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774)
- 2023(14820)
- 2022(12097)
- 2021(11111)
- 2020(9310)
- 2019(20679)
- 2018(20442)
- 2017(38678)
- 2016(20884)
- 2015(23742)
- 2014(23444)
- 2013(23008)
- 2012(20691)
- 2011(18585)
- 2010(18813)
- 2009(18070)
- 2008(18246)
- 2007(16547)
- 2006(14793)
- 2005(13982)
- 学科
- 济(93491)
- 经济(93352)
- 业(93326)
- 企(85745)
- 企业(85745)
- 管理(83144)
- 方法(36920)
- 业经(32123)
- 财(31609)
- 农(29591)
- 数学(28013)
- 中国(27814)
- 数学方法(27799)
- 制(23821)
- 务(22620)
- 财务(22577)
- 财务管理(22549)
- 企业财务(21366)
- 农业(20208)
- 技术(19129)
- 贸(18183)
- 贸易(18170)
- 体(17888)
- 易(17799)
- 策(17613)
- 划(17443)
- 和(16380)
- 理论(16061)
- 银(15606)
- 银行(15594)
- 机构
- 学院(306216)
- 大学(301556)
- 济(137230)
- 经济(134864)
- 管理(122248)
- 理学(104234)
- 理学院(103246)
- 管理学(102044)
- 管理学院(101434)
- 研究(101030)
- 中国(82164)
- 财(66199)
- 京(63505)
- 科学(55129)
- 财经(51674)
- 所(49400)
- 经(46950)
- 江(46748)
- 农(45245)
- 中心(44846)
- 研究所(43906)
- 经济学(42271)
- 北京(40315)
- 业大(38388)
- 财经大学(38014)
- 经济学院(37888)
- 州(36512)
- 院(36223)
- 范(35923)
- 师范(35644)
- 基金
- 项目(192382)
- 科学(155216)
- 研究(146157)
- 基金(143424)
- 家(122208)
- 国家(121133)
- 科学基金(106547)
- 社会(97557)
- 社会科(92561)
- 社会科学(92543)
- 基金项目(74312)
- 省(73162)
- 教育(66490)
- 自然(65735)
- 自然科(64256)
- 自然科学(64243)
- 自然科学基金(63215)
- 划(60561)
- 编号(58180)
- 资助(58121)
- 成果(47351)
- 部(44101)
- 创(42999)
- 重点(42855)
- 制(41778)
- 发(41610)
- 国家社会(41221)
- 课题(40168)
- 业(40033)
- 创新(39352)
- 期刊
- 济(160496)
- 经济(160496)
- 研究(95857)
- 中国(63598)
- 财(55887)
- 管理(53410)
- 农(44097)
- 科学(40333)
- 学报(37929)
- 融(31480)
- 金融(31480)
- 大学(30901)
- 农业(30000)
- 教育(29561)
- 学学(29149)
- 技术(28574)
- 业经(27202)
- 财经(27188)
- 经济研究(26111)
- 经(23510)
- 问题(20821)
- 业(18861)
- 贸(18367)
- 世界(17444)
- 技术经济(17183)
- 国际(16390)
- 现代(15704)
- 财会(14988)
- 商业(14624)
- 会计(14021)
共检索到4754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聂飞 胡华璐 李磊
本文采用2000—2013年中国制造业企业微观数据,选取中国—东盟自贸协定(CAFTA)作为准自然实验,结合双重差分因果识别策略,研究了FTA战略影响中国企业工序智能化的价值链重塑传导路径。实证结果表明,FTA战略总体上延长了中国制造业企业前向价值链长度,对其价值链重塑具有促进作用,且通过了双重差分估计的有效性要求及其他稳健性检验。FTA战略主要推动了中国制造业企业本土中间品部门对工业机器人等智能要素的使用,在价值链重塑传导作用下,企业国内工序智能化水平随之上升,而国际工序智能化水平随之下降;同时,价值链重塑发挥了人与工业机器人在任务分配上的比较优势,从而实现“人机和谐”。并非所有企业工序智能化都会受到FTA战略的影响,技术密集型行业的加工贸易企业在对高贸易壁垒伙伴国出口贸易的过程中,更加关注中间品的自主创新从而避免遭遇“卡脖子”风险,其通过价值链重塑对国内工序智能化转型的推动作用更为明显。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韩亚峰 王全良 赵叶
基于IRF机器人数据、WIOD投入产出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及海关数据库匹配数据,考察工序智能化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并进行拓展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国内工序智能化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具有显著提升效应,国际工序智能化对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则在2008年价值链重塑前后由“促进效应”转为“锁定效应”。在考虑不同指标测算方法和估计方法后,这一结论依然稳健。异质性分析显示,相较于加工贸易企业,工序智能化对一般贸易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提升的促进作用更大,且工序智能化对多样化产品出口企业和东部地区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提升的促进作用也更为显著。拓展性分析发现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低端锁定”效应在基础工业部门中表现更为明显,并验证了劳动雇佣效应和市场竞争效应对于国内、国际工序智能化影响出口产品质量的差异性表现。研究结论对于价值链重塑背景下提升国内工序智能化水平以及促进出口企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启示。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邵婧婷
以数字化、智能化为核心的新一轮工业革命正处于由导入期转入拓展期的关键阶段。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是"互联网+"的后续延伸,在技术层面上各有侧重又相互促进,共同影响着企业的生产过程,并进一步渗透到生产管理、研发设计、组装流程、售后服务等企业价值链的各个环节。由此从整个价值链体系及所带来的商业模式变革等角度出发,系统阐述数字化、智能化对企业价值链的重塑机制。数字化、智能化能够有效提升生产管理效率、为生产研发提供综合服务、为生产组装提供技术支持、使销售及售后协同发展、促进企业商业模式变革,在企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推动企业价值链的重塑,能够为我国在经济新常态下及时调整产业政策、优化制度环境提供助力。
关键词:
数字化 智能化 价值链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陈晓华 杜文 刘慧
本文在科学测度服务化和制造业全球价值链生产工序偏优指数的基础上,从多维度剖析服务化对发展中国家制造业全球价值链生产工序优化的作用机理,并进一步从自身需求视角检验服务化的国际供应链风险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服务化对制造业全球价值链生产工序具有动态持续优化功能。为此,服务化具有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的“强链”效应,能推动制造业从全球价值链边缘工序走向核心工序。服务化不仅有助于提升人力资本和产品技术含量,还有助于提升政府的支持力度,这三个渠道也使服务化对制造业全球价值链生产工序优化表现出显著的正向效应。服务化会使一国制造业面临集中度更高的国际供应商,从而对本国制造业的国际供应链安全产生不利影响。因此,介入全球价值链高端工序的经济体既需大力提升核心中间品的自给能力,也需加强与国际供应商的合作关系。服务化程度偏低与制造业全球价值链生产工序偏优指数偏高共存的窘境表明,中国服务资源并未充分发挥其促进全球价值链生产工序优化的功能。这不仅造成了服务资源的低效配置与浪费,还导致制造业全球价值链生产工序攀升乏力。为此,中国加快服务化步伐的迫切性要远高于普通发展中国家。
关键词:
服务化 全球价值链 生产工序 发展中国家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聂飞
对外直接投资能否帮助中国企业突破全球价值链的低端分工束缚和增加其对智能要素的使用,是一个有待回答的重要问题。本文采用经过匹配的2000—2013年中国制造业企业微观数据,结合双重差分因果识别策略,研究了对外直接投资对中国企业智能化的影响及其价值链重塑的传导路径。实证结果表明,对外直接投资对企业智能化总体上存在显著促进效应,该效应体现于企业以市场寻求、技术寻求和效率寻求为主体的对外直接投资上,且通过了双重差分估计的有效性要求及其他稳健性检验。并非所有的企业智能化都会受到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非劳动密集型行业内规模越大、越成熟的国有企业智能化转型越受益于其对“一带一路”倡议沿线发达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在影响机制上,对外直接投资通过价值链分工地位攀升推动了企业在生产部门和中间品研发部门的智能化转型,发挥了人与工业机器人在任务分配上的比较优势,从而实现“人机和谐”。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祝树金 谈晓静 李丹
智能制造是我国制造强国建设的主攻方向,也是我国制造业实现价值链攀升的重要路径。本文纳入基础设施、服务保障、平台发展及综合效益四个指标,通过构建省际层面智能化综合指数,并将其与2003—2013中国海关数据库、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进行匹配,建立智能化影响我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攀升的计量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平均而言,智能化综合指数每增加一个单位,企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增加约0.0705个单位,机制检验表明,这一促进效应是通过降低劳动力雇佣数量和提升劳动生产率以降低劳动力成本和通过提高劳动力质量以促进人力资本积累这两条路径实现的。智能化对制造业价值链攀升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行业、低技术水平和东部地区企业。进一步研究发现,智能化对不同技能水平的劳动力具有差异化影响,随着智能化程度的提高,企业低技能劳动力占比下降,高技能劳动力占比上升。因此,在智能制造风口下,制造业转型升级势在必行。减少劳动力成本,提升劳动力平均质量,有助于中国制造业企业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攀升。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郑丽琳 刘东升
基于2007—2019年国际机器人联盟披露的工业机器人数据和UIBEGVC数据库公布的全球价值链相关数据,深入考察工业智能化对一国制造业参与国际分工的影响。结果表明:工业智能化有利于提高各国制造业GVC的参与度,但其对GVC分工地位的影响呈先升后降的倒U型关系;从人口结构和经济环境来看,工业智能化更易推动劳动力资源充沛和经济欠发达国家GVC参与度的提升,但对不同国家GVC分工地位的倒U型影响普遍存在;工业智能化对GVC的影响还具有明显的示范效应,即不仅有利于缩小同一国家不同行业GVC参与度的差异性,增强产业的整体性,还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不同国家相同行业之间的国际竞争。因而加快工业智能化发展,进一步释放技术红利,更好地融入世界经济,是进一步提升我国GVC参与度、实现GVC分工地位跃升的必由之路。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郑琼洁 王高凤
在阐明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影响制造业企业价值链攀升机制的基础上,以2011-2018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为主要研究对象,设置倾向得分匹配模型验证人工智能对制造业企业价值链攀升的正向促进作用,并基于行业视角研究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对高技术行业、中技术行业、低技术行业等不同行业影响的差异性。研究表明: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对中国制造业企业全球价值链攀升整体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分行业看,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对高技术和低技术行业全球价值链位置攀升具有明显的促进效应,且高技术行业效应更为明显,对中技术行业的促进作用不显著。围绕人工智能驱动制造业价值链攀升,应从不同技术层次出发,对高、中、低技术企业采取分类分梯次渐进式策略。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郑勇华 孙延明 尹剑峰
基于企业能力理论视角研究智能化转型对转型绩效的内在作用机制,并对234份智能化企业调查问卷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制造企业智能化转型正向影响转型绩效;装备智能化能力、管理智能化能力在智能化转型与转型绩效关系中起中介作用,但人员智能化能力在智能化转型与转型绩效间的中介作用不显著;战略匹配正向调节智能化转型与转型绩效的关系,同时战略匹配正向调节智能化转型与装备智能化能力的关系,以及智能化转型与管理智能化能力的关系,但在智能化转型与人员智能化能力关系中的调节作用不显著;战略匹配正向调节智能化转型通过装备智能化能力、管理智能化能力对转型绩效的促进作用。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岳宇君 顾萌
基于制造业企业实证检验证实:制造业企业智能化转型通过竞争战略对企业业绩产生影响。笔者以2013—2019年中国大陆沪深A股上市制造业企业研究样本的有效数据,在构建基准回归模型、中介效应模型的基础上,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动态面板模型及工具变量法,实证检验了制造业企业智能化转型对包含每股收益、总资产收益率在内的企业业绩的影响及竞争战略、内部控制在其中的作用。检验结果证实:制造业企业智能化转型提高了企业业绩;差异化战略、成本领先战略均中介了制造业企业智能化转型对企业业绩的正向影响;内部控制在制造业企业智能化转型通过差异化战略、成本领先战略对企业业绩的积极影响具有正向调节效应。本研究通过实证检验智能化转型如何影响制造业企业业绩,揭示了智能化转型与企业业绩内在联系的机理,所得结论拓展了现有关于智能化转型、企业业绩方面的学术探讨边际,为企业通过智能化转型提升业绩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窦大鹏 匡增杰
近年来,制造业企业通过服务化转型实现了生产效率的提升。本文利用匹配的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中国海关贸易数据库数据,实证分析了制造业企业服务化对制造业企业全球价值链位置的影响。研究发现,制造业企业的服务化显著促进了企业全球价值链位置的提升,这种作用主要通过促进技术创新和提高生产成本两个机制来实现。结合互联网的进一步分析发现,制造业企业通过与互联网深度融合,可以有效提升企业的全球价值链位置。因此,加快制造业企业的服务化转型,推动工业互联网的发展,是中国制造业企业提升全球价值链位置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制造业服务化 全球价值链位置 工业互联网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凌晨 秦思佳 戴翔
本文认为,依托数字化转型,价值链分工地位能够得以改善,从而可能改变以往“低端嵌入”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TFP)造成的不利影响,而且,随着参与全球价值链程度的深化,其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也具有积极作用。进一步利用WIOD数据库、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以及中国海关数据库的匹配数据,基于企业层面的实证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对制造业企业TFP影响的现实效应证实了前述理论判断,即数字化转型通过改善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以及提升全球价值链参与度对制造业企业TFP提高产生积极影响。因此,制造业企业要抓住数字技术带来的战略机遇,通过大力推进数字化转型,改善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和强化扎根全球价值链能力,充分发挥融入全球价值链对提升TFP的积极作用。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凌晨 秦思佳 戴翔
本文认为,依托数字化转型,价值链分工地位能够得以改善,从而可能改变以往“低端嵌入”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TFP)造成的不利影响,而且,随着参与全球价值链程度的深化,其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也具有积极作用。进一步利用WIOD数据库、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以及中国海关数据库的匹配数据,基于企业层面的实证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对制造业企业TFP影响的现实效应证实了前述理论判断,即数字化转型通过改善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以及提升全球价值链参与度对制造业企业TFP提高产生积极影响。因此,制造业企业要抓住数字技术带来的战略机遇,通过大力推进数字化转型,改善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和强化扎根全球价值链能力,充分发挥融入全球价值链对提升TFP的积极作用。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学敏 王亚飞
随着价值链分工的深入,我国制造业企业的分工地位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势。文章通过认识产品内价值链分工背景下我国制造业企业所处的价值链分工地位,借鉴国内外企业价值链升级的理论与实践,深入探讨了我国制造业企业价值链升级多元化路径,并提出企业层面、产业集群层面和国家层面的"三位一体"的升级对策。
关键词:
产品内价值链分工 升级 路径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刘依凡 于津平 杨继军
城市群是新型城镇化的主体形态,明晰城市群空间集聚对中国制造业企业全球价值链地位的影响,是构建内需驱动型外贸发展模式的关键。本文借助中国制造业企业数据,基于微观视角探究了城市群空间集聚与中国制造业企业全球价值链地位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城市群空间集聚能够显著提升制造业企业全球价值链地位,并包含外部经济和外部不经济两种渠道,前者指创新激励和空间功能分工效应,后者指倒U型竞争效应。通过划分企业贸易方式、企业所在地区和企业所属城市群发现,城市群空间集聚能够显著促进一般贸易和混合贸易企业、东部和中部地区企业、国家级城市群和国家二级城市群内企业全球价值链地位的攀升。因此,应当坚持系统性、综合性的城市群治理政策,注重分类治理,加强核心城市领军作用,重视城市群空间集聚效应,因地制宜制定和规划区域发展策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