15783)
(15493)
教育部(15177)
成果(13848)
人文(13808)
(13574)
重大(13563)
期刊
(59160)
经济(59160)
研究(35935)
中国(20714)
(17289)
科学(15743)
学报(15409)
(14562)
管理(14163)
大学(12084)
经济研究(11968)
学学(11523)
财经(10586)
农业(10375)
(10259)
金融(10259)
(9746)
(9337)
世界(9092)
国际(8829)
问题(8557)
技术(7250)
(6809)
业经(6642)
教育(5978)
统计(5921)
技术经济(5780)
资源(5314)
经济问题(5139)
(4743)
共检索到1596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国疆  
M2/GDP水平的持续上升是中国金融运行的显著特征。本文认为,中国居民储蓄货币化积累效应、货币市场发展阻滞效应和不良贷款效应是导致中国M2/GDP水平持续上升的基本因素。M2/GDP水平的持续上升包含有正常和非正常性,在决定M2/GDP水平的基本因素未根本改变的条件下,M2/GDP水平仍会保持上升态势。结论是:深化金融结构改革,建立良好且监管有效的金融结构是消解困境的根本出路。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余永定  
本文在对传统货币数量理论进行补充和修正的基础上 ,解释了中国何以能够在货币供应量增长速度大大高于 GDP增长速度的情况下保持物价稳定 ,并进而给出 M2 / GDP增长的动态路径。结论是导致中国 M2 / GDP极高的原因包括 :低通货膨胀率、高居民储蓄率、高不良债权率、企业留利水平低、资本市场不发达和企业资金利用水平低等。高 M2 / GDP本身还不能说明中国经济是否潜伏将来会发生严重通货膨胀的危险。最后 ,本文建立了一个由两个微分方程组成的动态宏观经济模型 ,并利用该模型对影响通货收缩形势的各种货币因素进行了分析。其结论之一是 ,企业依靠银行贷款盲目扩大生产 ,过剩的产品 (或过时的产品 ...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钟伟,黄涛  
China's M\-2/GDP ratio is high than of other major countries,our empirical study reveal that it is caused mainly by the declining of cash/M 2 Ratio,the rapid slowdown of currency circulating speed and the singular financial assets.The high M\-2/GDP ratio implies that China is facing challenges such as the establishment of social welfare system,the dilution of non\|performing assets and the diversification of financial assets.The myth shall not be exaggerated as a hint of financial crisis.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何运信  钟立新  耿中元  
对于我国高M_2/GDP的成因,现有研究主要从我国市场化改革和产业结构变迁导致货币化加深,金融市场缺陷导致居民缺乏有效投资渠道两方面进行解释。然而,这些研究忽略了收入分配这一重要宏观因素。文章研究表明,收入差距的扩大是推动我国M_2/GDP长期上升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这意味着,如果收入差距过大的现状不能扭转,我国高M_2/GDP还会持续,在这种情况下,即便通过金融改革增加居民投资渠道使这个比例暂时下降,但是这些改革带来的资产结构调整效应发挥完之后,M_2/GDP也会在新的均衡基础上重拾升势。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江晶晶  单超  
中国的M2/GDP水平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持续上升,并超过其他任何国家的M2/GDP水平。针对这一现象,本文从总需求结构的角度做出了解释。首先,M2在数值上等于国民经济核算中各年度储蓄的加总。通过进一步的分析得出:导致中国具有高M2/GDP水平的原因在于中国具有高的投资与净出口水平。本文使用1978年至2008年的数据对以上观点进行验证。本文认为,不应仅根据表象得出中国M2/GDP水平过高的结论,而是应该根据投资与净出口水平正确判断中国M2/GDP水平是否处于合理区间。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汪洋  
本文就我国学者对中国高比率的M2/GDP问题的各种观点进行了归纳和梳理,并予以了整体评价。我国学者大体从横向和纵向两个角度来对比研究,其分析重点在于解释中国M2/GDP比率的合理性,忽略了其背后可能蕴含的金融风险。从整体上看,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韩平  李斌  崔永  
本文试图求解我国M2/GDP的动态增长路径,并对与此相关的金融政策选择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我国M2/GDP的变动路径具有Logistic曲线的基本形状,将经历先加速上升后增长速度逐渐减缓,最终趋于稳定状态的变化过程。本文估算了我国M2/GDP的增长上限及其变化拐点。研究还发现,M2/GDP的上升并不必然意味着通胀压力加大,只有M2/GDP偏离动态增长路径时,才会对通货膨胀产生影响。据此本文估算了2005年货币供应量的合理区间。本文认为,应继续实施稳健货币政策,合理确定货币总量增长速度,继续推进体制性改革等措施确保经济金融的稳定运行。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毛传为  吴晓露  
M2/GDP比率持续上升,不仅是中国,也是世界各国1971年信用货币制度建立以来存在的经济现象。为此从货币制度的视角对此进行解读,从中国粗放经济增长模式、出口导向的发展战略等特殊国情做出分析,得出中国M2/GDP比率的增长速度将缓慢下降的结论。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吕冰洋  李峰  
本文实证分析中国税收连年超GDP增长的原因,其结论是分税制改革以来各地区税收征管效率年均提高值9.6%,征管效率提高较大的省份集中在东部经济相对发达地区;总税收对GDP的增长弹性约为1.1,工商业增加值、企业利润和劳动者报酬等的增长不同程度地促进相关税收增长;总税收对税收征管效率提高的弹性约为0.43,税收征管效率提高每年促进税收增长约4.1%,税收征管效率对税收增长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所得税和增值税上。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国疆  
M2 /GDP实质上是从一个角度展示整个经济发展的问题 ,它蕴涵了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各种关系 ,其水平与变动由一国的融资体制所决定。从国别比较看 ,以银行主导型融资体制为主的国家 ,相对具有较高的M2 /GDP。中国M2 /GDP在市场化改革进程中呈持续上升趋势 ,根源于中国市场化改革进程中所形成的政府主导型的信用融资机制 ,因此 ,较高的M2 /GDP所隐含的风险 ,实质是融资体制的风险。消除较高的M2 /GDP所隐含的风险 ,不能靠简单地压缩贷款和居民储蓄存款的办法 ,关键在于融资体制的改革。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黄昌利  王艳萍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的M2/GDP比率过高现象引人关注。本文在国际比较的基础上,考虑到中国经济变迁的背景,主要从货币供给的视角,分别研究了央行的基础货币增长及货币乘数增长的影响因素。认为未来应着力改善央行的资产负债表规模和结构,转变货币政策操作工具,优化金融结构,拓展经济发展空间,以应对货币供给的过快增长。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高培勇  
延续12年之久的中国税收收入持续高速增长,在步入“十一五”以后表现出更加强劲的态势,从而在宏观经济运行以及整个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激起了更大的波澜。本文由税收收入同现行税制的关联分析入手,在税收收入增长轨迹同现行税制变动轨迹的联系中,试图捕捉支撑税收收入持续高速增长的“特殊”因素。以此为基础,采用特殊视角,逐一聚焦由税收收入持续高速增长所引致的若干重大问题,给出种种政策判断,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韦蔚  王锐兰  李丽  
近年来,伴随着中国GDP持续快速的增长,环境却变得越来越糟,似乎已成为GDP增长的必然代价之一。鉴于此,对中国GDP可持续增长的环境容量支撑问题进行探讨迫在眉睫。本文首先从客观事实出发,正面提出问题;然后深入分析GDP可持续增长与环境容量发生冲突的现实可能性以及GDP增长突破环境容量的主要原因;最后,针对GDP可持续增长与环境容量的平衡问题提出几点建议,试图给人们一些启示。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宋汉光  张超群  
本文首先通过指标变换,将信贷/GDP比率转为信贷投入率与投入回报率之比,它同时包含经济金融化程度与经济产出效率两方面内容。然后以宁波市1980-2009年数据为样本,采用因子分析法进行实证检验,解释了该比率持续升高的原因,即信贷在经济投入中的占比持续上升和经济生产的投入回报率不断下降。前者源于经济金融化程度提高,后者则由产业结构调整所致。最后,针对研究结论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何斌  姚如青  
本文在凯恩斯三种货币需求理论框架上,结合中国处于制度转型和经济增长并存的特殊国情,构建为满足这三种需求的货币与国民收入之比例的理论模型,并进行实证检验,结论是:(一)中国经济分工水平影响M_2与GDP之比例;(二)金融二元结构下的信贷倒逼机制和预备性储蓄是M_2与GDP之比例上升的主要原因(三)M_2与GDP的比例波动还和经济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和银行利率相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