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613)
- 2023(15525)
- 2022(13379)
- 2021(12673)
- 2020(10551)
- 2019(24465)
- 2018(23955)
- 2017(46850)
- 2016(25161)
- 2015(28308)
- 2014(27766)
- 2013(27670)
- 2012(25729)
- 2011(23348)
- 2010(23224)
- 2009(21382)
- 2008(21080)
- 2007(18334)
- 2006(16194)
- 2005(14540)
- 学科
- 济(106495)
- 经济(106378)
- 管理(75191)
- 业(73440)
- 企(61076)
- 企业(61076)
- 方法(50223)
- 数学(44356)
- 数学方法(43934)
- 中国(29681)
- 财(28682)
- 农(28140)
- 业经(22589)
- 贸(21991)
- 贸易(21980)
- 易(21403)
- 制(20044)
- 地方(19985)
- 学(19867)
- 农业(18660)
- 务(18207)
- 财务(18141)
- 财务管理(18112)
- 企业财务(17301)
- 策(16639)
- 银(16526)
- 银行(16492)
- 环境(16298)
- 融(16144)
- 金融(16143)
- 机构
- 大学(362228)
- 学院(359202)
- 济(155662)
- 经济(152696)
- 管理(145913)
- 理学(126772)
- 理学院(125446)
- 管理学(123687)
- 管理学院(123014)
- 研究(122732)
- 中国(93220)
- 京(76513)
- 财(71631)
- 科学(71160)
- 所(60277)
- 财经(57933)
- 中心(54689)
- 研究所(54673)
- 经(53002)
- 农(52492)
- 江(50318)
- 业大(49204)
- 北京(49027)
- 经济学(47864)
- 范(46008)
- 师范(45672)
- 院(44396)
- 财经大学(43387)
- 经济学院(43376)
- 农业(40885)
- 基金
- 项目(242899)
- 科学(193304)
- 研究(180501)
- 基金(179919)
- 家(155309)
- 国家(154072)
- 科学基金(133483)
- 社会(116501)
- 社会科(110701)
- 社会科学(110677)
- 基金项目(94481)
- 省(90641)
- 自然(85467)
- 自然科(83519)
- 自然科学(83503)
- 教育(82310)
- 自然科学基金(82065)
- 划(77135)
- 资助(75176)
- 编号(72526)
- 成果(59261)
- 部(55677)
- 重点(53645)
- 发(51433)
- 创(50214)
- 课题(49439)
- 教育部(48571)
- 国家社会(48569)
- 人文(47237)
- 创新(46780)
- 期刊
- 济(165374)
- 经济(165374)
- 研究(110951)
- 中国(63951)
- 管理(53815)
- 财(53187)
- 学报(51395)
- 科学(49440)
- 农(47135)
- 大学(39763)
- 学学(37325)
- 教育(36629)
- 融(34684)
- 金融(34684)
- 农业(32935)
- 技术(29273)
- 财经(28666)
- 经济研究(27762)
- 业经(25618)
- 经(24438)
- 问题(21646)
- 贸(19501)
- 技术经济(17928)
- 理论(17728)
- 业(17477)
- 图书(17439)
- 国际(16743)
- 世界(16689)
- 现代(16388)
- 科技(15873)
共检索到5267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杨斌 刘小波 史文璟
股票市场动量效应受研究样本(交易市场、特定股票组合)、市场阶段等多因素影响。本文分段检验沪深A股2001年至2014年动量效应表现形式,对比研究基金持股比例、市值等因素影响。结论显示,熊市反向交易策略往往能够取得超额收益,"追涨杀跌"受到显著损失;牛市动量交易策略短周期内明显占优,市值及基金持股比例效应明显。研究结论可作为交易策略制定的参考;呈现出的投资者行为差异,对于政策效果预判具有一定实用价值。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王明涛 黎单
基于过去52周最高价格的动量策略是一类新型动量策略。通过中国A股市场的实证研究发现:基于过去52周最高价格接近程度构造的动量交易策略不显著有效,但在非1、2、7、8月份的时间段,该策略具有有效性;该策略在熊市阶段的收益显著为正,且在剔除1、2、7、8月份后收益更高、更显著,而在牛市阶段无效。基于过去52周最高价格日期接近程度构造的动量交易策略,在任何交易时间及任何市场环境下都是无效的,不适用于A股市场。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赵振全 丁志国 苏治
以过度反应和反应不足为理论依据,"反转交易策略"和"动量交易策略"已经成为国际金融市场中的重要交易策略,并为证券价格的可预测性提供了坚实证据,对市场有效理论构成了严峻的挑战。本文利用国际通行的买入-持有原则实证比较了美国市场、英国市场、日本市场和中国市场中上述策略有效性的差异。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许少强 金强
自从我国实施QFII制度以来,随着QFII投资额度的增加,QFII在我国A股市场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强。本文通过改进的GTW模型,选择2004年三季度至2011年一季度作为研究区间,对QFII在中国A股市场的交易策略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在这一时期,84.85%的QFII采取了惯性交易策略;在指数上涨阶段QFII的惯性交易策略有所增强,而在指数下跌阶段QFII的惯性策略有所减弱,有时甚至采取反转交易策略。
关键词:
QFII 交易策略 惯性交易 反转交易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牛芳
本文在固定持有期动量策略的基础上,引入了MACD指标构建了随机持有期的动量新策略。运用两个动量策略对沪深A股从1999年1月1日至2013年1月1日有交易数据的股票进行实证检验表明,固定持有期策略下,不存在显著的动量效应。而新策略下平均收益显著为正,动量效应显著。将实证结果同上证指数回归分析表明,系统性风险补偿仅仅解释了部分新策略的收益,这表明,按照本文所构建的新策略进行投资,可以获得显著优于大盘的平均收益,这为我国A股市场量化投资策略提出了有意义的参考。
关键词:
A股市场 动量效应 投资策略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卫华
动量交易策略指的是事先针对股票收益及交易量设定过滤规则,一旦股票收益或者股票收益和交易量同时满足过滤规则就买入或卖出股票的交易策略。动量交易策略的理论基础是行为金融学。国外投资者已经成功地在实践中应用了该策略。我国股票市场是否存在动量效应,还未形成统一的结论。在总结国内外学者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利用目前可用的数据,对我国股票市场在中期条件下动量交易策略的适用性进行了实证研究。但得出的结论并不支持存在动量效应。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林秀梅 方毅
本文基于行为金融理论的市场反应不足和过度反应假设,采用“买入过去赢家,卖出过去输家”的投资组合,对中国股市的动量投资策略和逆向投资策略进行实证研究。而且,将Lo和Mackinglay(1990)单期收益分解拓展到多期,对组合收益进行分解。通过对结果的分析,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关键词:
市场有效性 动量投资策略 逆向投资策略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林松立 唐旭
本文在参考国外研究方法的基础上 ,选取深沪两市 1994~ 2 0 0 3年 6月的股票交易数据 ,考察中国股市动量策略和反向策略的赢利性特征。研究发现 ,我国股市在短期内不存在明显的反向策略 ,但是对于中长期而言 ,我国股市存在着明显的反转迹象 ,采取反向策略将取得较大的赢利。
关键词:
动量策略 反向策略 市场有效性 行为金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樊澎涛 张宗益
本文检验了行业动量交易策略在1-8周的时间范围内的赢利情况,发现基于行业动量的投资策略在一定程度上是有利可图的。为了加深对行业动量的理解,我们对比了同一时期的个股动量交易策略,并做了PairedSamplesTest检验,结果表明两者的平均超额收益没有显著区别。两者在收益模式和收益水平上虽然存在一定的共性,但是也存在一定的差异,行业动量利润似乎不能涵盖个股动量的全部收益。
关键词:
行为金融 行业动量 个股动量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谭小芬 林雨菲
本文通过模拟上证180指数交易,考察动量和反转策略的收益情况来验证中短期动量效应和反转效应的存在性,并分析不同市场形势下的效应差异。然后,按照流通A股总市值对大盘股和小盘股,分析对交易量冲击和收益率冲击的反应不足和过度反应与短期动量和反转效应之间的关系,并对动量和反转效应的形成机制提供合理的解释。
关键词:
动量效应 反转效应 A股市场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谭小芬 林雨菲
本文模拟上证180指数交易,通过考察动量和反转策略的收益情况验证中短期动量效应和反转效应的存在性,并分析不同市场形势下的效应差异,之后根据流通市值将A股市场划分为大盘股和小盘股,探讨交易量冲击和收益率冲击下的股价反应不足或过度反应与动量或反转效应之间的关系。论文在BSV模型和HS模型的基础上,对动量和反转效应的形成机制提供一个可能的解释。
关键词:
动量效应 反转效应 A股市场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强 杨淑娥 戴耀华
文章分别以牛市和熊市对中国股市的动量策略和反转策略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不同市场态势下的表现是不同的,且相应的超额收益不能用风险时变CAPM和三因素资产定价模型来解释。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德勇 王家庆
动量效应和反转效应是被全球多个股票市场证实存在的金融异象,在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我们通过构造赢家组合和输家组合的方法对我国A股市场进行研究,得到了我国A股市场在短期内存在显著的反转效应,而在中长期赢家组合和输家组合均能获得显著的超额累积收益的结论。在此基础上从我国A股市场制度,规模效应等多角度对实验结果进行进一步分析解释。
关键词:
动量效应 反转效应 超额收益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武文超
行业轮动现象是股票市场上常见的一种现象。通过动量和反转交易的思想,利用沪深300行业指数对我国A股市场的行业轮动现象进行了实证检验。对交易测试的结果反映出我国A股市场的行业动量现象在日和月的时间区间上相当明显,而在周的时间区间表现为阶段性的行业轮动和动量现象。研究结果一定程度上证实了我国A股市场行业轮动现象的短期性和特殊性,此外,对于投资者的投资实践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股票市场 行业轮动 反转交易 动量交易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陈珂 陈伟
A股市场具备牛熊市特征,牛市平均日收益率显著大于熊市平均日收益率。追涨杀跌交易策略通过分析A股股票市场历史阶段平均日收益率,识别出当期市场处于牛市市场或熊市市场,确定下一交易日多空持仓类型。追涨杀跌交易策略交易结果能够获得显著的超额收益,对随机漫步市场有效理论提出挑战。选取参数K=10日,对上证指数25年多的历史数据回测,追涨杀跌交易策略可以获得了约7000倍的复利模拟收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