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860)
2023(5899)
2022(5020)
2021(4755)
2020(4060)
2019(9580)
2018(9422)
2017(18419)
2016(9877)
2015(11179)
2014(11014)
2013(11329)
2012(10844)
2011(9731)
2010(9597)
2009(8819)
2008(8866)
2007(7574)
2006(6809)
2005(6151)
作者
(26598)
(22393)
(22277)
(21473)
(14315)
(10667)
(10104)
(8826)
(8580)
(7948)
(7876)
(7349)
(7336)
(7317)
(7194)
(6810)
(6595)
(6353)
(6335)
(6085)
(5742)
(5408)
(5358)
(5161)
(5111)
(4991)
(4931)
(4609)
(4478)
(4434)
学科
(50652)
经济(50607)
管理(28984)
(27245)
方法(23910)
数学(22194)
数学方法(22054)
(21807)
企业(21807)
中国(15764)
(14409)
(11436)
贸易(11428)
(11219)
(10561)
(9226)
(8718)
财务(8711)
财务管理(8693)
企业财务(8276)
(7907)
银行(7893)
(7890)
地方(7731)
(7527)
业经(7488)
(7376)
金融(7376)
关系(7104)
农业(7005)
机构
大学(143737)
学院(139215)
(72557)
经济(71635)
研究(54660)
管理(51991)
理学(44828)
中国(44454)
理学院(44306)
管理学(43720)
管理学院(43476)
(33400)
(31042)
科学(28815)
(27266)
财经(26664)
经济学(24862)
(24668)
研究所(24647)
中心(23463)
经济学院(22472)
北京(20457)
财经大学(20111)
(19993)
(19333)
(18087)
业大(16951)
(16557)
师范(16429)
科学院(16429)
基金
项目(90722)
科学(73360)
基金(71106)
研究(65415)
(62569)
国家(62163)
科学基金(52997)
社会(46193)
社会科(44035)
社会科学(44029)
基金项目(36375)
自然(32845)
自然科(32152)
自然科学(32144)
自然科学基金(31650)
资助(30692)
(29985)
教育(29826)
(26783)
(23056)
编号(22819)
中国(21518)
国家社会(21095)
重点(20979)
教育部(20285)
成果(19552)
(19346)
人文(18704)
(18127)
大学(17685)
期刊
(74954)
经济(74954)
研究(47838)
中国(27754)
(26882)
管理(20948)
科学(20292)
学报(19981)
(17186)
大学(15815)
学学(15005)
经济研究(14817)
(14386)
金融(14386)
财经(14319)
(12496)
农业(12025)
(11476)
世界(10562)
国际(10380)
问题(10334)
技术(10170)
教育(9772)
业经(8368)
统计(8202)
(7985)
技术经济(7423)
(6878)
会计(6427)
决策(6263)
共检索到2168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周文  赵果庆  
通货膨胀率和经济增长率之间动态关系的认识是宏观调控的基础,然而,目前在线性和静态的分析框架内未能揭示出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的复杂动态关系。本文运用1996—2009年GDP增长率、CPI与M2增长率的季度数据建立我国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的非线性动力系统模型(GDP-CPINLDS),揭示了我国最优的季度GDP增长率和CPI,以及零通货膨胀的季度GDP增长率。总体上,我国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处在次优化的非均衡运行状态,两者呈现出同向性变动的特点。最优调控实验表明,仅调节M2增长率不能完全实现"十二五"调控目标。文章建议"十二五"期间要以调控GDP增长为导向,以从紧货币政策为基础,配合多种调控手段,形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戈冬梅  姜磊  
基于全国30个省域1996~2010年面板数据,运用系统广义矩估计(system-GMM)法,对全国省域入境旅游与经济增长的长期、短期因果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全国省域经济增长和入境旅游存在双向的长期、短期因果关系,经济增长与入境旅游发展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演变。入境旅游平均增长率最快的地区是长三角、环渤海地区、泛珠江三角三大经济圈,而四川、西藏、湖南、甘肃的入境旅游增长率为负值,表明我国省域之间入境旅游发展存在很大的差异化。因此,应在加强三大经济圈入境旅游发展的同时,推进中、西部地区入境旅游业发展,最终使我国入境旅游更上一个台阶,更好地带动我国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树成  
本文回顾了2007年至今经济运行的阶段性变化,并对2011年和"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整体走势可能出现的特点进行了分析预测:由于今年运行起点较高,整体经济将保持在适度增长区间(8%~10%),继续加速上升空间不大。在宏观政策层面,国家将采取积极财政政策与稳健货币政策相结合的手段以稳定物价并防止经济由偏快转为过热。在"十二五"时期推动经济增长的动力主要来自于人均收入的增长、城镇化的推进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等因素。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陈德铭  
"追求内外均衡的增长"是一个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的题目。长期以来,经济理论界就均衡、非均衡增长进行着广泛而深入的讨论,形成多种派别,并随着实践的深入对这一理论不断进行修正和完善。从现实来看,近百年来,正是人类社会的发展失衡导致了经济危机频发。我们在讨论均衡、非均衡发展问题时,不能不想到目前我们正在经受着金融危机的考验,欧洲主权债务问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周春应  王波  
本文基于向量自回归模型对FDI与中国经济增长以及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的长期均衡和动态关系进行了分析。实证结果表明,FDI对我国的就业产生了负效应;对人力资本、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较小;FDI对中国资本积累、市场化程度的提高、科技创新成果和对外贸易的促进作用比较显著;国内投资、对外贸易、人力资本和科技创新成果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大于FDI;FDI与市场化程度互为因果关系;FDI是经济增长及国际贸易、产业资本、人力资本、R&D、产业结构变化的格兰杰原因,而不是劳动力的原因。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宏观经济调控课题组  陈佳贵  刘树成  张晓晶  汤铎铎  
本文旨在对我国"十一五"时期宏观经济调控目标的实现情况进行分析,对"十二五"时期的经济增长目标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和论证。全文共分四部分:首先,回顾"十一五"规划中有关宏观调控的指导原则和主要目标。其次,说明这些宏观调控目标的实现情况。再次,对"十二五"时期经济增长目标提出政策建议:在"十二五"规划中,经济增长目标的设定可有三种方法:一种是,仍沿用过去的习惯,把目标值设定得比较低;另一种是,可以设定目标区间,即以潜在经济增长率为基准的适度经济增长区间;再一种是,不是设定单一的五年固定不变的目标值,也不是笼统地设定一个目标区间,而是对未来五年中的各年设定不同的、可以反映经济波动趋势的目标值。最后,...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中国2007年投入产出表分析应用"课题组  许宪春  彭志龙  刘起运  佟仁城  李善同  何建武  刘云中  许召元  
综合考虑未来国内外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及其变化,本文采用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模拟了中国经济增长的三种情景。结果显示"十二五"期间经济增长速度可望接近8%左右,中长期内中国经济仍然具有较快增长的潜力;未来经济增长的主要风险在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较差,资源环境压力不断加大;能否发挥经济增长潜力的关键在于能否实现发展方式转变。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李鲁云  
"十二五"规划时期,广东经济增长将呈现出较明显的"周期短期化、波动高频化"特征,经济运行仍处于上升通道,但将呈现次高或中速平稳增长态势。面对经济增速放缓,广东要有理性的容忍度,忍得住短期"阵痛",管理好通胀预期,扩大内需特别是最终消费需求,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本土跨国企业,加快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强化节能减排,推动经济进入科学发展轨道。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徐碧霞,黄东兵  
在GNP增长的综合目标中,均衡增长应该是最基础性的目标了,实践表明,没有均衡增长,若想保持GNP协调、持久、高速和高效增长,将是十分困难的。因此,在GNP动态分析中,一项主要内容就是分析GNP增长的均衡性,为国家调控GNP步入均衡高效增长的轨道提供现实依据。本文拟就此目的探索测量和控制GNP均衡增长的方法。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李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大潮,对外贸易持续快速增长,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出口大国。然而,经济全球化中的一些结构性矛盾和问题在外贸发展中日益突出。针对这些矛盾和问题,"十一五"期间我国外经贸政策有所调整。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凤升  赵俊平  魏景柱  
本文根据1978-2005年我国历年居民消费支出和国内生产总值数据,运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方法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双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和长期稳定的动态均衡关系。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俊平  李凤升  
为探讨我国农业生产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选取1978-2006年我国历年农业产值和国内生产总值序列进行协整检验,结果表明我国农业生产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动态均衡关系,农业产值每增加1%,将促进经济增长2.12%;误差修正模型表明,农业生产的短期变化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正效应,如果本期的经济增长偏离长期均衡值,那么到下一时期这一偏离度将有8%得以纠正;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表明,农业生产对经济增长具有短期效应,经济增长对农业生产具有长期促进作用;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和方差分解的结果进一步表明,农业生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凌江怀  李成  李熙  
本文利用我国1991—2010年的经济区域时间序列数据,实证分析了经济增长和财政科技投入之间的关系。其结果表明,财政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的短期弹性为0.179,长期弹性为0.327;财政科技投入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短期内,经济增长对财政科技投入冲击的响应处于较低的水平,但从长期看,这种冲击处于上升的趋势并最后趋于平稳。这一结论的政策含义在于,通过提高财政科技投入的效率,能够有效推动经济内生集约增长,实现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