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540)
2023(12487)
2022(10840)
2021(10366)
2020(8522)
2019(20055)
2018(19604)
2017(37686)
2016(20143)
2015(22822)
2014(22405)
2013(22399)
2012(20569)
2011(18709)
2010(18256)
2009(16552)
2008(15911)
2007(13374)
2006(11554)
2005(10003)
作者
(57361)
(47860)
(47300)
(45230)
(30422)
(22786)
(21426)
(18906)
(18098)
(16758)
(16306)
(16172)
(15066)
(14906)
(14764)
(14608)
(14220)
(13971)
(13609)
(13495)
(11744)
(11700)
(11289)
(10742)
(10628)
(10538)
(10452)
(10221)
(9484)
(9321)
学科
(84567)
经济(84481)
管理(55005)
(51546)
(41808)
企业(41808)
方法(40582)
数学(35981)
数学方法(35651)
中国(24089)
(20957)
(18677)
(17703)
(17295)
贸易(17287)
业经(17249)
(16842)
地方(15863)
农业(14005)
环境(13654)
(13551)
(13148)
技术(12370)
理论(12119)
(11867)
银行(11834)
(11586)
金融(11584)
(11352)
(11335)
机构
大学(290068)
学院(285047)
(120598)
经济(118310)
管理(114947)
理学(100960)
研究(99822)
理学院(99807)
管理学(98153)
管理学院(97653)
中国(73569)
(62182)
科学(61407)
(51237)
(49192)
研究所(45536)
中心(43711)
(43054)
财经(42633)
业大(41732)
北京(39679)
(39172)
(38058)
师范(37763)
经济学(37472)
(37459)
(36618)
经济学院(34009)
农业(33824)
财经大学(32150)
基金
项目(204097)
科学(161982)
基金(151636)
研究(148095)
(132828)
国家(131834)
科学基金(113410)
社会(95337)
社会科(90563)
社会科学(90542)
基金项目(81073)
(75749)
自然(73994)
自然科(72328)
自然科学(72313)
自然科学基金(71015)
教育(66906)
(65145)
资助(62391)
编号(58325)
成果(46592)
(46311)
重点(45403)
(43043)
(42100)
国家社会(40187)
教育部(39870)
课题(39680)
创新(39344)
科研(38967)
期刊
(123416)
经济(123416)
研究(85777)
中国(48559)
学报(44975)
科学(42929)
管理(40554)
(38203)
(35483)
大学(33913)
学学(31847)
教育(28171)
农业(27632)
技术(22574)
经济研究(21173)
(21080)
金融(21080)
财经(20351)
业经(18429)
(17402)
问题(16548)
图书(15081)
(14968)
(14081)
科技(13911)
理论(13813)
技术经济(13693)
资源(13414)
世界(13152)
现代(12648)
共检索到4018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何兴强  王利霞  
目前关于我国FDI区位选择因素的大部分实证研究都是建立在双边框架内,考虑第三方效应并从城市角度进行的研究还少有涉及。本文在新近发展起来的"第三国效应"理论基础上,运用空间面板计量方法,对1985—2005年期间我国30个省市区的15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FDI区位分布的空间效应进行检验。发现全样本154个城市的FDI之间存在显著的空间效应,周边城市的FDI增量可以增加某城市的FDI流入量,周边城市的市场规模越大某城市的FDI流入越多,各城市的FDI流入也受到周边城市FDI不可测因素的影响。对三大地区内部、三大地区之间及长、珠三角与三大地区之间等不同子样本的FDI空间效应的检验,发现东、中、西部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文余源  
现有FDI区位问题的研究多强调各类传统区位因素的作用,却忽略了地理空间效应的影响。文章采用空间计量经济模型与普通计量经济模型对比分析的方法,对中国大陆省域FDI区域分布决定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中国FDI区域分布决定除受传统因素影响外,空间效应因素的作用也不可忽视,并对我国(尤其中西部地区)引进FDI具有重要政策启示。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康继军  王卫  傅蕴英  
本文从空间分析的角度研究各地区市场化进程的空间效应及其对区域经济增长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市场化进程的空间分布在整个样本区间与GDP、资本和劳动一样呈现出集聚的趋势,区域差异显著,各地区的市场化进程在地理空间上存在显著的自相关关系,证实了各地区市场化进程存在制度溢出效应。因此,在研究各地区市场化进程与经济增长关系时必须考虑其空间效应的影响,基于此结论,本文运用空间计量模型测算了各地区市场化进程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结果证实,考虑了空间效应后,市场化进程在1998-2001年阶段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约为6.2%,在2002-2005年阶段约为10.8%,这表明了市场化对中国的经济增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且近年来的贡献愈加显著。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高越  
中国国内各地区吸收FDI(外商直接投资)会受到国内其他地区的影响。文章使用1991年至2007年中国29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考察了影响直接投资区位分布的因素以及东部地区吸收的FDI是否对中、西部地区吸收FDI产生"挤入效应"。结果表明,东部地区吸收的FDI对中部省份吸收FDI具有"挤入效应",而对西部省(区)没有"挤入效应";东部地区吸收的FDI对中部省份产生"挤入效应"有一个"门槛",在越过"门槛"之后,中部省份的生产者服务越发达,则"挤入效应"越明显。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丁一兵  钟阳  
本文运用扩展的空间计量模型,对美元区位分布的条件及这一过程中所发生的空间溢出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发现,一国(地区)的外汇市场发达程度以及同美国的实际双边贸易额对美元在各国(地区)市场中的地位产生显著的积极影响,并且一国(地区)外汇市场越发达或其同美国所进行的双边贸易规模越大,该国(地区)越偏好于使用美元。此外,同某国(地区)邻近的周边国家(地区)与美国的实际双边贸易额对其使用美元的偏好也有显著的正面影响。这反映出美元国际化过程中通过双边贸易而产生空间溢出效应,并且这种溢出效应在地区间形成了互补关系。最后,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相邻国家(地区)使用美元交易与该国(地区)使用美元进行交易存在着一定...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邵建利  宋宁  刘凯杰  
第三产业作为衡量现代经济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其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文章用空间统计方法测算第三产业空间集聚和溢出效应,考察我国第三产业空间区位分布格局。研究表明:目前我国第三产业的空间分布不是随机的,而是基本呈现出"东部高值集聚,西部低值集聚"的分布格局。此外我国第三产业不仅整体上具有正向的空间自相关性,在三大地区内部也具有空间集聚效应。东部和中西部地区之间具有不同程度的空间溢出效应;同时长江、珠三角地区对东、中部第三产业的发展也具有空间效应,但对西部地区的空间影响程度较为微弱。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立平  彭继年  任志安  
依据企业选址理论,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对我国29个省FDI的区域分布的区位条件进行了经验研究。一方面证明了各地区的经济总量、劳动成本、市场化水平、累积的FDI和开放程度等区位条件是决定FDI区域分布的主要因素,而基础设施和沿海地区哑变量的作用却不显著。另一方面证实了中国FDI区域分布的空间依存性的存在,并对我国FDI省际区域地理溢出的程度进行了估计;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有关各地区,特别是广大中西部地区吸引更多FDI的政策建议。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徐长生  周志鹏  
文章分析了金融要素的区位分布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即通过具体的金融集聚程度和金融发展差异程度指标来分析它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通过使用动态空间面板模型,并结合不同的空间权重矩阵所估计的结果,分析得到:金融集聚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远远超过金融差异对经济增长的阻碍作用,金融集聚与金融差异存在微弱的平衡问题;经济增长存在空间相互依赖和时间惯性依赖关系;不同空间权重矩阵回归结果没有对上述结论产生实质改变。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韩琪  欧阳立华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凤根  李坤欢  柳思维  
以1996—2014年上市公司市值为研究样本,建立动态面板计量模型,对东中西部上市公司区位分布的空间差异及其驱动因素进行经验分析。结果表明:①我国上市公司区位分布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和地理集聚性。②人均国民收入水平对三大区域上市公司区位分布的影响显著,而GDP、人口总量、物价指数、进出口水平等宏观经济因素对东中西部的影响不尽相同。③除人均道路面积对三大区域上市公司区位分布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之外,R&D支出、电视人口覆盖率、失业率3个社会发展指标对各个地区的影响是不同的。④东中部地区GDP、人均国民收入和人口总量与上市公司区位分布均存在长期协整关系,而西部地区的上市公司区位分布仅与GDP和人均国民收入存在协整关系。⑤东部地区的文化发展水平、科研经费支出和基础设施状况与上市公司区位分布存在协整关系;中部地区的科研经费支出、城镇登记失业率和基础设施发展状况与上市公司区位分布存在长期协整关系;而西部地区的文化发展水平、城镇登记失业率和基础设施发展状况与上市公司区位分布存在长期协整关系。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青  刘思良  程思进  
合理把握数字经济与FDI的深度融合,对于构建我国对外开放新格局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2000~2020年中国30个省域面板数据,采用因子分析法测度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并通过广义空间三阶段最小二乘估计和空间联立方程模型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FDI区位的影响及相应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数字经济能够有效提升地区FDI吸引力,FDI的引入又能促进地区数字经济的发展;数字经济与FDI引入均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异质性分析表明,中、西部地区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对地区提升FDI吸引力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本文的研究丰富了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测度方法,深化了对FDI区位影响因素的研究,为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了政策参考。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建增  
运用中部地区1995~2008年的省际面板数据,通过固定效应模型,实证研究了金融发展对FD I区位选择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中部地区较低的金融发展水平以及FD I的垂直型性质,使得其难以形成吸引外商投资的积极因素。针对中部地区金融发展现状,提出完善金融市场组织结构和提高金融机构效率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程瑶  
为了获取相对的竞争优势,辖区政府会通过策略性财政政策影响FDI的区位分布。文章利用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人民币汇率波动通过改变辖区政府的财政竞争策略,从而影响FDI区位分布的实际效应。研究表明,人民币汇率升值会弱化FDI流入量与辖区政府财政支出竞争程度两者的正向关系,此时依靠财政支出结构偏向基本建设的竞争策略将收效甚微。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冀相豹  
本文利用2003~2011年中国在98个国家的OFDI数据,综合新制度经济学和组织学习理论,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了涵盖政治、经济的综合性制度测度指标,考察了政治和经济制度差异对中国OFDI区域分布的影响,检验了OFDI累积优势效应及其对制度差异影响的调节作用。实证研究表明:政治和经济制度差异对发展中国家吸收中国OFDI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而经济制度差异对发达国家则不显著;发展中和发达国家均存在显著的OFDI累积优势效应,并对制度差异的影响都有显著反向调节效应,但发展中国家的上述效应均弱于发达国家。此外,本文还发现双边贸易、东道国贸易开放度、距离成本等也是影响中国OFDI区域分布的重要因素。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邓明  
利用2000-2009年中国在73个国家和地区的OFDI数据,基于空间面板数据模型,从东道国制度质量、东道国与中国之间的制度距离等方面考察了东道国制度因素对中国OFDI区位分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和法治制度对发展中国家吸收OFDI有显著的正影响,而对发达国家的影响则不显著;"制度距离"对东道国吸收OFDI有显著的负面影响;中国在发达国家成功投资的经验会通过文化制度、经济制度和法治制度溢出到与其制度"相邻"的发达国家,而在发展中国家,溢出路径为经济制度和法治制度。研究结果还表明,双边汇率以及东道国资源禀赋都是影响中国OFDI区位分布的重要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