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534)
- 2023(6749)
- 2022(5696)
- 2021(5567)
- 2020(4593)
- 2019(10733)
- 2018(10419)
- 2017(20208)
- 2016(10745)
- 2015(12244)
- 2014(11816)
- 2013(11856)
- 2012(11378)
- 2011(10566)
- 2010(10666)
- 2009(9885)
- 2008(9885)
- 2007(8833)
- 2006(8103)
- 2005(7566)
- 学科
- 济(47588)
- 经济(47539)
- 管理(30269)
- 业(30065)
- 企(23811)
- 企业(23811)
- 方法(18631)
- 中国(17252)
- 数学(16802)
- 数学方法(16629)
- 贸(14003)
- 贸易(13995)
- 农(13850)
- 易(13825)
- 财(11618)
- 策(11554)
- 制(10149)
- 业经(9264)
- 银(8716)
- 银行(8712)
- 农业(8649)
- 行(8504)
- 地方(8107)
- 及其(7965)
- 融(7596)
- 金融(7596)
- 划(7314)
- 环境(7290)
- 政策(7271)
- 学(7252)
- 机构
- 大学(155815)
- 学院(155077)
- 济(77881)
- 经济(76665)
- 研究(60804)
- 管理(59028)
- 理学(50018)
- 理学院(49463)
- 管理学(48913)
- 中国(48759)
- 管理学院(48584)
- 财(35279)
- 京(33771)
- 科学(31863)
- 所(30029)
- 财经(27465)
- 研究所(27072)
- 中心(26352)
- 经(25235)
- 经济学(25124)
- 经济学院(22540)
- 江(22367)
- 北京(22333)
- 农(21972)
- 院(21691)
- 财经大学(20355)
- 范(19720)
- 师范(19616)
- 科学院(18202)
- 业大(17724)
- 基金
- 项目(96454)
- 科学(77899)
- 研究(73806)
- 基金(73265)
- 家(63291)
- 国家(62825)
- 科学基金(53629)
- 社会(49582)
- 社会科(47236)
- 社会科学(47230)
- 基金项目(36680)
- 教育(33262)
- 省(33181)
- 自然(32266)
- 自然科(31542)
- 自然科学(31535)
- 资助(31355)
- 自然科学基金(31043)
- 划(29458)
- 编号(28458)
- 成果(24589)
- 部(23657)
- 中国(22265)
- 发(21910)
- 重点(21824)
- 国家社会(21761)
- 教育部(20810)
- 课题(20497)
- 创(19849)
- 性(19718)
共检索到2480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程海星 朱满洲
近年来,中国M2/GDP持续走高。本文对中国M2/GDP进行纵向和横向对比,说明中国应当适度收缩货币供应量,并致力于提高货币流通速度,从而防范可能的流动性风险。最后,本文从长期和短期两个角度提出控制M2/GDP的策略。
关键词:
M2/GDP 货币流通速度 存量和增量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立金
文章使用货币经济的宏观经济框架分析此问题,把研究建立在货币值表示的名义变量基础上。文章通过分析广义货币(M2)来源,认为负债是研究此问题的关键,然后给出M2/GDP水平的公式化解释,并使用货币经济的宏观模型分析了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非均衡特性及其对该水平的影响。最后,得出结论:中国M2/GDP水平持续上升主要是中国高负债、低财务回报、低劳动报酬份额的非均衡经济增长模式的反映。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尉高师 雷明国
一、问题的提出 目前,我国M2/GDP值已成了一个令经济学家和央行官员头疼的问题:自1992年该比值超过1之后一路攀升,2000年已达1.505 6,而同期英国的这一比值为1左右,美国为0.6左右,韩国不到0.5,日本也只有1.1左右。截止到2002年8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宇 李旭东
本文计算了1993年至2005年我国M2/GDP,发现该数据总体呈上升趋势,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体制上的深层次问题。另外,本文运用带有动量项和自适应学习率的BP神经网络方法预测出我国2006年的M2/GDP是1.6386左右,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M2/GDP BP神经网络 预测 对策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曹剑涛
M2/GDP变动指数反映金融深化程度的变动情况,消费价格指数(CPI)反映物价水平的变动情况,二者之间具有对等关系。根据交易方程式的理论基础,构建VAR模型,选取1990—2015年的数据,可实证分析中国M2/GDP变动指数与消费价格指数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二者存在协整关系以及长期稳定关系。在现有数据基础上进行相关变量的预测,对货币政策有所启示。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戴强华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M2/GDP不断攀升,已成为宏观经济领域的一个难解之谜。即使在流动性加快、通货膨胀升高、经济持续过热的2007年,M2/GDP仍然高达1.6166。本文通过对多个渠道的分析来探讨M2/GDP畸高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抑制M2/GDP畸高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流动性过剩 M2/GDP 金融资源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马方方 沈骥
上世纪90年代中期尤其是1997年之后,流动性过剩和资产价格剧烈波动成为中国经济运行中的典型现象,表现为货币供给量的变化和实体经济变量即产出和物价变化的脱节———M2/GDP偏高现象。根据宏观经济学的分析框架,货币总量与名义GDP之比作为衡量流动性过剩的尺度,反映了货币供求状态与实体宏观经济总量之间的关系。当流动性过剩成为持续现象时,说明相对于实体经济形成的总供给,货币市场持续出现超额供给,即货币市场提供的一部分货币资金没有流向实体经济,或投入到实体经济的货币资金没有形成真实的商品供给。由于现代货币制度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颜竹梅 刘亦文 黄静寅
M2/GDP本是衡量一国经济货币化程度的重要指标。文章通过国际比较发现,中国不但存在M2/GDP持续上升的普遍性问题,而且这一问题相对其他主要经济国家表现得更为异常。造成中国M2/GDP畸高的原因可以归结为货币化论、货币沉淀论及货币反替代论。M2/GDP的比例越高,整体支付风险越大,任由这种局面发展,央行的信用创造能力和银行体系的支付能力都将逐渐蚀空。文章提出提高我国金融配置效率、加快金融体制改革和现行外汇体制改革是有效解决我国M2/GDP畸高的必经之路。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曹剑涛
M2/GDP变动指数反映金融深化程度的变动情况,消费价格指数(CPI)反映物价水平的变动情况,二者之间具有对等关系。根据交易方程式的理论基础,构建VAR模型,选取1990—2015年的数据,可实证分析中国M2/GDP变动指数与消费价格指数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二者存在协整关系以及长期稳定关系。在现有数据基础上进行相关变量的预测,对货币政策有所启示。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磊 朱太辉
我国以M2/GDP衡量的货币化率呈现出了规则的锯齿状季度波动。本文在Friedman(1956)构建的经典货币需求函数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解释M2/GDP季度性波动的理论分析模型。基于该理论模型开展的实证检验发现,固定资产投资的季度波动是导致M2/GDP季度波动的主要原因,而固定资产投资季度波动的原因则包括自然的季节性因素和我国的投资审批管理制度。最后,本文基于Mehrling(2000)构建的货币自然等级,讨论了投资审批导致的M2/GDP季度波动可能造成的效率损失:现有的投资审批制度增加了不同等级资产之间转换的交易成本。交易成本的上升造成的损失不仅仅局限于交易成本本身,还会影响经济主体的最优选择,从而造成远大于交易成本的效率损失。为降低M2/GDP季度波动可能造成的效率损失,不必针对M2/GDP的季度波动做任何政策干预,而应该进一步改革我国的投资审批制度,更好地发挥市场在投资中的决定性作用。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党印 汪洋
中国的M2/GDP比率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不断攀升,学界分别从分子、分母及总体的角度寻找原因并进行解释。本文梳理了各种解释的内在逻辑和彼此间联系,分析了不同解释的潜在瓶颈,并讨论了M2/GDP过高的深层原因。本文认为,M2/GDP过高、M2/GDP过高但物价不涨是两个虽有联系但本质不同的问题。在以出口和投资拉动经济的增长模式下,外汇占款的变化直接影响了基础货币乃至货币供应量的变化,高投资使货币供应量随着银行体系发放企业贷款而增加。在实体经济收益率下降和虚拟经济膨胀的背景下,大量资金流向虚拟经济,导致实体经济物价保持低位。即便是流向实体经济的贷款,也因为企业的盈利能力较低,创造的GDP远不及投入的贷款规模,使货币供应量拉动GDP的能力减弱,表现为M2/GDP偏高。本文亦为金融改革和经济改革提供了明晰的决策参考。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磊 朱太辉
我国以M2/GDP衡量的货币化率呈现出了规则的锯齿状季度波动。本文在Friedman(1956)构建的经典货币需求函数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解释M2/GDP季度性波动的理论分析模型。基于该理论模型开展的实证检验发现,固定资产投资的季度波动是导致M2/GDP季度波动的主要原因,而固定资产投资季度波动的原因则包括自然的季节性因素和我国的投资审批管理制度。最后,本文基于Mehrling(2000)构建的货币自然等级,讨论了投资审批导致的M2/GDP季度波动可能造成的效率损失:现有的投资审批制度增加了不同等级资产之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黄昌利 任若恩
本文对1978~2002年期间我国M2/GDP的长期趋势和周期性趋势进行了实证分析和国际比较。我国M2/GDP较高的原因在于:M2的货币乘数和准货币所占比重上升,经济货币化进程深入,融投资体制效率低下,金融体系不发达。并提出相应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国疆
M2 /GDP实质上是从一个角度展示整个经济发展的问题 ,它蕴涵了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各种关系 ,其水平与变动由一国的融资体制所决定。从国别比较看 ,以银行主导型融资体制为主的国家 ,相对具有较高的M2 /GDP。中国M2 /GDP在市场化改革进程中呈持续上升趋势 ,根源于中国市场化改革进程中所形成的政府主导型的信用融资机制 ,因此 ,较高的M2 /GDP所隐含的风险 ,实质是融资体制的风险。消除较高的M2 /GDP所隐含的风险 ,不能靠简单地压缩贷款和居民储蓄存款的办法 ,关键在于融资体制的改革。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吴建军
近年来,我国 M_2/GDP 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分析。本文在借鉴以往分析的基础上,从我国的投资利率弹性角度出发,对我国的 M_2/GDP 过高提供了一个解释。指出,我国现行的利率形成机制以及由此所导致的投资主体的特殊性促使了我国的投资缺乏利率弹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