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762)
- 2023(12792)
- 2022(11236)
- 2021(10602)
- 2020(8919)
- 2019(20835)
- 2018(20452)
- 2017(39965)
- 2016(21308)
- 2015(24130)
- 2014(23750)
- 2013(23887)
- 2012(22005)
- 2011(19928)
- 2010(19577)
- 2009(17999)
- 2008(17468)
- 2007(14910)
- 2006(12949)
- 2005(11469)
- 学科
- 济(90949)
- 经济(90844)
- 管理(61208)
- 业(58150)
- 企(48039)
- 企业(48039)
- 方法(45860)
- 数学(40838)
- 数学方法(40516)
- 中国(25017)
- 财(22731)
- 农(22232)
- 贸(18842)
- 贸易(18833)
- 易(18303)
- 业经(18112)
- 学(17639)
- 地方(16138)
- 制(15723)
- 农业(14802)
- 务(14466)
- 财务(14407)
- 财务管理(14379)
- 银(14147)
- 银行(14110)
- 企业财务(13757)
- 融(13709)
- 金融(13708)
- 环境(13652)
- 和(13626)
- 机构
- 大学(308314)
- 学院(302891)
- 济(129975)
- 经济(127555)
- 管理(123428)
- 理学(107958)
- 理学院(106779)
- 管理学(105199)
- 管理学院(104658)
- 研究(103385)
- 中国(79478)
- 京(65538)
- 科学(61499)
- 财(58115)
- 所(50829)
- 财经(47735)
- 研究所(46604)
- 中心(46236)
- 农(45007)
- 经(43815)
- 业大(43138)
- 北京(41983)
- 江(40447)
- 经济学(40420)
- 范(38764)
- 师范(38469)
- 院(37371)
- 经济学院(36678)
- 财经大学(35991)
- 农业(35097)
- 基金
- 项目(211078)
- 科学(167387)
- 基金(156930)
- 研究(154876)
- 家(136187)
- 国家(135131)
- 科学基金(116629)
- 社会(100257)
- 社会科(95170)
- 社会科学(95148)
- 基金项目(83112)
- 省(78046)
- 自然(75164)
- 自然科(73429)
- 自然科学(73412)
- 自然科学基金(72153)
- 教育(70344)
- 划(66817)
- 资助(65574)
- 编号(61352)
- 成果(49603)
- 部(48479)
- 重点(46626)
- 发(44007)
- 创(43521)
- 教育部(42175)
- 国家社会(42068)
- 课题(41590)
- 人文(40738)
- 创新(40616)
- 期刊
- 济(132943)
- 经济(132943)
- 研究(91865)
- 中国(52668)
- 学报(45970)
- 管理(43684)
- 科学(43524)
- 财(41944)
- 农(39501)
- 大学(35246)
- 学学(33116)
- 教育(29709)
- 融(28545)
- 金融(28545)
- 农业(27818)
- 技术(24083)
- 财经(23568)
- 经济研究(22768)
- 经(20009)
- 业经(19629)
- 问题(17506)
- 贸(15574)
- 理论(15491)
- 图书(15130)
- 技术经济(14908)
- 业(14859)
- 世界(14142)
- 实践(13926)
- 践(13926)
- 科技(13756)
共检索到4340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李平 付文燕
从时间和数量两个维度研究信用风险缓释工具(Credit Risk Mitigation,CRM)的息差和企业债券信用利差之间的关系。研究时间上的领先滞后关系时,采取向量自回归模型(Vector AutoRegression,VAR)。分析结果表明,信用衍生品市场可以向债券市场传递微弱的价格信号,从而具备一定的风险信号器功能,但信号器的功能非常小,对于大多数样本这种功能不存在。在研究定量关系时,发现CRM价格与信用利差差别较大,也就是说,除信用利差外还存在其他影响CRM价格的因素。因此引入债券种类、信用评级、流动性、剩余期限等变量来解释CRM价格,发现信用评级和剩余期限与CRM价格的关系与理论预...
关键词:
CRM 信用利差 VAR 流动性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许屹
信用利差是信用债券定价的决定性因素。国内外很多文献表明,违约风险只能解释信用利差的一小部分,而税收、流动性及系统风险对信用利差也有很大影响。本文基于中国公司债券月度面板数据,研究了市场系统风险对债券信用利差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系统风险对信用利差影响显著,信用债券和股票市场的收益有一定的联动性。
关键词:
信用利差 系统风险 违约风险 流动性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许屹
信用利差是信用债券定价的决定性因素。国内外很多文献表明,违约风险只能解释信用利差的一小部分,而税收、流动性及系统风险对信用利差也有很大影响。本文基于中国公司债券月度面板数据,研究了市场系统风险对债券信用利差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系统风险对信用利差影响显著,信用债券和股票市场的收益有一定的联动性。
关键词:
信用利差 系统风险 违约风险 流动性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杜晶 李筱婧
文章利用我国2009—2013年间上市公司发行公司债的相关数据,以"迪博·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数"为公司内部控制质量的衡量标准,研究了发债公司的内部控制质量对债券信用利差的影响,并对影响路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公司的内部控制质量越高,其债券信用评级越高、信用利差越低。结合路径分析的结果说明,内部控制质量不仅直接影响了债券信用利差,同时,还通过债券信用评级对信用利差产生了间接影响。在考虑了产权性质因素后,发现非国有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质量与信用利差的关系更为显著,表明国有产权性质弱化了内部控制质量对债券信用利差的影响。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周宏 建蕾 李国平
以2010-2013年沪深两市发债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本文探讨了发债企业社会责任与其债券信用利差之间的关系。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首先,发债企业承担社会责任能够显著降低其债券信用利差;其次,同国有企业相比,承担社会责任降低企业债券信用利差的作用在民营企业中更显著;最后,本文验证了企业社会责任会通过降低信息不对称来减少债券信用利差这一理论机制。本文的研究结果从债券融资成本的角度为企业通过承担社会责任以降低融资成本、提高财务绩效提供了实证证据。
关键词:
企业社会责任 债券信用利差 民营企业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侯宇鹏 金砭
本文在CKLS单因子利率模型中加入跳跃过程,并对银行间固定利率AA级3年期企业债信用利差通过极大似然估计法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跳跃模型可以较好地拟合AA3品种企业债信用利差的运行过程,且该品种企业债信用利差存在均值回复特征,但不存在水平效应与波动聚类特征,信用利差过程的跳跃性不明显。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袁鲲 梁红漫
本文运用等价鞅理论建立了一个信用风险的混合定价模型,在该模型中,违约风险与公司资产负债表密切相关,具有结构模型的典型特征,同时引入刻画违约强度的损失大小、发生速度等变量,承继了简约模型的构建思想。本文也对影响债券信用利差的资本结构、信用等级的各种因素进行了数值模拟与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模型能较好地拟合信用利差及其期限结构,对信用债券定价实践具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
信用债券 等价鞅 混合定价模型 信用利差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齐天翔 葛鹤军 蒙震
在"四万亿"投资的推动下,中国城投债券的发行规模大幅增加。与此同时,城投公司的整体债务规模也急剧攀升,其债务总量超过了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水平,城投公司的整体信用水平不容乐观。因此,城投债券的信用风险需引起足够重视。本文从量化角度研究了影响中国城投债券信用风险的四个因素,结果显示,中国城投债券的信用利差与发债企业的资产规模以及发债企业所在地区的人均GDP水平负相关,与企业债券收益率以及担保正相关。
关键词:
城投债券 信用利差 信用风险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林晚发 李殊琦
2016年债券市场的集中违约严重损害了债权人的权益,债权人开始对信用评级功能与独立性产生了严重质疑。以经营杠杆为视角,利用2008—2016年中国债券市场上市公司发债数据,研究成本粘性对发行主体信用评级的影响,以此检验信用评级机构的独立性。研究结果表明,企业成本粘性越大,主体信用评级越低,即成本粘性风险效应会被评级机构所关注。进一步分析发现,成本粘性降低信用评级的作用在风险高的企业中更显著。另外,成本粘性的风险也会被投资者所关注,即成本粘性通过信用评级影响债券信用利差。文章也进一步证实了成本粘性主要通过增大企业资产波动率与会计信息风险来降低信用评级,研究结论对债券市场的监管者、上市公司与债权人有着一定的借鉴与启示。监管部门、信用评级机构与债权人应积极对企业成本粘性行为进行监督,从而保护债权人利益;上市公司应该努力提高公司治理机制,减少管理层基于自利行为的成本管理行为。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涂志勇 雎岚 周璐
选取在深交所和上交所发行的中小企业私募债券作为研究样本,从宏观经济、债券因素以及企业资质三个层面,对中小企业私募债券信用利差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宏观经济指标和债项指标对信用利差存在显著影响,而企业资质对信用利差的影响则并不显著。鉴于我国中小企业私募债券市场刚刚起步,定价机制尚不完善,信用利差更多反映发行时的宏观系统性风险,而未能体现发行企业的个体风险差异。
关键词:
中小企业私募债 信用利差 企业资质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陈淼鑫 何彪
本文利用我国交易所和银行间两个国债市场流动性差异提取我国债券市场的流动性溢酬,首先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验证了流动性溢酬是影响信用利差的系统性因子,然后运用VAR模型和Granger因果检验探讨流动性溢酬与信用利差之间的动态关系,并进一步引入带马尔可夫机制转换的VAR模型,分析在正常机制和危机机制下流动性溢酬对信用利差的不同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前一期流动性溢酬对当期信用利差有显著为正的影响,危机机制下的影响要显著高于正常机制,而且危机机制下流动性溢酬对低等级债信用利差的冲击程度要大于对高等级债信用利差的冲击程度,但冲击效应的持续时间则少于高等级债。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童冠群 宋一丹 周荣喜
债券是金融市场中不可或缺的投融资工具,成熟完善的债券市场是金融体系稳定的基础。随着我国债券市场不断发展壮大,债券风险管理成为当前的重要课题。信用利差是债券二级市场重要的风险衡量指标。本文选取2017—2020年上交所公司债月度面板数据,利用固定效应模型对信用风险、市场投资者情绪及其他信用利差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1)信用风险因素对我国公司债信用利差的影响显著,且逐渐增大;(2)投资者情绪在市场中的传染效应显著提高了公司债信用利差,对信用风险在信用利差中的结构性变化起到了催化作用;(3)利率风险、流动性风险溢价等对信用利差的影响显著。基于此,提出健全外部约束机制,加强债券市场监管;细化债券信用评级,提升债券信息披露质量;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促进债券市场流动等建议。
关键词:
债券信用风险 债券信用利差 投资者情绪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范云朋 刘正南 王书灿
完善的绿色金融标准是绿色金融市场规范运行的先决条件,而第三方认证作为绿色债券发行中重要的认证评估环节,对于防范“洗绿”等行为、促进绿色债券市场健康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以2016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在我国发行的719只绿色债券为样本,实证分析了第三方认证对绿色债券信用利差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并将其置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条件下予以讨论。研究发现:第三方认证对绿色债券信用利差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尤其对高信用评级、中西部地区发行和银行间债券市场上市的绿色债券而言,其影响更为显著。机制分析揭示了第三方认证通过影响环境信息披露质量和流动性风险两个路径来降低绿色债券信用利差。拓展性研究发现,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上升时期,第三方认证对绿色债券信用利差的影响更为显著。本文研究为充分发挥第三方认证作用并以此推动绿色债券健康发展提供了政策启示。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杨宝臣 马志茹 苏云鹏
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构造公司债券流动性风险测度指标,引入M-Copula函数和Markov机制转换模型实证分析中国公司债券的流动性风险与信用利差的关系。结果表明,M-Copula函数与Markov机制转换模型的实证结果一致。具体如下:公司债券的流动性风险对信用利差的影响是一个动态的非线性过程;两者之间存在显著的非对称尾部相关性,其中上尾相关性较高,即熊市时期流动性风险和信用利差同时增大的概率高于牛市时期,且熊市时期流动性风险对信用利差的影响程度显著高于其他时期。
关键词:
公司债券 信用利差 流动性风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