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992)
2023(14669)
2022(12301)
2021(11913)
2020(10026)
2019(23483)
2018(23065)
2017(44384)
2016(23633)
2015(26860)
2014(26805)
2013(26808)
2012(24658)
2011(22173)
2010(22038)
2009(20570)
2008(20524)
2007(18440)
2006(15848)
2005(14153)
作者
(67093)
(56686)
(56176)
(53670)
(35571)
(27115)
(25749)
(22199)
(21539)
(19905)
(19133)
(19020)
(17731)
(17667)
(17548)
(17420)
(16821)
(16584)
(16314)
(16168)
(13916)
(13864)
(13707)
(13079)
(12824)
(12781)
(12543)
(12299)
(11406)
(11293)
学科
(104493)
经济(104398)
(71176)
管理(63942)
(49130)
(48522)
企业(48522)
方法(47878)
数学(43324)
数学方法(42839)
农业(32295)
中国(28735)
(25248)
业经(24026)
(21867)
贸易(21850)
(21369)
(21356)
(18209)
地方(17966)
(16995)
银行(16970)
(16222)
(15870)
金融(15867)
(15142)
财务(15095)
财务管理(15054)
(14418)
企业财务(14279)
机构
学院(340560)
大学(338883)
(151291)
经济(148576)
管理(133902)
研究(115630)
理学(115626)
理学院(114459)
管理学(112656)
管理学院(112020)
中国(93036)
(70468)
(69134)
科学(67679)
(66909)
(57600)
中心(55663)
财经(53508)
农业(53359)
业大(53070)
研究所(52119)
(49801)
(48867)
经济学(47042)
北京(44296)
经济学院(42538)
(41927)
师范(41533)
(40550)
财经大学(39515)
基金
项目(227310)
科学(180267)
基金(168503)
研究(166498)
(146637)
国家(145423)
科学基金(125179)
社会(108170)
社会科(102352)
社会科学(102322)
基金项目(88720)
(86668)
自然(80147)
自然科(78329)
自然科学(78304)
自然科学基金(76945)
教育(75693)
(72961)
资助(69222)
编号(67119)
成果(53493)
(52283)
重点(50695)
(49241)
(47243)
国家社会(45865)
教育部(44890)
课题(44878)
创新(44258)
科研(43916)
期刊
(165318)
经济(165318)
研究(98423)
(69530)
中国(65407)
(51853)
学报(51555)
科学(48989)
农业(47142)
管理(45858)
大学(40367)
学学(38335)
(36708)
金融(36708)
业经(30913)
技术(29582)
教育(28776)
财经(26709)
经济研究(25757)
(23778)
问题(23089)
(22929)
世界(18924)
(18839)
技术经济(17658)
(17477)
统计(17338)
理论(16195)
国际(16059)
经济问题(15487)
共检索到5067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吕建兴  胡历芳  曾寅初  
本文基于产品层面详细梳理了中国10个FTA中敏感农产品的关税、原产地规则以及其他非关税措施的总体特征、产品特征和国别特征,同时总结了中国对不同贸易伙伴和不同产品的保护策略。研究结果表明:中国FTA中农产品对外开放相对保守,贸易保护措施相对简单;除政治目的性较强的FTA外,针对不同的贸易伙伴,中国主要考虑双方比较优势、贸易流量以及对方国家出口潜力等内容而采取关税、原产地规则和其他非关税措施的"交叉保护"、"双重保护"等4种策略;针对不同产品,中国主要基于产品的政治敏感性、比较优势以及相关产业的政治力量等内容而采取"交叉保护"、"双重保护"和"一般保护"等7种策略。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吕建兴  胡历芳  曾寅初  
本文基于产品层面详细梳理了中国10个FTA中敏感农产品的关税、原产地规则以及其他非关税措施的总体特征、产品特征和国别特征,同时总结了中国对不同贸易伙伴和不同产品的保护策略。研究结果表明:中国FTA中农产品对外开放相对保守,贸易保护措施相对简单;除政治目的性较强的FTA外,针对不同的贸易伙伴,中国主要考虑双方比较优势、贸易流量以及对方国家出口潜力等内容而采取关税、原产地规则和其他非关税措施的"交叉保护"、"双重保护"等4种策略;针对不同产品,中国主要基于产品的政治敏感性、比较优势以及相关产业的政治力量等内容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吕建兴  曾寅初  张少华  
在中国构筑新型开放格局的前提下,如何有步骤地合理守住产业安全底线和保护产品竞争力是一个重要话题,自由贸易协定中市场准入的例外安排是一个重要抓手。本文构建了中国12个自由贸易协定产品层面的数据库,梳理自由贸易协定中市场准入例外安排的划分类型和对应内容,归纳市场准入例外安排的基本特征和贸易策略,实证分析部分产品成为市场准入例外安排的决定因素。研究发现:(1)基本特征上,中国自由贸易协定的对外开放程度较高,有94.61%的产品参与了降税过程,但仍有18.89%和1.37%的产品属于关税减让和原产地规则的例外安排。(2)贸易策略上,中国在国家层面针对重要战略性产品采用关税减让严格例外安排为主,原产地规则例外安排为辅的保护措施;在产品层面,不管贸易伙伴国出口潜力以及比较优势如何,中国均将部分特定战略性产品设置为高强度的关税保护对象。(3)决定因素上,属于贸易创造的进口竞争性产品和战略性产品均更容易成为关税减让的例外安排,仅属于贸易创造的进口竞争性产品更容易成为原产地规则的例外安排,同时属于贸易创造和战略性产品并不会获得更多的贸易保护;机制分析发现,属于贸易创造的进口竞争性产品会通过提高一致行动能力影响关税政策制定,从而在自由贸易协定中获得更多保护。本文的研究发现对于认识中国自由贸易协定签订的基本特征、策略选择以及如何在未来的谈判中获取更多利益和谈判空间有重要的指引意义。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董运来  杨志宏  
印度在利用《农业协定》规则特别是农产品市场准入来规避风险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本文着重从印度农产品市场准入的承诺、实际执行情况以及政策效果评价等角度进行分析,以期为我国在WTO新一轮多边贸易谈判中吸取教训,并提供可以借鉴的经验。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刘庆林  段晓宇  汪明珠  
本文基于Anderson-Neary贸易限制指数理论,通过加入世界价格内生的条件,将贸易限制指数的小国模型扩展到大国开放经济中,得到市场准入政策改革的福利效应模型。通过理论分析得到,在一定的前提条件下,降低关税率的关税政策改革会导致社会福利水平的提升,放松配额、增加配额量的非关税壁垒政策改革也会增进社会福利水平。我国农产品市场准入政策改革的实证研究表明,关税的边际成本为负,非关税壁垒政策的影子价格为正,也就是说,我国降低关税率的关税政策改革和增加配额量的非关税壁垒政策改革都会促进社会福利水平的提升。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刘庆林  汪明珠  
本文在Anderson-Neary贸易限制指数理论的基础上,运用可计算的一般均衡模型,测算了中国农产品市场准入政策的保护水平和结构,并对测算结果进行了敏感性检验。结果表明,加入WTO之后中国农产品市场准入政策的保护水平明显降低,而2007年次贷危机之后,保护水平上升较明显,2011年全球经济恢复发展,中国农产品市场准入政策的保护水平也明显下降。同时,从保护结构看,现阶段对受非关税壁垒政策影响的农产品、中间产品、劳动密集型产品、消费者导向产品、畜产品和其他农产品的贸易政策的调整对调节我国农产品市场准入政策的保护水平更有效。此外,测算结果对不同弹性的敏感性较弱,计算结果较为稳健。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曾文革  陈晓芳  
构建中日韩自贸区,必定要在农产品领域实现贸易自由化,其中农产品的市场准入问题首当其冲。虽然中日韩已签署的双边自贸协定对三国间农产品市场准入谈判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但日韩为保护国内脆弱的农业,大量运用关税和非关税措施,并在多边农业谈判中就关税削减、特殊保障措施的存废等问题的立场与中国存在较大差异,这预示着上述问题将成为中日韩自贸区农产品市场准入谈判的难点。因此,即将开启的中日韩自贸区农产品市场准入谈判,应当结合有益的国内外实践,恰当规划谈判议程,遵守非歧视性原则,灵活设定关税削减问题中的农产品准入范围、过渡期,规范适用农产品特殊保障措施,从而推动该谈判各项共识的早日达成,进而加快中日韩自贸区谈判的进程。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吕建兴  曾寅初  
原产地规则是FTA的产品国籍,是隐性的贸易保护措施。本文基于2002—2015年产品层面数据,利用PPML估计技术实证分析中国FTA中原产地规则例外安排对农产品进口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原产地规则例外安排和正常安排对农产品进口均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这表明原产地规则发挥了进口保护作用;同时,原产地规则例外安排对进口的抑制作用是正常安排的两倍左右,其所引致的执行成本分别为9.72%和5.10%。各种稳健性检验均支持上述结论。上述结论表明,利用特定原产地规则对敏感产品进行保护同样能达到如同关税一样的保护效果,而且在贸易谈判中更易获得,是中国FTA战略应该关注的重点。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郑床木  王艳  高山  周云龙  
实施市场准入制度是现阶段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迫切需要。本文深入分析了美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特点,并对中美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进行了全面比较,进而提出了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管理的基本模式和推进政策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徐圆  
本文按照多哈回合谈判农业最新草案中的关税-削减公式,对中国33章共711种HS6位码农产品的约束关税和实际关税进行模拟削减。结果显示,无论是贸易额加权后的约束关税还是实际关税都要下降37%左右,分别从16.18%、15.95%降到10.20%、10.11%。但如果中国政府充分利用WTO对发展中国家的"灵活性"政策定义某些敏感和特殊产品,那么削减幅度都会大幅减少,只有5%和3%左右,分别降到15.63%和15.42%。同时中国农产品面临的世界实际平均关税值也大幅下降,市场准入和出口的贸易空间将被扩展。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万靓军  朱彧  廖超子  樊红平  
强制性产品认证市场准入是政府为保护广大消费者人身和动植物生命安全,保护环境、保护国家安全,依照法律法规实施的一种审批制度,是国际通行的做法。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是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重要抓手,是保障消费安全的基本措施。适时开展强制性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市场准入意义重大。该文结合我国当前农产品市场准入管理的现状,探讨实施强制性公害农产品认证市场准入的基本模式和关键措施,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冯忠泽  陈思  张梦飞  
近年来,国际组织和各国政府,特别是发达国家,都在大力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市场准入工作。由于各国国情不同,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也出现了多种管理形式。本文对美国、加拿大、法国和日本4个国家农产品市场准入规制措施进行了综合分析,同时对中国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提出了建议。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许天娇  
本文基于市场准入的内涵,分别介绍了中国与英国两个国家的农产品贸易市场准入政策,比较研究了中英两国政策之间的差异。最后,提出对中国未来农产品贸易市场准入政策发展的借鉴。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吴学君  王鹏  
本文对加入WTO以来中国各省份农产品出口技术复杂度进行了测度,并在陈晓华等(2011)3部门模型基础上构建计量模型,采用面板数据对中国及各地区农产品出口技术复杂度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中国各细分农产品出口技术复杂度差异较大,出口技术复杂度较高的农产品是可可及其制品、糖及糖食、鱼及其他水生无脊椎动物、谷物或乳类的加工品,而出口技术复杂度较低的农产品是烟草、植物和饮料等,中国各省份农产品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均值差异不大,但各地区农产品出口技术复杂度影响因素不同,一些重要影响因素对各地区农产品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程度也不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