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936)
- 2023(11690)
- 2022(9847)
- 2021(9179)
- 2020(7440)
- 2019(17358)
- 2018(16742)
- 2017(32450)
- 2016(17131)
- 2015(19311)
- 2014(18973)
- 2013(19207)
- 2012(18610)
- 2011(17150)
- 2010(17014)
- 2009(15766)
- 2008(16014)
- 2007(14070)
- 2006(12686)
- 2005(11942)
- 学科
- 济(87237)
- 经济(87155)
- 业(46761)
- 管理(45717)
- 方法(36975)
- 企(35398)
- 企业(35398)
- 数学(33852)
- 数学方法(33712)
- 中国(27602)
- 农(22151)
- 地方(21068)
- 银(20610)
- 银行(20597)
- 财(20221)
- 制(19992)
- 行(19574)
- 贸(17814)
- 贸易(17797)
- 易(17282)
- 融(17217)
- 金融(17217)
- 业经(16983)
- 农业(15376)
- 发(12675)
- 环境(12326)
- 务(12270)
- 财务(12245)
- 财务管理(12218)
- 学(12107)
- 机构
- 大学(249612)
- 学院(247335)
- 济(117934)
- 经济(115993)
- 管理(93175)
- 研究(91255)
- 理学(78833)
- 理学院(77940)
- 中国(77447)
- 管理学(77039)
- 管理学院(76550)
- 财(56173)
- 京(53659)
- 科学(49167)
- 所(45598)
- 财经(44197)
- 中心(41950)
- 研究所(40640)
- 经(40500)
- 农(39085)
- 经济学(38981)
- 江(36791)
- 经济学院(35350)
- 北京(35269)
- 财经大学(33225)
- 院(32315)
- 范(31890)
- 师范(31615)
- 业大(30644)
- 农业(30312)
- 基金
- 项目(156208)
- 科学(125109)
- 基金(117047)
- 研究(116906)
- 家(100813)
- 国家(99991)
- 科学基金(86176)
- 社会(78917)
- 社会科(75248)
- 社会科学(75235)
- 基金项目(60121)
- 省(56892)
- 教育(52926)
- 自然(51948)
- 自然科(50811)
- 自然科学(50802)
- 自然科学基金(49986)
- 资助(49668)
- 划(48777)
- 编号(44864)
- 发(38565)
- 成果(37415)
- 部(37084)
- 重点(35111)
- 国家社会(34465)
- 教育部(32621)
- 创(32287)
- 发展(32145)
- 课题(31691)
- 展(31629)
- 期刊
- 济(130332)
- 经济(130332)
- 研究(84298)
- 中国(53291)
- 财(42503)
- 融(40612)
- 金融(40612)
- 农(36728)
- 管理(35492)
- 学报(33891)
- 科学(33123)
- 大学(26897)
- 学学(25091)
- 农业(24198)
- 教育(24182)
- 财经(23330)
- 经济研究(22815)
- 经(20037)
- 技术(19676)
- 业经(19637)
- 问题(17528)
- 贸(16888)
- 国际(15463)
- 世界(15117)
- 业(13614)
- 技术经济(12770)
- 统计(12682)
- 理论(12274)
- 商业(11069)
- 策(11043)
共检索到3991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郑志丹 张宗益
以IPO核准—询价制度为切入点,构建了IPO供需分析框架,并引入双边随机边界模型对IPO询价效率进行了定量估算,在此基础上对影响中国IPO超额抑价的各种因素进行了结构分解与再检验。结果表明,发行人、承销商和机构投资者等多方博弈的结果使得我国IPO整体上表现为发行抑价,但实际抑价水平仅为12.9%,这一结果支持了定价效率观,而并不符合租金分配观。同时,政府管制溢价和二级市场溢价分别使得IPO新股高出其发行价格的55.6%和2.6%。实证结果不仅支持了供给管制假说,还表明股票定价的市场化必须以供给市场化为前提,只有在此基础上,供需双方才能通过直接交易和博弈机制形成真正的市场化定价。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金
文章以上市公司资产增长率为切入点,利用1996—201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实证研究了资产增长率和公司市场价值对上市公司股票超额回报的影响,结果发现:(1)上市公司资产增长率越高、公司市场价值越高、市场综合风险系数越大,之后的股票超额回报越小;(2)账面市值比、收益价格比越高,股票的超额回报越大。本研究丰富了关于我国资产变化与股票投资收益方面的文献,并有所拓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助于股票市场上投资者作出正确的股票投资决策。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王成方 宋夏云 蒋巍
选择2001年1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的中国A股IPO公司为研究样本,分析承销费用与IPO抑价之间的关系及其在政府定价管制程度不同情况下对承销费用与IPO抑价关系的影响。结果显示,承销费用与IPO抑价呈正相关关系;而政府定价管制程度的提高会削弱承销费用与IPO抑价之间的正相关关系,甚至会使其转向负相关关系。
关键词:
承销费用 政府定价管制 IPO抑价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顺武 贾捷
基于询价制改革的背景,从制度变革对承销商与询价对象行为影响的角度,以创业板新股为实证样本,研究了中国股票市场的IPO定价问题。结果表明:随着询价制改革的推进,创业板IPO定价有了显著的下降。在制度层面,赋予承销商配售权与引入个人投资者参与网下询价均有利于降低IPO定价,但是取消网下申购股票锁定期却提高了IPO定价。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顺武 贾捷
基于询价制改革的背景,从制度变革对承销商与询价对象行为影响的角度,以创业板新股为实证样本,研究了中国股票市场的IPO定价问题。结果表明:随着询价制改革的推进,创业板IPO定价有了显著的下降。在制度层面,赋予承销商配售权与引入个人投资者参与网下询价均有利于降低IPO定价,但是取消网下申购股票锁定期却提高了IPO定价。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靖霞 王毅刚
采用有双变量GARCH模型进行修正过的事件研究方法,对2007年中国沪、深两市51起代表性并购事件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短期内,并购能给目标公司带来显著的价值增值,但在长期内并不明显;并购公司不同并购策略能给目标公司带来不同的影响;经营业务专业化与区域位置集中化类型的并购使目标公司价值增大的概率较大。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潘俊 赵一春
本文以中国A股市场为背景,以2009~2010年沪深两市通过IPO募集股权资本的上市公司为样本,探讨了投资者参与程度、企业内在价值与IPO抑价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在诸多影响因素中,以市盈率衡量的企业内在价值与IPO抑价负相关;以中签率和换手率衡量的投资者参与程度,与IPO抑价正相关。较低的中签率和较高的换手率,代表更高的投资者参与热情,通常会导致更高的IPO抑价。此外,诸如IPO规模和行业特征等其他因素也会对IPO抑价产生影响。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周艳
产品市场竞争作为一种重要的外部公司治理机制,可以通过缓解公司的信息不对称和代理问题冲突来影响公司融资行为中侵害中小股东利益的现象,也就会对定向增发的折价产生影响。本文以2006年5月至2012年12月A股市场进行定向增发的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分析产品市场竞争与定向增发折价的关系,研究发现,行业的产品市场竞争程度越高,公司定向增发时进行利益输送的可能性越小,定向增发的折价越低。因此,竞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公司通过定向增发进行利益输送的行为,促进公平、有序的竞争,有利于提高定向增发效率。
关键词:
产品市场竞争 定向增发折价 HHI指数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毛玥 胡国强 张俊民
作为资本市场的新兴力量,共同机构投资者的治理作用备受关注。从共同机构所有权的视角,实证考察了共同机构所有权对上市公司超额商誉的影响。研究发现:共同机构所有权能有效抑制上市公司的超额商誉。进一步研究发现:共同机构所有权对超额商誉的抑制作用主要是通过规模效应机制与退出威胁机制实现的;共同机构所有权能降低企业并购后的商誉减值风险。因此,上市公司要积极引入共同机构投资者,完善公司治理,优化并购目标,抑制超额商誉。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李璇 白云霞
本文从制度和公司实务两个层面比较了中美两国IPO公司的风险信息披露,并在此基础上检验了风险信息披露对IPO抑价的影响。本文发现,与赴美上市公司相比,国内上市公司风险信息披露的整体水平更低,且不同公司的风险信息披露更具有趋同性,在披露内容上更加注重风险信息的完整性以及对财务风险的披露,体现出国内上市公司为应付监管要求而进行合规性披露的特征。实证发现,赴美上市公司的风险信息披露显著降低了IPO抑价,而国内上市公司披露的风险信息总体上对IPO抑价没有显著影响。但是,在我国信息不对称程度更高的创业板市场,风险信息披露具有降低IPO抑价的作用。进一步研究表明,赴美上市公司的风险信息披露降低了上市后的买卖价差,而国内上市公司的风险信息披露对买卖价差没有显著影响。本文研究结论对规范我国公司风险信息披露和证监会进一步推进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具有重要启示。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林柱英
本文以我国A股沪深两市2006—2008年首发上市的252家公司为研究对象,对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市场推广与IPO抑价问题进行实证分析,结论显示二者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市场推广使公众投资者对公司更加了解,提高了公司知名度,推动公司股价上涨导致IPO高抑价现象。
关键词:
市场推广 IPO抑价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曲晓辉 黄霖华
本文基于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国际趋同背景,综合运用价值相关性理论和投资者情绪理论,以2007-2011年持有PE公司股权的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PE公司IPO核准公告的信息含量和IPO公允价值的价值相关性。研究发现,IPO核准公告具有显著的信息含量,而且与IPO公允价值显著正相关。同时,投资者情绪对IPO核准公告和IPO公允价值之价值相关性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是,机构投资者对IPO核准公告信息含量的影响并不显著。本文的研究结论对我国全面引入国际趋同的公允价值计量规范之经济后果评估,以及投资者情绪和机构投资者在传递市场有效信息中的作用,具有重要的政策参考意义。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林长泉 毛新述 刘凯璇
大量证据显示,高管性别会影响其决策行为和效果。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高管中女性董秘持续增多,出现了"女性董秘崛起"现象。本文以心理学、管理学等相关研究作为理论基础,通过考察董秘性别对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对这一现象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董秘性别是影响信息披露质量的重要因素,尽管在上市公司中,女性董秘比例越来越高,然而,女性担任董秘并未导致公司信息披露质量更高,相反其所在公司信息披露质量更低,这种效应在大公司中更为明显。在控制CEO性别、CFO性别和董事会女性比例,以及内生性等影响后,上述结论依然成立。本文的研究对上市公司选聘董秘具有参考意义。
关键词:
董事会秘书 董秘性别 信息披露质量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黄娟 黄益建 王擎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自产生以来,经历了无数的实证检验。实证研究发现了与CAPM理论相左的现象——市场存在异常收益(Anomalies)。本文针对异常收益现象,研究了2001~2003年间中国证券市场中托宾Q、规模、市盈率与公司绩效的关系。检验结果显示,在我国沪市,公司规模基本不影响公司绩效,市盈率对公司绩效存在较弱的影响,托宾Q对公司绩效有较显著的影响,即我国股市不存在规模效应,存在E/P效应和显著的托宾Q效应。
关键词:
托宾Q 规模效应 市盈率倒数 价值效应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祥有
本文以2001-2007年间在我国上交所和深交所A股市场上市的422家公司为研究样本,研究了IPO前盈余管理与IPO抑价之间的关系。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A股发行公司的IPO抑价与IPO前盈余管理水平之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IPO前正向盈余管理程度越大,其IPO抑价就越大,即IPO前正向盈余管理将会导致IPO抑价增加。
关键词:
盈余管理 IPO 抑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IPO是基于可持续增长的需求吗?——来自沪深A股的检验
内部控制对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粘性是否有抑制作用?——来自沪深两市A股经验证据
技术资本非效率配置:融资约束抑或代理冲突?——来自我国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经验证据
高管持股、会计稳健性与并购绩效——来自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金融开放的“数量效应”与“质量效应”再检验——来自跨国的经验证据
关系股东生态位对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来自沪深A股市场的经验证据
上市公司年报日益扩展的动因研究——来自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制度环境、产权性质与公司慈善捐赠——来自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会计稳健性、信息不对称与并购绩效——来自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政府低价管制能改善审计质量吗?——来自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