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290)
- 2023(17504)
- 2022(14731)
- 2021(13843)
- 2020(11732)
- 2019(26830)
- 2018(26206)
- 2017(50101)
- 2016(27227)
- 2015(30365)
- 2014(29725)
- 2013(29853)
- 2012(27300)
- 2011(24609)
- 2010(24221)
- 2009(22529)
- 2008(22321)
- 2007(19436)
- 2006(17017)
- 2005(15305)
- 学科
- 济(115490)
- 经济(115355)
- 业(99194)
- 管理(89456)
- 企(88230)
- 企业(88230)
- 方法(53158)
- 数学(43406)
- 数学方法(43045)
- 财(34790)
- 农(34506)
- 业经(33693)
- 中国(30224)
- 贸(24916)
- 贸易(24905)
- 易(24318)
- 务(24092)
- 农业(24083)
- 财务(24031)
- 财务管理(24002)
- 企业财务(22751)
- 制(21666)
- 学(21600)
- 技术(21192)
- 和(19994)
- 地方(19291)
- 理论(18928)
- 划(18634)
- 策(17906)
- 环境(17123)
- 机构
- 学院(392420)
- 大学(391910)
- 济(164747)
- 经济(161769)
- 管理(158350)
- 理学(137277)
- 理学院(135841)
- 管理学(133846)
- 管理学院(133157)
- 研究(132022)
- 中国(101266)
- 京(83661)
- 科学(81742)
- 财(73705)
- 农(71226)
- 所(66728)
- 业大(61727)
- 研究所(61053)
- 财经(59683)
- 中心(58503)
- 农业(56380)
- 江(56117)
- 经(54632)
- 北京(52659)
- 经济学(49770)
- 院(47431)
- 范(47151)
- 师范(46606)
- 经济学院(45119)
- 州(44768)
- 基金
- 项目(268409)
- 科学(211362)
- 基金(197454)
- 研究(192068)
- 家(173972)
- 国家(172498)
- 科学基金(148032)
- 社会(123409)
- 社会科(117096)
- 社会科学(117066)
- 基金项目(104878)
- 省(102960)
- 自然(97390)
- 自然科(95179)
- 自然科学(95150)
- 自然科学基金(93519)
- 划(86895)
- 教育(86133)
- 资助(81054)
- 编号(75999)
- 重点(59876)
- 成果(59825)
- 部(59444)
- 创(57543)
- 发(56942)
- 创新(53220)
- 科研(51662)
- 业(51631)
- 国家社会(51559)
- 课题(51369)
- 期刊
- 济(178073)
- 经济(178073)
- 研究(113793)
- 中国(70423)
- 学报(65284)
- 农(65112)
- 管理(60566)
- 科学(59727)
- 财(57951)
- 大学(48968)
- 学学(46630)
- 农业(45055)
- 教育(34386)
- 技术(32640)
- 融(32337)
- 金融(32337)
- 业经(30116)
- 财经(29750)
- 经济研究(29162)
- 业(26194)
- 经(25571)
- 问题(23611)
- 技术经济(20962)
- 贸(20647)
- 科技(19382)
- 版(18594)
- 世界(18484)
- 现代(18456)
- 商业(17765)
- 国际(17686)
共检索到5708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薛振翔 成新轩
企业是促进国家间贸易的基本因素,微观企业出口选择将影响宏观经济形势。文章首先构建动态原产地规则限制指数测算体系,测算中国自由贸易区原产地规则限制程度;其次,在Melitz(2003)异质性企业模型框架下分析原产地规则对企业出口行为的影响机理,并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海关数据库匹配数据,利用分样本回归和样本切割法对影响机理进行验证。基准回归结果表明,原产地规则限制性降低了企业向自贸协定伙伴国的出口倾向,原产地规则限制性增加,企业向自贸协定伙伴国出口比重降低。机制检验结果表明,原产地规则限制性增加了企业生产成本,并且当原产地规则限制性所增加的成本超出企业通过自贸协定获取的额外利润时,原产地规则限制性对企业生产行为不再有影响。
关键词:
原产地规则 自由贸易区 出口行为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吕建兴 陈青云 张少华
提高FTA利用率是落实形成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的重要抓手,科学估算中国当前FTA的利用率以及决定因素对构建高水平开放格局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2002~2018年产品层面的数据,利用新的核算方法估算了中国11个FTA的进口利用率,并利用高维固定效应OLS估计技术实证分析了原产地规则对FTA利用率的影响。研究发现:(1)中国FTA的平均利用门槛为13.08%,年均利用率为29.59%;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中国FTA的利用率偏低。(2)原产地规则显著抑制了FTA利用率,尤其是抑制了工业品和中间品的利用率;同时,越严格的原产地规则对利用率的抑制作用更大,而灵活的原产地规则对利用率有促进作用。(3)随着时间的延长,企业遵循原产地规则的成本逐渐降低,第3年后原产地规则开始对利用率有促进作用。因此,制定灵活的原产地规则和降低原产地规则的执行成本,是今后中国FTA战略应该关注的重要方向。
关键词:
FTA 利用率 原产地规则 区域价值成分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徐世腾 周金燕
东盟已与中、日、韩等6国签订自贸区(FTA)协议,构建起FTA网络。东盟签署的诸多FTA中,原产地规则内容总体具有相似性,但相关证书的签发、格式等程序性方面差异较大。根据东盟原产地标准的具体运用情况,计算得出东盟FTA及日本与东盟成员双边FTA原产地规则的限制性指数。结果表明印尼-日本、文莱-日本、新加坡-日本、东盟自贸区及升级后的中国-东盟等FTA原产地规则限制程度较低,东盟-日本、泰国-日本、越南-日本及东盟-印度等FTA原产地规则限制程度偏高。
关键词:
东盟原产地规则 FTA 限制指数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吕建兴 张少华 张萍
基于多个GVC国家—行业层面的数据库,利用三重差分法实证分析中国FTA中原产地规则对GVC分工地位和参与度的影响。研究发现:FTA原产地规则显著抑制了中国在GVC中的分工地位和参与度,这种抑制作用在与发展中国家签订的FTA和低技术行业中更明显。原产地规则主要通过限制进口FTA区域外质优价廉产品而抑制中国在GVC的分工地位和参与度。进一步研究发现,包含区域价值成分的原产地规则能显著提升中国在GVC的分工地位和参与度,而完全获得、税则改变以及特定技术要求则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研究结论为深度理解GVC是区域性的GVC、发展中国家被锁定在GVC低端以及在FTA战略制定中科学设置各种规则等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吕建兴 曾寅初
原产地规则是FTA的产品国籍,是隐性的贸易保护措施。本文基于2002—2015年产品层面数据,利用PPML估计技术实证分析中国FTA中原产地规则例外安排对农产品进口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原产地规则例外安排和正常安排对农产品进口均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这表明原产地规则发挥了进口保护作用;同时,原产地规则例外安排对进口的抑制作用是正常安排的两倍左右,其所引致的执行成本分别为9.72%和5.10%。各种稳健性检验均支持上述结论。上述结论表明,利用特定原产地规则对敏感产品进行保护同样能达到如同关税一样的保护效果,而且在贸易谈判中更易获得,是中国FTA战略应该关注的重点。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孙玉红 张奇 崔霞
FTA原产地规则规定了产品国籍的认定标准,满足该标准才能享受FTA优惠关税,因此FTA原产地规则影响着贸易投资流向及各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程度。文章选取134个国家(地区)的248个FTA为样本,将原产地规则细分为38个条款进行量化,以原产地规则的成本效应和供应链转换效应为理论机制,实证分析FTA原产地规则对价值链参与度的影响。结果发现,FTA原产地规则对缔约方全球价值链参与度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对后向参与度的抑制作用更强;国别分析发现,FTA原产地规则对中高收入水平以上国家的价值链参与度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但对中低收入水平国家作用相反,对低收入水平国家的影响不显著;行业分析发现,FTA原产地规则显著抑制了纺织和服装、电气和机械制造等敏感行业的价值链参与度,但对农业影响不显著;条款分析发现,原产地规则中的微量条款、完全累积等条款可以促进价值链参与度;机制分析发现,FTA原产地规则导致贸易成本增加和供应链转换分别对价值链参与度产生抑制作用和促进作用。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容静文
确定进出口货物原产地和进行原产地管理需要原产地规则。各国和地区为了确定商品原产国或地区而采取的法律、规章和普遍适用的行政命令就是原产地规则。原产地规则是国际贸易发展的产物。在当今世界,一项产品的生产制造过程经历数个国家和地区是非常平常的事情,而这项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李海莲 张彤
原产地规则是FTA缔约方贸易产品获得优惠关税待遇的"门槛"条件,也是促进区域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的重要因素。全球价值链框架下,随着亚洲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深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内的中间品贸易虽有较快增长,但贸易占比却有下降趋势。根据20042015年中国-东盟中间品贸易的六位税号数据,无论是相关性分析还是PPML模型的实证结果都表明,中国-东盟FTA原产地规则对中间品进出口贸易存在显著的约束效应,且对中国向东盟中间品出口贸易的约束效应更大。因此,可通过提升其原产地判定规则的产品辨识度,以及更多利用选择性标准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张丽萍
原产地规则──中国的现状、问题和建义张丽萍原产地规则是各国政府普遍使用的一种政策工具。由于目前国际上(包括GATT/WTO)尚未有统一的原产地标准,因此由各国自主决定的原产地标准是不同的,各国因而将其作为贸易管理的一种重要手段。此外,原产地标准还是各...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先锋 石文龙 李辉
本文以优惠原产地规则(PROOs)生效作为准自然实验,基于多期连续型双重差分,深入考察PROOs对本土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PROOs具有企业技术创新的促进效应,但促进效应会随时间推移逐渐减弱。影响机制研究表明,PROOs具有中间品竞争效应和市场筛选效应两种正向机制,同时还具有贸易成本效应和贸易转移效应两种负向机制。总体而言,PROOs能够通过增加从成员方进口的中间品种类和提高从成员方进口的中间品质量来促进本土企业技术创新。进一步研究发现,区域贸易协定的水平深度和垂直深度提高有利于发挥PROOs的企业技术创新促进效应。PROOs对从发达成员方进口中间品和产品出口到成员方的企业具有更大的创新促进效应。本文的研究为科学评估PROOs政策对本土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提供了重要参考,为优化RTA框架内的PROOs体系提供了有益的政策启示。
关键词:
优惠原产地规则 企业技术创新 进口中间品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张晓朋
越南作为极具潜力的发展中经济体,其双边和区域贸易协定战略比较清晰,积极与其主要贸易伙伴签订贸易协定,尽可能拓展自贸协定网络。除了影响广泛的CPTPP,越南—欧盟FTA也很有代表意义,这是欧盟第一次对亚洲发展中经济体全面开放市场,也是越南融入发达经济体市场乃至全球经济进程中的里程碑,对越南和欧盟都有重要影响,其原产地规则将影响众多行业。本文通过对越南—欧盟FTA原产地规则的梳理,分析其对纺织服装和汽摩产业的影响,并关联考虑对中国的潜在影响。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邵佳民
原产地规则是国际贸易中为了确定进出口商品的原产地而制定的法律、规章和措施。在国际贸易实践中,各国的贸易政策总是与国别政策、地区政策相联系,针对来源于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商品,实施不同的贸易政策;而国别贸易政策得以实施的前提条件就是原产地规则。所以,原产地的确定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第一条为了加强对出口货物原产地工作的管理,促进对外经济贸易的发展,制定本规则.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口货物原产地证明书(以下简称原产地证)是证明有关出口货物原产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证明文件.第三条国家对外经济贸易主管部门对全国出口货物原产地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外经济贸易主管部门负责协调本行政区域内的出口货物原产地工作.第四条国家进出口商品检验部门设在地方的进出口商品检验机构、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及其分会以及国家对外经济贸易主管部门指定的其他机构,按照国家对外经济贸易主管部门的规定签发原产地证.第五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享有对外贸易经营权的企业,...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鲍晓华 谢正莹
后疫情时代全球价值链生产体系系统性风险加剧,我国迫切需要打造区域价值链来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原产地规则难以适应碎片化的全球价值链生产模式,却为巩固区域价值链提供了契机。本文基于区域价值链的视角,考察原产地规则对企业生产阶段区位配置的影响。通过构建异质性企业出口行为选择模型,揭示了原产地规则影响企业区域价值链长度的理论机制。并以中国东盟自贸区协议签订为准自然实验,利用三重差分法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原产地规则通过企业生产成本和贸易成本影响了区域价值链的发展。
关键词:
原产地规则 价值链长度 区域价值链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韩剑 岳文 吴小康
在新新贸易理论框架下,通过引入原产地规则限制效应和两种不同生产技术,本文分析了自贸协定下的原产地规则对企业技术升级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技术的出口企业要发展成为利用自贸协定进行出口的高技术企业,存在两条不同的发展路径:一是企业先实现技术升级然后再转变出口方式;二是企业先转变出口方式然后再进行技术升级。企业所处的发展路径不同,原产地规则限制效应对企业技术升级的影响也不同:当只存在要素市场的资源配置效应时,较高的原产地规则限制效应反而有利于企业的技术升级;当同时存在要素市场的资源配置效应和产品市场的利润缩减效应时,较低的原产地规则限制效应将有利于企业的技术升级。从企业技术升级的角度,本文为重新认识企业利用自贸协定的原产地规则提供了新的视角。
关键词:
企业异质性 FTA 原产地规则 技术升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