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530)
2023(12722)
2022(10822)
2021(10298)
2020(8880)
2019(20905)
2018(20604)
2017(39725)
2016(21368)
2015(24311)
2014(24152)
2013(24098)
2012(22353)
2011(20267)
2010(19854)
2009(18547)
2008(18243)
2007(15822)
2006(13232)
2005(12005)
作者
(60891)
(51138)
(50851)
(48727)
(32332)
(24525)
(23387)
(20058)
(19474)
(18020)
(17380)
(17241)
(16129)
(16096)
(15996)
(15943)
(15365)
(15299)
(14877)
(14784)
(12698)
(12472)
(12392)
(11710)
(11642)
(11484)
(11253)
(10993)
(10180)
(10168)
学科
(95053)
经济(94967)
管理(58588)
(56541)
方法(49496)
(46174)
企业(46174)
数学(44759)
数学方法(44214)
中国(24932)
(23718)
(23024)
(19798)
贸易(19790)
(19364)
(18216)
业经(17624)
(16714)
(15120)
财务(15073)
财务管理(15034)
农业(14866)
地方(14853)
企业财务(14277)
(14000)
银行(13971)
(13714)
金融(13711)
(13344)
(13254)
机构
大学(311099)
学院(307404)
(136440)
经济(134046)
管理(120316)
研究(104766)
理学(104469)
理学院(103355)
管理学(101537)
管理学院(100969)
中国(81921)
(64928)
科学(62447)
(59978)
(52323)
(49482)
财经(49282)
中心(49005)
研究所(47875)
(45030)
业大(44904)
经济学(43993)
(42618)
北京(40928)
经济学院(39904)
农业(39339)
(37925)
(37515)
师范(37478)
财经大学(36911)
基金
项目(209043)
科学(165758)
基金(156320)
研究(148835)
(136745)
国家(135740)
科学基金(116862)
社会(96954)
社会科(92229)
社会科学(92206)
基金项目(81528)
(78161)
自然(76251)
自然科(74591)
自然科学(74569)
自然科学基金(73271)
教育(68929)
(67267)
资助(66617)
编号(57898)
(48239)
重点(47230)
成果(46358)
(43980)
(42987)
国家社会(41654)
教育部(41536)
科研(41142)
创新(40448)
大学(39807)
期刊
(136672)
经济(136672)
研究(87655)
中国(52913)
学报(47942)
(46484)
科学(44496)
(42708)
管理(42289)
大学(36508)
学学(34476)
农业(29178)
(28965)
金融(28965)
技术(27352)
教育(24984)
财经(24542)
经济研究(24137)
(21135)
业经(20192)
统计(19068)
问题(18693)
(17367)
(16596)
(16455)
技术经济(16248)
决策(15300)
国际(15050)
世界(14983)
理论(14494)
共检索到4406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张春生  
以GDP作为货币需求函数的规模变量,实际隐含一个假设:GDP各组成部分的货币需求弹性完全一致。本文以边界检验法实证表明,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支出、出口、进口的货币需求弹性相差很大,以GDP总量作为规模变量会导致估计系数有偏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GDP的构成比例发生了很大变化,这可能也是导致中国高货币化的原因之一。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宏山  李琪  
文章利用1993-2004年的季度数据研究开放经济条件下,中国的货币需求函数。采用Pesaran et al.(2001)提出的边限检验方法建立实际货币需求与国民收入、银行同业拆借利率和汇率的长期稳定协整关系。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叶志鹏  徐莉莉  鲍潇颖  
通过对凯恩斯投机性货币需求理论二元货币市场结构的扩展,重构我国的IS—LM模型,得出IS、LM曲线斜率均为负的假定;利用1990—2008年统计数据,对我国IS—LM曲线进行计量检验,结果支持我国LM曲线斜率为负的假定。我国LM曲线向左上方倾斜的主要原因有三:一是主要采取调节存款准备金率或者直接调节利率的方式对货币供应量进行调控,而非通过债券市场调节货币供应;二是金融市场结构不是简单的货币、债券二元市场结构,还包括股市、楼市等;三是利率低市场化。研究表明,我国的财政政策比货币政策更能增进产出水平。应加快债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蒋瑛琨  赵振全  刘艳武  
本文利用协整理论和误差修正模型估计了两个阶段(1978—1993和1994—2004)的中国静态和动态货币需求函数。实证结果表明,M1、M2与收入、利率、价格预期、货币化程度变量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货币化程度的引入有助于建立更为精确合理的货币需求函数。第一阶段M1和M2的短期动态方程比较稳定,而第二阶段稳定性较差。中国选择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是不得已的选择,M1比M2更适合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黄西洋  方兆本  
货币错配是发展中国家在金融全球化过程中所普遍面临的问题,中国目前也存在货币错配现象,因此要通过政策的制定和市场的深化来控制货币错配的风险,目前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加强外汇储备管理及相关措施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赵亮  穆月英  
文章在边界检验的基础上建立进口需求函数的UECM模型,研究了我国谷物进口对收入与相对价格的短期和长期弹性,结果发现玉米和大麦进口对收入和相对价格具有长期均衡的关系。从4个国家进口不同谷物产品长期收入弹性系数均为负,相对价格均为正;我国从美国进口玉米的短期相对价格弹性和从法国进口小麦的长期收入弹性都明显较大,即我国对美国和法国谷物进口较敏感;而从泰国进口水稻和从澳大利亚进口大麦的进口收入和相对价格弹性相对较小,即我国对泰国和澳大利亚谷物进口不论短期还是长期均不敏感,并保持相对稳定,从满足国内谷物需求的角度看,我国应与这两个国家建立长期稳定的贸易合作关系。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如丰  
基于不同货币总量的统计方法编制了我国季度Divisia货币总量指数和现金等价货币总量,并与现行的简单加总货币总量进行了实证比较。研究发现,广义简单加总货币总量不适宜作为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广义Divisia货币指数和现金等价货币总量对经济中其他变量的解释力明显强于狭义货币总量指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昕  刘玉峰  
货币供给、实际产出和价格水平会因新的经济背景而呈现不同的关系,文章利用我国1952~2010年的数据,讨论了货币冲击对真实产量和价格水平的影响。结果发现,价格水平和真实产量与M0、M2之间存在协整关系,而与M1不存在协整关系。然后构建一个三变量的向量自回归模型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并运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和脉冲响应函数讨论了货币冲击对真实产量和价格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货币供应具有内生性;货币短期内(3年)非中性,长期中性;而货币对价格水平无论短期还是长期都有显著影响。继而引入利率,建立四变量VAR模型,发现,利率对于研究没有显著影响。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蔡跃洲  郭梅军  
每种传导机制都对应一定的机构传导途径,金融结构决定了货币政策的机构传导途径进而决定了货币传导机制。银行为主体的金融结构决定了我国的货币传导机制应以信贷传导机制为主,它与西方的信贷传导机制有所差别,但正逐步与之趋同。管制利率决定了我国现阶段不会是利率传导机制,但利率传导的作用正在加强。进一步的实证表明,GDP与信贷余额之间,物价水平、固定资产投资、信贷余额之间存在着协整关系。但信贷对GDP的影响在1998年以后略有减弱。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赵建  
根据所承担的职能,本文将货币分为贮藏货币和交易货币,认为通货膨胀会通过费雪效应导致贮藏货币向交易货币的溢出,而这一溢出又会通过交易方程式机制加剧通货膨胀,这就形成了一个动态循环机制。本文在设置了一个贮藏-交易货币转移方程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关于通货膨胀的动态模型,考察了这一循环机制,发现如果货币溢出的通货膨胀弹性足够大,就会使得通货膨胀走向发散。通过实证检验,我们发现我国虽仍具有刚性的储蓄倾向,但是近期的通货膨胀已经造成了贮藏货币向交易货币的溢出,而这种溢出如果不能被抑制,则很可能会进一步加剧通货膨胀,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同时也提醒我们,如果存在经济衰退预期,交易货币会被贮藏货币吸收而造成通货紧...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许坤  程建华  
本文分别利用脉冲响应函数和累积脉冲响应函数检验各类定义下的中国货币中性特征。结果表明:中国M_0、M_1和M_2均存在明显的非中性特征,M_2增速变化会造成实际产出永久性累积损失;实际产出对货币增量变化量的冲击反应具有振荡特征。其隐含的政策启示是:短期内货币量不能作为经济增长的稳定器;应权衡货币量的产出稳定目标与产出增长目标;稳定的货币量变化速度有利于经济稳定运行。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赵彬  周嘉南  
外汇占款对货币供给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但是随着时间的不同,外汇占款与货币供给之间的关系也会发生改变。本文基于2005~2011年月度数据,运用结构突变模型分析发现,外汇占款在金融危机前已经发生了结构突变,产生了趋势性的根本改变。因此,当前必须对外汇占款的新变化引起高度重视,并将外汇管理的目标由"控流入"调整为"促平衡"。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陈晓莉  
汇率变动对货币政策操作变量的影响是开放条件下货币政策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它关系到开放条件下货币政策目标和工具的选择,以及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的协调和配合。本文从理论上梳理了汇率变动对货币政策操作变量(即利率和基础货币)的影响渠道,并以货币政策规则模型为基础,对中国1996-2007年的数据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基础货币和利率都对中美实际汇率的变动作出了显著的反应,中美实际汇率升值引起基础货币增加而名义利率上升,这意味着我们在构建新的宏观调控框架时要考虑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之间的相互影响,货币政策的操作过程中不能轻易地放弃汇率目标而专注于通货膨胀目标。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新伟  余力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零通胀与最优货币政策都是一个很好的选择,那么,零通胀政策与最优货币政策对中国主要经济变量的影响是怎样的呢?从这样的切入点,文章试图构建一个包括家庭与厂商的粘性价格模型来分析不同政策下主要经济变量的关系及动态变化过程,以此来判断不同政策因素对主要经济变量的影响,并采用蒙特卡罗数值模拟算法来对模型变量进行检验,最后利用中国1994~2014年的数据,检验并比较了不同的政策对中国主要经济变量通胀率、利率水平及产出缺口的影响。分析发现,零通胀政策与最优货币政策相比,其对相对价格扭曲的影响更大,对于降低通胀来说,零通胀政策比最优政策更有效果,而且降低通胀的效果也更明显。从增加社会产出这...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耿强  樊京京  
由于我国特殊的国情,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占主导地位;同时随着经济开放程度的加深,私营企业、外资企业和其他非国有集体企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不断提升。这两方面的原因加大了我国货币政策工具有效调控宏观经济的难度。然而,通过建立VAR模型对各种货币政策工具进行脉冲响应分析后认为,要提高我国货币政策工具的实际效果,必经途径是推动利率市场化和进一步深化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市场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