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641)
- 2023(8475)
- 2022(7395)
- 2021(7074)
- 2020(6106)
- 2019(14614)
- 2018(14460)
- 2017(27233)
- 2016(14992)
- 2015(17601)
- 2014(17912)
- 2013(17907)
- 2012(16983)
- 2011(15662)
- 2010(15695)
- 2009(14576)
- 2008(14851)
- 2007(13495)
- 2006(11561)
- 2005(10613)
- 学科
- 济(66581)
- 经济(66520)
- 管理(38682)
- 业(36771)
- 方法(31720)
- 数学(28516)
- 数学方法(28305)
- 企(28159)
- 企业(28159)
- 中国(20173)
- 农(18118)
- 贸(16527)
- 贸易(16519)
- 财(16231)
- 易(16170)
- 学(13590)
- 制(12790)
- 业经(12018)
- 农业(11646)
- 地方(11197)
- 银(10749)
- 银行(10722)
- 行(10260)
- 和(9938)
- 融(9917)
- 金融(9915)
- 务(9519)
- 财务(9496)
- 环境(9461)
- 财务管理(9459)
- 机构
- 大学(224390)
- 学院(222747)
- 济(98431)
- 经济(96540)
- 研究(80446)
- 管理(80110)
- 理学(68064)
- 理学院(67227)
- 管理学(66067)
- 管理学院(65644)
- 中国(63046)
- 京(48754)
- 科学(48462)
- 财(44290)
- 所(42149)
- 农(39489)
- 研究所(38191)
- 中心(36636)
- 财经(35292)
- 江(33676)
- 业大(32286)
- 经济学(32087)
- 经(32078)
- 北京(31605)
- 农业(31192)
- 范(29121)
- 经济学院(29105)
- 师范(28837)
- 院(28163)
- 州(26680)
- 基金
- 项目(140378)
- 科学(108942)
- 研究(102897)
- 基金(101828)
- 家(89125)
- 国家(88424)
- 科学基金(73864)
- 社会(64603)
- 社会科(61190)
- 社会科学(61172)
- 基金项目(53172)
- 省(52542)
- 教育(47801)
- 自然(46445)
- 自然科(45344)
- 自然科学(45328)
- 划(45247)
- 自然科学基金(44551)
- 资助(43172)
- 编号(41753)
- 成果(34945)
- 部(32570)
- 重点(32212)
- 发(30753)
- 课题(29276)
- 创(28576)
- 中国(28183)
- 教育部(27708)
- 国家社会(27435)
- 大学(27328)
- 期刊
- 济(108190)
- 经济(108190)
- 研究(68588)
- 中国(45377)
- 学报(35964)
- 农(35571)
- 财(35316)
- 科学(32415)
- 管理(27684)
- 大学(26642)
- 学学(24837)
- 教育(23923)
- 农业(23872)
- 融(20802)
- 金融(20802)
- 技术(19661)
- 经济研究(18588)
- 财经(18014)
- 业经(16181)
- 经(15608)
- 问题(14955)
- 贸(14660)
- 业(14162)
- 国际(12586)
- 世界(12329)
- 技术经济(11833)
- 图书(11132)
- 统计(11102)
- 版(10948)
- 理论(10378)
共检索到3386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戴强华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M2/GDP不断攀升,已成为宏观经济领域的一个难解之谜。即使在流动性加快、通货膨胀升高、经济持续过热的2007年,M2/GDP仍然高达1.6166。本文通过对多个渠道的分析来探讨M2/GDP畸高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抑制M2/GDP畸高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流动性过剩 M2/GDP 金融资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颜竹梅 刘亦文 黄静寅
M2/GDP本是衡量一国经济货币化程度的重要指标。文章通过国际比较发现,中国不但存在M2/GDP持续上升的普遍性问题,而且这一问题相对其他主要经济国家表现得更为异常。造成中国M2/GDP畸高的原因可以归结为货币化论、货币沉淀论及货币反替代论。M2/GDP的比例越高,整体支付风险越大,任由这种局面发展,央行的信用创造能力和银行体系的支付能力都将逐渐蚀空。文章提出提高我国金融配置效率、加快金融体制改革和现行外汇体制改革是有效解决我国M2/GDP畸高的必经之路。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春生 吴超林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M2/GDP不断攀高,已成为宏观经济领域的一个奇特现象。对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的分析及实证检验表明,商业银行的存贷差及高的不良资产是导致M2/GDP升高的最主要因素,而存贷差实际上是由于外汇储备的不断增加所引起的。M2/GDP的升高隐含了商业银行的支付风险,只要中国继续实行金融控制,则M/GDP还有不断升高的可能。
关键词:
M2/GDP 商业银行 存贷差 不良资产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立金
文章使用货币经济的宏观经济框架分析此问题,把研究建立在货币值表示的名义变量基础上。文章通过分析广义货币(M2)来源,认为负债是研究此问题的关键,然后给出M2/GDP水平的公式化解释,并使用货币经济的宏观模型分析了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非均衡特性及其对该水平的影响。最后,得出结论:中国M2/GDP水平持续上升主要是中国高负债、低财务回报、低劳动报酬份额的非均衡经济增长模式的反映。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尉高师 雷明国
一、问题的提出 目前,我国M2/GDP值已成了一个令经济学家和央行官员头疼的问题:自1992年该比值超过1之后一路攀升,2000年已达1.505 6,而同期英国的这一比值为1左右,美国为0.6左右,韩国不到0.5,日本也只有1.1左右。截止到2002年8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亦文 胡宗义
以货币沉淀为角度分析M2/GDP偏高的原因,主要体现在储蓄-投资转化渠道不通畅,造成银行系统货币存量偏大;证券市场、房地产市场等资产市场资金配置效率低,货币周转速度慢;收入分配差距拉大,受边际消费递减导致高收入阶层资金储藏量大;利率、汇率机制缺乏有效弹性而导致中央银行被迫发行超额货币维系市场秩序;非组织金融规模增长,大量资金流通于正规金融体系之外,可能导致市场内金融体系的"脱媒"现象。当前全球金融危机爆发的根源就在于货币沉淀到不动产领域,导致货币紧缩。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庆行 罗丛生 王莉莉
文章利用状态空间方法,对1978年以来我国M2/GDP畸高影响因素的动态分析。通过时变参数模型分析,得出各个影响因素对M2/GDP影响的动态轨迹。从轨迹中可以发现,经济景气对M2/GDP的影响有正有负,储蓄率、债务和财政赤字都对M2/GDP有拉升的效应,货币流通速度能抑制M2/GDP上升,但效度逐渐减弱。
关键词:
M2/GDP 状态空间 时变参数模型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钟伟,黄涛
China's M\-2/GDP ratio is high than of other major countries,our empirical study reveal that it is caused mainly by the declining of cash/M 2 Ratio,the rapid slowdown of currency circulating speed and the singular financial assets.The high M\-2/GDP ratio implies that China is facing challenges such as the establishment of social welfare system,the dilution of non\|performing assets and the diversification of financial assets.The myth shall not be exaggerated as a hint of financial crisis.
关键词:
M2GDP比率 货币流通速度 不良资产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兆旭 纪敏
我国M2/GDP偏高问题一直存在,以此认定央行"货币超发"并引发通胀,缺乏充足的证据。本文基于我国实际,构建了一个扩展的货币需求模型,通过实证研究表明,既有经济发展模式下,外汇占款导致的基础货币被动投放、信贷软约束下的货币创造、经济发展过程中因改革不完备而增加的货币需求是M2/GDP偏高的主因。基于此,本文提出转变发展方式,完善宏观经济管理体制,针对信贷投放关键领域实施差别化金融调控以及增强汇率弹性,改变负利率等建议。同时,存量货币较高也蕴含了较大的系统性风险,央行应加强宏观审慎管理,以积极应对。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都星汉 卢瑶 匡敏
本文以1971年作为信用货币制度确立的重要时点,对全球及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国家的M2/GDP水平和趋势进行了分析,发现M2/GDP>1不只是中国独有的现象,世界平均M2/GDP持续上升。截至目前,在信用货币制度下并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M2/GDP呈现完整的"倒U"型,反而有更多的国家出现M2>GDP的现象,且差距会增大,即呈现喇叭口趋势。本文重点探讨了信用货币制度的内在规律:货币数量无限增长与实体经济运行所需货币量相对减少,这是货币数量的绝对增长超越经济规模的根本原因。信用货币制度的内在规律必然导致数额庞大的货币资产游离于实体经济之外,成为全球"流动性过剩"的根源,而现行的各国央行调控货币供求关系...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曹剑涛
M2/GDP变动指数反映金融深化程度的变动情况,消费价格指数(CPI)反映物价水平的变动情况,二者之间具有对等关系。根据交易方程式的理论基础,构建VAR模型,选取1990—2015年的数据,可实证分析中国M2/GDP变动指数与消费价格指数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二者存在协整关系以及长期稳定关系。在现有数据基础上进行相关变量的预测,对货币政策有所启示。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马方方 沈骥
上世纪90年代中期尤其是1997年之后,流动性过剩和资产价格剧烈波动成为中国经济运行中的典型现象,表现为货币供给量的变化和实体经济变量即产出和物价变化的脱节———M2/GDP偏高现象。根据宏观经济学的分析框架,货币总量与名义GDP之比作为衡量流动性过剩的尺度,反映了货币供求状态与实体宏观经济总量之间的关系。当流动性过剩成为持续现象时,说明相对于实体经济形成的总供给,货币市场持续出现超额供给,即货币市场提供的一部分货币资金没有流向实体经济,或投入到实体经济的货币资金没有形成真实的商品供给。由于现代货币制度下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程海星 朱满洲
近年来,中国M2/GDP持续走高。本文对中国M2/GDP进行纵向和横向对比,说明中国应当适度收缩货币供应量,并致力于提高货币流通速度,从而防范可能的流动性风险。最后,本文从长期和短期两个角度提出控制M2/GDP的策略。
关键词:
M2/GDP 货币流通速度 存量和增量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曹剑涛
M2/GDP变动指数反映金融深化程度的变动情况,消费价格指数(CPI)反映物价水平的变动情况,二者之间具有对等关系。根据交易方程式的理论基础,构建VAR模型,选取1990—2015年的数据,可实证分析中国M2/GDP变动指数与消费价格指数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二者存在协整关系以及长期稳定关系。在现有数据基础上进行相关变量的预测,对货币政策有所启示。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磊 朱太辉
我国以M2/GDP衡量的货币化率呈现出了规则的锯齿状季度波动。本文在Friedman(1956)构建的经典货币需求函数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解释M2/GDP季度性波动的理论分析模型。基于该理论模型开展的实证检验发现,固定资产投资的季度波动是导致M2/GDP季度波动的主要原因,而固定资产投资季度波动的原因则包括自然的季节性因素和我国的投资审批管理制度。最后,本文基于Mehrling(2000)构建的货币自然等级,讨论了投资审批导致的M2/GDP季度波动可能造成的效率损失:现有的投资审批制度增加了不同等级资产之间转换的交易成本。交易成本的上升造成的损失不仅仅局限于交易成本本身,还会影响经济主体的最优选择,从而造成远大于交易成本的效率损失。为降低M2/GDP季度波动可能造成的效率损失,不必针对M2/GDP的季度波动做任何政策干预,而应该进一步改革我国的投资审批制度,更好地发挥市场在投资中的决定性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