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834)
- 2023(14208)
- 2022(11866)
- 2021(10827)
- 2020(9247)
- 2019(21372)
- 2018(20474)
- 2017(38923)
- 2016(21386)
- 2015(24220)
- 2014(23990)
- 2013(24140)
- 2012(22613)
- 2011(20345)
- 2010(20751)
- 2009(19597)
- 2008(19317)
- 2007(17067)
- 2006(14791)
- 2005(13330)
- 学科
- 济(94701)
- 经济(94607)
- 管理(59533)
- 业(58775)
- 方法(47365)
- 企(46557)
- 企业(46557)
- 数学(42383)
- 数学方法(42112)
- 中国(26912)
- 财(24839)
- 农(24437)
- 贸(21376)
- 贸易(21359)
- 易(20814)
- 学(19198)
- 业经(18226)
- 制(17870)
- 农业(16120)
- 融(15584)
- 金融(15582)
- 务(15491)
- 财务(15468)
- 财务管理(15392)
- 银(15256)
- 地方(15243)
- 银行(15194)
- 企业财务(14664)
- 行(14502)
- 环境(13449)
- 机构
- 大学(321665)
- 学院(317342)
- 济(140281)
- 经济(137836)
- 管理(119793)
- 研究(112839)
- 理学(104146)
- 理学院(102967)
- 管理学(101469)
- 管理学院(100886)
- 中国(87422)
- 科学(68497)
- 京(67978)
- 财(63872)
- 农(61516)
- 所(59052)
- 研究所(53441)
- 财经(52196)
- 中心(51188)
- 业大(50610)
- 农业(49128)
- 经(47731)
- 江(46010)
- 经济学(45143)
- 北京(42353)
- 经济学院(41069)
- 院(39601)
- 财经大学(39141)
- 范(38184)
- 师范(37669)
- 基金
- 项目(213430)
- 科学(167713)
- 基金(159016)
- 研究(148074)
- 家(142011)
- 国家(140907)
- 科学基金(118986)
- 社会(97481)
- 社会科(92711)
- 社会科学(92678)
- 基金项目(83625)
- 省(80259)
- 自然(78094)
- 自然科(76353)
- 自然科学(76324)
- 自然科学基金(75070)
- 划(69326)
- 教育(67914)
- 资助(65766)
- 编号(56066)
- 部(48986)
- 重点(48946)
- 成果(45504)
- 发(45137)
- 创(44312)
- 国家社会(42045)
- 科研(42037)
- 教育部(41784)
- 创新(41623)
- 计划(40109)
- 期刊
- 济(144745)
- 经济(144745)
- 研究(93210)
- 中国(62662)
- 学报(57489)
- 农(53856)
- 财(50400)
- 科学(50340)
- 大学(42215)
- 管理(40825)
- 学学(40273)
- 农业(36120)
- 融(30826)
- 金融(30826)
- 财经(26998)
- 经济研究(25993)
- 教育(24611)
- 技术(23309)
- 经(23203)
- 业经(21557)
- 业(20511)
- 问题(19990)
- 贸(19760)
- 国际(16953)
- 技术经济(16274)
- 版(16025)
- 世界(16013)
- 统计(15372)
- 商业(14597)
- 理论(14357)
共检索到4680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何晓东 余玉苗
本文基于我国2002年至2004年的首次公开发行(IPO)市场,以经济租理论,规模经济理论,信号传递理论,代理成本理论和保险角色理论为指导,提出影响我国IPO公司审计师选择的主要因素。通过实证分析,认识我国IPO市场审计师供给和需求的关系及其发展规律,并针对我国IPO市场审计师服务的现状,提出引导市场增加对高质量审计需求的方法和激励事务所自愿创立声誉的建议。
关键词:
IPO 审计师选择 信息不对称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李明辉
西方大量研究表明,代理成本对公司审计师选择行为具有显著影响,公司的代理冲突程度越高,选择大事务所进行审计的动力就越强。本文在对我国179家IPO公司研究后发现,在公司规模、财务杠杆、管理层持股比例、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这四个反映公司代理冲突的变量中,公司规模与是否选择大事务所进行审计有显著正向关系,管理层持股比例与是否选择大事务所审计则呈倒U形关系,没有发现财务杠杆、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审计师选择存在显著关系的证据。因此,建立在英美条件下的代理理论对我国审计师选择行为的解释力并不充分。
关键词:
代理成本 代理冲突 审计质量 审计师选择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春玲
本文以实行询价制后沪深两市首次公开发行的A股为研究对象,选取2005年1月到2007年8月的144家发行新股的公司作为样本,搜集了公司上市前披露的信息、大盘运行状况以及行业特征等资料,建立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逐步回归等方法构建了IPO定价的多因素模型,并据此判断IPO定价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财务状况、经营成果、新股发行数量、行业特征等因素对IPO定价有较为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
IPO定价 因子分析 逐步回归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沈红波 王布衣
本文采用二元选择中的Logistic模型和Probit模型,对2003-2006年审计师变更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并研究了审计师变更近几年的动态变化。本文的实证研究发现:(1)非标准的审计意见是审计师变更的根本原因;(2)是否同属地域对审计师变更也有着显著的影响;(3)非标准的审计意见对审计师变更的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正在逐步减弱。
关键词:
审计师变更 审计意见 利益冲突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亚南 任金政
对审计师变更原因以及公司治理对审计师变更影响的国内外研究文献进行了梳理。以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综合运用统计检验和Logistic分析方法,实证检验了公司治理评价体系的6个维度、15个指标对上市公司审计师变更的影响。结果表明:公司治理对审计师变更的影响显著;其中,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独立董事比例、董事会会议次数与审计师变更显著负相关,是否发生诉讼仲裁事项、信息披露是否充分与审计师变更显著正相关。
关键词:
公司治理 审计师变更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石绍炳
以2000—2005年期间收到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的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以操控性应计利润的绝对值衡量审计师的审计质量,分析了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任期及签字注册会计师的审计任期与审计质量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在控制了其他影响因素后,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任期及签字注册会计师的审计任期与审计质量之间均呈倒U型关系。进一步分析发现:当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任期和签字注册会计师的审计任期分别小于8年和4年时,审计任期的延长有利于审计质量的提高;但当二者的审计任期分别超过上述年限时,审计任期的延长对审计质量具有负面影响。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张娟 李虎 王兵
我国上市公司的审计师选择行为是否具有信号传递作用?这对推动我国审计师行业发展和扩大独立审计的市场需求基础十分重要。通过2001年至2006年的面板数据分析发现,我国上市公司选择大规模审计师,能向市场传递利好信号,加快公司资本结构优化调整速度。国有上市公司和民营上市公司的审计师选择具有不同的边际效应,为促进资本结构优化调整,民营上市公司对国内"十大"审计师的需求更显著。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王兵 辛清泉 杨德明
本文以IPO定价市场化为背景,研究实施询价后的审计师声誉对IPO定价的影响。文章以"四大"和国内排名前十大的会计师事务所来衡量审计师声誉,采用多元回归和两阶段回归方法对假设进行检验,结果发现审计师声誉与公司询价水平正相关,但在统计上并不显著;在对抑价率的检验中,我们发现审计师声誉显著降低股票抑价率。进一步地,我们发现在民营上市公司中,上述关系更为稳健。总体来看,审计师声誉已经初步影响了股票定价。
关键词:
审计师声誉 股票定价 IPO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王桦 何荣玮
审计师辞聘是审计师的主动辞职行为,对市场及投资者决策具有重要的信息含量。在我国,虽然证监会对上市公司及时向社会披露更换审计师的信息并说明引起审计师变更的原因做出了制度层面的规定,但我国上市公司披露审计师变更原因的比例并不高。尤其是发生审计师辞聘的公司,在年报中披露审计师辞聘信息并如实反映辞聘原因的情况更为鲜见。这给投资者以及监管部门了解在具备执行证券期货业务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工作的审计师(以下简称证券资格注册会计师)辞聘行为增加了难度。此外,对于非上市公司,目前尚未有明确的法律规定要求其对外公开披露审计师辞聘事件,对于在未获得执行证券期货业务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工作的审计师(以下简称非证券资格注...
关键词:
审计师辞聘 影响因素 问卷调查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杨坤 李晓慧
会计分歧、财务困境、审计意见购买、降低审计费用等都可能导致审计师变更,证券分析师如何解读审计师变更传递的信号呢?研究发现,发生审计师变更的公司,分析师跟踪人数显著下降,区分审计师变更的类型,这种负相关关系依然成立。分析师为何对发生审计师变更的公司减少关注呢?进一步研究发现,上期被出具非标审计意见且发生审计师变更的公司,极有可能存在审计意见购买的动机,分析师关注度显著降低;区分审计师变更类型,该结论依然成立。这说明分析师从审计师变更现象中察觉到风险,通过放弃跟踪的方式向资本市场示警。本文的结论为资本市场解读审计师变更现象提供了新的视角,为分析师发挥监督治理效应提供了新的证据。
关键词:
审计师变更 分析师关注 审计意见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明辉
西方大量研究表明,公司的代理冲突程度越高,选择大事务所进行审计的动力就越强。文章在对179家IPO公司研究后发现,建立在英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代理理论对我国审计师选择行为的解释力并不充分。在公司规模、成长性、财务杠杆、管理层持股比例、董事会独立性等反映公司代理冲突的变量中,仅公司规模与是否选择大事务所进行审计有显著正向关系,管理层持股与是否选择大事务所审计则呈倒U形关系,没有发现成长性、财务杠杆与审计师选择存在显著关系的证据。
关键词:
代理成本 代理冲突 审计质量 审计师选择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蔺欣 刘金金 刘茜
IPO发行制度规定企业的财务报表必须经过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而发审委中有审计师担任委员,所以审计师在IPO过程中可能具有双重身份,既是IPO公司雇佣的中介机构,又是IPO资格的审核者。那么IPO公司会不会利用审计师的这种双重身份,通过购买审计师的服务来协助其对发审委委员寻租,最终顺利通过IPO审核呢?本文基于寻租动机,研究具有什么特征的公司更倾向于选择有审计师在发审委中担任委员的事务所。本文的贡献在于从寻租的视角来提供经验支持,丰富了IPO公司审计师选择的研究。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余玉苗 张建平 梁红玉
媒体监督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已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然而关于媒体监督对审计师行为的影响这一论题的研究还不多见。以2001年到2009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首次对媒体监督是否影响以及如何影响审计师的意见决策进行实证考察。结果发现,媒体对上市公司负面报道越多,审计师对其发表非标准审计意见的概率越大;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的声誉机制并不能加强这一结论;当年财经媒体对上市公司负面报道越多,审计师改善次年审计意见类型的概率越高。这说明媒体监督起到了审计治理的作用。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张鸣 田野 陈全
本文基于我国证券市场中审计师变更问题这一动态视角考察了制度环境对外部审计治理的影响。通过研究,我们发现:首先,在制度环境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上市公司频繁更换审计师的现象更严重;其次,在制度环境发展相对较好的地区,上市公司更可能发生审计师升级变更,表明其对高质量审计服务的需求;第三,在制度环境发展较差的地区,由于诉讼风险和诉讼成本较低,继任审计师为了获得审计客户更容易发生变通审计意见的行为,说明审计师难以发挥其外部治理的功能进而弥补制度环境的缺陷。本文的研究发现说明制度环境同时影响审计需求和审计供给两方面的行为表现,并支持了制度环境与外部审计治理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关键词:
制度环境 审计治理 审计师变更 审计供求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黄溶冰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污染治理工具的选择和实施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焦点。本文选择150个国家的国别数据,采取Logit模型对环境审计制度选择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发展水平、环境保护投资和社会信息化程度与一国是否开展环境审计成显著正相关;审计体制对环境审计的开展也具有显著性影响;而污染排放现状、邻国的决策对环境审计制度选择的影响并不显著。本文的研究表明,与传统命令——控制型规制工具的普适性不同,作为一种信息化的污染治理工具,环境审计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国家最高审计机关的选择。进一步,利用我国2007年-2011年的相关数据进行基于主成分回归的符合性检验,结果显示环境审计的...
关键词:
污染治理 环境审计 影响因素 符合性检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