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865)
2023(10041)
2022(8556)
2021(8176)
2020(6983)
2019(16182)
2018(16178)
2017(30533)
2016(16599)
2015(18569)
2014(18241)
2013(18212)
2012(16951)
2011(15414)
2010(15702)
2009(14959)
2008(15183)
2007(13479)
2006(12443)
2005(12020)
作者
(45192)
(37783)
(37604)
(36361)
(24207)
(17942)
(17109)
(14585)
(14562)
(13638)
(13164)
(12705)
(12334)
(12277)
(12224)
(11887)
(11262)
(11023)
(10973)
(10479)
(9845)
(9168)
(9057)
(8775)
(8602)
(8482)
(8340)
(8203)
(7599)
(7426)
学科
(69150)
经济(69038)
管理(49199)
(42897)
(35898)
企业(35898)
方法(26999)
中国(23484)
数学(23465)
数学方法(23043)
(21234)
(21211)
(17980)
(14810)
贸易(14799)
业经(14736)
(14623)
(14527)
(14271)
银行(14259)
(13703)
(13088)
金融(13086)
(12724)
体制(12216)
(11274)
财务(11231)
财务管理(11194)
农业(10891)
企业财务(10583)
机构
大学(236493)
学院(230544)
(106586)
经济(104568)
研究(87827)
管理(84166)
中国(71809)
理学(70205)
理学院(69383)
管理学(68211)
管理学院(67736)
(54860)
(52384)
科学(47445)
(44339)
财经(41193)
研究所(39169)
中心(39021)
(37447)
(35810)
北京(34804)
经济学(34766)
(32937)
(31453)
经济学院(30924)
(30506)
财经大学(30439)
师范(30300)
业大(27808)
(27738)
基金
项目(141636)
科学(112990)
研究(107671)
基金(105733)
(91670)
国家(90985)
科学基金(77505)
社会(71194)
社会科(67605)
社会科学(67590)
基金项目(53465)
(50255)
教育(50030)
自然(46808)
自然科(45764)
自然科学(45752)
自然科学基金(44945)
资助(44895)
(43934)
编号(41770)
成果(37539)
(34218)
重点(32530)
(32080)
国家社会(31170)
课题(30381)
教育部(30154)
(30090)
中国(29850)
(28863)
期刊
(124687)
经济(124687)
研究(83362)
中国(56510)
(44225)
管理(36050)
学报(32164)
(31379)
科学(31284)
教育(30100)
(28217)
金融(28217)
大学(26174)
学学(23877)
财经(22139)
经济研究(20912)
农业(20502)
技术(20193)
(19221)
问题(16661)
(16620)
业经(16569)
国际(14855)
世界(14083)
统计(11980)
技术经济(11571)
(11318)
理论(11179)
会计(10663)
(10106)
共检索到3866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陈立双  祝丹  
CPI是宏观经济领域的核心指标之一,也是政府、企业和居民关注的重点对象,其实践意义举足轻重,编制方法的完善与优化事关重大。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CPI的编制工作仍处于向国际规范转变的过渡期,相应编制方法还存在一些不完善之处,常常引发社会公众的困惑、误解和研究者们的分歧、质疑。本文在参考相关国际标准及有关国家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结合现实经济情况,针对中国CPI的低层汇总公式偏误、权重更新频率、商品质量变化及新产品的偏误、季节性产品处理、自有住房服务处理及特型价格指数的系统性编制等问题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并就其可能的改革方向与措施做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胡彦炜  武震  
我国现阶段的国情决定了流转税成为第一主体税。1994年我国流转税制的改革,对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对外开放以及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和实行分税制的财政体制改革等都产生了积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对我国流转税的改革目标、为实现这些目标近期内应采取的措施、对流转税的政策目标、政策的运用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士云  
1978年以农村土地承包制开始的,以经营权,所有权分离为突破口的土地制度改革几乎使所有的农民家庭生活得到改善,使粮食生产上新台阶,使整个农村经济得以高速发展。随着改革的深入,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要求一切生产要素均由市场配置、优化组合。土地作为农业中最...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德勇  
1.继续深化全口径预算管理。全口径预算管理,是实施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的基础。在前期全口径预算管理取得积极成效的基础上,未来还应继续深化改革。全口径预算管理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在行政层次上所有政府收支都应由财政部门统揽,即必须应由财政部门统一行使所有政府收支的日常管理权,这是全口径预算管理的阶段性目标。二是所有政府收入必须接受立法机构的控制,也就是所有政府收支规模、收入筹集、支出用途都必须由各级人大授权,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陈流明  
在充分肯定税制改革取得巨大成功的同时,也要冷静地分析在新形势下新税制遇到的问题。1994年的税制改革是以成熟的、理想化的市场模式为基本出发点,在经济发展处于高速度和高通胀并存情况下进行的。它基本放弃了税收对经济的主动调节及激励功能,很大程度上忽略了我国经济在转型过程中生产力水平参差不齐和市场环境并不完善的现实,使税制缺乏适应变化的灵敏性和灵活性,以致不能适应经济的发展变化,使新税制税基的完整性受到严重损害。文章认为“轻税严管”模式比“重税松管”模式的效率要高。当前宏观环境与1994年税制改革时期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税收制度也应适应新形势的变化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完善,尤其在鼓励高科技、鼓励投资、鼓...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树杰  
国际上先期进行电力市场化改革的国家,都是先确定交易方式,后安排"厂网"关系及企业重组。"单边的强制性电力库模式"与"双边交易模式"间,不仅运行机制不同,而且基于完全不同的理念。我国电力体制改革陷入的困局,主要源于不尊重改革的内在逻辑:一是不重视电力市场的设计;二是改革缺少必要的组织保障。电力市场化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必须有能负相应政治责任、具有相应协调能力的最高决策层直接领导。竞争性电力市场的基本框架必须明晰,才能做到电价放开。跨省的"区域性电力市场"的形成,应走"渐进式"道路。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徐建平  
中国外经企业进一步改革的问题和思路徐建平︵中国山东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公司︶改革开放以来,外经企业不断壮大,对我国的对外开放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企业改革也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在当前严峻的历史性挑战面前,外经企业改革还远远不能适应我国对外开放的要求,必须不断...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葛楠  葛兆强  
本文对中国三十多年金融改革与发展的成就和不足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和总结,对进一步深化金融改革的目标、原则、重点和路径进行了初步讨论和展望,并从加强宏观审慎管理制度建设、推进民间融资阳光化和规范化进程、建立完善的优胜劣汰机制等方面提出了深化中国金融改革的政策建议。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艾华  
增值税是我国当前的第一大税种,其征税范围包括所有货物(有形动产)的销售及加工、修理修配劳务,税收收入占全部税收收入总额的40%以上,多年来对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政府职能的实现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税收制度不断完善的客观要求,现有的某些规定和计税方法也表现出许多缺陷,有待进一步改革和完善。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周天勇  张弥  
本文从我国土地体制改革和立法的目的入手,阐述了土地体制改革中应调整好政府管理与市场调节的关系、粮食安全与房价等社会安全的关系、土地改革和立法与财政体制改革的关系以及农民土地保障与推进城市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并提出了改革和形成合理的地方政府房地财政收入渠道、延长土地使用年期、形成稳定的土地物权以及开征房地产交易增值税、房产税、土地使用税等建议。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全秉中  
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若干认识中国人民银行新疆分行全秉中“九五”时期以及后十五年,国有企业的改革仍然是经济改革的重点。那么,企业进一步改革的出路何在?我认为,关键在于理清思路,转变观念,想出办法。一、理清企业改革的思路第一,分清两类不同性质的国有企...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课题组  
本文认为,目前的财税体制仅是改革进程中的过渡性体制,还不能完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必须进行更深层次的财税体制改革。主要改革建议包括:政府财政应改变计划经济中“发展经济,培植财源”的理念,将满足社会公共服务作为财政的惟一目标;进一步转变财政职能,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基本建立起公共财政支出体制;以“积极稳妥、局部调整、逐步到位”的方略推出第三次大的税制改革,调整和完善税制体系;基本理顺和规范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的分配关系和管理体制;基本完成财政支出管理制度的改革,增加预算透明度,强化预算支出的约束;加强财政对经济结构的调整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