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895)
- 2023(8625)
- 2022(7167)
- 2021(6804)
- 2020(5546)
- 2019(12850)
- 2018(12346)
- 2017(23595)
- 2016(12644)
- 2015(14407)
- 2014(14171)
- 2013(14195)
- 2012(13165)
- 2011(12101)
- 2010(11980)
- 2009(11511)
- 2008(11655)
- 2007(10448)
- 2006(9289)
- 2005(8923)
- 学科
- 济(58145)
- 经济(58050)
- 管理(43540)
- 业(39002)
- 企(33375)
- 企业(33375)
- 方法(25590)
- 数学(23236)
- 数学方法(23143)
- 财(18972)
- 中国(18186)
- 制(17450)
- 农(13244)
- 贸(13148)
- 贸易(13137)
- 易(12916)
- 体(12210)
- 务(12051)
- 财务(12033)
- 财务管理(12008)
- 融(11617)
- 金融(11615)
- 业经(11608)
- 企业财务(11568)
- 银(11534)
- 银行(11525)
- 行(11120)
- 体制(10617)
- 环境(8719)
- 划(8197)
- 机构
- 大学(191833)
- 学院(187166)
- 济(93718)
- 经济(92291)
- 管理(71974)
- 研究(67984)
- 理学(61184)
- 理学院(60576)
- 管理学(60031)
- 管理学院(59653)
- 中国(56496)
- 财(46970)
- 京(40283)
- 财经(36936)
- 经(33881)
- 科学(33655)
- 所(32969)
- 经济学(31694)
- 中心(30063)
- 研究所(29114)
- 经济学院(28475)
- 财经大学(27871)
- 江(26324)
- 北京(26247)
- 农(24290)
- 院(24060)
- 商学(21385)
- 商学院(21184)
- 业大(21143)
- 范(20955)
- 基金
- 项目(117410)
- 科学(95462)
- 基金(91710)
- 研究(87830)
- 家(78930)
- 国家(78399)
- 科学基金(68128)
- 社会(61530)
- 社会科(58713)
- 社会科学(58702)
- 基金项目(47093)
- 自然(41305)
- 自然科(40438)
- 自然科学(40426)
- 教育(39876)
- 自然科学基金(39812)
- 省(39696)
- 资助(38210)
- 划(34867)
- 编号(32378)
- 部(29553)
- 制(28721)
- 国家社会(27685)
- 成果(27546)
- 教育部(26491)
- 重点(26315)
- 中国(26190)
- 人文(24770)
- 创(24590)
- 发(24107)
共检索到2964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昌阳 薛英杰 汪勇
探究成熟股票市场的股票收益异象在A股市场的适用性,对于理解A股市场的有效性和股价运行特点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本文利用2004—2020年的季度盈余公告样本研究盈余公告溢价现象在A股市场的表现形式及其机制。结果表明,A股市场存在以盈余公告时机为条件的“早公告溢价”现象,即预计早发布盈余公告的公司,其股票在预计披露公告的时间段存在显著为正的超额收益,而晚公告公司不存在这种溢价。机制分析发现,“好消息早”和投资者对此反应不足无法解释这一现象,市场围绕盈余公告的理性学习行为导致早公告的信息不确定性显著高于晚公告,进而投资者要求正的溢价补偿是该现象的潜在原因。本研究不仅扩宽了盈余公告的研究视角,也对审视资本市场其他周期性重复事件对股票收益的影响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于阳 李怀祖
金融理论界对规模溢价与价值溢价现象的困惑与争论由来已久,对上述现象的理论解释可以归纳为传统范式与行为范式。前者认为,溢价是对高风险的补偿;后者则认为,溢价源是对过度反应的纠正。为了弄清溢价形成的真正原因,本文对1993——2003年中国深沪 A 股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中国 A 股市场存在规模与价值溢价现象,但上述两种范式的解释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本文借鉴展望理论的参照依赖原理,提出相对盈利的概念,并对溢价现象予以新的解释。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怀祖 于阳
理论界对股票市场溢价现象的困惑与争论由来已久,对其成因的解释可以归纳为理性定价与非理性定价理论。文章对1993~2003年中国深沪A股进行的实证研究发现,上述两种对立理论均存在局限性:一方面,高账面市值率组合的资产类指标表现较好,内在风险较低;另一方面,股票价格与上市公司盈利能力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即长期而言股市不存在过度反应现象。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寻求解释溢价现象的新理论。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尹力博 廖辉毅
本文从价值投资的核心理念出发,基于盈利性、成长性、安全性、分红能力四个维度构建复合品质指标,并通过分析品质溢价在中国A股市场中的存在性来探讨价值投资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实证结果表明:(1)中国A股市场上存在显著为正的品质溢价,且品质溢价在控制其他相关变量后依然稳健存在;(2)高品质股票具有大市值、高成长特征,且品质溢价在大市值、高盈利的分组中更加显著;(3)品质溢价在不同时期下均能稳定存在;(4)中国A股市场上的品质溢价并非源于高风险承担,相反,由正向反馈偏好、博彩偏好、套利限制引起的错误定价有助于解释品质溢价。本文结论佐证了价值投资策略在中国A股市场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为培育良好投资理念、抑制过度投机、促进中国股市合理健康发展等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阙紫康
本文计算了1992~2000年、2001~2005年以及1992~2005年三个时间窗口下A股市场的股权风险溢价率;基于历史数据,就投资者所要求的股权风险溢价、通货膨胀与股权风险溢价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初步分析;相关分析也隐含了A股市场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A股 股权风险溢价 定价基准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李瑾
ESG投资是一种关注企业环境保护、社会责任以及公司治理方面表现的投资理念。近年来,在政府与市场的共同推动下,这种投资理念逐渐被国内投资者认可。本文基于我国机构ESG评级与A股市场数据,采用因素模型对市场ESG风险溢价与额外收益进行分析与检验。结果表明:(1)未获评公司相对获评公司其股票平均收益率更高,即市场存在ESG风险溢价;(2)高评级公司相对低评级公司其股票平均收益率更高,即前者可以获得ESG额外收益;(3)市场行情不好时,ESG风险溢价和额外收益增加;在新冠疫情期间,二者减少。本文研究有助于了解我国资本市场对于ESG投资理念的认可程度以及ESG投资策略的收益特征,为相关监管政策与投资策略的制定提供了理论与方法依据。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夏宇
探索我国A股市场的风险因子,对提升我国金融市场资产配置效率以增强服务实体经济进而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目前已被学界验证的主流因子包括市场因子、规模因子、价值因子等等。近年受疫情影响不少企业积累了较高程度的不良资产,因此本研究区别已有研究,实证检验“不良”因子在我国证券市场的解释力度,进而拓展资产定价理论研究并为目前后疫情时代投资者、监管者以及较高程度不良资产企业提供相应现实建议。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周观君
首先定义了新股抑价水平,提出了影响抑价水平的可能因素,在此基础上确定了基本抑价模型、非受限抑价模型、受限抑价模型和对数抑价模型;随后描述了中国A股市场的新股抑价现象,并给出了各抑价模型实证研究结果;最后比较了四个模型在预测新股上市价格方面的优劣性。
关键词:
股票市场 首次公开发行 抑价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任俊帆
基于信号传递的资产定价模型,从理论层面剖析了货币政策公告溢价效应产生的内在机制,并数值模拟出相关变量改变后货币政策公告溢价效应的变化情况;使用2010—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日度数据,实证研究了中国股票市场是否存在公告溢价效应。理论建模和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政策公告确实在A股市场上存在公告溢价效应,且效应随着个股风险系数的提升而加强。另外发现,公告溢价现象产生的根源在于未预期到的货币政策公告向市场释放了一种信号,此种信号传递给投资者带来了不确定性从而需要更大的风险溢价补偿。为防范此类系统性金融风险,建议应当提高中国货币政策公告的前瞻性、透明性和规律性。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黄芬红 王志强
价值溢价的普遍存在性已无可争议,但有关价值溢价表现特征的研究却很少。基于1994~2012年的月收益率数据,以沪市A股为研究对象,本文考察了中国股市价值溢价的表现特征,并与以美国为代表的成熟股市进行了比较。我们的经验分析结果显示中国股市价值溢价具有与美国显著不同的表现特征:(1)短期看,市盈率具有相对较好的价值溢价预测能力,但长期看,市净率具有更强的预测能力;(2)大市值股票的价值溢价高于小市值股票;(3)持有期越长,投资者所获得的平均价值溢价越低;(4)价值溢价在牛市中为正,在熊市中为负。
关键词:
价值溢价 表现特征 中美比较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路运锋 吴艳芳
在经济理论中,股权溢价是有一定的合理范围的,当实际溢价超过理论最大值时,就会产生无法解释的谜。本文运用中国股市的实际收益率数据,使用广义矩法(GMM),来估计相对风险厌恶系数和时间偏好系数,看是否在理论允许的合理范围之内。并利用中国股市1991-2007年的完整样本与样本分割相结合,对比不同时间段的股权溢价状况和估计的参数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的股权溢价仍然在合理范围之内,但是各样本期变动很大。
关键词:
股票市场 广义矩法 股权溢价 风险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苏民
行业轮动作为一种特殊的股市现象,可以为投资者提供重要的获利机会。本文选择以房地产行业为核心的上下游四个行业作为研究对象,构造一个行业超越指数,通过对超越指数的均值、方差、正负值等统计特征进行分析,为研判中国股市中的行业轮动现象提供新的方法;在运用协整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采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分析、方差分解分析等方法,进一步研究行业间引导关系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一是通过统计分析可以检验我国股市中哪些行业存在轮动现象,从而为投资者构建基于行业轮动现象的投资策略提供基础;二是在具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苏民
行业轮动作为一种特殊的股市现象,可以为投资者提供重要的获利机会。本文选择以房地产行业为核心的上下游四个行业作为研究对象,构造一个行业超越指数,通过对超越指数的均值、方差、正负值等统计特征进行分析,为研判中国股市中的行业轮动现象提供新的方法;在运用协整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采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分析、方差分解分析等方法,进一步研究行业间引导关系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一是通过统计分析可以检验我国股市中哪些行业存在轮动现象,从而为投资者构建基于行业轮动现象的投资策略提供基础;二是在具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苏民
行业轮动作为一种特殊的股市现象,可以为投资者提供重要的获利机会。本文选择以房地产行业为核心的上下游四个行业作为研究对象,构造一个行业超越指数,通过对超越指数的均值、方差、正负值等统计特征进行分析,为研判中国股市中的行业轮动现象提供新的方法;在运用协整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采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分析、方差分解分析等方法,进一步研究行业间引导关系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一是通过统计分析可以检验我国股市中哪些行业存在轮动现象,从而为投资者构建基于行业轮动现象的投资策略提供基础;二是在具有轮动特征的行业中,不仅长期均衡关系对短期关系的约束力具有差异性,而且行业变化的先行引导期数、脉冲响应变化过程、动态影响特征等也具有差异性。为此,要辩证地看待股市中出现的行业轮动现象及其带来的获利机会。从价值投资角度来看,投资者应该更多地关注行业基本面的变化;从投机角度来看,投资者可以更多地关注行业估值水平的变化,从中寻找行业轮动现象带来的投资机会。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肖曙光 蒋顺才
本文首先借助新制度经济学理论解释了我国 A 股市场的 IPO 高抑价现象,得出了几个定性分析结论,然后通过长周期、大样本实证分析验证了定性结论的有效性。
关键词:
IPO 抑价 制度变迁 交易成本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