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79)
- 2023(12422)
- 2022(10786)
- 2021(10440)
- 2020(8610)
- 2019(20348)
- 2018(19901)
- 2017(38442)
- 2016(20628)
- 2015(23345)
- 2014(23225)
- 2013(23147)
- 2012(21187)
- 2011(19267)
- 2010(18866)
- 2009(17311)
- 2008(16811)
- 2007(14428)
- 2006(12573)
- 2005(11273)
- 学科
- 济(86204)
- 经济(86107)
- 管理(59038)
- 业(56775)
- 企(47589)
- 企业(47589)
- 方法(41435)
- 数学(36617)
- 数学方法(36306)
- 中国(24139)
- 财(21595)
- 农(21078)
- 贸(17672)
- 贸易(17660)
- 业经(17609)
- 学(17268)
- 易(17214)
- 制(16211)
- 地方(14915)
- 务(14240)
- 财务(14179)
- 财务管理(14162)
- 农业(13657)
- 企业财务(13561)
- 融(13470)
- 金融(13469)
- 银(13266)
- 和(13229)
- 银行(13223)
- 环境(12897)
- 机构
- 大学(298063)
- 学院(292878)
- 济(125238)
- 经济(122856)
- 管理(119124)
- 理学(103474)
- 理学院(102332)
- 研究(102202)
- 管理学(100828)
- 管理学院(100301)
- 中国(78149)
- 京(64084)
- 科学(60596)
- 财(55808)
- 所(50779)
- 研究所(46335)
- 财经(45697)
- 中心(45140)
- 农(43639)
- 经(41926)
- 业大(41449)
- 北京(41391)
- 江(39420)
- 经济学(38440)
- 范(37399)
- 师范(37090)
- 院(36841)
- 经济学院(34671)
- 财经大学(34451)
- 农业(34238)
- 基金
- 项目(201181)
- 科学(159174)
- 基金(149203)
- 研究(147548)
- 家(129974)
- 国家(128977)
- 科学基金(110982)
- 社会(94186)
- 社会科(89390)
- 社会科学(89367)
- 基金项目(79244)
- 省(74036)
- 自然(72252)
- 自然科(70641)
- 自然科学(70623)
- 自然科学基金(69391)
- 教育(66649)
- 划(63793)
- 资助(62046)
- 编号(58732)
- 成果(47596)
- 部(46011)
- 重点(44473)
- 发(42090)
- 创(41670)
- 教育部(39835)
- 课题(39694)
- 国家社会(39268)
- 创新(38914)
- 科研(38420)
- 期刊
- 济(132714)
- 经济(132714)
- 研究(90227)
- 中国(52632)
- 学报(44765)
- 管理(44068)
- 科学(42654)
- 财(41470)
- 农(38892)
- 大学(34021)
- 学学(31919)
- 教育(28872)
- 农业(27675)
- 融(27250)
- 金融(27250)
- 技术(23472)
- 财经(22909)
- 经济研究(22062)
- 经(19498)
- 业经(19476)
- 问题(17412)
- 理论(15541)
- 贸(15305)
- 业(15147)
- 图书(15051)
- 技术经济(14376)
- 世界(14072)
- 实践(13918)
- 践(13918)
- 国际(13471)
共检索到4285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许泳昊 徐鑫 朱菲菲
基于中国A股市场单笔交易不低于10万股的股票交易数据,本文发现一类全新的定价异象——“大单异象”,即股票在当月的大单净买量与其下个月的预期收益率之间存在明显的负相关关系,基于该异象构造的多空组合可实现年化20%的收益。此外,在市值规模较小、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更低、分析师关注较少以及卖空交易较不活跃的股票中,该异象更为显著。最后,本文基于某券商的微观账户数据和RESSET高频交易数据对大单异象存在的原因进行了解释。我们发现投资者的羊群行为与中小散户对大单交易的过度反应是导致大单异象存在的重要原因。本文的研究对于提升我国资本市场定价效率、改善金融市场投资环境和保护投资者权益均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刘斌 杨开元
本文以2006~2009年我国A股公司为样本,沿用Richardson(2005)的方法对应计及其组成部分的盈余持续性及市场定价展开研究。本文根据权责确认与现金收付的异期,将营业性应计分为先收付应计FRAO与后收付应计LRAO,研究发现由于估计误差的存在,致使营业性应计的持续性低于营业利润中非营业性应计部分的持续性;由于持续性的不确定,导致FRAO的盈余持续性小于LRAO;并发现我国资本市场未能正确对营业性应计及先收付应计FRAO正确定价,但未能发现市场对后收付应计LRAO错误定价的证据。本文的研究说明估计误差及持续性的不确定是导致资本市场对应计错误定价,即"应计异象"存在的原因,在我国资本市...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朱红兵 张兵
本文利用1995—2017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公开数据实证检验了A股市场中的MAX异象,并从博彩性投机和有限套利视角深入探讨了异象的形成持续机制。结果显示:中国A股市场存在显著的MAX异象,个股当月MAX越小下月收益率就越高,构造多空组合可实现年化15.72%的收益。在投资者博彩性投机心理作用下,短期内MAX有惯性传递特征,投机性特征越强、内在价值越低的股票异象越显著。进一步实证分析发现:套利限制对MAX异象具有正向强化作用,套利限制越强异象越显著,多空策略组合获得的收益越高。本文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中国股市中MAX异象,也对提升市场有效性、减小异象的影响有实践意义。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饶育蕾 王建新 丁燕
本文在应计定价被高估的"应计异象"研究基础上,从投资者有限注意角度出发,将投资者分为高关注和低关注两类,实证检验两类投资者对应计定价的不同影响。实证研究发现,高关注投资者由于能够充分关注到包括应计和现金流在内的盈余组成部分,因而能够对应计作出较为合理的定价;相反,低关注投资者则对应计作出过高的定价。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在不同的市场态势下,高、低关注投资者对应计定价具有不同的表现:当市场处于牛市时,高关注投资者对应计进行了合理定价,而低关注投资者则存在对应计的高估;而熊市时,高关注投资者对应计作出偏低的定价,而低关注投资者则对应计作出了较为合理的定价。
关键词:
有限注意 应计异象 应计定价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丁明发 李思雨 王昊 沈蜜
本文试图从有限注意力理论出发,解释我国A股盈余公告后的市场异象。研究发现:首先,市场在有行情时盈余公告后漂移现象比市场无行情时更强。即使笔者选择不同的事件窗口,或者使用业绩快报作为事件日,或者控制其他相关变量(例如周五效应、公司市值、分析报告数量),该现象依然在统计意义上显著。其次,机构投资者持股对盈余公告后漂移现象有显著影响,具体体现为在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高的情况下,盈余公告后漂移现象更不明显,受市场行情的影响也更小。最后,在有市场行情时公告前个股部分信息泄露所带来的超额回报也明显减弱。研究结果扩展了现有文献的研究成果,进一步证明了由于注意力有限,投资者们对于整体市场信息的关注程度会高于个股,从而造成对个股盈余公告后漂移程度的影响。
关键词:
盈余公告后漂移 有限注意力假说 市场行情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亮 王银枝
低风险异象指的是高Beta证券的Alpha往往偏低,是由于大量投资者受到融资约束而只能投资于高Beta证券所造成的。采用A股上市公司2002年至2018年的收益率数据对我国股票市场进行了检验,结果发现:我国股市存在着显著的低风险异象,通过BAB因子(Beta套利因子)可以检验低风险异象的大小;该因子在我国股市能够获得显著的超额收益,在控制了风险因子后仍然能够获得显著的正Alpha收益;市场流动性风险增加时,会导致个股Beta的横截面差异变小,且BAB因子的市场敏感性会提高。综合来看,我国股市存在着明显的低风险异象,且市场流动性对低风险异象有着显著的影响,这对于扩展我国资产定价理论具有较强的理论价值。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徐先知
以2003-2011年的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基于非经常性损益对应计异象展开分析,研究发现:投资者无法识别盈余各组成部分的持续性差异,存在错误定价,买入应计盈余最低组同时卖出应计盈余最高组的股票,在未来一年能获得8.5%的超额收益,按非经常性损益的大小进一步细分后,买入应计盈余最低且低非经常性损益组的股票,同时卖出应计盈余最高且高非经常性损益组的股票,在未来一年能获得14.4%的超额收益。
关键词:
应计盈余 非经常性损益 应计异象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李青原 张翔
盈余信息在资本市场定价行为中具有重要影响。本文以2002―2019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实证研究了A股市场的盈余加速(盈余增长率的变化)异象,并进一步探究该异象的形成机制。研究发现:(1)A股市场整体存在盈余加速异象,且该异象不能被其他定价因子和因子模型所解释;(2)盈余加速对未来盈余增长具有增量预测能力,市场未能完全理解该信息含量导致的盈余加速异象;(3)低盈余信息质量公司的盈余加速异象更强,说明低盈余信息质量带来的高信息成本使得投资者对盈余加速信息含量反应不足。本文为A股市场盈余加速异象的存在性提供了直接证据,并从盈余信息含量和盈余信息质量两条路径解释了该异象的形成机制。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叶建华 韩鹏
在理论分析资产增长如何影响股票收益率及融资约束关系的基础上,以1998~2011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发现,资产增长负向影响股票收益率,并且这种负向关系在融资约束较为严重的公司中比较明显。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唐齐鸣 文守兰 陈辉
关于违约风险与股票收益的关系,现有文献中存在着争议。本文使用国内A股市场2000-2016年间的数据,结合Moody’s KMV模型构建期望违约概率作为违约风险的代理变量,对二者关系进行重新探索。经过初步分析发现违约风险与股票收益存在显著负相关,即国内股市存在"违约异象"(default risk anomaly)。为此,本文从公司规模会为股东带来潜在利益的角度展开研究,并对"违约异象"进行了解释。结论表明:(1)在控制住公司规模的交互影响后,违约风险与股票收益表现出符合金融理论预期的正相关关系;(2)在相同违约风险下,规模越大的公司,投资者要求的违约风险溢价越小。同时,随着违约风险上升,公司规模的影响会加大;(3)在公司规模足够大时,违约风险与股票收益总体上会表现出负相关关系,这是导致"违约异象"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近年来我国违约事件增多以及破产制度和退市制度逐步完善,投资者势必会更加重视违约风险与股票收益之间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因此本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违约风险 股票收益 公司规模 违约异象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叶建华 周铭山
近年来,大量研究发现,资产增长与未来股票收益之间呈负向关系,这就是资本市场上著名的资产增长异象。本文以2000-2010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考察了资产增长异象在A股市场的表现形式,并考察了投资者成熟度、信息透明度、套利风险及套利成本四类套利局限性因素能否解释这种异象。研究发现:(1)A股市场的资产增长异象不同于成熟资本市场,表现为总资产增长率正向影响未来股票超额收益率;(2)股价同步性所体现的套利风险、三年期操控性应计所体现的公司信息透明度及Amuhuid的非流动性指标所体现的套利成本,均能解释这种异象,而体现投资者成熟度的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并不能对这种资产增长异象做出解释。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叶建华
针对近年来成熟资本市场普遍存在的极大日收益率异象,本文以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极大日收益率异象在新兴市场的存在性,并在行为金融框架内,基于"热手效应"和"赌徒谬误"理论,对该资产定价异象进行了解释。本文认为,投资者短期内的"热手效应"及随后的"赌徒谬误"决策偏差可解释极大日收益率异象,并且市场情绪和公司信息透明度分别通过改变"热手效应"和"赌徒谬误"决策偏差的程度及相对游程长度而影响极大日收益率异象。同理论假设一致,本文发现中国A股市场整体上存在极大日收益率异象并主要存在于低信息透明度公司中,且在市场情绪高涨期更明显。本研究对于稳定股市,提高投资者决策效率及公司市值管理水平均具有重...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李娟 徐加根 尚继才
通过对中国A股市场不同规模股票进行实证研究,发现不同规模股票在形成大交易量后的检验期中反应不同。在一般情况下,大规模股票不存在显著的"溢价效应"或"折价效应",而小规模股票在出现大交易量的15天后有显著的"折价效应";在牛市中,越大规模的股票"溢价效应"越明显,在熊市中,越小规模的股票"折价效应"越显著。进一步研究还发现,大规模股票在"突然放量"后的表现好于"持续放量"后的表现,而小规模股票则相反;但这种情况在出现大交易量15天后才显著。因此,投资者可以利用本文研究结果构造投资组合。
关键词:
大交易量 累积收益率 股票规模 信息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徐加根 王波
利用技术分析制定股票投资策略是投资者主要采用的方法之一,而对交易量与收益率两者之间关系的研究又是技术分析的基础。我们认为,大交易量能更好地预测未来股票的收益。本文通过对中国A股市场代表不同规模股票的指数实证研究发现,不同指数在大交易量形成后的检验期里反应是不同的。代表大盘股的指数存在明显的"大交易量溢价效应";而代表小盘股的指数几乎不存在这种效应。我们还进一步的发现,这种"大交易量溢价效应"只发生在指数上涨了10%-20%的情况下。最后,我们给出了相关的投资策略。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王洪亮 张瑾 陈辉
近年来,我国的债务风险问题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担忧,并对资产定价产生重要影响。综合使用2004年第一季度至2017年第四季度上市公司财务数据和股票价格数据,参考Moody’s KMV方法构造违约概率指标,研究违约风险与股票收益的关系。实证分析显示,在2014年之前,我国A股市场出现过"高违约风险—低股票收益"的"违约异象"。但在2014年之后,随着上市公司债务违约事件出现,违约风险—股票收益的关系逐步扭转,上述异象消失。研究还发现,上市公司是否为国企,会显著影响股票收益对违约风险的敏感性。具体而言,在2014年之后,非国企背景股票的收益率对违约风险变化的敏感性要比国企背景股票高出1倍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