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064)
- 2023(14536)
- 2022(11824)
- 2021(10974)
- 2020(8849)
- 2019(20702)
- 2018(20008)
- 2017(38236)
- 2016(20665)
- 2015(23537)
- 2014(23700)
- 2013(23686)
- 2012(22731)
- 2011(20795)
- 2010(20847)
- 2009(19479)
- 2008(19356)
- 2007(17373)
- 2006(15465)
- 2005(14334)
- 学科
- 济(100871)
- 经济(100788)
- 管理(52215)
- 业(52112)
- 方法(38996)
- 企(38283)
- 企业(38283)
- 数学(34717)
- 数学方法(34469)
- 中国(32287)
- 农(28705)
- 地方(25740)
- 业经(21484)
- 财(20979)
- 贸(20539)
- 贸易(20524)
- 易(19922)
- 农业(19558)
- 学(18452)
- 制(17661)
- 银(16708)
- 银行(16671)
- 融(16209)
- 金融(16206)
- 行(16145)
- 发(15031)
- 环境(14934)
- 地方经济(14672)
- 和(13764)
- 技术(12721)
- 机构
- 学院(303513)
- 大学(303293)
- 济(136462)
- 经济(133896)
- 研究(115158)
- 管理(109433)
- 理学(92596)
- 理学院(91440)
- 管理学(90073)
- 管理学院(89479)
- 中国(88700)
- 科学(67846)
- 京(65846)
- 财(60925)
- 所(59391)
- 农(54023)
- 研究所(53741)
- 中心(51427)
- 财经(47600)
- 江(46410)
- 经济学(43778)
- 经(43277)
- 业大(43134)
- 北京(42752)
- 农业(42288)
- 范(41711)
- 师范(41330)
- 院(41045)
- 经济学院(39589)
- 州(36937)
- 基金
- 项目(194653)
- 科学(152736)
- 研究(144709)
- 基金(140312)
- 家(122671)
- 国家(121629)
- 科学基金(102118)
- 社会(93565)
- 社会科(88742)
- 社会科学(88721)
- 省(75041)
- 基金项目(72639)
- 教育(65653)
- 划(63764)
- 自然(61892)
- 自然科(60406)
- 自然科学(60387)
- 自然科学基金(59333)
- 编号(58168)
- 资助(57657)
- 成果(48429)
- 发(48329)
- 重点(44808)
- 部(44064)
- 课题(41608)
- 创(40253)
- 国家社会(39788)
- 发展(39389)
- 展(38740)
- 创新(37782)
- 期刊
- 济(156757)
- 经济(156757)
- 研究(97291)
- 中国(65786)
- 农(51357)
- 学报(47449)
- 财(46047)
- 科学(44292)
- 管理(40408)
- 大学(35636)
- 农业(35028)
- 教育(34154)
- 学学(33386)
- 融(32386)
- 金融(32386)
- 经济研究(26797)
- 技术(26068)
- 业经(25288)
- 财经(24105)
- 问题(21238)
- 经(20956)
- 业(19424)
- 贸(18930)
- 国际(16818)
- 世界(16813)
- 技术经济(15850)
- 统计(14395)
- 商业(14208)
- 版(14187)
- 图书(13701)
共检索到4762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杨洋 黄宁
本文从经济发展转型角度来解释中国双向FDI"逆周期增长"的内在逻辑,提出中国FDI发展路径的"转型假说"。中国经济增长转型中的成本压力增加、技术差距缩小与产业结构调整促使双向FDI的规模与性质发生重要变化,FDI在发挥弥补经济增长缺口效应的同时,实现了经济发展转型与中国双向FDI逆周期增长之间的互动关系。然而,一国的转型风险将影响FDI的稳定性与技术溢出效应,需要通过发展型国家优势来实现风险规避与有效转型。现阶段中国双向FDI的超前发展意味着解决转型问题已经难以等待经典国际投资发展路径中"邓宁拐点"的到来,未来需要借助发展型国家优势,构建基于双向FDI的发展战略转型模式,促进资源全球配置与能力获取,最终实现经济发展的成功转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苑生龙
在投资发展周期理论和聚类分析法基础上建立了中国投资发展周期向量(IPV),并对利用1985~2011年相关数据所得样本进行聚类分析,得到n=2002,n=2008,n=1993,n=2006四个最优分类点,以此实现了样本区间内的周期阶段点划分,将中国参与的直接投资资本流动趋势自1985年至今划分为5个发展阶段,基于此进行的成因分析进一步解释了不同周期阶段数据结构发生改变的原因。
关键词:
中国 FDI ODI 聚类分析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钱娟 李金叶
比较分析美、日经济大国在发展各阶段的动力结构特征,探寻经济大国增长动力演变逻辑和规律,可为"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长需求侧动力转变提供经验借鉴和启示。研究表明: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正处于走向"成熟"阶段;美、日经济大国在不同发展阶段驱动经济增长的动力结构不同,增长动力结构存在不断演进过程;美、日经济增长动力结构演进路径和逻辑存在异质性,要素禀赋丰裕的美国经济增长最终依靠国内消费驱动,而要素禀赋匮乏的日本经济增长最终依靠国内消费和出口共同驱动。从长期来看,中国经济增长动力结构演进过程会遵循美国这种经济规模大且要素禀赋丰裕大国的演进路径与逻辑,最终走向依靠国内消费来驱动经济增长;从短期发展看,中国经济增长动力结构演进过程也会经历日本依靠国内消费和出口共同驱动经济增长阶段。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钱娟 李金叶
比较分析美、日经济大国在发展各阶段的动力结构特征,探寻经济大国增长动力演变逻辑和规律,可为"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长需求侧动力转变提供经验借鉴和启示。研究表明: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正处于走向"成熟"阶段;美、日经济大国在不同发展阶段驱动经济增长的动力结构不同,增长动力结构存在不断演进过程;美、日经济增长动力结构演进路径和逻辑存在异质性,要素禀赋丰裕的美国经济增长最终依靠国内消费驱动,而要素禀赋匮乏的日本经济增长最终依靠国内消费和出口共同驱动。从长期来看,中国经济增长动力结构演进过程会遵循美国这种经济规模大且要素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王树涛 鲍俊威
伴随第三轮技术革命的发展进程,通过数字化转型推动教育变革愈来愈成为国际国内社会的迫切需求。数字化转型是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维度,其重塑教育要素及关系,全方位影响教育方式、教育治理、教育功能、教育价值和教育理念,从而形成微观人与人、中观人与社会、宏观人与国家、宇观人与世界良好互动的教育新形态,推动我国教育走向现代化创生发展之路。在此过程中,数字化转型也不可避免地给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带来诸多潜在和现实风险,可能异化教育主体全面自由发展、危及教育伦理生活、模糊教育治理责任、引发文明发展藩篱。因此,在享受数字化转型为教育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也必须关注数字逻辑与教育逻辑的对峙与抵牾,认识到数字化转型的限度与可能,以融合共生、伦理规约、公平负责、自主包容作为教育数字化转型的价值新方向,推动中国式教育现代化走向新发展阶段。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黄友初 尚宇飞
学科德育是学生在学科学习中通过自我感悟或在教师引导下领悟,逐步内化生成的具有学科特征的道德与品质,是学科教育中所能企及的德育部分,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设计,但又不刻意而为。学科道德教育的应然诉求可归结为积极求实的生活处事、刻苦不懈的人格品质和民族使命的理想情怀这三个层面。但是学科德育的有效践行还面临若干实然困境,主要包括学科道德教育的价值还未得到普遍认同和教师的学科育德素养还有待进一步提升这两个方面。为此,可从优化学科课程评价以凸显学科道德教育的价值,完善教师教育机制以提升教师学科育德素养,以学科知识为载体来注重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的相互融合等三个路径入手,更好地在学科教学中实现育人目标。
关键词:
学科德育 学科德育内涵 教师学科育德素养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洪海
城乡商贸融合发展不仅是一种服务方式,其更是一种治理模式,城乡商贸融合发展为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文章从乡村振兴战略、商业资源配置、二元经济结构出发,探究了城乡商贸融合发展的内在逻辑,并基于企业、行业、政府三个维度构建了城乡商贸融合发展路径。
关键词:
城乡商贸融合 内在逻辑 对策研究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史晋州
总供给曲线与经济增长路径变化──关于产量、物价与增长周期的一种假说史晋州70年代末期以来,在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经济增长呈现出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在宏观经济运行中扩张性货币政策已经愈来愈成为新一轮经济高速增长的必不可少的“启辉器”;二是在经济发...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王永齐
根据Mazumdar(1996)的观点,贸易增长机制的发生取决于一国的贸易结构:进口资本品出口消费品将降低资本品价格和折旧率,从而加速资本积累并促进经济增长。围绕这一问题,本文认为,Mazumdar的贸易增长机制能否发挥作用依赖于一国所吸引的FDI的部门流向,FDI流向资本品生产,将减少资本品进口和降低资本品价格并改善一国贸易条件,这时折旧率的降低在更大程度上促进经济增长,Mazumdar假说才得以成立;FDI流向消费品生产,将强化消费品出口并相对恶化一国贸易条件,从而抵消了资本品价格的下降带来的好处。运用中国数据和VAR模型检验,结果显示:中国的贸易结构符合Mazumdar的观点,却没有对经...
关键词:
FDI流向 贸易结构 贸易条件 经济增长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陈昭 刘巍
英国近200年的经济发展史表明:禀赋、技术决定了分工方式和贸易结构;长期贸易逆差和长期经济增长负相关,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远远小于其他指标的贡献度;影响英国经济周期性波动的主要因素是科技革命、世界战争和经济危机,科技革命对经济增长的推动快速迅猛并且伴有经济结构质的变化,经济危机和世界战争对物价指数、失业率的影响恰好相反;经济增长过程必然伴随着经济危机和经济周期性波动,这是经济发展的内在基本规律。
关键词:
贸易逆差 经济增长 经济危机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朱华
本文基于投资发展周期(IDP)理论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OFDI)的发展阶段加以定位研究。通过对1991~2010年中国人均NOI与人均GDP的回归以及FDI的流入与流出平衡性的综合判断,本文得出结论认为,中国在2008年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左右时已进入投资发展周期的第三阶段。这说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先于而不是滞后于经济水平的发展。本文在发现中国的投资发展周期短于IDP理论预期的同时,也对该理论做出了探索性的修正研究。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赵文杰 于永达 贾泽诚
由行政化主导的易地扶贫搬迁对实现脱贫攻坚历史性目标起到重要作用,但短时间内大规模搬迁也可能使安置区面临产业发展水平低、就业机会缺乏保障、移民群体社会融入困难、稳定脱贫长效机制不健全等一系列问题与挑战,需要做好后续扶持工作以实现转型发展。通过构建由易地扶贫搬迁主要相关方组成的分析框架发现:移民群体稳定脱贫与改善生计的意愿是安置区发展与转型的内生动力;中央政府推进安置区后续扶持政策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形成转型发展的宏观引领;基层政府在安置区这一特殊治理场域中有效落实政策与开展创新探索成为转型发展的又一重要推动力;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多元化市场主体有助于安置区形成具有一定特色的产业基础,并通过履行社会责任促使安置区就业与社会环境得到改善。未来,安置区在规避和化解搬迁群众返贫风险的同时,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转型发展的实现路径,进而实现产业稳步发展、就业有效保障、社会融入有序推进。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袁江
伴随着国内经济刺激计划逐渐退出、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逐步放缓和消费者物价指数日渐走高等宏观态势的相继出现,自今年8月份开始,国内经济学界对未来我国宏观经济走势的争论和分歧明显增多。处于调整转折期的中国经济是沿着复苏的路径继续前行,还是在房地产调控新政和通胀威胁下掉头向下?本文在深入分析中国经济周期波动内在逻辑的基础之上,研判了当前经济周期运行的阶段性特征,并对未来一段时间宏观经济走势及其政策取向作出展望。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成 王东阳
本文在推演经济增长高速阶段与减速阶段货币政策调控效应理论逻辑的基础上,使用2005—2016年间40家中资商业银行微观数据进行分阶段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我国经济增长高速阶段贷款基准利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及公开市场操作三种货币政策工具对银行信贷的调控效力受到削弱。我国经济增长减速阶段贷款基准利率调整对商业银行信贷的引导效应较弱,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和公开市场操作的影响效力较强,同时表现出鲜明的结构性特征,即三种货币政策调控均未引起城市商业银行的信贷扩张。客观认识经济周期不同阶段货币政策调控效应的机理和现实,有助于货币当局实施差异化的调控方式以实现货币政策调控的精准有效。
关键词:
经济周期 货币政策 银行信贷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孙哲
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在于经济循环的畅通无阻。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其核心在于坚持创新驱动。国有经济已成为引领我国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增强国有经济创新力的意义不言而喻。国有经济创新力是一种集科技创新、管理创新、模式创新和机制创新为一体的综合创新能力。现阶段国有经济创新力明显增强,不仅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必要前提,也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必然选择,还是培育国际循环竞争优势的强有力保障。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国有经济应肩负起具有全局观与使命观的“链长”角色,在围绕提升供应链安全水平与增强产业链韧性、打造创新链、助推价值链重构等方面承担关键任务。此外,还需要从攻坚科技创新、推进开放创新、紧扣数字创新、发展绿色创新以及落实制度创新五个方面进一步增强国有经济创新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