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218)
- 2023(9476)
- 2022(8127)
- 2021(7708)
- 2020(6705)
- 2019(16072)
- 2018(15806)
- 2017(30794)
- 2016(16878)
- 2015(19275)
- 2014(19232)
- 2013(19697)
- 2012(18778)
- 2011(17252)
- 2010(17293)
- 2009(16272)
- 2008(16602)
- 2007(14758)
- 2006(12687)
- 2005(11755)
- 学科
- 济(78142)
- 经济(78071)
- 管理(42987)
- 业(42044)
- 方法(38627)
- 数学(35006)
- 数学方法(34724)
- 企(33071)
- 企业(33071)
- 中国(21799)
- 农(19530)
- 财(19084)
- 贸(17516)
- 贸易(17509)
- 易(17114)
- 学(16348)
- 制(14932)
- 业经(13720)
- 银(13070)
- 银行(13033)
- 融(12764)
- 金融(12761)
- 地方(12435)
- 行(12432)
- 农业(12353)
- 务(11644)
- 财务(11626)
- 财务管理(11592)
- 企业财务(11028)
- 和(10926)
- 机构
- 大学(258034)
- 学院(251985)
- 济(115278)
- 经济(113294)
- 研究(94270)
- 管理(92421)
- 理学(79047)
- 理学院(78071)
- 管理学(76715)
- 管理学院(76242)
- 中国(74204)
- 科学(56120)
- 京(55460)
- 财(52116)
- 所(49331)
- 研究所(45069)
- 农(44702)
- 财经(42073)
- 中心(42037)
- 经济学(38436)
- 经(38411)
- 业大(36677)
- 江(36480)
- 北京(35788)
- 农业(35526)
- 经济学院(34906)
- 院(32929)
- 范(32917)
- 师范(32579)
- 财经大学(31457)
- 基金
- 项目(163349)
- 科学(128419)
- 基金(121944)
- 研究(116356)
- 家(107565)
- 国家(106794)
- 科学基金(89469)
- 社会(75655)
- 社会科(71904)
- 社会科学(71881)
- 基金项目(63455)
- 省(59313)
- 自然(57087)
- 自然科(55737)
- 自然科学(55713)
- 自然科学基金(54803)
- 教育(53354)
- 划(52261)
- 资助(52014)
- 编号(44701)
- 部(38692)
- 重点(37874)
- 成果(37726)
- 发(35255)
- 教育部(33012)
- 创(32981)
- 国家社会(32775)
- 中国(32483)
- 科研(31949)
- 课题(31302)
共检索到3774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李治国 施月华
本文编制的Divisia货币数量指数充分考虑了货币总量中各类资产的货币性职能 ,可作为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有效辅助工具。基于这一指数的货币资产结构分析表明 ,流动性较差资产过快增长是我国货币总量迅速增加的主要原因 ,政府为经济工作计划而在货币政策调控方面进行了努力 ,货币资产结构自 1 997年以来渐趋稳定。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刘斌 邓述慧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龚旭云
本文使用Divisia指数测算了2007-2017年每个季度的货币供给总量增长,结果表明:与传统货币加总方法相比,前一种方法所测算的货币供给增长较为平稳,能更加科学地反映经济社会发展对货币供给的真实需求,更加有利于中央银行对货币总量进行管控。同时,从货币供给增长结构看,定期存款增长对货币总量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活期存款,影响最小的是现金。因此,在管控货币供给总量M2时,应当重点加强对定期存款的管理。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军委
区别于传统方法计算货币量时的简单线性加总,Divisia指数方法考虑了各类货币资产在重要性和流动性上的差异,采取更为合理的加权计算。而且Divisia指数还具有可分性、可传递性以及具有清晰的经济意义,能够为实际应用研究更为便利和科学的帮助。文章以中国货币供应量为例,对Divisia货币数量指数的计算进行了说明。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叶永刚 黄河
互换交易市场是国际金融市场中发展最为迅猛的市场之一。货币互换,是指具有互补需求的双方互换不同币种的本金与利息的一种安排。本文首先介绍了货币互换的发展过程,在此基础上展开了对货币互换的金融结构分析,介绍了货币互换在我国的应用,最后分析了其发展前景。
关键词:
互换 货币互换 互换经纪人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方福前 潘跃
近三十年,中国的货币供应量高速增长,货币化率持续上升并超过了诸多欧美发达国家,是典型的高货币化现象。本文将货币分为交易性货币、支付性货币、资产性货币,建立了一个包含货币流量与存量的货币模型,结果表明:市场均衡价格取决于交易性货币的数量;在货币供给政策作用下,价格的变动幅度取决于货币量与货币结构的变化;当考虑到货币结构时,“费雪货币数量方程”可能是不成立的。实证结果显示实体交易与金融交易都提高了货币化率,且前者比后者具有更高的货币需求强度;随着货币化水平的增加,实体经济的作用是减速上升的,而金融交易的作用则是减速下降的,总体上中国仍处于Goldsmith所提出的货币化路径倒“U”型曲线的前半段,但是货币化率增速已经出现下降的趋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宋保庆
文章基于消费理论,从统计指标构建的角度,采用Divisia指数方法,通过存贷款综合抽样利率计量各层次货币资产流动性衡量机会成本,重构我国月度的货币供应量指数。实证检验结果显示:新的货币供应量指数对应的货币需求函数稳定、预测性良好,可以作为双支柱调控框架下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重要参考。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郝雁
在特定的经济条件下,全社会货币需求量以及这个量的变动规律,是一国政府制定并执行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时所要考虑的重要参数。战后以来,西方国家政府一般是通过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执行,最终影响产出量和就业水平。分析影响货币需求变动的因素及其变量之间的数量关系,是正确地预测货币需求变动的关键。加拿大的货币需求与其相关的经济因素之间的关系;加拿大货币供求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货币需求 收入 利率 模型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杰平 刘维泉
本文针对最新编制的我国迪维西亚(Divisia)货币总量(指数)数据,运用向量自回归(VAR)模型预测实际产出和物价指数并与简单加总货币总量所得到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在预测我国实际产出值的VAR模型中,含有Divisia狭义货币(M1)总量的模型比含有简单加总货币总量M1的模型更精确;在预测我国的物价指数值的VAR模型中,含有Divisia广义货币(M2)总量的模型比含有简单加总货币总量M1和M2的模型更精确。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杜浩然 黄桂田
本文运用ARDL模型,考虑中国金融自由化程度提高背景下的金融创新和资本市场发展等因素,运用1993—2013年的季度数据,对中国的货币需求函数进行估计,并比较了DivisiA货币总量和简单加总货币量的差异。结果显示,金融创新显著增加了中国货币需求,与金融抑制等因素一起,推动着中国货币总量的高位运行。相对于简单加总货币量而言,DivisiA货币总量的需求函数更具有稳定特性,因此可作为货币政策框架下的盯住目标。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治国
本文提出货币当局的资产负债结构对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产生重要影响,这种影响是通过改变公众的现金持有偏好和商业银行的准备金需求来间接实现的。对我国1994~2006年季度数据实证研究,单位根检验、Johansen协整分析及误差修正模型显示存在货币当局资产负债结构影响现金持有偏好与准备金需求的长期协整关系和短期波动规律,以国外净资产比重持续上升、商业银行再贷款比重不断下降及央行票据比重陡然上升为主要特征的货币当局资产负债结构调整,导致我国基础货币过快增加和货币乘数持续上升。
关键词:
货币当局 资产负债表 基础货币 货币乘数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张明喜 牛学成
本文首先讨论了货币条件指数的理论基础,同时论述了货币政策、信贷传导在中国的发展和现状。在分析了中国近年来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的特征以后,笔者构建了中国的动态货币条件指数模型,其中包含了体现中国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渠道的实际利率、汇率传导渠道的实际有效汇率以及信贷传导渠道的贷款增长率。在计算出实际利率、实际有效汇率和贷款增长率的动态权重后,我们得到了中国的动态货币条件指数,表明其自2000年以来出现了先提高、后降低、再升高的交替态势,表明中国的货币状况自2000年以来处于由紧到松再紧的动态走势。本文最后还根据动态权重的大小及其走势分析了中国货币状况呈现这种走势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货币条件指数 货币政策 信贷渠道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苗文龙
中国持续上升并已达高位的货币化水平成为人们纷纷讨论的问题。经济发展与货币供求的关系是解决这一问题逻辑的起点。本文从现代货币数量论角度塑造指标M/YP,剖析影响真实货币化的经济、制度因素。构造GARCH模型,利用中国改革以来的数据实证表明:现代货币数量论中货币、产出、物价之间一阶长期平稳关系在中国仍然有效;经济增长率、经济不平衡程度、非人力财富占总财富比重、人口年龄结构、预期收益率及外汇储备等因素对真实货币化的提高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现代货币数量论 真实货币化 失踪货币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王千
近些年来,随着经济虚拟化趋势的加强,出现了许多用传统理论难以解释的种种谜团,这些谜团背后的深层原因何在?本文从货币数量出发,对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之间关系进行研究,试图提供一个合理的解释。通过分析实体经济中价格指数不断下降出现总体上的通缩趋势,而虚拟资产价格不断膨胀的现象,揭示出在经济虚拟化条件下,货币政策必须考虑虚拟经济对货币的需求,以使货币供应满足整个经济发展的需要,而非仅仅考虑实体经济。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艾洪德
一在研究货币数量均衡的标志之前,先讨论一下货币数量均衡的涵义。货币数量均衡是货币数量运行中的一种状态,是货币供应与货币需求的一种对比关系,它既有量的规定性,也有质的规定性。(一)货币数量均衡在量上的规定在量的规定上,货币数量均衡从严格的意义上来说,首先应该是货币供应量与货币需求量完全相等。否则,无论是货币供应大于货币需求,还是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应,均不应称之为货币数量均衡。其次。货币数量均衡应该是名义货币供应与实际货币需求的相等,而不是与名义货币需求的相等。因为在一般情况下,如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