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9)
- 2023(193)
- 2022(143)
- 2021(113)
- 2020(117)
- 2019(236)
- 2018(221)
- 2017(433)
- 2016(203)
- 2015(245)
- 2014(209)
- 2013(229)
- 2012(190)
- 2011(184)
- 2010(195)
- 2009(146)
- 2008(146)
- 2007(114)
- 2006(98)
- 2005(88)
- 学科
- 济(1481)
- 经济(1480)
- 业(949)
- 管理(770)
- 企(661)
- 企业(661)
- 方法(646)
- 数学(600)
- 数学方法(600)
- 财(599)
- 收入(537)
- 国民(487)
- 技术(479)
- 农(469)
- 国民收入(468)
- 富(465)
- 财富(465)
- 农业(399)
- 中国(374)
- 业经(340)
- 技术管理(280)
- 贸(260)
- 贸易(259)
- 易(254)
- 关系(246)
- 人事(218)
- 人事管理(218)
- 发(204)
- 对外(198)
- 经济关系(186)
- 机构
- 大学(3295)
- 学院(3270)
- 济(2129)
- 经济(2113)
- 研究(1288)
- 管理(1180)
- 理学(1050)
- 理学院(1041)
- 管理学(1031)
- 管理学院(1022)
- 中国(976)
- 经济学(836)
- 经济学院(768)
- 京(718)
- 财(682)
- 科学(601)
- 所(591)
- 财经(584)
- 研究所(554)
- 经(554)
- 农(534)
- 中心(514)
- 贸(457)
- 院(455)
- 社会(449)
- 北京(445)
- 商学(439)
- 商学院(437)
- 科学院(432)
- 财经大学(427)
共检索到47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中国企业家协会课题组
2011年9月,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连续第十次向社会发布"中国企业500强"排行榜,并出版了《2011中国500强企业发展报告》,全面分析了中国大企业的特点,并提出了中国大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建议。本文摘自《2011中国500强企业发展报告》。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何晓群 杨岚
美国《财富》杂志2007年度全球企业500强公司排行榜尘埃落定,对于结果自然是几家欢乐几家愁。2006年被挤下第一名的零售巨人沃尔玛夺回了全球第一的位置,以3511.39亿美元的年销售额超过美国石油业巨头埃克森-美孚公司,再度跃居榜首。下表是世界500强中前十企业和中国上榜企业排行榜。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胡迟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李建明 张永伟
本文根据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 2 0 0 2年中国企业 50 0强和美国财富杂志 2 0 0 2年世界企业 50 0强的数据 ,从竞争力角度分析中外企业 50 0强存在的差距 ,并对如何加快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大企业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胡迟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何晓群 冯沛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刘迅
本文认为,“入关”书使我国企业面临更加严峻的生存环境。主要是进口产品、外商投资企业、公平竞争、保护知识产权、世界经济周期波动、独立经营、符合国际惯例、价格改革、实力提高等众多方面的的挑战。为此,企业应从转换经营机制、转变经营观念、实现市场多元化、实行产品多元化、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采取适销战略、引进技术、拓展服务业、组建企业集团、实行跨国经营等方面进行变革,对面临的挑战提出应战的对策,以推进我国企业在享受关贸总协定权利与义务条件下顺利发展。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郝玉峰
中国企联"中国企业500强"榜单始于2002年。那时,亚洲金融危机余波犹在,我国刚刚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企业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能否持续做强做优做大,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上与国际跨国公司同台竞争,是必须直面的时代之问。"中国企业500强"的推出,记录和见证了新世纪以来我国大企业砥砺奋进的非凡历程。
关键词:
做强做优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杨莉莎 朱俊鹏 贾智杰
在引入指数分解与生产理论分解相结合的综合分解分析框架的基础上,本文探讨了中国各区域各大产业二氧化碳排放变动的驱动因素,计算了各驱动因素的碳排放变动效应,从数量上明确了技术进步在二氧化碳减排过程中的关键性作用。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一致性宏观二氧化碳反弹效应研究框架,定量分析了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不同产业二氧化碳排放与技术进步之间的关系。主要结论有:(1)2005—2015年期间,二氧化碳减排主要依赖技术进步的推动,技术进步带来的理论减排率为5.66%,能源结构调整、效率提升以及产业结构调整对碳减排的影响并不显著;资本和劳动力对能源的替代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二氧化碳的减排。(2)中国宏观经济层面基于技术进步的反弹效应平均为62%,实际减排率为2.1%。(3)中国二氧化碳排放的反弹效应存在一定的区域性差异,但差异有逐渐收敛的趋势;现阶段解决中国碳排放问题需要全面推进,分步解决。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杨雪 张徽燕
在信息社会里,新兴技术管理的话题已经成为国内外学者共同关注的焦点。本文首先讨论新兴技术的内涵,然后讨论新兴技术给企业带来的管理挑战,最后讨论老牌公司在新兴技术管理中容易陷入的四个陷阱。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潘春晖
随着中国金融业的进一步改革开放和中国加入WTO的临近 ,中国金融企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对愈来愈激烈的竞争环境 ,如何全面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已成为中国金融企业必须解决的主要课题。而中国金融企业以股本融资方式上市 ,可以说是促进我国金融企业和资本市场共同发展、共生共荣的双赢举措。本文首先回顾了金融企业上市的有关政策 ,然后从增强企业自身实力和促进资本市场发展两个方面阐述了金融企业上市的现实意义 ,并针对现行的资本市场监管规则 ,提出了创新要求与完善措施 ,最后对金融企业境外上市作了尝试性的探索。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金中夏 袁佳 张薇薇
美国主导的TPP等谈判试图在服务贸易和投资开放等领域重建全球贸易规则。本文认为,TPP谈判将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艰苦过程。由于各成员的发展水平和对外开放水平差异较大,在多个议题上存在严重分歧,最终达成的协议会有大量妥协折中的条款。对中国而言,不加入TPP谈判可能面临国际政治经济环境恶化、被排除在规则制定之外等不利影响。从长远看,TPP倡导的多数原则和标准与我国进一步改革开放、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发展方向一致。因此,我国应采取多管齐下的策略,主动要求参加TPP谈判,并加快以我为主导的自贸区建设,同时针对国内薄弱环节加快改革开放步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