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256)
- 2023(14873)
- 2022(12714)
- 2021(11769)
- 2020(9761)
- 2019(22844)
- 2018(22449)
- 2017(42891)
- 2016(23172)
- 2015(26523)
- 2014(26563)
- 2013(26698)
- 2012(25461)
- 2011(23329)
- 2010(23412)
- 2009(22101)
- 2008(22362)
- 2007(20217)
- 2006(18025)
- 2005(17023)
- 学科
- 济(106895)
- 经济(106762)
- 管理(66769)
- 业(63365)
- 企(49961)
- 企业(49961)
- 方法(42207)
- 数学(37244)
- 数学方法(36966)
- 中国(33293)
- 农(29314)
- 制(27749)
- 财(27408)
- 地方(25037)
- 银(24167)
- 银行(24133)
- 业经(23021)
- 行(22963)
- 贸(21232)
- 贸易(21214)
- 易(20596)
- 融(20179)
- 金融(20175)
- 农业(19282)
- 学(19126)
- 体(16666)
- 环境(16616)
- 务(15725)
- 财务(15683)
- 财务管理(15634)
- 机构
- 大学(342279)
- 学院(340189)
- 济(151648)
- 经济(148652)
- 管理(126070)
- 研究(124784)
- 理学(106198)
- 理学院(104926)
- 管理学(103430)
- 管理学院(102760)
- 中国(100801)
- 京(74168)
- 财(72743)
- 科学(72070)
- 所(64152)
- 农(58876)
- 研究所(57483)
- 中心(56870)
- 财经(56192)
- 江(53221)
- 经(50914)
- 经济学(48161)
- 北京(48037)
- 业大(47009)
- 农业(46017)
- 范(44696)
- 师范(44278)
- 院(44236)
- 经济学院(43337)
- 州(42088)
- 基金
- 项目(214869)
- 科学(169499)
- 研究(159362)
- 基金(156698)
- 家(135796)
- 国家(134671)
- 科学基金(114520)
- 社会(103446)
- 社会科(98215)
- 社会科学(98187)
- 省(82472)
- 基金项目(81819)
- 教育(72446)
- 自然(70730)
- 划(69761)
- 自然科(69073)
- 自然科学(69052)
- 自然科学基金(67867)
- 资助(64900)
- 编号(63599)
- 成果(53274)
- 发(50919)
- 部(49263)
- 重点(48980)
- 课题(44955)
- 创(44533)
- 国家社会(43613)
- 制(42862)
- 教育部(42389)
- 创新(41942)
- 期刊
- 济(175115)
- 经济(175115)
- 研究(111341)
- 中国(75756)
- 财(56871)
- 农(55448)
- 学报(50916)
- 科学(48117)
- 管理(47642)
- 融(45273)
- 金融(45273)
- 大学(38868)
- 学学(36392)
- 农业(36349)
- 教育(35934)
- 财经(29080)
- 技术(28672)
- 经济研究(28636)
- 业经(27388)
- 经(25013)
- 问题(23355)
- 贸(20410)
- 业(19887)
- 国际(18405)
- 世界(18086)
- 技术经济(17411)
- 理论(16725)
- 统计(15596)
- 版(15350)
- 商业(15133)
共检索到5428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张剑
使用2006年6月至2012年11月中小板647家IPO公司为研究样本,利用随机前沿模型对询价制下新股三次发行制度改革与一级市场定价效率做实证检验,并对样本中的新股破发现象做出解释。研究结果表明,对全体样本而言,询价制下新股一级市场定价存在显著的上边界现象;2009年6月第一次改革前以及2012年5月第三次改革后,由于证监会对新股价格进行了"窗口指导"导致一级市场存在故意压价现象,新股一级市场定价不是完全有效的;二级市场低迷状况导致首日收盘价偏低是导致新股破发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新股发行 定价效率 随机前沿模型 破发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欧阳陆伟
本文在分析我国新股发行定价制度变迁的基础上,对IPO定价效率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新询价制下IPO发行价格较旧询价制更能反映公司内在价值,IPO抑价率也有所下降。随着新询价制的实施,我国IPO定价效率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同时,本文针对新股发行制度提出了一些建议。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贺炎林 吕随启 郭敏
基于公共信息来评价IPO询价制效率是IPO领域的理论研究前沿。把IPO询价过程分为初步询价阶段和累计投标询价阶段,以2005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在沪深A股市场依据累计投标结果确定发行价的80只IPO为样本,通过考察询价前、询价期间和询价后的公共信息对询价各阶段生成的价格指标的影响,实证分析公共信息与IPO询价制效率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询价制具有较强的信息揭示能力,价格区间和价格调整反映公共信息的能力强,IPO询价制具有一定的效率;中国初步询价阶段的信息揭示能力强,而累计投标询价阶段信息揭示能力弱;中国IPO询价制效率并不完全有效,价格区间确定时已知的公共信息对价格调整产生显...
关键词:
公共信息 首次公开发行 询价制 效率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吴满意 戚安邦
本文依据信息不对称理论对中国证券市场在询价制下IPO抑价的成因进行分析。本文结合近期我国股市IPO的实际情况,对我国询价制下上市公司IPO抑价原因和应对策略进行探讨,以期为承销商提供有益的帮助。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潘镇
用拍卖解决资源分配问题应该实现配置效率。在Myerson的最优机制设计中,取得收益最大化的拍卖商并不总是有效率地分配资源。依据修正后的有效拍卖机制原则,我们发现,由于投资者之间可获得的最大持股数的不平衡,大(机构)投资者在IPO市场中处于优势地位,他们总有动力去隐藏需求,这会导致股权分配的无效率。而无效率地分配股权,不仅不利于资金的合理流动,影响证券市场长期稳定的发展,也会制约上市公司通过资本市场融资的能力。
关键词:
拍卖机制 IPO 询价发行 股权分配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郭建斌 孙震海
随着累计投标询价制作为一种主要新股定价方式在世界范围内的流行,该机制本身所固有的弊端如投资者间的公平问题、承销商的道德风险问题也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为优化新股发行机制,德国等国在引进IPO询价制度的同时建立了新股的预发行市场,并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效果。本文通过对德国新股预发行市场的制度框架的考察,分析其对新股发售机制的影响,为中国正在进行的新股发行制度改革提供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刘晓峰 李梅
本文采用基于重复博弈的理论模型,对IPO询价制改革在我国证券市场出现的“南橘北枳”现象进行理论解释。我们认为,承销商是否拥有“配股权”构成了导致IPO定价询价机制在我国证券市场无法顺利发挥作用,相反却在美国证券市场成功运行的关键原因。
关键词:
IPO定价 配股权 重复博弈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剑
利用2010—2012年中国A股443家询价对象的45630组详细报价的微观数据,构建了"信息优势"询价对象与"信息劣势"询价对象的平均报价之差的代理变量,使用Ordered-probit模型,对中国询价制度下A股市场中是否存在"赢者诅咒"假说进行了检验。进而利用询价阶段的详细报价数据,构建了3个衡量机构投资者审慎报价的代理变量,实证检验了中国第三阶段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对询价对象报价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信息优势"投资者与"信息劣势"投资者的平均报价之差与IPO首日抑价率成正比;中国证监会于2012年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姜婷 孙夺新
文章首先引入后市流动性需求对中国询价制下IPO抑价现象进行分析,承销商和发行人为了创造后市交易,通过抑价发行吸引部分对股票价格估计较低的投资者,创造一定程度的股票抛售,提高股票的流动性。然后针对询价制下IPO样本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借助于换手率和有效流速等流动性指标,我们发现,新股流动性随着上市后时间的增加而减小,且后市短期流动性越大,IPO抑价率就越高。
关键词:
询价制 股票抛售 IPO抑价 后市流动性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冯琳
本文以新股发行询价制度为背景,引入"合谋"建立了一个监管机构-拟上市公司-保荐人的三层委托代理模型,具体考察最优防范合谋的机制特征,指出要防范发行询价中的合谋应加强社会媒体对新股发行询价过程中的监督,提高对合谋发行的行为惩罚力度,提高对内幕交易和操纵股价的威慑力;并在此基础上对现实询价过程中存在的合谋行为进一步分析,主要包括:防范合谋行为要充分发挥社会媒体的监督能力,公司的透明度与合谋行为存在密切关系,承销商和保荐人缺乏良好的激励约束机制。
关键词:
询价制度 合谋行为 防范合谋契约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冯琳
本文以新股发行询价制度为背景,引入"合谋"建立了一个监管机构-拟上市公司-保荐人的三层委托代理模型,具体考察最优防范合谋的机制特征,指出要防范发行询价中的合谋应加强社会媒体对新股发行询价过程中的监督,提高对合谋发行的行为惩罚力度,提高对内幕交易和操纵股价的威慑力;并在此基础上对现实询价过程中存在的合谋行为进一步分析,主要包括:防范合谋行为要充分发挥社会媒体的监督能力,公司的透明度与合谋行为存在密切关系,承销商和保荐人缺乏良好的激励约束机制。
关键词:
询价制度 合谋行为 防范合谋契约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陈俊枝
2013年11月,我国IPO询价制度引入主承销商自主配售机制。本文运用博弈论模型,对引入自主配售机制后的IPO询价制度进行了分析,认为自主配售机制是一种激励相容机制,有助于形成市场博弈机制,使询价制度更好地为新股提供定价服务,促使新股发行市场良性发展。监管层应该完善事前审核,加强事中监管,重视事后法律执行,确立规范化的检查机制,指导主承销商遵循市场三公原则。
关键词:
IPO询价 博弈论 自主配售机制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陈艳丽 曹国华
本文对在我国创业板上市的前50只股票的IPO抑价现象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创业板市场存在着严重的IPO抑价现象。然后,利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检验出创业板IPO抑价不是来源于一级市场的故意抑价,可能来源于二级市场的错误定价。
关键词:
创业板 IPO抑价 随机前沿分析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田高良 王晓亮
本文选用2001年11月证监会对新股发行市盈率重新设定上限后至2005年6月30日,沪深两市发行的所有A股新股258只为样本,就IPO效率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该样本包含了控制市盈率定价方式和询价制定价方式的所有样本。研究得出两点结论:一是询价制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IPO(Initial Public Offerings发行价)效率;二是相对于控制市盈率阶段来说,询价制阶段公司自身的发展情况和财务状况等因素对IPO效率的影响更为显著。
关键词:
IPO IPO效率 询价制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张剑 李后建
文章使用2006年6月至2015年6月中小板708家IPO公司为研究样本,利用双边随机前沿模型与异质性随机前沿模型对询价制下新股四次发行制度改革与新股发行定价效率做出了实证检验,使用双边SFA研究结果表明,参与网下询价的投资者其影响发行价格的能力要高于发行人,二者议价能力之差为正;使用异质性SFA实证表明,询价制下新股一级市场定价存在显著的上边界现象;2012年5月第三次IPO发行制度改革后,我国IPO定价进入了看似"有效"的"无效率"状态。IPO发行制度的改革引入了更为严格的发行价格管制,"监管红线"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