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274)
- 2023(3481)
- 2022(2822)
- 2021(2853)
- 2020(2316)
- 2019(5504)
- 2018(5260)
- 2017(9794)
- 2016(5011)
- 2015(5973)
- 2014(5628)
- 2013(5819)
- 2012(5604)
- 2011(5317)
- 2010(5018)
- 2009(4711)
- 2008(4608)
- 2007(3741)
- 2006(3309)
- 2005(3133)
- 学科
- 济(27108)
- 经济(27085)
- 方法(12551)
- 数学(11957)
- 数学方法(11933)
- 管理(11052)
- 中国(10918)
- 业(10038)
- 贸(8397)
- 贸易(8392)
- 易(8325)
- 企(6578)
- 企业(6578)
- 农(6151)
- 关系(5064)
- 出(4928)
- 制(4719)
- 财(4684)
- 银(4481)
- 银行(4478)
- 行(4424)
- 融(4201)
- 金融(4201)
- 出口(4107)
- 出口贸易(4107)
- 口(4107)
- 发(4058)
- 环境(4054)
- 业经(3851)
- 农业(3768)
- 机构
- 大学(78594)
- 学院(74823)
- 济(44424)
- 经济(44066)
- 研究(33339)
- 中国(27134)
- 管理(26862)
- 理学(23107)
- 理学院(22837)
- 管理学(22703)
- 管理学院(22558)
- 财(17614)
- 京(17450)
- 科学(16665)
- 所(16320)
- 经济学(16150)
- 研究所(15036)
- 财经(14661)
- 经济学院(14588)
- 经(13817)
- 中心(13680)
- 北京(11889)
- 院(11678)
- 财经大学(11216)
- 科学院(10786)
- 农(10249)
- 研究中心(9962)
- 社会(9804)
- 贸(9131)
- 范(9090)
- 基金
- 项目(49830)
- 科学(40708)
- 基金(40393)
- 研究(36850)
- 家(35789)
- 国家(35601)
- 科学基金(29911)
- 社会(27144)
- 社会科(25945)
- 社会科学(25942)
- 基金项目(20213)
- 资助(17336)
- 自然(17270)
- 自然科(16927)
- 自然科学(16922)
- 自然科学基金(16676)
- 教育(16162)
- 中国(15175)
- 省(14246)
- 划(13752)
- 部(13507)
- 国家社会(13328)
- 编号(12145)
- 教育部(11943)
- 重点(11505)
- 发(11044)
- 重大(10697)
- 人文(10589)
- 社科(10390)
- 成果(10335)
共检索到1153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邹静娴  
                                    
                                
                            
                            自2012年3月以来,中国的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生产者价格指数(PPI)一直保持一正一负的状态,其走势分化的时间之长、缺口之大都实属罕见。这种不同物价指数的走势分化也使得经济学家在对未来经济走向的判断和政策建议上出现了明显分歧。但事实上,类似现象在其他一些发达国家并不乏先例。本文整理了一些典型"通缩"期的CPI、PPI表现,以及文献中对于度量通胀指标的评价,并结合CPI的先导指标预测,认为当前中国的情况更接近于通货紧缩。基于这一判断,我们进一步分析了CPI、PPI走势对当前"债务-通缩"循环的影响。本文认为CPI、PPI一正一负的组合不仅不会扭转对于当前通缩的判断,反而会恶化本轮"债务-...
                            关键词:
                                
                                    
                                    
                                        CPI  PPI  通货紧缩  债务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宋金奇  舒晓惠  
                                    
                                
                            
                            本文通过统计数据和理论分析发现,近年来PPI与CPI走势不断分化,同时由于指数构成差异及传递障碍,PPI与CPI相互间影响程度很小,因果检验表明PPI和CPI互为因果关系,脉冲响应函数和预测误差方差分解发现,PPI只解释CPI变动的11.04%,CPI能解释自身变动的88.96%;CPI可解释PPI变动的28.66%,PPI能解释自身变动的71.34%,它们不是完全同步变动的,政策制定中不能把PPI当作CPI变化的先行指标。宏观政策层面,当前PPI下行,CPI不降,给宏观调控带来了困难,要注意结构性减税并注重刺激消费,防止物价进一步下探引起通缩的可能性。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奔  
                                    
                                
                            
                            本文从3个方面分析了关于中国输出通缩的观点在理论上和事实上都缺乏根据:一,通缩和降价根本是两个不同的经济现象;二,人民币在现行制度下不存在输出通缩或降价的机制;三,市场扩大与国际贸易的比较优势实现所产生的物价水平下降是有利于各方的好事,与输出通缩或降价无关。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王振霞   闫冰倩   王朝阳   张昊  
                                    
                                
                            
                            近年来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与生产者价格指数(PPI)的走势出现了明显、持续的分化,加大了宏观调控难度。本文基于多生产阶段的一般均衡模型框架,为CPI和PPI走势分化提供了结构性的理论解释,即在制造业生产率明显高于服务业的情况下,人口红利消失导致劳动力成本上升,由此带来的CPI上涨的幅度高于PPI上涨幅度。这能够更好地解释中国CPI与PPI分化的时点。CPI中服务业占比不断上升,进一步推动了二者之间的分化甚至背离。CPI与PPI走势的分化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的规律性特征,也得到国际数据的初步验证。宏观价格调控的思路和政策应作出调整,以适应CPI与PPI走势分化的常态。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何光辉  
                                    
                                
                            
                            本文运用实证方法,分别从结构和动态两个视角考察了国内CPI与PPI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结果发现CPI与PPI都是由体现不同信息侧面的趋势分量(低频)和周期分量(高频)构成,且在总量水平和水平变动中解释力不同。一方面,虽然总量水平之间关系不稳定、只有CPI引导PPI,但其结构分量之间存在稳定的一致关系,无论是趋势分量还是周期分量,彼此之间均互为因果、协整一致。另一方面,状态空间转移模型显示,趋势分量之间的作用机制体现了经济发展周期,而周期分量之间的作用机制则反映了政府干预过强的现实。当前国内物价进入一个新阶段,积极的物价调整政策必须遵循物价之间结构性作用机制,灵活把握这种机制既可避免反通缩过度又...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雪晨  张晓晶  
                                    
                                
                            
                            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国际国内环境出现新变化,国内价格水平变动也出现了新的特征:CPI与PPI的走势出现长时间的背离,达历史新高。本文基于国际国内现阶段特征背景,综合了我国宏观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以及国际价格变化因素,建立VAR模型来探究我国CPI与PPI的背离原因。研究表明:国际商品价格下跌是我国现阶段价格指数背离的主要原因;央行近年来宽松货币政策一定程度上加大了价格指数的背离;而财政政策的影响较小,短期内缓和了CPI与PPI的背离,从长期看其影响并不稳定。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晓彦  何金祚  胡德宝  
                                    
                                
                            
                            本文在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基础上,对我国近20年来CPI与PPI走势的相关性分阶段进行分析,并对CPI与PPI走势背离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并通过实证研究,借助协整分析和VAR模型进一步检验了CPI与PPI之间的传递效应和时滞效果。最后,基于研究结论,本文从供给端、消费端等角度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赵志君  
                                    
                                
                            
                            本文在传统消费函数,即消费与收入关系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国情,试图从政策和体制的角度,分析消费与利率、就业、价格等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而获得具有明确政策含义的结论。 一、消费倾向的不稳定性及其影响 在总需求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当中,消费与投资和净出口的地位是不同的,其中,消费占据特别重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刘达禹  李清  王金明  
                                    
                                
                            
                            现有关于核心通货膨胀的研究多聚焦于估值方法的拓展,但却逐渐偏离了提出核心通货膨胀概念的初衷。实际上,构建核心通货膨胀的最初目的主要是为了消除标题通货膨胀的计量偏差,使公众感知真实的通胀状态。鉴于此,本文首先采用动态因子模型估计出中国核心通货膨胀的走势,随后利用CPI的分布滞后模型对核心通货膨胀进行倒逼拟合,主要得出如下三个推论:第一,中国历次通胀和紧缩多是由部门局部变化所引致的,导致以CPI度量的通货膨胀产生了过度反应,引发了公众的感知幻觉;第二,CPI的分布滞后模型能够较好地拟合核心通货膨胀的走势,可以作为修正通胀预期的有效手段;第三,受近期粮食部门价格剧烈波动的影响,以CPI度量的通货膨胀再度诱发了公众的弱通缩幻觉。这对货币当局的预期管理和通货膨胀盯住机制的改善提出了新的要求。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学庆  
                                    
                                
                            
                            通问CPI为负不一定意味着出现通货紧缩。目前我国CPI为负数主要是猪肉由严重供给不足到供给充分导致价格大幅下降的结果。相反,目前我国资产价格严重膨胀。居民消费价格与资产购买价格的综合价格水平存在较大上涨。本文将对目前的通胀通缩问题进行研究。
                            关键词:
                                
                                    
                                    
                                        通货膨胀  通货紧缩  货币供应量  资产价格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倪红福  吴立元  张志达  
                                    
                                
                            
                            生产结构日益复杂,现行PPI和CPI统计指标体系的两个缺陷——覆盖面和重复计算——日益严重。本文借鉴美国劳工统计局的FD-ID PPI体系构建方法,构建了基于上游度方法的生产链PPI统计指标体系,并利用中国投入产出表及相关数据进行了测算分析。研究发现:(1)生产链PPI统计指标体系一定程度上克服了覆盖面与重复计算问题,为PPI—CPI分化之谜提供统计核算角度的新解释。现行PPI与CPI呈现显著分化现象,而新构建的FD-PPI与CPI走势相当一致,PPI-CPI分化几乎消失。(2)生产链PPI统计指标体系能更好地反映价格指数的传导机制。总体上,各阶段的价格冲击对其下游需求阶段有显著成本传导,而对其上游阶段的影响较小,且对冲击的反应在最邻近下游阶段最强,在进一步下游阶段趋于变弱。但由于中国特有的上下游生产结构特点,阶段3的价格冲击对下游阶段4和对上游阶段2都有显著的传导影响。(3)2011年1月~2022年8月,现行PPI与CPI之间不存在明显的上下游正向传导关系,而本文构建的FD-PPI与CPI之间则存在明显的上游到下游正向传导关系,价格传导具有一定的成本推动特点。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倪红福  闫冰倩  吴立元  
                                    
                                
                            
                            生产率、国际能源价格等冲击沿着产业链传导到PPI和CPI。中国经济深入参与全球价值链,中国产业的生产链长度日益变长。那么,生产链长度变化会如何影响CPI和PPI以及两者的联动关系?本文通过构建全球投入产出价格模型,从理论上探讨生产链长度对PPI和CPI分化的影响大小,进一步利用实际CPI和PPI数据,实证检验了生产链长度对CPI和PPI联动性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冲击对中国PPI的影响大于其对CPI的影响。不论是PPI还是CPI,根据单国投入产出模型计算得到的对中国价格指数的影响均比根据全球投入产出模型计算得到的结果偏高,但运用全球投入产出模型计算的CPI与PPI变化幅度之差,要大于运用单国投入产出模型计算的结果,这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生产链变长尤其是国际生产链变长导致PPI和CPI分化的观点。利用跨国面板数据所做实证的结果也表明,生产链长度变长减弱了世界各国PPI—CPI的联动性,即生产链变长加剧了PPI—CPI的分化。这表明,稳定物价不宜以CPI为单一目标,应该兼顾PPI与CPI的稳定,同时积极调整价格指数体系,并编制产业链价格指数。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价格上涨的微观基础研究"课题组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变化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的影响是关系物价调控目标的重要问题。本文使用河北省价格统计资料,采用VAR模型,利用GRANGER因果关系、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方法,分析了PPI与CPI之间,以及PPI中的生产资料价格与生活资料价格和CPI之间的动态联系,寻找出了PPI变动对CPI影响的一些规律性变化。研究结果表明:河北省PPI与CPI之间的传导关系是部分和间接的,PPI的变动会拉动CPI发生同向变化;为此,应高度重视PPI对CPI的传导作用,加强对PPI指标的监测,提高对物价变动的预判能力,控制PPI对CPI的传导渠道,实现对抑制通胀的有效管理。
                            关键词:
                                
                                    
                                    
                                        PPI  CPI  传导作用  通胀影响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姚永玲  
                                    
                                
                            
                            工业化国家70 年代以来的经验表明,在一定范围的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率之间,失业更多地表现为与通货膨胀率和经济增长率之差(相对通货膨胀率)的关系,尤其是与相对通货紧缩同时出现的机会更多,即失业率高峰与相对通货膨胀率低谷对应;失业率低谷与相对通货膨胀率高峰对应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伍戈  曹红钢  
                                    
                                
                            
                            在大多数宏观经济分析中,通货膨胀往往被视为总量性变量来加以研究。随着中国经济结构的不断变迁,近年来各界关于"结构性通胀"的讨论增多,总量性变量越来越难以全面解释各部门之间通胀的差异。本文以CPI与PPI相对变化为主要表现形式的结构性通胀为研究对象。基于总供给一总需求框架的实证表明,贸易部门相对非贸易部门生产率的快速提升,加剧了中国通胀的结构性不平衡程度。在需求方面,政府支出、居民收入和货币因素等也能解释结构性通胀的变化。此外,大宗商品价格冲击等也都显著影响结构性通胀。因此,现阶段在分析中国CPI与PPI价格变化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经济转型过程中深层次结构性因素的影响。在通胀治理方面,应加强货币...
                            关键词:
                                
                                    
                                    
                                        结构性通胀  总供给  总需求  货币政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